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省际人口迁移的区域结构分析_贡献率论文

中国省际人口迁移地域结构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中国论文,地域论文,人口论文,结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省际人口迁移的地域结构变得复杂。用传统的定性方法分析、把握比较困难。本文主要采用多变量分析的因子分析方法,对80年代后半期(1985~1990年)省际人口迁移的地域结构进行定量分析。首先,根据因子分析方法,分别从迁入地群和迁出地群出发,提取了省际人口迁移的迁入地域和迁出地域;再用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等方法,根据提取的迁入地域和迁出地域之间人口迁移的相似性,分别组合、划分成人口迁移圈,并确定出其迁移中心地。

中国自70年代末期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迁移日趋活跃,地域结构亦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此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不仅可以控明中国在新形势下省际人口迁移的地域结构特点,对把握人口迁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省际人口迁移的地域结构及其变化,学术界已进行了不少研究,基本把握了其迁移分布及流向的宏观地域结构(张善余,1990a、1990b;王桂新,1992、1994;杨云彦,1992)。本文通过分析省际人口迁移的迁入地域和迁出地域、划分人口迁移圈,从一个侧面进一步探析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省际人口迁移的地域结构及其特点。

⒈研究方法与资料

1.1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主成份型因子分析(以下简称因子分析)方法, 首先对1985~1990年5年期间的省际人口迁移矩阵OD(列为迁入地、行为迁出地),把迁入地群作为变量;对OD矩阵的转置矩阵DO(列为迁出地、行为迁入地),把迁出地群作为变量,分别进行因子分析。根据其分析结果,用以VARIMAX方法正交旋转后的因子载荷和因子得分, 决定省际人口迁移迁入地域和迁出地域的结构。再通过对所决定的迁入地域和迁出地域的因子得分矩阵进行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将迁移联系密切、结构类似、相互依存的迁入地域和迁出地域组合、划分为一个人口迁移圈。同时,根据被划分为同一迁移圈的迁入地域和迁出地域因子载荷的乘积,确定各人口迁移圈的构成地区;根据其因子得分的乘积,确定各人口迁移圈的迁移中心地(focal region of migration)。 最后以人口迁移圈及其迁移中心地来分析和把握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省际人口迁移的地域结构及其特点。

1.2 研究地区和资料

本文研究的地区为1990年人口普查时包括迁移调查的大陆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为省)。不包括西藏自治区、台湾省和香港、澳门地区。

所使用的迁移数据,为中国1990年人口普查的迁移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中国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第4册。

⒉迁入地域和迁出地域结构

2.1 迁入地域和迁出地域的提取及其贡献率

分别从迁入地群和迁出地群出发,对1985~1990年期间省际人口迁移矩阵OD及其转置矩阵DO进行因子分析,若只提取特征值大于1.0 的因子作为基本因子,则对迁入地群和迁出地群同样都将提取8 个基本迁移地域因子(以下简称为迁移地域)。各迁移地域对总体的贡献率及其累积贡献率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第一, 对迁入地群和迁出地群所提取的8个基本迁移地域,对总体的累积贡献率大致相等, 均为80%左右;第二,对迁入地群提取的第Ⅰ迁入地域,对总体的贡献率约为26%,大于对迁出地群提取的第Ⅰ迁出地域(约为22%);但对迁出地群提取的第Ⅱ、Ⅲ、Ⅳ迁入地域,对总体的贡献率均大于对迁入地群提取的相应迁出地域;第三,迁入地群和迁出地群虽各为29个省,但提取的迁入地域和迁出地域却均多达8个, 说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的省际人口迁移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地域结构。

图1 根据因子分析提取的基本迁移地域的贡献率及其累积贡献率

2.2 迁入地域结构

将以VARIMAX方法正交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绝对值大于0.45 的迁入地,作为所提取迁入地域的主要迁入地,因子得分绝对值大于1.0 的迁出地作为其主要迁出地。由此所决定的迁入地域结构如表1所示。 第Ⅰ迁入地域,对总体的贡献率为25.7%,在所提取的8 个基本迁入地域中贡献率最大。该迁入地域主要包括南方的福建、湖北、湖南、广东、贵州、云南和北方的河北、新疆等省,主要迁出地为四川、广西。这说明该迁入地域入迁人口的迁出地非常集中,而且亦显示出四川、广西两个人口迁出大省,不仅是所在南方大部分省迁入人口的重要来源地,对北方河北、新疆等省的人口入迁也有重要影响。

