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邑县园林绿化综合服务中心
摘要:水利工程实际上是用于调配和控制来自自然界的地下水和地表水,为了达到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的目的,对水量进行分配和调节,在一定程度上水利工程可以满足人民群众对水资源在生产和生活方面的需求。但是水利工程在其整个发展过程中,务必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这才是一个科学的、环保的、正确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生态和谐
水土保持是我国的一项重要举措,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使得生态植被得到很好的保护,生态系统得到有效的改善,充分的发挥水土资源的各项效益。与此同时,水土保持也可以有效改善农业的生产条件、生态环境以及治理江河,更好的处理社会、资源以及社会协调的和谐发展关系,使整个生态系统正常运转,实现水土保持的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水土流失情况以及对水利工程的影响
从我国目前的状况来看,由于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所以相对于其他国家,我国水土流失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风力侵蚀导致的水土流失;水利侵蚀导致的水土流失;水利侵蚀和风力侵蚀共同作用导致的水土流失。
我国水土流失的范围和面积是非常巨大的,例如,在丘陵、山区地带以及农村地区,甚至是在个别城市中都有可能造成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将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和危害,一方面,如果水土流失情节严重,极有可能改变河道或者是堵塞江河湖泊,直接造成水位上升的后果,相对的就降低了江河湖泊的蓄水量,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容易发生旱涝灾害,给人们的财产和生命安全带来了隐患。另一方面,就是其对水利工程造成的不利影响。首先,水土流失情节严重,会导致地表的土层和岩石裸露,被强烈的水流直接侵蚀、冲刷,被带入到江河湖泊里面的泥沙会造成环境污染。其次,这些被强烈水流冲刷走的泥沙会在水流缓慢或者是地势较高的地方沉淀下来,直接堵塞河道,河床被不断升高。最后,水利工程的调节能力与水位的高低成反比,这就意味着,水位越高,水利工程的调节能力就会下降,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缩减了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同时,增加了旱涝灾害发生的几率,因此,我国水土流失的问题务必要提高重视。
二、 水利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无可替代的宝贵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和人类的生活离不开水的供给和保障。水利包含着水资源开发利用、除害、节约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等许多内容。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一位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但是,目前我国在水资源的利用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
1、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时空分布不均匀。目前全国的总供水量,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我国的水资源利用大多是粗放型,不注重节水,浪费严重。到下个世纪中叶,我国人口将接近16亿,社会经济发展要求达到和接近世界发达国家水平,对水的需求将进一步提高,供需矛盾将更为突出。
2、洪涝、干旱灾害频繁。我国洪涝灾害十分频繁,几乎每年都发生,加之水利工程及城市、乡村的防洪标准普遍偏低,灾害损失十分严重。干旱灾害也经常发生,今后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一次灾害的直接损失将不断加大。
3、我国现有水利工程有相当一部分工程质量不高,设计标准偏低,一些水利工程设施老化失修严重,大中型灌区工程配套不齐,致使工程效益衰减,有的工程甚至报废。
4、水污染十分严重,水环境问题突出。
三、可持续发展评价概述
1、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内容
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内容,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概述,分别是区域空间划分、区域战略目标、评价指标体系、区域发展能力评估、区域利益协调、区域结构设计以及区域监管管控系统。由这几个方面来共同构成对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评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原则
在对可持续发展做出评价的时候,要依据几条原则来进行,根据区域的整体性原则、贡献的最小限制原则、系统空间的联系性原则、区域相似性与差异性的原则、区域系统的平稳性原则、区域的震荡节律原则以及要素功能的双向递减原则这几个方面来进行对可持续发展做出准确科学的评价。
四、对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加强水土保持执法力度
科学地完善水土保持规划和管理体系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与实施是防治措施的重要保障。这就需要大力宣传水土保持法规,增强人们对于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要认真贯彻执行水土保持法,加强水土保持执法力度,避免产生新的流失源地;把水土保持这一生态环境建设融入到人们的各种活动中,自觉养成依法保护水土环境、遵循水土保持制度的习惯。
2、 加强植被保护和恢复能力
防治水土流失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区域的植被保护,相对来说,植被生长茂密区域一般水土流失状况较轻。所以要保护当前区域的现有植被,广泛开展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项目建设。采取生物措施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对水土流失较轻的山地和丘陵地区要封山育林、植树造林,使植被得到良好的恢复;坡耕地要退耕还草,保持它的原有状态;在一些地势低平的平坦地带要加强农田防护林建设,适当地种植经济果林;植被的恢复与建设要结合当地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建设生态经济园林,调整农村经济的产业结构,恢复生态的同时增加农民的收入水平。
3、水土保持工程建设要因地制宜
坡耕地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类,所以一些条件较好的地区可以修筑梯田、石坎;对于水土流失状况比较严重、土地条件比较差、植被无法恢复的地段,毋庸置疑地需要采用工程措施,其主要包括筑建淤泥坝、梯田、储水沟、集雨水窖等一系列拦蓄系统的措施,从而可以有效减少水土的流失;同时,蓄水增堤可以充分利用天然的水资源,保证季节性干旱缺水的补给,有效地减少暴雨的危害。
4、加强水土保持应用研究
首先,通过微观与宏观、机理与形态、室内模拟与野外观测、自然因素与人为活动综合研究,在综合对水土流失影响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不同地质的坡面与小流域侵蚀产沙预报模型。再次,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研究,因地制宜地提出一整套比较科学的治理模式与配套技术,一些小流域在基本控制水土流失的前提下,结合地方优势展开不同种类的开发性研究与建设项目,随着这些项目的不断开展,必将加大水土保持产业化的步伐,推动全国水土保持工作的深入发展。
5、开展水土治理专项工作
在水土保持可持续化发展当中,在政府部门得到保障的同时,也要开展水土治理的专项工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对当地的水土进行相对应的治理措施,主要从坡跟地综合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石漠化治理这几个方面来进行。根据每个地区的不同特点来选择不同的治理方式,以保障水土保持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结束语:
在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一旦其出现严重的出土流失问题,就会使的水利工程在降雨量较少的季节中,往往会因为河流的断流而不能进行全面有效的运行。所以说,水土保持不仅能够合理提高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能有效避免水利环境的生态破坏,并进一步提升水利工程的抗洪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进行全面的水土保持工作发展规划,并努力完善水土保持工作的质量监管制度,来全面提升我国水利工程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参考文献:
[1]李翔.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湖北省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2]王培源.水土保持与可持续发展关系浅谈[J].商场现代化,2011
[3]徐志民,阮利明.水土保持在水利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1
论文作者:祝浚生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30
标签:水土保持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区域论文; 植被论文; 水土论文; 水资源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