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维定势的形成及其运行机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定势论文,运行机制论文,思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0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4 —4671(2000)01—0012—04
思维定势广泛地存在并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思维认识活动,当人们面对着一个要认识的对象时,总是要在自己头脑中去寻找原先已经存在的认识框架、思维模式,试图由此找到认识客体的途径和方式。这种认识框架或思维模式通常表现为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相对不变的程序去认识事物。这就是人们活动中的“思维定势”。
一
目前,我国学术界对思维定势的概念的理解还不尽相同。
从心理学角度看,有人认为:“思维定势是指影响和决定同类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或形成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即按一种固定的思路去考虑问题,表现出思维的方向。”[1] 有的则认为:“思维定势是以前多次运用某一思维程序(方法、思路)去解决同类问题,逐步形成了习惯性反应,以后仍然用习惯程序去解决问题。”[2] 有的认为:“思维定势是指人们受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影响,在解决问题时所具有的倾向性和心理准备。”[3]
从认识论角度看,有的人认为思维定势是观念性东西的积淀。[ 4]有的人认为思维定势是思维的模式化,[5] 或认为思维定势就是思维结构。[6]还有的把思维定势看作是认知定势的一个层次, 认为认知定势是认识活动中主体的心理、经验和思维的准备性和方向性,它分为三个层次,即心理定势、经验定势和思维定势。思维定势是认识活动中主体加工提炼外部知识和经验信息的习惯性思维模式。[7]
从以上有关思维定势的诸多定义或论述中可以看出,由于研究的角度和出发点不同,因此,各种看法之间不尽一致,也不可能一致。总体上说,有的论述较为全面,基本上把握住思维定势的本质特征;有的则较为片面,往往只看到思维定势的某些方面的特点,而忽视了其他一些重要方面。
第一,把思维定势仅仅看作是观念性东西的积淀或等同于思维结构有其片面性。从思维定势的构成要素上说,它主要由一系列观念性的东西构成,具有观念性质,但思维定势不仅仅表现为组成要素方面的观念性质,更重要的是它通过其在主体思维认识活动中所起的作用表现出来,思维定势主要表现为主体的一种认识能力。尽管思维结构和思维定势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思维定势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一定的思维结构的影响和制约,但思维定势和思维结构作为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两者又有很大区别。作为思维定势基础的思维结构主要侧重描述主体思维的各要素及其构成情况。思维定势则侧重于功能和作用上的描述,是思维结构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一种重要认识功能。
第二,把思维定势仅仅看作是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心理倾向,把思维定势看作是心理定势,这也是欠妥的。主体的思维认识活动是复杂的、多层次的,心理活动只是主体认识活动的某一特写层次和方面。因此,以心理活动定势去理解整个思维认识活动就必然存在缺陷,不可能产生正确、全面的认识结果。
那么,究竟应该怎样理解思维定势呢?