表1 省际人口迁移的迁入地域结构

注:主要迁入地只列出因子载荷绝对值大于0.45的省;

主要迁出地只列出因子分得值大于1.0的省。

第Ⅱ迁入地域,对总体的贡献率为16.2%。主要由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湖北等省组成,可称为西北地域。其主要迁出地为陕西、甘肃、河南、浙江、江西和广西。该迁入地域的主要迁出地比较分散,还有数省为相距遥远的“飞地”。值得注意的是,陕、甘两省既是该迁入地域的主要迁入地,同时又是其主要迁出地,这又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该迁入地域的人口迁移是以陕、甘两省为中心展开的。

第Ⅲ迁入地域,对总体的贡献率为9.4%。 主要由东北地区的辽宁、吉林和内蒙古、山东、河北等省组成,可称为东北、内蒙、山东地域。其主要迁出地亦为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吉林两省,显示出该迁入地域的人口迁移是以东北地区所属省为中心展开的,而且其内部联系比较密切,相互依存程度比较高。

第Ⅳ迁入地域,对总体的贡献率为7.3%。主要由北京、天津、 山西等省组成,均位于华北地区,可称之为华北地域。其主要迁出地为河北及华北其它省份。说明该迁入地域的人口入迁受河北省强烈影响,域内省际之间具有比较密切的迁移联系和相互依存性。

第Ⅴ迁入地域,对总体的贡献率为7.2%。 主要由华东地区的上海、浙江、安徽、江西等省组成,可称为华东地域。其主要迁出地亦为华东地区的江苏、浙江、安徽和江西等省。该迁入地域的主要迁入地与其主要迁出地几乎完全一致,说明其人口迁移以域内为中心展开,省际之间联系密切,对流性强,相互依存程度高,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迁移地域。

第Ⅵ迁入地域,对总体的贡献率为5.1%。主要由广西、海南、 江西等省组成,主要迁出地为广东、湖南、浙江。

第Ⅶ迁入地域,对总体的贡献率为4.4%。主要由江苏、 河南等省组成。其迁出地比较分散,主要有安徽、山东、湖北、海南、江苏、广西。

第Ⅷ迁入地域,对总体的贡献率为3.9%。主要由横跨东北、 西南的四川、湖南、黑龙江等省组成。该迁入地域的迁出地分布更分散,主要有云南、湖北、贵州、新疆、陕西、山东、内蒙古、吉林等省,几乎遍布全国。

2.3 迁出地域结构

表2所示为根据因子分析所决定的迁出地域结构。 其第Ⅰ迁出地域,对总体的贡献率为22.1%,主要由南方的湖北、湖南、广西、海南、福建、江西、四川等省组成,主要迁入地为广东。该迁出地域位于中国南部,分布连片,含有数个人口迁出大省,而且其迁出人口的流向高度集中,汇聚于广东,所以使广东成为全国最大的人口迁入省。

表2 省际人口迁移的迁出地域结构

注:主要迁出地只列出因子载荷绝对值大于0.45的省;主要迁入地只列出因子得分绝对值大于1.0的省。

第Ⅱ迁出地域,对总体的贡献率为17.4%。主要由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省组成,基本与上述第Ⅱ迁入地域的主要迁入地相同,故亦称西北地域。其迁入地很分散,主要有陕西、甘肃、新疆、河南、四川、山东和海南、福建、云南等省。这一方面说明该迁出地域的省际人口迁移亦是以陕、甘两省为中心展开,省际之间具有较高的迁移联系和相互依存度;同时亦显示出该迁出地域向域外迁出人口数量较多,分布广泛。

第Ⅲ迁出地域,对总体的贡献率为11.8%。主要由东北地区的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山东等省组成,与第Ⅲ迁入地域完全相同,故可同称东北、内蒙、山东地域。其主要迁入地为辽宁、黑龙江、吉林、山东和海南,也主要是同地域的主要迁出地。这进一步显示出该地域内部省际之间迁移联系密切、对流性强,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迁移地域。

第Ⅳ迁出地域,对总体的贡献率为8.6%。主要由上海、安徽、 江西、湖北、贵州、云南、新疆等省组成,分布比较分散。其主要迁入地为江苏、浙江、四川。该迁出地域位于华东的主要迁出地与迁入地均与第Ⅴ迁入地域(华东地域)的主要迁入地与迁出地大致相同,说明华东各省之间的人口迁移也具有比较密切的联系和相互依存性。

