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所叙事:城市文化内涵与特色建构的新模式_建筑论文

场所叙事:城市文化内涵与特色建构的新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模式论文,内涵论文,场所论文,特色论文,城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1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095(2012)02-0068-10

在全球化进程中,许多城市对于物质、速度和效率的追求远甚于对于社会文化情感的关照:无数风土建筑、街道空间被国际化的标准化的物质空间所替代,大量机器生产的现代人工复制品切断了城市的历史文脉与邻里关系,人们难以在新制造出来的场所中找到集体记忆与文化认同。面对这一普遍现象,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文社科领域的学者对“场所”研究产生了浓厚兴趣。加拿大著名规划学家约翰·弗雷德曼(John Friedman)曾撰文指出,发展中的城市正面临着城市间自由资本的竞争,如何定义场所、描绘城市场所的物质景观与其地域文化特色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城市学者与规划设计师必须重视协调好物质空间结构与多样化的城市文化以及社会情感之间的平衡[1]。与此同时,从全球发展中城市的建设实践来看,正由大尺度的、激进式的物质空间改造转向小规模的、渐进式的场所营造;由传统的城市美化运动转向城市文化的内涵塑造与品质建构[2]。因此,如何通过场所营造来提升与建构城市的文化内涵与特色成为一个普遍性问题。

一、从场所到场所叙事:物质空间与文化内涵的历时与共时整合

场所(Place),即我们日常生活“行为与事件发生”的环境[3]6,如小拱桥、庭院、社区中心、车站、码头、学堂等。正如哲学家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所认为的那样,场所是人类定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4]157。场所也经常出现在景观学/环境心理学/教育学/文学等领域。一般来说,场所主要包括两个维度的属性:一个是物质空间属性,包括场所的物质环境(physical setting)与其中的物体(object);二是社会人文属性,包括场所中的主体“人”(people)、活动事件(activities)及其隐含的意义(meanings)[5]。

通常,场所是社区文化图景构成的基本单元,是城市文化与记忆的重要载体与客体。都市文化的塑造不只是单个场所的塑造,涉及街区、社区或者区域的整体塑造;需要研究系列场所的多维立体整合策略。从已有的研究资料来看,目前西方关于这一方面的研究主要侧重某一维度的探索,如卡索普(Peter Calthorpe)的新城市主义、林奇(K.Lynch)的城市认知意象等对场所空间的物质形象与风貌关注较多[6-7],但是那种编造的风景或者过多地标的建造受到专家的质疑;欧登伯格(Ray Oldenburg)、雅各布斯(Jane Jacobs)等城市社会学家在应对场所的文化社会情感方面更有说服力,而在场所的空间结构问题上缺少明确的对策研究[8-9];库伦(Gordon Cullen)、培根(Edmond Bacon)等城市设计学家提出了序列视景、场域连接线等诸多场所空间的共时性关联策略[10-11],但是关于场所的历时性关联问题被不同程度地忽略了。国内关于场所营造与城市文化特色的研究情况,通过CNKI检索得知,主要是以介绍西方相关理论以及基于个案的实践探索为主[12-14],而专题性的理论与运用研究还比较薄弱。由此可见,关于场所的物质与文化、历时与共时的关联整合研究还有待探讨。

目前西方出现的研究新趋势是:将叙事学引入到场所理论之中,耦合场所物质空间结构及其文化意义,将场地的历史特性、知觉体验、文化信息与其定居者有效组织在一起,为当下城市文化特色塑造建立了新的视角[15]。

所谓叙事(narratives),是传递信息、表达与交流的基本方式与途径之一;简而言之,“讲述故事(telling story)”[16]113-141。在20世纪70~80年代,叙事被引入到城市科学领域,为呈现、诠释、塑造城市的文化内涵提供了一种新的路径。研究资料表明,法国社会学家米歇尔·德赛(Michel de Certeau)是涉及这一领域的早期代表人物[17]。他在《日常生活实践》中从宏观的城市角度阐述了“空间故事”观,探索了场所物质性的叙事载体:城市空间存在模式——前院、桥、边界等成为故事发生的可能;同时文字记号、地图等隐喻了城市社会/历史故事①。近来,英国剑桥大学弗朗索瓦·潘斯(Francois Penz)、鲁安东等主要借助电影文学叙事媒介与策略对城市公共空间的社会性使用、历史意义进行叙事性解读与认知[18]。但是这类研究更像是一个解释者或者评论员。