思维定势存在和起作用的方式是复杂的、多样的,决定了对其研究的多角度性、多层次性和多方面性。
从思维定势存在的范围看,它虽然具有观念的性质和特点,突出地表现在主体的认识活动中,但并不是说思维定势仅存在于主体的认识活动中。事实上,主体的实践活动也总是在一定意识、观念的指导下进行的,一刻也离不开思维的作用,主体的实践活动中也必然或多或少地打上思维定势作用的烙印。因此,思维定势从其存在的范围看,它存在于主体的对象性活动中。
从思维定势的构成要素上看,它是知识、经验、情感、意志、需要、价值观念和社会思维方式等构成的主体的先在的认识活动或实践活动的准备状态。
从思维定势的特点上看,它反映主体对象性活动过程中具有的稳定性、倾向性、主体性和社会历史性等。
从思维定势的功能、作用上看,它是主体在对象性活动过程中,遵循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模式、价值观念和社会思维方式等,按照某种相对固定的程序和方法去从事实践活动或对客体信息进行接收、加工和处理,使之形成一定的实践成果或认识成果。
因此,所谓思维定势是指主体对象性活动前的先在意识准备状态。它是由于主体受自己已有知识、经验、情感、需要、意志、价值观念和社会思维方式等的影响,而在考察、解决问题时所具有的倾向性、相对稳定性和程序性,它反映着主体思考、解决问题时的一种同化趋势。也就是主体遵循已有的知识经验模式、价值观念和社会思维方式等,按照某种相对固定的程序或方法去实践和认识。思维定势突出地表现为一种思维的惯性或思维的模式化。所谓思维的模式化是指思维主体对信息的加工处理是按照一定的法则,以一定的方式,按一定的程序,有方向、有秩序、按逻辑、分层次地进行的,是对分散、零碎、杂乱的信息加以条理化、有序化、逻辑化、系统化的过程。[8] 作为一定的思维模式,它是人脑思维在认识中形成和产生的,人脑作为一个制造模式的系统,最容易形成习惯,按自己已经制定好的最简便的原则、公式、模式、样式行事,从而形成思维定势。
二
思维定势的形成,从总体上说,是在主体“天赋”的认识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的生理基础上,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和社会环境与文化背景中,通过社会实践、社会交往活动而形成和建构起来的。思维定势的形成主要是社会实践结构的内化,是社会文化的积淀,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及其模式化,是社会思维方式的个性化。
(一)思维定势是社会实践结构的“内化”
思维定势是社会实践结构的内化,思维定势的形成离不开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思维定势形成的起点或根源。因为,构成思维定势的主要因素都是属于精神、意识领域,而意识的来源只能是社会实践。因此,从归根到底的意义上说,思维定势必定是建立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是社会实践结构的内化。所谓“内化”是指一种过渡,由于这种过渡结构的存在,使得人们能在不断的活动过程中实现由客体的物质性存在转化为人的意识性存在,实践活动转化为感觉活动再转化为人的思维活动的过程。从表面上看,思维定势作为思维的程序、规则和框架,似乎是一种先验的、先入为主的观念的东西,那么,它为什么能由具有客观物质性的社会实践及其结构转化而来呢?这主要与实践结构和主体思维定势的结构有着密切联系,思维定势的结构和实践活动的结构是思维定势结构形成的基础,而思维定势的结构只不过是实践活动的结构的意识化和观念化的结果,是人们后天的社会实践经过长期历史的积淀凝结成的,是社会实践活动结构、实践操作的客观逻辑的内化。正如列宁指出的“人的实践经过千百万次的重复,它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格固定下来。这些格正是(而且只是)由于千百万次的重复才有着先入之见的巩固性和公理的性质。”[9] 为什么实践结构内化为逻辑思维要经过“千百万次的重复”呢?主要是因为,实践活动中内化为逻辑思维结构的是活动的形式而不是活动的具体内容。任何实践活动就其内容来说,都是现实的、具体的和个别的,每一次实践活动都具有相同或相似的一般形式,而这种一般的、共同的形式只有随各种实践活动的不断地重复进行才能显露出来,并逐渐在主体意识中积淀,演化为主体的思维逻辑结构,离开了实践活动的“重复”就无法形成具有“公理”性质的思维逻辑。
实践活动的多次重复转化为思维逻辑也已为儿童心理实验所证实。皮亚杰在做了大量的儿童心理实验后指出,认识起源于活动,是活动的内化,他认为,活动可以区分为先后相继的两个时期即在全部言语或全部表象性概念以前的感知运动活动时期和由言语和表象性概念这些新特征所形成的活动时期(即发生了从动作转化为概念思维的问题)。[10]活动的内化实际上就是概念化,也就是把活动的格局转变为名符其实的概念,那怕是非常低级的概念也好。[11]
(二)思维定势的形成也是社会文化的积淀
