论刘易斯对实用主义的“改铸”——析概念论实用主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实用主义论文,刘易斯论文,概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克拉伦斯·艾尔文·刘易斯(Clarence Erving Lewis,1883—1964)是继皮尔士、詹姆士、杜威之后影响很大的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他是美国古典实用主义向实用主义与分析哲学结合的转折过程中的第一位哲学家,因而是美国实用主义发展发生转折的关键性人物。
刘易斯继承了美国古典实用主义的基本精神,又与古典实用主义有较大不同。其一是,詹姆士、杜威重视人文社会方面的研究,不重视对自然科学和数理逻辑的研究,而刘易斯吸收了分析哲学一些思想,重视自然科学和数理逻辑的研究,他本人就是一个著名的逻辑学家,是模态逻辑的奠基者。其二是,詹姆士、杜威抛弃了康德的“先验概念”,而刘易斯则把康德的先验概念引进了自己的实用主义哲学体系,提出一种“概念论的实用主义”,刘易斯又把它称之为“异端的实用主义”。在谈到自己的哲学时,刘易斯说:“这个观点既然无论如何似乎总要获得某种名称,所以我大胆自己给它命名,而称它为‘概念论的实用主义’(conceptualistic pragmatism),如果没有皮尔士、詹姆士和杜威——特别是皮尔士——的先前思想,这个主义可能不会发展出来。不过我们并不能使这些更为正统的实用主义者,对这个见解全部、尤其是对于其中所包括的先验真理的学说负责。”〔1〕
刘易斯的学说虽与古典实用主义有许多共同之处,然而它又独具特色,他“改铸”了实用主义,使其与数学的和自然科学的方法论相适应。1980年出版的《美国百科全书》,称刘易斯是“美国一位在符号逻辑和认识论领域内作出了有价值的贡献的哲学家。”所以应把刘易斯的学说作为一种重要的当代哲学观点认真加以研究。在国外,对刘易斯的实用主义比较重视,有不少论述。如美国哲学教授托马斯·E ·希尔著的《现代知识论》,就是把刘易斯同詹姆士和杜威并列论述的。但国外对刘易斯实用主义的阐述和评论较为含糊,模棱两可。在国内,对刘易斯的研究是很不够的。许多阐述实用主义的著作、文章,或者根本不提刘易斯的实用主义,或者简单地一提而过。在评论上,或说他的哲学和康德哲学一样,都是“唯心论的先验论”,或说是“主观唯心主义的经验主义和康德先验唯心主义的混杂”,或说他的实用主义是“狭益的资产阶级功利主义”。涂纪亮先生对刘易斯的学说有较系统研究,但他主要是从语言分析哲学的角度去研究的。本文试从刘易斯对实用主义“改铸”的角度,对刘易斯的概念论实用主义加以探讨,阐述其对实用主义发展的意义以及对我们的启示。
一、刘易斯引进康德的先验概念“改铸”实用主义
实用主义本来是在否定康德的先验概念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
詹姆士的学说是建立在对休谟、康德学说的否定的基础之上的。18世纪英国哲学家休谟把人的心理内容都看作知觉,而知觉是由许多细小的元素构成的。这些元素分为两种,一种是“印象”(impression),一种是“观念”(idea)。印象是一切生动而有力的知觉,观念就是比较微弱和不生动的知觉。这样外物就被看成是一群知觉原子的堆积,时间和空间被理解为原子式的孤立的结构,因果关系被理解为知觉原子之间联想的习惯。康德同意休谟把心理分析为各种元素,但不满意休谟未能把各种心理元素统一起来,于是提出人有先验的感性直观形式(时间和空间)来整理各种感觉材料,人还有先验的思维形式(一与多,有与无,因与果,必然性与偶然性等12种范畴)来对感性材料综合统一,使之成为有内在联系的和规律性的东西。这就是所谓“人为自然界立法”的思想。詹姆士反对把人的心理活动分割为各种元素或各个阶段,认为心理、意识是一道不断的涌流,是连续的“意识流”、“思想流”、“主观生活流”。心理学家和哲学家所说的知觉、概念、情感等仅仅是从意识流中武断地截取一个横切面而已。这样,康德提出的问题就作为不相干的问题被搁在一边。因为意识流不需要任何综合的原则。这里所需要的是分析意识流的动因。意识流的真正动因在于人们实践的需要,即使最高的理论抽象也是与实践的需要相联系的。人类的聪明,人类超过野兽的优越性,归结起来就在于人能从未经分化的意识流中抽选出对于解决人与外部世界关系问题有用的东西。在詹姆士看来,意识流就是经验,世界万物及其关系都是经验,他的哲学是“彻底的经验主义”。
