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视角下的大学生武术社团文化建设研究①
黄玛莉
(广东白云学院体育系 广东广州 510450)
摘 要: 武德作为武术社团的精神文化结晶,为大学生武术社团文化建设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价值引领,通过探析大学生武术社团文化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讨论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为高校科研和教学人员提供与大学生武术社团文化建设相关的参考信息。
关键词: 武德 社团 文化建设 大学生
1 “武德”和“大学生社团文化”的定义
1.1 “武德”的定义
关于“武德”这一概念的定义在学术界有不同的描述,但是绝大部分的学者都认为武德是武术文化的精神内核,是中国民族传统伦理道德文化的组成要素,其最终的价值设定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武德”是指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背景下,习武之人用以调节社会关系的思想规范和行为规范的总和[1]。
1.2 “大学生社团文化”的定义
大学生社团是大学生突破年级、专业甚至是学校的界限,在自愿的基础下组成的各种群众性活动的团体。根据社团活动性质的不同,大学生社团的类型课分为:体育类、艺术类、学术类、技术类、服务类。大学生武术社团是以武术为主要活动内容的体育类大学生群体,是“以武术为特色和媒介,团结并影响大学生,推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性,促使大学生成为优秀人才”的社团[2]。
大学生社团文化是大学生社团特有的文化层面,包括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是大学生社团通过各种各样表现形式体现出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3]。大学生社团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是大学生在艺术、学术等校园活动中的文化体现,也是大学生在社团实践活动中的文化结晶,同时也是学校开展隐形教育的实践要地。大学生社团具有自愿性、自发性、多元性、自律性、灵活性的特点,而大学生社团文化则具有教育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在一定的情况下,这些功能能够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修养、创新实践能力以及个性化发展起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2 武德为大学生武术社团文化建设提供价值引领
武德是武术的精神文化,是习武之人必须要遵循的行为规范和要崇尚的道德品质。武德作为武术社团的精神文化结晶,为大学生武术社团文化建设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价值引领。
3.2.3 归纳小结动物行为的获得途径 以粘贴在思维导图中的多个实例为基础,借助剩余贴条中的提示,引导学生选出能描述该类行为获得途径特点的贴条,完成对概念含义的建构。随后,学生结合思维导图中的举例和定义,思考或选出这类行为的意义,进一步完善思维导图。
2.1 武德为大学生社团文化创建了共同的价值观
大学生武术社团文化建设基于共同的价值观——武德,它包括共同的道德修养标准、行为举止规范、礼仪礼节,共同的武德意识以及在武德教育下形成社团风貌、行为规范、精神意识等。武德为大学生武术社团的学生创建了共同价值观,这不仅是建设大学生武术社团文化的核心,更是成为了一种具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社团文化。武德作为武术的精神文化,无形中把大学生武术社团建设成具有民族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拥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团体。
2.2 武德是大学生武术社团文化建设的精神内核
武德不仅能赢得大学生武术社团群体的价值认同,而且还能产生强烈的民族凝聚力,对校园文化建设、中华民族文明建设起着极其重要的推动、导向和激励作用。爱国是当代大学生对国家对民族深层热爱的表达方式,是当代大学生应有的民族精神,是协调大学生与学校、社会的行为准则,表现出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和精神自信。在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生武术社团文化建设中,武德决定了它在大学生校园生活中居于特殊的教育价值地位,必然成为校园武术活动的文化现象;全体武术社团成员也必然在不经意中或自觉地接受武德文化的感染,受到武德文化的熏陶。
3 大学生武术社团文化建设对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3.1 有助于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在大学生武术社团文化建设进程中,最大的问题是缺乏一套系统的武德标准。武德标准既是武德教育的目标,又是武术社团文化建设质量的依据,同时也是评价大学生武德修养的尺度。武德的终极价值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样的价值思想指导着武术社团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也是指导教师开展武德文化传播工作的指导方针。可是目前的高校对武德文化体系泛泛而谈,缺乏一套系统的具有针对性的武德标准。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呈现阶段性和层次性的变化,需要一套武德标准用以引导和教育大学生。所以从教育学和人的价值哲学角度出发,在大学生武术社团文化建设中,整理归纳出适合大学生的武德文化理论,让武德在武术社团文化中发挥应有的价值功能。
3.2 有助于武术教师专业化发展