第Ⅴ迁出地域,对总体的贡献率为7.0%。主要由华北的北京、 天津、山西、河北等省组成,与第Ⅳ迁入地域基本相同,故亦可称为华北地域。其主要迁入地为北京、河北、黑龙江、也主要分布在华北。说明该地域内各省之间的人口迁移联系和相互依存度比较高,同样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迁移地域。

第Ⅵ迁出地域,对总体的贡献率为5.2%。主要由华东的江苏、 浙江、安徽等省组成。其主要迁入地为邻近的大都市上海。说明上海对其邻近省的迁出人口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而且由于该邻近3 省均为人口迁出大省,所以这又使上海也成为全国最大的人口迁入地之一。

第Ⅶ迁出地域,对总体的贡献率为4.5%。主要由河南、四川、 广东等省组成。其主要迁入地比较分散,主要有安徽、山东、湖北、河南、江苏、广西。

第Ⅷ迁出地域,对总体的贡献率为3.8%。主要由河北、 山东等省组成。其主要迁出地有北京、黑龙江、山东、河北。

⒊人口迁移圈的划分

3.1 人口迁移圈及其迁移中心地的概念

本文中的人口迁移圈,是指用因子分析方法提取的由2 个以上人口迁移联系密切、结构类似、相互依存的迁入地域和迁出地域所组成的地域统一体。其划分是根据以上决定的迁入地域和迁出地域进行的。凡被划分为同一迁移圈的迁入地域和迁出地域,人口迁移联系都比较密切,结构比较相似,相互依存程度比较高。换言之,凡被划分为同一迁移圈的省,彼此之间人口迁入、迁出有较强的对流、互补关系,表现出较强的相互依存性。

在所划分的每一个人口迁移圈中,一般都有一个或几个人口迁入、迁出都比较多,对迁移圈内其他省的人口迁移影响比较大的省,这样的省称为该人口迁移圈的迁移中心地。迁移中心地是迁移圈内人口迁移的重要地区。

3.2 划分方法与步骤

划分人口迁移圈、确定其构成地区和迁移中心地,按如下方法与步骤进行:

第一,分析以上提取的迁入地域和迁出地域之间的关系,根据其迁移联系和结构的类似性,确定可能划分的人口迁移圈。由上述可知,所提取的迁入地域和迁出地域之间虽有若干相异之处,但也有一些迁移联系比较密切,结构比较类似,相互依存程度较高,甚至名称亦相同的迁入地域和迁出地域,因此根据这些迁入地域和迁出地域划分人口迁移圈是可能的。

首先对所提取的迁入地域和迁出地域的因子得分进行相关分析,得表3所示相关系数矩阵。因为该处相关系数的大小, 在一定程度上表示迁入地域与迁出地域之间人口迁移联系及结构的类似性和相互依存程度。如果迁入地域与迁出地域之间的相关系数比较大,说明这些迁入地域和迁出地域之间人口迁移联系比较密切,结构比较相似,相互依存程度比较高,因此就可以把它们组合、划分为一个人口迁移圈。若把划分人口迁移圈的标准确定为相关系数需在1%水平上显著,则根据表3,可以分别把第Ⅱ迁入地域和第Ⅱ迁出地域、第Ⅲ迁入地域和第Ⅲ迁出地域、第Ⅳ迁入地域和第Ⅴ迁出地域、第Ⅴ迁入地域和第Ⅳ迁出地域、第Ⅵ迁入地域和第Ⅰ迁出地域、第Ⅰ、Ⅷ迁入地域和第Ⅶ迁出地域组合、划分为6个人口迁移圈〔1〕。但是据此划分,第Ⅶ迁入地域和第Ⅵ、Ⅷ迁出地域均被排除在外,未被划归哪一人口迁移圈。