杜威继承了詹姆士的彻底经验主义提出了经验自然主义。杜威认为,近代哲学(当然包括康德哲学)的根本错误就是不懂得什么是经验(experience),一切唯物论与唯心论的争论,经验论和唯理论的争论都是由于不懂得什么是经验。他指出,近代哲学把经验看成是纯主观的、纯过去的、彼此孤立的、纯感性的。杜威认为这是错误的,实际上经验就是生活,是人这个有机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它既包括物质,又包括意识。世界是经验,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这样唯物论与唯心论的争论就是多余的了。他认为,经验不是纯过去的,活的经验是试验性的,具有引向新经验、改变现有事物的作用;经验不是彼此孤立的、个体的,经验作为应付环境的工具,其内部本身就包含着无数联系;经验不是纯感性的,它包含着无数推论,没有一种有意识的经验没有推论作用。既然经验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经验论和唯理论的争论也就成为多余的了。当然康德提出的靠先验概念来综合整理感性材料的说法也是多余的了。
但在实用主义得到很大发展之后,刘易斯又把詹姆士、杜威所否定了的康德的先验概念引入实用主义,就使实用主义的发展出现了新的特点。
刘易斯并不直接否认经验知识之外的实在对象,认为如果否认实在对象的存在,就会使经验知识失去来源和根据,从而陷入窘境。他把“实在”与“世界”这两个概念作了区分。他认为实在就是外部世界给予人的感觉中的一切,是“所与”(given)或“经验中被给与”。 实在是一种连续不可分的、混沌无序的“杂多”。而世界是有序的、由具体对象构成的系统。这个系统是人的心灵对“所与”进行整理和雕刻的结果。他说:“经验世界并不是在经验中被给与:它是由思想根据感觉材料构造出来的。人人所知的这种实在性不但反映出独立给与的感觉内容的本性,也反映出人类智力的构造。它是一个整体,在其中,心灵和那被给与心灵的材料,已经相遇而交织在一起了。”〔2〕实在是混乱无序的,世界是有序的。世界的秩序性都是我们的心灵加之于世界的。刘易斯一本著作的书名就叫《心灵与世界秩序》。这种观点与康德的“人为自然界立法”的观点是一致的。当然这是一种否定世界的客观性、秩序性和规律性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在知识论上,刘易斯认为真正的知识是经验知识,而经验知识就是人的心灵用先验概念整理感觉材料的结果。
刘易斯认为实际上有三种知识。第一类知识是直接经验,即对“感官的所与材料(不排除幻觉)的把握”,如特殊的感觉、疼痛等。这类知识具有确实性,不存在错误的可能性,因为它不包含任何断言。如我看到一根半截插进水里的木棍是弯曲的。这种感觉是一个事实,它本身没有错误,因为它没有断言插进水中的木棍是直的还是弯的。这类知识没有意指认识以外的任何东西,因此不能被称为“知识”。第二类知识是逻辑的知识、分析判断的知识。逻辑命题和数学命题属于这类知识。如“物体是有广延性的东西”是个分析判断,“广延性”这一属性已包含在“物体”这个主词里面,那个分析判断只不过把主词中的含义分析出来而已。这类知识有充足的理由,是确定的而不是或然性的,但它不意指认识以外的任何东西,不能对现实经验有任何判断,所以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知识。第三类知识是经验知识,即“关于某种物理事态的把握”。自然科学属于经验知识。它意指认识以外的某种事物,并且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如果经验知识能使行动产生某种有效的结果,那就说明它是有根据有理由的。经验知识也有缺点,它是建立在一部分感觉材料之上的,它只能提供或然性、概然性的知识。尽管它不具有完全确定性,但却是最重要的知识。刘易斯说:“经验的知识诚然是卓越的知识:当我们一提到知识一词的时候,这一类知识是最容易呈现于心中的;现在人们也是最寻常地把体现于自然科学形式中的这一类知识提出来,作为人类认识的理想和模型的。”〔3〕