本文中的场所叙事,可以理解为:运用叙事的媒介、手段与策略,借助场所的物质与非物质要素/载体,将城市空间的人文信息及其语境(历史与文化故事、集体记忆等)呈现出来,让公众感受到历史与文化记忆的存在,感受一种归属感与认同感;进而融入新功能、新事件、新生活,在人与场所、场所与场所之间建构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和谐关系,培育城市精神。通常,文学/历史叙事与场所叙事的区别在于:文学叙事(或者民间传说)借助基于文字的故事(story)叙述,历史叙事则借助于文件材料(document)叙述;而场所叙事主要借助于形态(form)与物料(material)以及文字材料等来叙事,综合了前两者。具体来说,场所叙事常用的载体包括:(1)文化建筑遗存;(2)仪式性的场景;(3)主题性道具,如雕塑、街道家具等;(4)题名/诗词等文字;(5)情景性图像或者有所指的细部;(6)隐喻性的自然要素;(7)节庆活动与主题事件等②。笔者将这些归纳为场所叙事的三个要素轴(如表1所示):物体(object)、空间(space)、事件(event)[19]。

二、城市文化内涵与特色建构的场所叙事路径与策略

由上述场所叙事的概念与基本要素可知,叙事载体与信息的关联整合是场所叙事的核心内容,也是城市文化特色建构的创新路径之一。

1.基于叙事载体的城市文化塑造策略

首先,关于物体(object)的活化利用与重构。每一个老建筑或者历史遗存的街道家具就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真实的展品;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资源。美国城市学家路易斯·芒福德(L.Mumford,1961)曾将城市比作一个博物馆;他指出,最伟大的规划设计师或者建筑师应该是那些能够将死物化为活生生的灵物、化腐朽为神奇的人物[20]。这暗示我们:其一,对于建筑遗产与历史性场所等不能被动地进行静态保护,不能仅仅保护其表层的物质结构,更需要保护其内在的隐含的文化信息,进行活化利用。其二,历史建筑不仅包括指向权威者/政治家/精英者使用过的建筑遗产或者被认定的文化遗产,还包括各种城市遗存,如未列入保护名单的普通人群集体记忆中的老建筑或者片断遗存,如老码头、鱼市场、井亭、旧街灯,等等。在英国南安普敦历史滨水区域,每一段老墙、老建筑,即使是破旧的,也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了,这些遗存往往是历史故事、集体记忆的见证,是表达/诠释/建构地域文化与历史记忆的重要载体;讲述着不同社区、不同人群、不尽相同的生活故事。因此,可以说,老建筑是城市文化遗产、身份认定的最大资源。要抢救这些遗存,让世世代代的市民认知到:自己是谁,生在哪里,过去是怎样的,等等,以便更好地发展未来。特别是当前都市更新中,必须谨慎对待每一个遗存物体。

除了活化利用遗留的物质实体之外,也可以是通过重构地域性建筑或者场景,来唤醒集体记忆与城市精神。这一方面,意大利建筑师罗西(Aldo Rossi)关于“类似性城市”(Analogous City)的理论最具代表性[21]。他认为,城市结构(fabric)主要是由城市空间肌理(texture)和纪念物(monuments)两部分组成的,这两部分集中体现了每一个城市的文化精神与集体记忆;他试图用类型学的方法将集体记忆与个人经验、原型与变体统一起来,塑造各种新的似曾相识的建筑类型③。

其次,开放空间(open space)的品质塑造与其系统优化。这里的开放性空间,包括广场、公园、街道等开放性的公共场所;是城市文化重要的空间载体。这些空间界面中的色彩、肌理、材料、形态及其中的文字、记号、图像等信息隐喻了城市历史故事、集体记忆。这些空间的品质直接关系到公众的生活质量、社会交往、情感交流;对于安全感、归属感与认同感的建构起着积极的作用。根据社会学家哈贝马斯(Habermas)的理论,这些公共空间对于百姓表达政治主见同样具有积极意义[22];尤其是一些地标性的公共空间场所直接展现城市魅力、文化性格与精神形象,如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海的外滩、香港的维多利亚港湾等。当今世界,公众对城市与自己的公共空间的质量与人文品质日益关注④。

