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路和桥梁是现代社会生活中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分布在世界各地的重要基础设施。公路运输是陆路运输的重要方式,桥梁是陆与陆联通最直接的方式,在我国及世界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日益明显的作用。路桥的养护工作是路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路桥养护的目的是保持公路和桥梁及其沿线设施的完好状态,维护公路和桥梁的正常使用功能,消除公路和桥梁使用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并且延长使用寿命,提高公路和桥梁抵抗灾害的能力。本文通过分析市政路桥养护的特点和常见问题,提出了市政路桥养护的几个要点,为市政路桥养护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养护、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一、道路桥梁养护的基本内容
1.常规维修工程
第一,路面桥面养护维修。路面桥面包括路面桥面铺装、人行道、栏杆、桥面防水、排水结构、灯柱及伸缩缝等通常易发生沥青混凝土桥面坑凼、车辙水泥混凝土桥面裂缝、破损人行道栏杆破损、露筋桥面防水、排水结构损坏等病害一般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局部混凝土或环氧混凝土修补、加铺、更换、灌缝等方法来处理。
第二,梁体养护维修。梁体包括钢结构、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圬工结构等一般情况下钢结构病害有油漆层起皮剥落、钢结构锈蚀等混凝土结构病害有裂缝、剥落、露筋等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病害还包括封端混凝土裂缝预应力锚具暴露等圬工结构病害表现为裂缝风化、剥落等。通常可采用灌缝、除锈后重新油漆混凝土或环氧混凝土修复加固方法来处理。
第三,下部结构养护维修。桥梁下部结构包括桥墩、桥台与基础附属结构包括护坡、锥坡、挡墙等。桥梁墩台通常病害有裂缝、表面风化、剥落、露筋等可采用灌缝封闭混凝土或环氧混凝土修复方法基础部分通常病害有冲刷、堆积不均匀沉降等可采取回填加固疏通和加强观测等方法护坡、锥坡、挡墙通常病害有变形、沉陷、破损、裂缝等可采用砌块局部调整砌块更换重新勾缝等方法。
2.中、大型工程
当桥梁病害较严重时,需通过道路桥梁管理部门对道路桥梁进行结构定期检测或特殊检测并经分析评估确定危害程度,进而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维修、养护。
第一,桥面系工程。若桥面大面积破损、坑槽已影响到车辆正常行驶人行道及栏杆破坏影响到人行安全时应及时进行功能恢复性修复。
第二,上部结构梁体工程。若梁体出现结构损伤或结构性裂缝时应据各层次检测结果针对病害严重程度通过对结构进行加固设计提出具体处理方案。通常采用的方法有:环氧树脂压力灌浆、粘贴钢板、粘贴碳纤维、植筋补强层加固、体外预应力加固等方法若局部构件病害严重已无补强价值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采用局部更换的方法。
第三,下部结构墩台与基础工程。若墩台出现结构性损伤或结构性裂缝但尚有修复价值可采用结构加固方法处理如环氧树脂压力灌浆、粘贴钢板、粘贴碳纤维、植筋补强层加固等。对基础部分病害可采用混凝土压浆地基加固等方法。
二、道路桥梁养护存在的问题
1.道路桥梁管理方面
大部分城市现用的道路桥梁都是早期修建的,已经难以满足当前的交通需求。对于道路桥梁出现的病害问题,养护部门不能提出相应的、科学的养护措施,道路桥梁养护意识差,使得路桥的问题更加恶化。对于路桥的易损害部位,养护部门未能从根本上给予养护,只是以应付差事为目的草草了事,而没有从根本上意识到路桥养护的重要意义。
2.道路桥梁自身存在问题
第一,结构开裂
结构开裂是道路桥梁结构缺陷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造成裂缝的主要原因是材料强度不足,再加上荷载的作用,以及施工质量本身不过关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旦发现有裂缝,就会大大降低桥梁结构的刚度和强度,从而缩短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所以必须对桥梁的结构裂缝给予高度的重视,根据裂缝的生成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养护措施,保证其正常使用。
