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新形势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形势论文,爱国主义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爱国主义作为动员和鼓舞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也是增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民族凝聚力的强大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因此,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切实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融入到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工作中,并结合新形势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要针对国际国内政治形势发展的背景,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国际上,美国倚仗其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国内,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发展到关键时期。在这种新形势下,要把我们的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前进,就必须结合这种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新形势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青年大学生的爱国热情,使他们充分认清美国妄图称霸世界的野心,以及所谓的“人权”、“民主”的虚伪性,认清其反动本质和霸权主义的丑恶嘴脸;激发青年大学生反对李登辉分裂祖国的卖国行径,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尊严,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责任感。
要利用建国50年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建设各条战线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高;农业生产实现历史性跨越,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各种所有制经济蓬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取得重大成绩,开放经济基本形成;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解决了绝大多数人的温饱问题;外交工作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国际地位显著提高;祖国统一大业迈出了新的步伐,香港1997年7月1日顺利回归,澳门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取得很大进步,国防科研和武器装备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部队的军政素质和现代作战能力明显提高。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辉煌成果,采取多种形式,如走出去参观访问,请进来作报告,座谈讨论,举办展览等,让青年大学生亲眼目睹和亲身感受这些伟大成就,使他们进一步坚信党的领导,坚信社会主义制度,坚信改革开放的正确性,增强青年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是德育途径的最佳选择,筑牢的是青年大学生爱我中华、振兴中华的思想根基。
当前,国际国内的新形势对高等学校的思想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摆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一些青年大学生对爱国主义传统和内容缺乏系统的了解,他们有朴素的爱国热情,但缺乏对爱国主义的理性认识;他们有振兴中华的豪迈气概,但缺乏默默奉献的思想准备。需要高等学校站在培养“四有”新人的高度,坚持不懈地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来抓。
其一,要把爱国主义教育与科学理论的学习紧密结合,引导青年大学生运用邓小平理论理解新时期爱国主义精神的深刻内涵。邓小平理论是培养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的行动指南。要组织青年大学生认真学习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述,使他们深刻认识到,坚持社会主义,就必须坚持我国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确方向;而坚持“中国特色”,则表达了中国人民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掌握和主宰自己国家命运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从而进一步明确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一致性。要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把国家的主权和安全始终放在第一位论述,使青年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国家的主权和安全问题是民族振兴、国家昌盛的重要保证,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是遏制战争、维护和平、巩固国防的需要。
其二,要把爱国主义教育与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共党史的学习紧密结合,引导青年大学生确认爱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江泽民总书记最近指出:“全党全社会都应该重视对中国历史的学习,特别是要在青少年中普及中国历史的基本知识,以使他们学习掌握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牢固树立爱国主义精神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励他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奉献力量”。因此,高等学校应该把学习历史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必修课”。要组织青年大学生学习中华民族悠久和灿烂的文化,了解我国各族人民对人类文明的卓越贡献,以激励他们作为炎黄子孙的自豪感;学习中国近代史,了解近代中国的“百年耻辱”,了解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反对腐朽统治的英勇斗争精神,以激励他们振兴中华的使命感。要重点学习党史,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前仆后继,浴血奋斗的崇高精神和光辉业绩,以及新中国成立5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使青年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发展中国,我们党是最坚定、最彻底的爱国政党,以此加深对党的认识,增进对党的感情,坚信党的领导。
其三,要把爱国主义教育与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紧密结合。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基地,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场所和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探索有中国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化道路的重要方面军,是知识经济理论和实际问题研究的重要阵地。其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现在和今后培养出来的学生,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能否实现,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为此,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融入到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工作中,贯穿、融入到整个育人过程。只有这样做,才能使学生认清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才能使学生坚持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鲜明的政治态度,才能解决他们存在的崇尚个性、展示自我而较少顾及他人和社会,注重功利而淡化荣辱观念(也包括国防观念),强调物质利益的追求而轻视精神的人格的塑造等方面的问题,从而发扬浩然正气,保持民族气节,维护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自觉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以饱满的爱国热情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在奋斗不息。只要我们依赖爱国主义这个强大的精神力量,高等学校在科教兴国中将更加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