社会实践对思维定势的形成固然有重要的决定作用,但它并不是影响和制约思维定势形成的唯一因素。主体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主体的活动必然要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主体思维定势的形成同样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氛围中,沉积着社会文化的内容。社会文化是思维定势形成的背景条件。
所谓社会文化,从广义上说是指人类实践所创造的一切社会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两大类型。狭义的社会文化主要指社会的精神财富,主要包括社会意识形态、科学知识、社会心理和社会思维方式等。本文的社会文化概念主要是从狭义上去理解。
社会文化对思维定势形成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第一,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社会文化所起的作用。人总是要受到其所处社会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并以其作为价值标准去从事对象性活动,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思维程序、思维定势。尤其是在阶级社会里,社会意识形态具有强烈的阶级属性,其中占统治地位,起支配作用的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对人们的思维模式和思维方式等有深刻的影响和制约作用,使人们的认识带有由阶级的思想、观念和成见等造成的思维局限性。
第二,科学知识的作用。科学知识的获得除了主体直接参与社会实践获得直接经验之外,还可以通过社会交往的形式接受他人或前人的知识和经验(间接经验)。这主要是由于人类认识具有连续性、继承性和社会遗传性的特点,前一代人的认识成果总是为后一代人的认识作准备。后一代人在纵向的历史继承和横向的社会交流中,以受教育和学习等方式理解和接受前人或他人创造和提供的知识背景、理论框架和思维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建构和形成主体现实的思维定势。人类认识发展的情况表明,认识主体的知识水平、知识结构及其活化程度的不同,其思维定势也不同,而思维定势不同,其所能接收和加工处理的信息数量和种类以及接收和加工处理信息的方式、方法也不同。
第三,社会心理和社会思维方式的作用。社会心理和社会思维方式对主体思维定势的形成也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主体思维定势的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心理和社会思维方式。首先,社会心理,尤其是民族心理,它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思维活动,而且还支配着人们的行动。民族心理是把一定民族对一定客观社会关系和本民族的地位、活动、利益等方面的综合反映。它是全民族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共同的历史条件和共同的经济生活而逐渐形成的,是一种较为稳固的、持久的社会心理。民族心理通过种种途径和方式向个体心理沉积和渗透,这种沉积和渗透是个体通过后天的文化遗传而逐步完成的。民族心理影响到民族各成员的实践和思维方式,使得本民族成员固守某种认识角度,采用定格的思维路线去观察、认识、理解和评价一切事物,从而促成主体的思维定势。其次,主体思维定势的形成与主体所处的社会思维方式有密切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个体主体思维定势的形成是社会思维方式的个体化过程。所谓社会思维方式的个体化,也就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的社会主体把自己所共同拥有的认识成果和思维方式、方法等转移和传授给它所属的个体主体的过程。
三
思维定势是不断形成和演化的,思维定势的运行机制体现在主体的思维认识活动中,是主体不断地通过实践活动结构的内化和社会文化的积淀而形成思维定势;然后,通过业已形成的思维定势去“同化”客体并获得成功,使思维定势得以巩固和完善;或是由于思维定势不能成功、有效地“同化”客体,从而导致思维定势“顺应”客体,迫使思维定势的变更或重组的过程。由此可见,思维定势的运行机制实质上是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是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的相互作用,是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两者不断地相互转化、相互统一的过程。
(一)客体主体化
