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医院成都军区八一骨科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31)
【摘要】目的:对颈肩痛汤加减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2017年5月-2018年7月间收治的13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两组,参照组67例患者采用抗炎类西药进行治疗,研讨组67例患者采用颈肩痛汤加减治疗,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研讨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2.54%,参照组为74.07%,研讨组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颈肩痛汤辨证加减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不但能调理全身,而且可作用于局部,是真正意义上的“标本兼治”,效果佳,且安全稳定。
【关键词】颈肩痛汤;加减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28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2-0235-02
颈椎病是临床骨科极为常见的颈椎退变性疾病,而神经根型颈椎病是其中最典型的类型,是由于颈椎盘产生退行性的病变而压迫神经根,从而导致局部功能障碍[1]。主要表现为颈部疼痛、颈椎活动受限以及上肢疼痛与麻木等[2]。近年来伴随电脑、手机的普及,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年龄不断年青化,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占颈椎病的一半以上,该病症多采用药物进行治疗,本研究对我院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别采用抗炎类西药与颈肩痛汤加减治疗方式,对其疗效与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观察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7年5月-2018年7月收治的13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两组,参照组67例患者采用抗炎类西药进行治疗,研讨组67例患者采用颈肩痛汤加减治疗。全体研究对象经X线检查均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标准,在试验之前半个月内未进行其他治疗。排除合并内分泌、肝肾造血系统、肿瘤与精神类疾病患者及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
参照组患者男女比例41:26,年龄41.1~67.3岁,均龄(53.38±6.71)岁,病程4月~11年,平均病程(3.41±2.52)年,患者中有37例椎间隙变窄钩椎关节增生,有21例颈椎生理曲度缩小、反弓或者消失,有9例椎间孔变小或者韧带钙化。研讨组患者男女比例39:28,年龄40.7~68.1岁,均龄(54.12±6.24)岁,病程5月~10.3年,平均病程(3.29±2.37)年,患者中有36例椎间隙变窄钩椎关节增生,有23例颈椎生理曲度缩小、反弓或者消失,有8例椎间孔变小或者韧带钙化。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纪、病变症状等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可有效对比。
1.2 治疗方法
参照组67例患者采用抗炎类西药进行治疗,每日3次口服500μg甲钴胺片,每日2次口服200μg西乐葆片,连续治疗30天。
研讨组67例患者采用颈肩痛汤加减治疗。
中药方剂:桑寄生、羌活、川断、鸡内金、茯苓、生白术、炒杜仲、桑枝各10g,地龙5g,元胡15g,葛根20g。以适量水煎煮,每天1剂,分早晚各服用1次,连续治疗30天。肝肾不足可加15g狗脊,颈痛酸软无力则加10g党参,20g黄芪,气血不足可加10g人参,15g当归。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
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判定并对比,治疗效果分痊愈、有效、无效3个等级,患者经治疗后症状与体征完全消失,肢体、肌力与颈部完全恢复,可正常活动为痊愈,患者经治疗后症状与体征显著改善,肢体、肌力与颈部等方面有所恢复为有效,患者经治疗后症状、体征、肢体、肌力与颈部等无任何变化或者加重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由痊愈、有效患者例数所占百分比。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讨组中有33例患者痊愈,29例患者有效,只有5例患者无效,治疗总有效率92.54%,参照组中有27例患者痊愈,24例患者有效,有16例患者无效,治疗总有效率74.07%,研讨组高于参照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见表。
表 两组疗效对比[n(%)]
3.讨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被中医学认为是“痹证”、“颈肩痛”及“痉证”范畴,发病机制因风寒外袭,导致患者筋骨劳损,而自身气血肝脾虚亏,致痰淤相互阻滞,属于本虚标实证。“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为其关键病理[3]。中医治疗以活络疏经、止痛除弊、化淤活血为主要治疗方向,再辅祛风、补气、健脾、散寒等手段。本次研究所采用的颈肩痛汤加减药方,其中葛根利于止痛散寒退热解肌,羌活有祛风寒湿邪之功,桑寄生、川断可补益肾肝,桑枝可祛风通络,茯苓、生白术可益气健胃消脾,元胡行气活血止痛[4]。以上中药相互作用,可以有效消除或者减轻神经根炎性反应与水肿。
本研究,研讨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2.54%,参照组为74.07%,研讨组高于参照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采用颈肩痛汤辨证加减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不但能调理全身,而且可作用于局部,是真正意义上的“标本兼治”,疗效佳,且安全稳定。
【参考文献】
[1]王晓波.观察银质针治疗以颈肩上臂外侧疼痛为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效果[J].医疗装备,2017,30(18):129-130.
[2]甘发荣,胡万钧,张泰标,等.颈肩痛消丸联合小针刀治疗对改善风寒湿痹型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功能和疼痛的价值[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7,27(18):87-92.
[3]王思美,姚春杨,刘春裕.加味逐瘀汤佐治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65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7,52(10):739-739.
[4]张华军,刘婷婷,徐海东,等.针药灸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世界中医药,2016,11(11):2415-2418.
论文作者:熊锳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4
标签:患者论文; 神经论文; 颈椎病论文; 颈椎论文; 统计学论文; 有效率论文; 病程论文; 《医药前沿》2019年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