从长远的眼光来看,户外的公共空间比任何形形色色的建筑形态更加贴近百姓的生活。虽然城市的开放空间形式对于社会文化的发展不具有决定作用,但是这并不否认空间处理能够拓展或者扼杀交往生活与发展地方人情味的机会。鉴于此,以丹麦皇家艺术学院杨·盖尔(Jan Gehl)为代表的城市设计学家在不断呼吁:善待市民、公共空间及其珍贵的户外活动,倡导通过连续的步行系统将各种分散的公共空间整合起来,鼓励发展积极的街头文化与公共生活[23]。事实上,国际实践与经验也表明: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空间的系统建构及其文化提升已成为欧美都市更新的一项重要内容。

第三,主题事件(event)的组织与策划,这是城市文化的活力引擎。这些事件通常包括文化展示交流活动或者日常性的生活行为,如展览会、开放日、节日活动、民俗事件、庆祝纪念活动、仪式、街头表演、文艺展示、音乐派对等。无论是有组织的活动还是自发形成的事件,在特定的时间将社区市民吸引到特定的公共场所,从而使得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交往与交流机会增加,强化社交网络,有助于改善现代都市社会正在弱化的邻里关系;而且一些仪式性的聚会或者在历史性场所中的聚会,能唤起集体记忆与共鸣,建立一种市民精神。事实上,文化活动数量是城市文化活力考量的主要指标之一⑤。

事件策略对于城市复兴具有积极意义。以往学者比较关注重大活动事件对于城市经济带来的影响与作用,近来媒体比较关注中小活动事件对于社区生活以及文化的积极意义。尤其在历史地段,建造新的设施有相当的难度,因此文化事件的组织与策划不能忽略。通过培育扶植民间文化团体、人才与活动,梳理整合现有的社区历史资源以及开放空间系统,结合节假日在公共空间中开展互动活动,强化文化认同。欧美城市的经验表明:主题事件的选择与策划不仅为游客而设计,同时为定居于此地的社区市民的利益考虑。美国麻省理工大学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工业大学通过跨学科的方法对节庆活动场所进行了研究,发现:费城的古装乐团游行、华盛顿特区史密森民俗生活节等节庆活动有助于吸引新的居民和投资,对于城市文化的可识别性、宜居性等有巨大贡献[24]。

上述物体、空间与事件构成了一个场所的整体,三者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城市文化塑造的三个向量。建筑遗产是城市文化的可触摸的载体与资源;开放空间是城市文化的魅力与氛围的直接体现,也是物体与事件的载体,没有了物质空间,事件与建筑物就没有了文化语境。而事件是城市文化的活力催化剂,事件的时空绵延性与感染力,弥补了物体与空间的缺陷。在当今的都市更新与城市文化的塑造中,通常三者之间缺乏协调:在造物的同时,没有较好地协调与其周边的老建筑、街道、庭院等公共空间之间的关系;保护好了建筑而没有对开放空间进行保护,导致建筑的历史语境的缺失;在公共空间的改造中忽略了“旧的”、“破的”、“不雅”的历史遗存的保留与再利用,对依存的历史事件与生活习惯没有关照;在事件的组织策划时,没有充分挖掘历史场所与建筑的潜在价值,没有整合既有的社区空间与居民的生活。虽然其中原因有许多,如管理体制等,但是城市文化三者的整合塑造在城市研究上的缺位,不容忽略。

物体-空间-事件三者隐含了城市的历史信息、地域信息与文化信息,这些载体及其信息通过主体“人”的空间体验与生活积淀为特定城市场所的集体记忆,同时,通过恰当的再现与活化构成了城市新的文化图景。

由此可见,场所的三个叙事载体“物体-空间-事件”不仅是城市表层结构的文化形象与深层结构的文化内涵的重要构成要素,也是城市文化魅力与活力塑造不可或缺的路径。

2.基于叙事信息的关联整合路径与策略

正如城市学家玛雅·阿热菲(Mahyar Arefi)所指出的那样:当代都市场所营造的核心是规避全球化的统一性,呈现与整合场所的地域文化信息[25]。通常,场所信息的整合路径主要包括:主题诠释、结构编排、修辞处理与事件体验等。叙事信息通过闪现、插叙、并置等蒙太奇的编排方式,呈现在空间场所的边界(edge)、路径(path)、节点(node)、地标(landmark)与街区(district)之中,并以某种特定的时间或者空间线索整合在场所结构中,来塑造城市的历史文化语境⑥。