刘易斯认为,经验知识包含两种成分:一种是概念,是先验的;一种是“感觉所与”即感觉材料,它是被给与的。知识就是用概念解释、整理“感觉所与”的结果。他反对把知识完全归结为“感觉所与”,认为这是一种“纯粹经验主义”,如果不考虑心灵所作的解释和构造、把知识和“感觉所与”等同起来,就连真实的东西与虚幻的东西也无法区分开来。他也反对把知识完全归结为概念,认为这是一种唯心主义立场,实际上,“感觉所与”是知识中不可缺少的成分,没有这些成分,先验概念就无从进行解释和整理,也不可能有经验知识。刘易斯指出,人的心灵中的先验概念之所以能解释和整理感觉材料,是因为概念中有一种假定的秩序,对感觉材料有确定作用或规定作用;此外还因为概念是社会性的、公共的,概念的意义对人们的心灵是共通的。总之,在刘易斯看来,知识之所以能够产生,就是由于人的心灵用先验概念整理感觉材料。这些感觉材料在其原始所与性上是没有形式和秩序的。先验概念被当作确定的原则、规则或模式,对感觉材料进行区分、分类、联系,从而就形成了知识。可见,刘易斯又重新回到了康德的立场。
但刘易斯不同意康德关于先验概念是天赋的、人生而具有的观点,认为先验概念是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在过去的经验活动中形成的。刘易斯所理解的“先验”是指概念在人的心灵中是先于感觉经验的“所与”而存在的,然而它却是过去经验的总结。他反对把先验的概念说成是植根于“人类的合理天性”。他说:“其实,我们的范畴几乎和语言同样是一种社会的产物”,“也是被社会过程所创造的”〔4〕。
从刘易斯引入康德的先验概念“改铸”实用主义,可以得出两个有意义的结论。
第一,刘易斯纠正了詹姆士和杜威实用主义哲学中忽视概念作用的偏向,在一定程度上完善和发展了实用主义。近代哲学在认识论上贯穿着经验论与唯理论的争论。经验论强调知识中感觉经验成分,唯理论则强调知识中概念和理性思维成分。康德为克服经验论和唯理论的片面性则提出一种先验论,说知识乃是心灵用先验概念整理感觉经验的结果。康德的学说是一个巨大进步,它既注意了感觉经验,又注意了理性概念,还十分强调人的心灵在知识形成过程中的创造性。但康德的学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认为人的心灵中有生而具有的先验概念。这种先验概念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因此詹姆士和杜威驳斥了康德的观点。詹姆士认为人的心理是一种不间断的意识流,只是为了实用的目的,才人为地把意识流分割为感觉、概念等。杜威认为知识就包含在经验中,经验不仅是零散的感觉,它本身就能进行推理。詹姆士、杜威都否认先验概念的存在,更不承认知识是心灵用先验概念整理感觉经验的结果。詹姆士、杜威否定先验概念的存在,强调感觉经验与理性思维的相互渗透、彼此交融,无疑是有进步意义的,但他们的学说中又产生了忽视概念在认识中作用的片面性。这种片面性随着科学的发展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刘易斯正是为了克服这种片面性才又引入康德的先验概念改铸实用主义。并且刘易斯也否定了康德把先验概念看成是生而具有的,认为先验概念是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在社会过程中形成的,这无疑是对实用主义的完善和发展。尽管刘易斯对实在、世界的解释都是唯心主义的,但他对先验概念的解释却包含着一定唯物主义因素,把知识的形成看成是用概念整理感觉材料的结果,具有一定合理性。所以把刘易斯的概念论实用主义简单地说成是“主观唯心主义先验论”或“主观唯心主义的经验主义和康德先验唯心主义的混杂”,完全否定,是不恰当的。
