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蓉
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湖南常德 415003
摘要:目的:研究我院重症医学科多重耐药菌的感染类型、多重耐药菌的耐药情况,并分析造成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择取2013年11月-2014年11月入住我院重症医学科的患者330例,采集患者标本进行病原菌分离,对多重耐药菌的感染类型、发生率行以研究,并采用单因素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危险因素。结果:所分离出的多重耐药菌共造成180例次感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其次为革兰氏阳性菌.其中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共21株、铜绿假单胞菌共31株、ESBLS阳性肺炎克雷伯菌共34株、ESBLS阳性大肠埃希菌共3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均为耐甲氧西林菌株共45株,其他耐药菌株11株。未检出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患者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行以不同抗生素药物的治疗方法、消毒隔离措施特别是执行手卫生欠到位等是导致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多重耐药菌感染形式严峻,因此在对重症医学科患者治疗过程中,应规范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规范消毒隔离措施,加强手卫生管理,以及护理方法等多个角度进行监测和控制,来降低多重耐药菌导致的高感染率。
关键词:重症医学科;多重耐药菌;耐药性;危险因素
多重耐药菌是指能够对3种或3种以上非同类抗生素同时起到耐药作用的病原菌[1]。多重耐药菌通常是条件致病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等革兰阴性菌最为常见,而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等革兰阳性菌所占比例也不小。鉴于多重耐药菌在重症医学科中的高危险性,医院要进行严格的监测和控制,避免因感染造成病情的加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本文就医院感染多重耐药菌的感染类型、耐药性及导致感染的相关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2013年11月-2014年11月入住我院重症医学科病房的患者330例,其中男性182例,女性148例,年龄为24-85岁,平均年龄为(54.5±7.7)岁。患者住院时间最少2天,最多3个月,平均住院时间为(20.0±2.1)天。于患者的痰液、尿液、血液、伤口分泌物以及导管尖端等处采集标本[2],并进行分离操作,共得到449株病原菌,其中多重耐药病原菌占到总数的40.08%,有180株,共造成180例次感染。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
抗生素治疗:为100例患者行以Ⅲ代头孢抗生素治疗,为94例患者行以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治疗,为46例患者行以左氧氟沙星等其他抗生素治疗。在这些患者中,有68例患者仅仅使用一种抗生素进行治疗,90例患者使用了2种抗生素。
手术及仪器治疗:为68例患者行以气管切开手术,为235例患者行以气管插管,为283例患者行以留置胃肠管,为285例患者留置导尿,为226例患者行以深静脉置管,为285例患者行呼吸机辅助通气。记录后四种操作的时间。
1.2.2研究方法
所有标本送检细菌室后常规分离,首先使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生产的APU鉴定仪对菌株进行鉴定,再使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药敏试验的判断依据取自美国NCCLS于2011年颁布的相关标准,操作方式可查阅试剂盒内的说明书,药物敏感试验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并判断结果。
1.3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平均数( ±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分布情况
造成的180例感染中,多重耐药菌中菌株的种类及病例占比分别为:MRSA有45例(25.0%)、大肠ESBLS菌38例(21.1%)、肺克ESBLS菌34例(18.9%)、铜绿假单胞菌31例(17.2%)、鲍曼不动杆菌21例(11.7%)和其他11例(6.1%)。详见表1。
3 讨论
3.1多重耐药菌的耐药性分析
大肠埃希菌对于米诺环素、头孢噻吩耐药率超过75%,磺苄西林、头孢孟多耐药率超过50%。肺炎克雷伯菌对于头孢噻吩、米诺环素、磺苄西林耐药率超过75%,头孢孟多超过50%。不动杆菌属对于头孢噻吩、磺苄西林、头孢孟多耐药率超过75%,头孢他啶、米诺环素耐药率超过50%。铜绿假单胞菌对于磺苄西林、复方新诺明耐药率超过75%,氨苄西林舒巴坦、环丙沙星、头孢曲松耐药率超过50%。针对碳青霉烯类的抗生素(如美罗培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含酶抑制剂的抗菌药物耐药性就比较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于阿奇霉素、红霉素、青霉素耐药率超过75%,对环丙沙星、诺氟沙星耐药率超过50%。甲氧西林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非常敏感[3]。
3.2危险因素分析
根据表3可知,许多因多重耐药菌发生感染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使用的抗生素为2种或2种以上,另有部分患者接受了气管插管、胃管/深静脉/尿导管置入以及机械通气的操作,这使得患者机体的感染风险都大大提高[4]。使以上因素具有极高危险性的原因有[5]:(1)反复进行的侵入性治疗方式对免疫力低下的重症患者造成严重刺激;(2)抗生素使用频繁提高了病菌的耐药性,患者又没有被及时隔离;(3)医护人员手部卫生保持情况不好,常因工作繁忙而没有洗手或摘手套后忘记洗手;(4)保洁人员日常仅做简单的保洁,缺乏对感染预防知识的把握;(5)患者家属关心患者病情,频繁出入ICU,将外部病原菌带入病房内。
对于重症医学科内关于多重耐药菌的危险因素,医院要进行预防和控制。首先要完善各科室各环节的管理制度,日常治疗中减少侵入性治疗,改善医护人员的手部卫生情况,加强对保洁人员感染预防意识的培养。同时,控制人员探视频率,向家属宣讲感染知识,以降低多重耐药菌造成的感染。
参考文献:
[1]黄彩凤,杨晓帆,倪克红,程辉.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多重防控[J].中华全科医学,2013(04):562-563.
[2]晋国蓉,蔡鑫,任祝惠,马惠.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防控[J].云南医药,2013(06):553-555.
[3]盛燕军,王志峰,何瑜佳.ICU多重耐药菌的分布特征及危险因素[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3(09):2185-2187.
[4]黄湘宁,郑俊,刘华,喻华,乔宁,张凯.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主动筛查及定植与感染状况调查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2(13):3357-3359.
[5]宋晓莉,李艳芳.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的预
论文作者:李俊蓉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8
标签:患者论文; 头孢论文; 西林论文; 重症论文; 抗生素论文; 病原菌论文; 因素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