让场所能够“叙述”城市文化,首先需要采集诠释这些场所的信息,包括物质性的属性与非物质的社会文化属性,甄选叙事主题与载体。文本、图像与声音数据中地域信息簇构成了场所语境。从日本、欧美学者的研究成果来看,可以通过地理信息、环境行为与认知调查、幕景分析等,来挖掘获得这些载体中的人文信息,使得城市故事的叙述有了必要的主题与素材。有了这些场所信息,需要找到合适的载体来诠释、呈现。这种载体可以是文字、图案、材料、色彩、肌理、灯光、声像等造型要素,也可以是休息凳椅、雕塑小品、柱子、墙垣、门窗、顶棚、栏杆等人居环境的构成要素。最终的目的是让城市文化可读,易读;让老百姓随时随地就看得到、摸得到、亲历得到历史记忆。

其次,需要叙事性的空间编排整合,让历史文化故事或是集体记忆投射、渗透到城市的空间布局及其场景之中;并结合使用者的生活路径等,将这些既有的场所信息串联起来,建构连续性体验。其中,主题场景维护与塑造、文化路线的梳理与运作、文化资源空间布局的完善与建构等策略对于系列场所的文化关联整合有着积极意义[26]。这些策略的巧妙运用使得叙事信息在本体、语义层面建立关联,而不是机械地应对城市文化特色问题。也就是说,充分利用城市空间场所来整合文化资源,让文化故事闪现在人们日常生活的空间之中:让老百姓在上学步道上、上班途中的车站上、在午餐休息的街角绿地中、周末的休闲公园中均能感受到历史与文化的存在,并参与其中事先安排或者自发组织的各种文化艺术活动。

此外,需要借助相关的多媒体技术来理性地直观地描述与评价场所信息;这也是城市文化特色建构的基础[27]。国际前沿的方法主要有三种:情景感知、情节脚本与地理信息。为了有效地采集描述场所中的人文信息,需要综合运用多媒体技术。其一,情景感知(Embodied diagrams)⑦:即场所空间属性的简化图示,借用认知科学中的化身与置身概念,运用线轴、视域等句法符号对真实空间的存在属性、结构及其内涵进行表达与再现;并且运用计算机软件对场所空间结构进行情景感知分析,考察场所文化的易读性与整合度。其二,情节脚本(Plot script):将采集到的非物质的场所地域信息整合到场景中的背景环境、物体与行为,模拟为可视化场景,同时运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将序列解释性/故事性的叙事场景可视化为情节脚本,并获得动态的场所空间的视觉认知,为叙事性整合奠定基础。其三,地理信息(GIS):将研究地段的不同时间的GIS信息地图(或者卫星航拍地图)通过计算机技术处理,融入三维场景进行叠现,辅之以文字等媒介来诠释场所的人文信息。这些多媒体技术不仅使得场所中的文化信息与历史故事可体验/可编辑,而且有助于从历时与共时两个维度上呈现物化地域文化特色。

上述基于叙事载体与信息的两种城市文化塑造路径,相互补充。在应对具体的城市建设中的文化特色问题时可灵活运用。例如在荷兰、英国城市更新中,利用社区中心公园进行社区模拟考古;或选用传统材料临时性装饰社区广场上,邀请市民来参加一些互动的主题活动,追忆历史;同时在公共空间的界面中投射数字电影,来诠释、再现场所中既有的历史故事与信息等叙事策略,为空间场所和历史故事、集体记忆之间建构了一座桥梁,拓展场所文化意义的呈现维度与深度。

在我国旧城更新中,经常遇到这样一个问题:文化遗存点或者历史性场所囿于文物保护模式的局限性往往孤立、零星地呈现在城市空间中,地域性的文化特色淹没在现代化的设施之中。如何在塑造城市物质形象的同时强化地域的文化魅力、凸现历史记忆,这已经成为旧城再开发中的一个紧迫任务。下文以上海徐家汇源为例⑧,从场所叙事的角度来解读验证策划者建构地域文化的策略,从而为建构都市地域文化提供可操作的路径。