第二,刘易斯把被詹姆士、杜威否定了的康德的先验概念又引入实用主义,对我们也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我们要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反对唯心主义先验论,对康德的先验论也不要简单抛弃,要研究其中有价值的思想。人有没有思维模式的问题,是哲学史上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这种争论表现为“白板论”和“模式论”的争论。洛克认为人的心灵好比一块白板,在它上面没有任何记号、观念,只是由于后天的经验,才在这块白板上留下了印迹。康德则认为人的心灵有模式,即先验的概念和范畴,心灵用它们整理感性材料才能形成知识。对这两种学说,我们一般是这样评论的:白板论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是正确的;模式论是唯心主义先验论,是错误的。其实这种评论是简单化的评论。白板论虽然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正确说明了认识的起源,但它有很大片面性,它只能用于说明婴儿认识的产生。康德的先验论是唯心主义,但它却强调了概念、范畴、思维模式在认识中的重要作用。人们实现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依靠的就是在实践中形成的、从社会他人那里接受来的概念、范畴对大量感性材料的加工制作。如果一个人头脑中没有任何概念、范畴,就不可能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不会形成知识。电子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进一步证明了思维模式在认识中的作用。电脑正是用人工的办法建造起来的思维模式来模拟人脑的思维活动的。电脑的思维模式就是以符号模型形式存贮在计算机中的数据、知识、经验以及解题的程序和规则,这就是电脑的“软件”。软件的发展使电脑的本领越来越大。我们必须认真研究思维模式在认识中的作用,不断进行知识更新,改善思维模式,提高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二、刘易斯的“改铸”并没有脱离实用主义方向
刘易斯虽然引进了康德的先验概念提出了“异端的实用主义”,但他并没有脱离实用主义的方向。他的知识论是与康德的唯心主义先验论有根本区别的实用主义先验论。这主要表现在下述两个方面。
一方面,刘易斯不同意康德关于先验概念固定不变和超功利的主张,认为先验概念是变化的,先验概念的创造、选择和应用,是以实用为依据的。
康德认为先验概念是人生而具有的,是心灵普遍的、永恒的逻辑结构,是知识成为可能的必要条件。刘易斯则反对这种看法。他认为心灵的先验概念是在过去经验中形成的,也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变化的。他说:“范畴性的原则,照问题的本性而论,虽然必定先行于特殊的经验,可是它仍然代表着心灵在过去整个经验的观点上所采取的一种态度,这个态度甚至能够经过改变。”〔5〕心灵中概念的变化主要不是先验概念本身的变化,而主要是由于时过境迁,旧的先验概念被放弃,新的先验概念被采用。刘易斯认为,感觉材料对我们是被给予的,我们是不能选择的,但我们对先验概念有选择的自由。我们对先验概念的选择是变化的,由之构成的经验知识命题也是变化的。如哥白尼的日心说代替托勒密的地心说,就是由所选择的先验概念的变化引起的。