表3 迁入地域和迁出地域因子得分的相关系数矩阵

注:底部划线的相关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

为了进一步考察根据这些迁移地域划分人口迁移圈的可能性,再对上述迁入地域和迁出地域的因子得分施行因子分析,结果又提取8 个基本因子,其对总体的累积贡献率达85.9%。由8 个迁入地域和迁出地域的因子载荷(表4)可知,根据第1~6因子对人口迁移圈的划分结果,与根据上述相关分析所划分的结果完全相同。这6 个因子对总体的贡献率都在10%以上,且都比较接近,累计可达70%。因此可以认为,这6个人口迁移圈,是处于同一层次,基本能从总体上反映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省际人口迁移地域结构的人口迁移圈,可称为六大基本人口迁移圈。此外,根据第7因子,可以把第Ⅶ迁入地域和第Ⅷ迁出地域划归1个迁移圈;根据第8因子,可以把第Ⅰ、 Ⅷ迁入地域和第Ⅵ迁出地域划归1个迁移圈。第7和第8因子对总体的贡献率相对比较小(分别为8.2%和7.4%), 据此划分的两个人口迁移圈也是按以上相关分析方法没能划分的,所以可以认为这两个人口迁移圈,是属于低一层次的迁移副圈,其意义在于补充反映以上六大基本人口迁移圈所未能表现的中国省际人口迁移地域结构的一些特点。

表4 迁入地域和迁出地域因子得分的因子分析结果(因子载荷)

注:表中只列出因子载荷绝对值大于0.5的迁移地域。

第二,确定各省应归属于哪一个迁移圈。首先确定六大基本人口迁移圈的构成地区,方法是根据各省被划分为同一迁移圈的对应迁入地域和迁出地域因子载荷的乘积,将其中乘积最大的省划归该人口迁移圈。据此方法划分,任何一省只能被划归一个基本人口迁移圈。然后再根据同样方法,按因子载荷乘积绝对值大于0.5的标准,确定2个迁移副圈的构成地区。

第三,确定各迁移圈的迁移中心地。方法是根据各省被划分为同一迁移圈的对应迁入地域和迁出地域因子得分的乘积,在其乘积绝对值大于1.0的省中,确定出两个以内的迁移中心。

第四,在划分基本人口迁移圈时,将以上划分结果根据被划分为同一迁移圈的构成地区需保持连片分布的地理原则作适当调整。本文只对广东省的归属作了调整,理由后述。

3.3 人口迁移圈概述

根据以上分析,可将中国80年代后半期的省际人口迁移划分为六大基本人口迁移圈和两个迁移副圈,其构成地区及迁移中心地如表4和图2所示。现分别概述如下。

六大基本人口迁移圈

⑴华东圈,由第Ⅴ迁入地域和第Ⅳ迁出地域组成。主要构成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4省,迁移中心地为江苏、浙江, 均位于华东地区,且为华东地区主体,故可名为华东圈。该圈对总体的贡献率最大,为12.4%。圈内迁移人口约占全圈迁出人口的46%、迁入人口的41%,显示出很高的内部迁移活性和相互依存性。

⑵东北、内蒙、山东圈,由第Ⅲ迁入地域和第Ⅲ迁出地域(均称东北、内蒙、山东地域)组成。主要构成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山东5省,迁移中心地为辽宁、黑龙江。 该圈对总体的贡献率为12.2%。圈内迁移人口约占全圈迁出人口的54%、迁入人口的57%,在各迁移圈中显示出最强的内部迁移活性和相互依存性。

⑶西北圈,由第Ⅱ迁入地域和第Ⅱ迁出地域(均称西北地域)组成。主要构成地区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5省, 迁移中心地为陕西、甘肃。该迁移圈对总体的贡献率约为12.1%。由于该圈各省迁入人口的主要迁出地和迁出人口的主要迁入地都有较多的圈外“飞地”,所以使其内部迁移人口各占全圈迁入人口和迁出人口的29%左右,相对来说,在各迁移圈中内部迁移活性和相互依存程度比较弱。

⑷华北圈,由第Ⅳ迁入地域和第Ⅴ迁出地域(均称华北地域)组成。主要构成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4省, 迁移中心地为河北。该迁移圈对总体的贡献率约为11.6%。圈内迁移人口约占全圈迁出人口的48%,但由于该圈以京津大都市地区为主体,吸引圈外迁入人口较多,故使圈内迁移人口仅占全圈迁入人口的29%。显示出其内部迁移对迁入、迁出影响不平衡,偏向对迁出影响较大的迁移活性和相互依存性。