客体主体化是就思维定势的形成来说的,思维定势的形成是以实践作为起点,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下,通过社会实践结构的内化和通过社会交往活动使社会文化个体化的过程。实质上把主体外在的东西通过各种途径、手段和方式转化为主体内在的思维定势要素的过程。形成思维定势并不是主体的认识目的,相反,思维定势的形成对于主体来说是没有意识到的行为和结果,思维定势的形成主要是通过主体在思维活动中的特征而显现出来,其形成的标志主要是主体运用原先形成的认识成果和思维方式等,并按一定相对固定的程序去认识客体。主体形成了一定的思维定势之后,总是在主体以后的思维认识活动中表现出来,这就是主体思维定势运行的第二阶段,即主体客体化的阶段。
(二)主体客体化
思维定势的主体客体化的运行过程,也就是主体以原先所形成的思维定势去同化客体的过程。
同化就是指思维定势按自身的性质、状态和方式去观念地规范和说明客观对象。当主体和客体结成特定的对象性关系时,思维定势总是调动各种内在要素去同化客体,也就是以自身的知识、经验、需要、价值观念等作为范本去审视、加工和把握客体,把客体纳入自己的框架,获得符合自身需要的观念形态。因此,主体客体化实质上就是思维定势对客体的同化。
思维定势的同化作用一般导致两种可能的情况:一是思维定势对客体的同化使主体正确地把握了客体的属性、本质和规律,形成真理性认识,并使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获得成功,达到既合目的性又合规律性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思维定势将其成功的认识和实践范例中获得的“内聚力”强化、巩固和完善自己。事实表明,一种思维定势如果能成功地同化客体,对客体作出正确的解释和说明,使主体的认识具有真理性,或由思维定势所支配的实践活动获得了成功,那么,这种成功的经验就会反馈给思维定势并使之得到一次强化,成功的次数或机会越多,思维定势被强化的机会或次数就越多,主体就越是信赖其现有的知识和理论等。随着成功范例的不断强化,使原有的思维定势结构更趋于巩固、成熟和完善。二是思维定势对客体的同化使主体主观、片面甚至歪曲地反映客体的属性、本质以及规律。这种情况下,通常会导致主体不断地反省自身,力图寻找自我方面的原因,迫使主体要么调整要么替换原有的思维定势,从而导致新的思维模式的逐渐生成。这种情况虽然不直接生成新的“思维定势”,但却为思维定势的转换创造了契机。没有这种契机就不可能有旧的思维定势的突破和新的思维模式的产生。
(三)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统一
主体在思维认识活动中总是试图以原有的思维定势去同化客体,实现主体客体化,但是,并不是主体的每一次同化都能成功,当主体通过一系列努力以原有的思维定势去同化客体而遭到失败时,思维定势的顺应过程也就开始了,思维定势的顺应阶段实际上就体现了思维定势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两者的统一。
所谓顺应是指主体的思维定势按照客体的性质、状态和方式去改变自身的状况以及适应外部客体的过程。它的内容是思维定势在外部客体的作用下,服从和适应客体,被客体同化和改造,从而使原有的思维结构逐步瓦解或重新调整,新的思维结构逐步建立,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思维定势。
主体思维定势顺应客体的过程是一个自觉的、有意识的转换过程,它是由思维定势同化客体过程引起的。同化是产生顺应的前提,只有当原有的思维定势不能同化新的客体的情况下,才会导致顺应的全面产生。而顺应过程的每一步都意味着对主体原先世界观、思维方式和思维定势等的一种突破和超越,都是在原有的思维定势不能同化客体面前由主体作出的自觉调整。
顺应的过程大体上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对主体原有思维定势的怀疑。主体在思维活动中,总是首先运用原有的思维模式、思维定势去同化客体,当在主体原有的思维定势的范围内得不到对客体的合理解释时,特别是当这种情况重复多次时,主体就会产生对自己原有思维模式、思维定势的怀疑。
第二阶段是对主体原有思维定势的信念的动摇。随着主体以原有的思维模式,思维定势去同化客体不能成功,这种失败次数不断增加促使主体内心产生危机感,思想陷入极其混乱和游移境地,从而产生对原有的思维模式、思维定势的信念动摇,渴望尽快摆脱旧思维定势的束缚,建立一种新的思维模式、“思维定势”。
第三阶段是突破旧的思维模式、思维定势,形成新的思维模式、思维定势,是新的思维模式代替旧的思维模式,旧思维定势让位于新的思维定势的阶段。新旧思维模式、思维定势的所有意识因素都要“脱胎换骨”,而往往是一两种关键性的构成要素被保留下来。转换集中表现为由主要构成要素的更替引起思维定势结构重组而导致思维定势的转换。
主体思维定势的转换标志着顺应过程的结束,但并不是思维定势运行过程的结束,而是形成了新的思维定势之后,又开始了新的一轮的同化和顺应过程,又开始思维定势发展的一个新的运行周期。正是由于主体思维定势不断地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作用方式的对立和统一,从而使人们思维不断由低级向高级方向发展。
收稿日期:1999—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