康德认为生而具有、永恒不变的先验概念是与利益、需要、目的无关的,是超功利的。刘易斯坚决反对这种观点,表现出鲜明的实用主义立场。他指出我们心灵对先验概念的创造、选择、应用是以实用为依据的,即以简捷、经济、可理解的收获和有益于满足人们的需要为依据的。他说:“我们虽然把先验的原则,作为标准,带到任何特殊的经验上,可是心灵的这种立法态度,分明是这样一种态度,即人们采用它,原是因为就我们整个经验说来这个原则有助于它的可理解性,而且凡是与这个原则相符合的行为在正常情形下总是成功的。”〔6〕“诸概念和原则把自己显现为解释的工具;它们的意义就在于那个活动态度的经验结果中。诸范畴的处理给与心灵的材料一些途径,它们如果没有实用的结果,心灵就永远不会使用它们。”〔7〕不仅概念, 甚至逻辑法则也是与人们的利益、目的相联系的。例如,我们在逻辑上坚持不予盾律,并不是因为它是理性心灵的先验结构,而是因为遵循不矛盾律即以逻辑一贯性来设想世界,对我们的利益最有帮助。
另一方面,康德并不重视知识的价值性,刘易斯则强调知识与行动、价值是联系在一起的,知识的主要作用是一种工具的作用。
刘易斯说:“知识,行动和评价在本质上是互相关联着的。知识的首要的、贯通全部的含义在于它对行动的指导:知是为了行。而行动显然是生根在评价中的。”〔8〕知识、行动、 价值之间的联系表现在:知识能指引行动成功,因而具有使用价值。和杜威一样,刘易斯也认为知识是一种工具,这种工具能对未来进行推测,它能使人们采取恰当的行动,从现在过渡到未来,在未来的经验中实现好的、令人满意的事情,避免坏的、给人带来痛苦和损害的事情。他说:“经验知识的主要作用是一种工具的作用;那种工具使人由出发点过渡到终点,由现实的现在过渡到一个被欲求的将来,而且人们相信,现在就是预示这个将来可能实现的信号。所谓认识,就是来把握那为可以被行动所实现的那些价值所限定其性质的将来;经验的知识本质上是功利性,实用性的。”“知识的显著功用在于它可以改善我们人类的命运;也就是在于在经验中实现善的事情,并避免恶的事情。”〔9〕
刘易斯认为,知识与行动、价值是联系在一起的,而价值最终牵涉到人们的满意。如果某种东西在某些环境中将导致某人的满意,那么它就是有价值的。如果某种东西对人们的喜悦和悲哀、满意和厌恶不发生关系,那就谈不到它有什么价值。实际上人类在认识事物及其性质时,不只是认识,而总是把事物及其性质与人的需要联系起来,与人的满意不满意、愉快与厌恶联系起来。人们对事物性质的认识,实际上是对那些有价值的事物性质的认识。“至于在价值之外识别其他事物的性质,是没有什么重要的。重要的是价值或无价值。那种对任何人的经验不起更好或更坏作用的东西,会是完全可以忽略的榜样。”〔10〕
刘易斯的以上观点体现并发展了实用主义,既包含着有启发意义的思想,又存在着严重错误。
第一,刘易斯反对康德关于超功利的先验概念的主张,认为概念是变化的,概念的选择和应用是以实用为依据的,这种思想是对实用主义的发展,并且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康德强调先验概念但坚持非实用原则,即超功利原则,詹姆士、杜威强调实用原则但否认先验概念,刘易斯则既承认先验概念又坚持实用原则,这样就把实用的原则、效用的原则应用到一个新的领域,即概念选择的领域。现实社会中的人并不是超越利害关系的纯粹认识的主体,而是有着各种需要和目的的行动的主体,因此实用的原则贯穿于人的一切认识活动中。实用的原则贯彻于感知活动中,表现为感觉、知觉的选择性,即人并不是感知外部世界一切可感知到的东西,而主要是感知那些对自己有意义的东西。这一点是所有哲学家和心理学家都承认的。而在选择概念中贯彻着实用原则则是刘易斯第一个提出来的。实际上,概念归根到底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是人们在实践中认识成果的结晶,并且成为人们进一步认识世界的工具。概念既然是人们整理感觉材料的工具,在概念的创造和选择上就贯彻着实用原则,就以取得实用的效果为标准。牛顿提出绝对时间、绝对空间的概念,就是为了解释宏观低速运动的,由于它们能很好地帮助人们对宏观低速的机械运动进行计算、预测,人们在相当长的时间接受这两个概念。后来由于在计算、预测接近光速的高速运动中应用这两个概念不能成功,爱因斯坦提出相对时间、相对空间的概念,并在应用过程中取得了成功,于是爱因斯坦的时空概念就取代了牛顿的时空概念。刘易斯只讲概念的实用性,不讲概念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是片面的,但他强调概念的选择以实用为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包含着概念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反对把一些概念视为永恒不变的僵死教条的合理思想。