表5 中国省际人口迁移圈

⑸西南、河南、湖北圈,由第Ⅰ、Ⅷ迁入地域和第Ⅶ迁出地域组成。主要构成地区包括西南地区的四川、贵州、云南和华南地区的河南、湖北5省,迁移中心地为四川、湖北。该迁移圈对总体的贡献率约为11.3%。 由于该圈含有四川、河南等人口迁出大省,又存在较多的迁入“飞地”,迁出流向分散,所以使其内部迁移人口占全圈迁入人口的42%,而占迁出人口的比例只有26%,显示出其内部迁移对迁入、迁出影响不平衡,但偏向对迁入影响较大的迁移活性和相互依存性。

⑹东南圈,由第Ⅵ迁入地域和第Ⅰ迁出地域组成。主要构成地区包括华南地区的广东、广西、海南、湖南和华东地区的福建、江西等省,均分布于中国东南部,故可称之为东南圈。该迁移圈迁移中心地为广东,对总体的贡献率为10.6%。其中,按对广东计算的对应迁入地域和迁出地域因子载荷的乘积,应把它划归西南、河南、湖北圈,但由于广东是该圈的迁移中心地,又考虑所划基本人口迁移圈的构成地区应保持连片分布的地理原则,所以在此把广东划归东南圈。该圈内部迁移人口占全圈迁入人口51%、迁出人口58%,显示出其内部迁移具有很强的迁移活性和相互依存性。这也从一个侧面佐证了把广东划归东南圈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图2 中国省际人口迁移的六大基本迁移圈(1985~1990)

两个迁移副圈

⑴北方副圈,由第Ⅶ迁入地域和第Ⅷ迁出地域组成。主要构成地区包括河北、山东、河南、黑龙江等省,迁移中心地为北京、山东,均主要分布于中国北方,故可称之为北方副圈。该迁移圈对总体的贡献率为8.2%。

⑵南方副圈,由第Ⅰ、Ⅷ迁入地域和第Ⅵ迁出地域组成。主要构成地区包括江苏、浙江、安徽、福建、云南、新疆等省,迁移中心地为上海、四川,均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方,故可称之为南方副圈。该迁移圈对总体的贡献率为7.42%。

与以上六大基本人口迁移圈比较,这两个次级迁移副圈内部迁移活性和相互依存程度相对较弱,地理分布也不连片,但却在以上六大基本人口迁移圈的基础上,较好地补充反映了其所未能表现的中国省际人口迁移地域结构的一些特点。这两个迁移副圈,是六大基本人口迁移圈的重要补充,它们的补充,可使所划分的人口迁移圈对总体的贡献率,由六大基本迁移圈的70%提高到86%。

⒋结语

本文通过以上提取迁移地域,划分人口迁移圈,从一个侧面探析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省际人口迁移的地域结构。对中国虽分析了29个省,却各提取了8个迁入地域和迁出地域, 并据此划分了六个基本人口迁移圈和两个迁移副圈。六大基本人口迁移圈构成地区连片分布,基本能从总体上反映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省际人口迁移的地域结构;两个迁移副圈,补充反映了六大基本人口迁移圈所未能表现的一些特点,使所划分的人口迁移圈对中国省际人口迁移的地域结构达到更为全面的揭示。

这些分析结果说明,虽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的省际人口迁移,形成了由西向东的迁移“主流”和由东向西的迁移“逆流”同时并存,主要表现为东西迁移的宏观地域结构(王,1994),但根据以上所提取的迁移地域和划分的人口迁移圈,却可以进一步发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省际人口迁移的地域结构,还具有明显的复杂、多样性和连片分布的地域性。可见迁移地域的提取和人口迁移圈的划分,从一个侧面更深入地揭示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省际人口迁移的地域结构及其特点。

人口迁移圈的形成,是各种人口迁移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它所反映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省际人口迁移地域结构的复杂、多样性,无疑正是复杂、多样的影响因素对人口迁移综合作用的投影;它所表现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省际人口迁移地域结构连片分布的地域性,说明中国的省际人口迁移,除受收入水平、就业机会等经济因素和体制转换、政策调整等政治因素作用(王,1994)以外,亦受相邻性和距离等空间因素以及长期形成的相似地域文化和密切历史联系等因素的重要影响。

注释:

〔1〕本文把某一迁入(出)地域和与其有较密切迁移联系、 结构比较类似的多个迁出(入)地域划分为同一个人口迁移圈。

标签:;  ;  ;  ;  

我国省际人口迁移的区域结构分析_贡献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