第二,蜂窝麻面
一般来说,蜂窝麻面主要出现在桥梁的表面。虽然不至于影响到桥梁的结构,但如果长期暴露在外,时间一长必然会影响桥梁的结构,致使钢筋腐蚀。如果继续恶化最终会影响桥梁的使用性能,进而缩短使用寿命。
第三,露筋锈蚀
路面和桥面遭到长期积水和深水时,道路桥梁表面的混凝土就会脱落,使得钢筋长期暴露在高温或潮湿的环境中而被腐蚀。这种情况常见于桥梁,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桥面的保护层厚度不够及长期的积水、渗水。
三、加强道路桥梁养护的措施
1.实现道路桥梁养护信息化
道路桥梁养护信息化是以海量数据为基础的。传统的手工处理方式很难及时、准确地评定桥梁的状况。因此,要提高道路桥梁养护的现代化和科学化水平应全面推行道路桥梁养护管理信息化。近几年,公路的新改建工作很多道路桥梁技术状况变化较大,不在一个规定时期组织一批人员进行一次桥梁专项调查,难以系统地、完整地查清桥梁的技术状况。随着社会服务水平的提高,道路桥梁养护管理信息化的实施将全面提高管理部门的养护业务水平,改变了原有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使业务管理程序更合理和规范更符合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2.建立健全道路桥梁档案
道路桥梁档案是道路桥梁建设过程的记录,体现了道路桥梁的历史足迹。在工程完成竣工验收后,建设单位应当应管理单位的相关要求,及时记录并提交完整的竣工资料。而管理单位则应结合建设单位共同根据相关资料,对所有道路桥梁进行详细的检查。道路桥梁的检查,应按照竣工的时间依次检查,检查结果由管理单位保存。管理单位可以根据道路桥梁管理系统的要求,采集道路桥梁的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并以此建立数据库,将结果录入计算机建档保存,从而为今后的养护工作提供丰富的可参考资料。
3.加固措施
道路桥梁中都会出现混凝土露筋、钢筋锈蚀等病害,都需要及时采取预防措施。但是一般这种病害在桥梁中比较常见。一般采取的措施是将松动的保护层除去,清除钢筋的锈迹,然后使用环氧树脂混凝土等高一级强度的混凝土进行加固。首选的加固方法是用灌封胶灌注来处理已经产生的裂缝,具体的加固方法是采用种植或粘贴钢筋加固法、粘贴钢筋加固法、新浇筑混凝土增大梁体截面加固法、粘贴碳纤维加固法、现浇钢筋混凝土桥面补强层加固法和体外预应力加固法。
4.提高养护人员素质
就目前的养护队伍来看,比较常见的一个问题就是养护工人的素质层次不齐,难以满足专业养护的要求。基于这种现状,要求各级公路部门给予高度的重视,并针对道路桥梁养护工作的需要,有意识的、有目标的培养骨干力量,从而组建专业的养护队伍。同时,还应对养护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包括专业知识的培训和素质的培养,对发现的问题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以及时处理。养护人员要具有充分的预见性,具备及时发现可能出现还没出现的问题的能力,将各种隐患扼杀在摇篮里。
结语
市政道路桥梁是城市居民日常出行、活动的主要通道,是与居民关系最为密切的市政基础设施,同时也对城市的整体规划起着重要作用。如今,人们已经认识到了修建市政桥梁道路的重要意义,但对已完工的道路桥梁的日常养护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城市内的道路桥梁在急需保养时不能得到有效地养护,最终在其上部车辆的荷载作用下,市政桥梁道路出现较严重的损害。通过以上的分析可知,造成道路桥梁危害的原因有很多种。但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道路桥梁本身和养护人员的疏忽。对于具体的解决措施,应该从道路桥梁的信息化管理开始,及早发现,及早处理,将隐患扼杀在摇篮里。另外,应该加强养护人员的技能及素质的培养,以保证养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孔祥威,道路桥梁的病害及养护对策分析[J],中华民居,2011,6
[2]黄志群,道路桥梁的管理及养护[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21
论文作者:王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9
标签:桥梁论文; 道路论文; 病害论文; 桥面论文; 结构论文; 混凝土论文; 裂缝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