武德所代表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学生武术社团文化建设的根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国人身份认同的标识,对于大学生而言,完善武术社团文化建设,就间接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不仅承载着每一个大学生的美好愿景和理想信念,还有利于丰满每一个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构建大学校园共有的精神文化。武德文化的精神财富是涵养大学生武术社团文化建设的沃土,大学生武术社团文化建设在武德文化的作用下,把中华民族精神与当代社会精神合二为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引下,闪耀着鲜明的时代光芒,彰显了校园文化建设的风采。
3.3 有助于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武术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影响着学生的成长[5]。一个积极富有中华民族传统气息的校园文化环境可以使武术教师无形中受到武德文化的感染,并且被武德文化所同化。同时,它的积极富有感召力的精气神也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反馈作用。加强大学生武术社团文化建设,就是要建设积极向上的文化,进而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引导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4 大学生武术社团文化建设亟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包括:“德育功能、美育功能、创新教育功能、促进学生社会化功能和促进学生个性化功能”[4]。以上所列出的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尤其具有武德文化的特征,一方面,大学生武术社团文化建设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潜隐的、无意识的,是带着浓厚传统文化色彩的。另一方面,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是持久的、物质的,是通过校园设施、规章制度、文化活动等有形的途径进行表达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通过大学生武术社团文化建设,进而促进校园文化有效发挥其教育功能,帮助学生发展综合素质。
制定武德标准是武术社团文化建设的重要措施,具有重要的导向功能、信息反馈功能和考核鉴定功能。武术教师作为武术社团文化建设的指导者,通过武德标准,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武德情况,获得武德教育效果的反馈信息,从而分析武术教师自身的长处和不足,找出武德教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明确以后工作的方向和目标,有的放矢地改进武德教育方法和策略。大学生作为武术社团文化建设的创造者,不仅需要一套武德标准来约束自身的行为,还能利用这标准指导社团活动的开展,为社团文化建设注入鲜活的动力。
想象有美国“最高艺术殿堂”之称的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披挂“中国红”装饰的气氛,回想伯克利Zellerbach剧院等地观众排长队购票欣赏《茶馆》的景象,感叹来自中国的京剧、民乐、鼓乐齐奏、木偶戏、皮影戏、杂技等传统艺术精品,话剧、钢琴演奏、交响乐、现代舞、芭蕾舞、电影、打击乐、高科技烟花表演等现代艺术形式,以及雕塑展、摄影展、时装展、装饰艺术等文化展示活动轮番登场一一亮相的热闹,谁能怀疑这一系列呈现中国传统和艺术精华的文化飨宴,不是象征着中美两国文化交流开启了新的篇章?不啻为两国外交注入了清新的活力?
2)意义单元层——这一层次指的是文本中涉及的词汇、句型、段落等各级语言单位的意义。在《综合英语》系列教材文本中不同的词汇、句型、段落等不同组合会呈现出了不同的文本意义,这一层次读者来说,也存在着大量的空白,需要读者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去充实。而读者语言能力和文学能力也直接决定了其对“空白”的填充内容。
参考文献
[1]黄玛莉.武德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价值研究[D].广州体育学院,2018.
[2]马佩,李姗.高校武术社团对高校武术文化传播的影响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5,12(8):26-28.
[3]赵龙.我国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及其育人功能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2.
[4]贺兰.高校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8(18):57-59.
[5]刘娟.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与培育路径[J].安徽文学,2018(8):129-130.
中图分类号: G8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91(2019)10(b)-0247-02
DOI: 10.16661/j.cnki.1672-3791.2019.29.247
①课题来源:广东白云学院2018年度校级课题(项目编号:2018BYKYS10)
作者简介: 黄玛莉(1990—),女,汉族,广东清远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
标签:武德论文; 社团论文; 文化建设论文; 大学生论文; 广东白云学院体育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