第二,刘易斯强调知识的实用性、价值性、工具性,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不能把它简单地说成是狭隘的资产阶级功利主义,完全否定。刘易斯认为知识的价值在于引导行动,引导人们采取恰当的行动,实现令人满意的事情,避免出现给人带来损害的事情。这种观点从一定角度强调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由于人是有着需要和目的的实践主体,人们是为了改造世界以满足自己的需要才去认识世界的。在认识过程中形成各种知识,不是仅仅为了解释世界,而是为了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卓有成效地改造世界,达到预期的目的。
第三,刘易斯过分夸大知识的价值性、实用性,抹煞认识活动的相对独立性,确实具有狭隘功利主义的片面性。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发展,从其中分化出专门以获取知识为目的的理论活动。虽然理论活动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实践,但人的理论活动过程却超越了主体的有限的目的性,不再直接指向改造世界以满足主体的需要,而直接指向外部世界的客观必然性,以求得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在理论活动中,人们不再对于对象采取一种功利的态度,而是超越了功利,超越了人们有限的具体需求的满足。这种对功利的超越,使得人类从根本上远离了动物的活动。动物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自己直接需求的满足。并且正是这种超越功利的态度,使许多科学家、理论家做出重大的贡献,使人类对世界的认识远远超过了动物。许多科学家、理论家的研究并不是直接地为了应用,而是为了对世界给予解释和说明,往往是在他们取得重大成果之后人们才发现这些理论的用处。所以,刘易斯提出的人们对事物性质的认识,实际上是对那些有价值的事物性质的认识,在价值之外的事物的性质人们会完全忽略,这种说法是不符合科学发展实际的。如果人们只是急功近利,就根本不会有基础理论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人类的实践只能停留在动物的水平上。所以,实用主义的观点是有很大片面性的。
注释:
〔1〕刘易斯:《心灵与世界秩序》, 《资产阶级哲学资料选辑》第18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3页。
〔2〕刘易斯:《心灵与世界秩序》, 《资产阶级哲学资料选辑》第18辑,第20页。
〔3〕刘易斯:《关于知识和评价的一个分析》, 《资产阶级哲学资料选辑》第18辑,第50—51页。
〔4〕刘易斯:《关于知识和评价的一个分析》, 《资产阶级哲学资料选辑》第18辑,第15、16页。
〔5〕刘易斯:《心灵与世界秩序》, 《资产阶级哲学资料选辑》第18辑,第18页。
〔6〕刘易斯:《心灵与世界秩序》, 《资产阶级哲学资料选辑》第18辑,第19页。
〔7〕刘易斯:《心灵与世界秩序》, 《资产阶级哲学资料选辑》第18辑,第21页。
〔8〕刘易斯:《对知识和评价的一个分析》, 《资产阶级哲学资料选辑》第18辑,第30页。
〔9〕刘易斯:《对知识和评价的一个分析》, 《资产阶级哲学资料选辑》第18辑,第31、49页。
〔10〕刘易斯:《价值和命令》,《当代美国资产阶级哲学资料》第1集,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