三、案例研究:上海徐家汇源

徐家汇中心地区是该地区的文化发源地,主要包括由漕溪北路、南丹路、文定路和虹桥路四条道路所界定的街区。明朝万历年间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的徐光启家族聚居于此,徐家汇因此得名。自明代以来,有众多先贤哲人汇聚于此,形成的浓郁文化氛围,不仅熏陶着本地区居民,而且对海派文化的形成产生过重要作用。随着徐家汇商圈不断地现代化、高层化、高强度发展,现仅留下了五个历史文化遗存:徐光启墓、徐家汇天主教堂、徐家汇藏书楼、徐汇中学、徐家汇观象台⑨。这些遗存大多被周围的高密度的高层商业办公楼或者住宅所包围。从城市道路的步行视线来看,70%的遗存被淹没在其中,从近代城市的地标蜕变为现代都市中被遗忘的后院(图1)。为了重塑这一地区的历史文化特色,徐汇区政府在近几年进行了一些更新与优化。笔者从场所叙事的角度,进行评析与验证。经过调研发现,这一地区的更新中关于叙事信息的关联整合措施比较有效,也值得借鉴。

图1 徐家汇源五个文化遗存的区位关系与文化小径的空间布局图

(1)主题的设定:取名“徐家汇源”,意指这一地区为徐家汇的发源地,唤起这一地区的定居者的共鸣与文化认同(图2)。同时,“徐家汇源”标牌经过了精心的设计,有“E(AST)”“W(EST)”字母组合镶嵌在多彩的哥特风格的窗型图案之中,下部标有醒目行草的“徐家汇源”;充分展现了以徐光启为代表的上海近代文化特色,中西合璧融会贯通(图3)。

图2 徐家汇源的主题

图3 Logo

(2)叙事载体及其场景的信息呈现:对六个文化遗存点的历史信息进行梳理,将代表性的历史文化信息图像化、文本化,在沿街墙面、入口门厅、展窗叙述给参观者,使得人们对这一地区的历史文化内涵进行深度的认知与了解;同时对其紧邻的物质环境进行整理优化或者历史还原,最大程度地呈现历史场景。如位于漕溪北路80号的徐家汇藏书楼前难能可贵地保留了一小块绿地草坪,同时二楼依然是阅览室(图4);这一典型西洋风格的柱廊阳台与草坪给人以无限的遐想与历史回忆:这是法国天主教耶稣会士于1847年在上海创办的第一个近代图书馆。

图4 历史遗存与场景

图5 文化小径与体验引导

图6 哥特式尖券示意图

(3)设置文化小径与体验情节:即通过地面交通的整治,梳理出一条连续的、可步行的、有明显标识的小径(图5),将掩藏在高楼背后的徐光启墓、徐家汇观象台、徐家汇天主教堂、徐家汇藏书楼、徐汇中学等历史文化遗存串联起来,供参观者一路观赏与品味。文化小径的起点是虹桥路68号、与港汇广场隔路相望的徐汇中学,曾用名徐汇公学,源于创建于1850年的圣依纳爵公学;学校围墙东侧600年的银杏树,见证了徐家汇的历史,成为了叙述徐家汇源故事的序幕;而具有地标特质的被称之为“远东第一大教堂”的徐家汇教堂成为了文化小径的高潮,红色的砖墙、高耸的塔楼、玫瑰型圆窗、哥特式尖券⑩依然呈现出1910年的风韵(参见图6),其独特的造型在前面3 000多平方米(11)的草坪广场的烘托下,超群绝伦于一片噪杂的现代化高层建筑群之中,向亲历于此的每一位市民述说着近百年的历程;小径体验情节的终点是留有徐光启墓的光启公园,即将历史遗存集中修复重建融入绿色的开放空间,让市民在日常生活体验中感受历史的存在。

(4)环境标识诠释系统:一方面,通过必要的路牌标识、文物遗存的铭牌、地面/围墙/展览窗的指引、主题标识的小品设置、旅游咨询点的设置等,吸引路人观望与游览体验。另一方面,主题词“徐家汇源”不断地被闪现,强化路人对这一区域的记忆。

但是,这一实证关于既有建筑(object)与开放空间(space)的活化利用以及主题事件(event)的组织策划方面还有待于探索与改进。无论是历史建筑还是文化小径沿线的既有建筑底层功能与活动缺乏统一协调与互动,室内外空间没有形成渗透;开放空间的步行系统的关联度与城市的步行系统的整合度不足,特别是南侧两个遗存点之间的衔接不够;文化小径与主题空间的设置指向了游客,而没有将街区内上班族以及定居者的日常工作生活融入其中,同时缺乏基于场地的事件组织与策划来组构社区交往网络,进而来强化街区的认同感。因此从实际的使用来看,更新后的“徐家汇源”没有达到设想中的吸引力与人气。

