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现代教育体系当中初中数学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初中数学在承接小学数学内容的同时又引导启发着学生们的数学思维,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倘若初中数学基础打得好,那么学生们在学习高中数学时会更加得心应手,所以这对于初中教学工作者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不仅得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学生对于解题方法与技巧的掌握。学生掌握解题技巧与方法可以极大程度的提高学习效率。本文对初中数学中解题方法与技巧教学进行讨论,目的在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字:初中数学;教学;解题方法与技巧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9)08-135-01
引言
初中数学是数学学习的进阶,课程内容以及每个单元的知识点对比起来多了不少,如果把难度和深度看为x轴和y轴,那么初中数学就是一条递增的曲线。在学习难度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有教师通过调查初中学生数学解题能力方面的调查发现,教师在传授解题技巧时受限于传统教育体系,所以学生解题能力表现一般。所以,以下是对初中数学教师该如何去教会学生关于解题方法与技巧的几点讨论。
一、让学生理解解题的思维过程
在展示解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们带着问题解题,答案不是重点,重点是“为什么”、“怎么办”,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理解整个解题的过程,这是快速解决学生对习题不理解的好办法【1】。引导学生站在不同角度看待问题,作为教师还需要把自己站在的角度所看到东西慢慢地分享给学生,把整个解题的思维过程进行分享,这有助于学生理解问题和答案之间的因果关系,在学生们思考、分析习题的过程中循序渐进的去理解这个问题的核心内容,有时候,教师也可以从反面进行教学,例如从错误的答案出发,再一步一步的去解开问题,从不一样的角度带领学生理解问题的核心,分享解开问题的思路,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可以多角度的去审视问题。
二、透过例题去解决问题
数学书上的例题可以起到以小见大的作用,例题作为非常典型的问题,对于培养学生们的解题思维是有很大的帮助,例题具有经典性、固定性,也是教师们去分享解题思维过程的重要载体。
例如:在七年级数学课本中“不等式”模块中,有这样一道应用题,“科学与艺术”知识竞赛的比赛有20道题,每回答对一道题得10分,答错或不答都不得分,总得分不少于80分者赢得比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某某中学有25个学生赢得比赛,他们分别可能答对了多少道题?在这道题中教师可以进行分析题目,分享解题思路,该题目有4种解法, 可以叫4位同学提出不同的答案,把每个不同的不等式进行分析,为什么会有4种不同的解法,该怎么对题目进行拆解。书本上的例题不容小视,而经典例题的作用就在于此,起到以小见大的作用,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事半功倍,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题能力。
三、培养数学思维和数学兴趣,兴趣解题
数学思维的培养不像教解题方法一样简单,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学生与教师共同合作配合,如果成功的培养出有优秀数学思维的学生,那么,初中数学也只不过是小菜一碟。当数学思维和解题方法结合起来,学生在解数学题的时候会获得大量的正面反馈,源源不断地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现实生活中,大家常常会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目前的初中的学生们往往对数学不是很感兴趣,因为他们认为数学只存在于书本上,一旦脱离了书本数学将一无是处。可是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到处都可以看到数学的影子。所以,作为初中数学教师,要通过有趣活泼的教学方式去让学生产生对数学的兴趣,结合实际生活,运用生活中的例子去为学生讲解数学,特别是在数学的难点应用题方面,让学生潜移默化的对数学产生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让学生能够对解题产生兴趣,对解题方法与技巧进行研究。
四、重视基础能力,增加解题难度
中国微分几何学派创始人苏步青说过,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练好基本功,我认为这是学好数学的“秘诀”【2】。初中数学教师在教授数学解题方法的同时不要忘记了对于学生们的基础运算能力的重视。很多时候,学生在解数学题的时候,虽然用上了数学解题方法,但是却有小部分学生因为基础运算能力不过关而卡在关键之处,在考试当中因为运算能力失分,拉开了学生们的差距,虽然学生读懂了题意,也运用了方法,可是没有得分很容易会打击到学生对于数学的热情,所以初中数学教师该认真的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学生们普遍存在记不准却、混淆公式、对于公式不熟练或没有掌握等等情况,这往往是影响运算能力的关键,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解题时间而且会把解题方法混淆,作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循序渐进,点点滴滴的去为学生解答,使学生的记牢法则和公式,还有理解公式的内容。同时,教师需要向基础扎实的同学增加解题的难度。
总的来说,这样可以让学生的解题能力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单单依靠教师的苦口婆心和学生们自觉学习还不够,重要的是教师要切合实际情况,围绕着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去进行教学,制定长期有效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目的明确的去完成。同时,对于学生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平时的日积月累、对习题的总结,不断的去运用新学到的解题技巧。这样才是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办法,也是优化教师教学模式的核心。
参考文献
[1]解玉华. 浅谈初中数学解题技巧[J]. 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 2017:18.
[2]李非.《初中数学解题方法指导》学术期刊 ,2015年12期.
论文作者:张建中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8月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2
标签:数学论文; 学生论文; 学生们论文; 方法论文; 教师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能力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8月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