上述案例表明:城市更新中,通过恰当的场所叙事策略来整合离散的历史遗存点继而提升与营造城市街区的文化特色是具有可操作性的:如主题的设定、历史场景塑造、文化信息与故事的呈现、标识诠释系统的精心设计、文化小径的设置与情节体验等。同时,实证也说明:场所叙事的策略需要与街区的交通组织、建筑功能调整、支撑活动引导等因素统筹考虑,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28]。

无论是场所叙事要素的活化利用还是场所叙事信息的诠释呈现,场所叙事对于城市文化认知、表达、建构与体验有着积极意义:其一,场所的叙事信息为阅读城市历史信息、地域文化提供了一套认知系统与导游系统;其二,场所叙事可以将不同时空维度中的集体记忆建构关联,进而为街区使用者的邻里交往、文化认同建构提供机会;其三,场所叙事的研究模式将弥补以往城市文化理论研究维度的不足,将有利于更好地物化与延展地域文化的广度、深度、关联度。

然而,作为都市文化塑造的场所叙事策略不能孤立于常规的都市设计之外;场所叙事不能演化为讲述孤芳自赏的历史故事,也不能伪造历史场景,需要理性地叙述城市文化的内涵与特色,积极建构和谐的永续发展的人地关系。

①法国哲学家勒佛菲尔《空间生产》、《关于城市》、《现代世界中的日常生活》等一系列研究成果对于城市空间场所及其内涵的塑造具有积极意义。

②笔者在《建筑体验:空间中的情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一书中详细阐述了相关的空间叙事载体与策略。

③近来,他的“理性主义的类型学”开始受到了西方学者的批判,存在着英雄主义的倾向。

④卡索普在《区域规划:为终止蔓延而规划》(The Regional City:Planning for the End of Sprawl,2000)一书中指出21世纪的城市应该是城市与郊区、实际的社区与建筑环境、历史与未来、利益社区与场所社区间的多样混合。城市通过强化公共场所的联系,使得城市空间的联系更综合和多样化。同时他描述了正在兴起的大都市网络、可步行街道和多样化社区规划的研究热点。

⑤在伦敦的文化战略(Public Liaison Unit,2003)以及《城市文化测评体系》(郝风林,2005)涉及了部分国际性文化活动的量化指标。

⑥关于这方面西方的最新研究成果可参见笔者发表在《建筑学报》2010年第4期上的一篇论文《当代建筑叙事学的本体建构——叙事视野下的空间特征、方法及其对创新教育的启示》。

⑦情景感知图示法实际上是空间句法(space syntax)的一种场所空间分析方法。空间句法是由世界著名的城市空间研究者英国伦敦大学希列尔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这种理论与方法比较适用于以步行为主的城市空间的关联性与整合性研究。

⑧选择徐家汇源这一案例的主要原因是鉴于这一实证的典型性:文物保护单位或者历史遗存的现状分布为典型的碎化现象,但是这一地区对于地域的文化认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周边的城市建成环境为典型的高强度高密度商业开发方式;呈现出的全球语境下空间结构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冲突比较鲜明。

⑨关于这一部分的历史背景、建筑遗产名录以及相关信息来自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的官方网站(www.shtong.gov.cn)以及上海文化年鉴2005等;图片来自于徐家汇旅游服务中心http://weibo.com/xujiahuiyuan等相关网站。

⑩“哥特式尖券”是Gothic建筑风格的主要符号,在徐家汇教堂主要体现在:(1)入口处的透视门造型以及一些小装饰线;(2)两侧塔楼造型为哥特式尖券;(3)室内结构柱之间的造型。

(11)(1)根据图纸,测量计算获得教堂前的草坪面积约为3 400平方米;(2)根据官方网站上海市地方志记录:徐家汇大教堂占地6 7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 690平方米,大致可以获得外部面积,然后减去一些辅助用房与硬地面积,详见http://www.shtong.gov.cn/node2/node71994/node81772/node81777/node81790/userobjectlai109140.html。

标签:;  ;  ;  ;  ;  ;  ;  

场所叙事:城市文化内涵与特色建构的新模式_建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