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强[1]2001年在《樟子松枯梢病侵染与流行规律的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应用森林病理学原理,通过组织分离、室内外接种试验、孢子捕捉和固定样地病情指数连续调查和损失估测等方法,对樟子松枯梢病的侵染和流行规律进行了研究,为此病的有效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樟子松枯梢病是一种寄主主导性病害。病原菌即可在樟子松病树的叶、芽、枯枝、当年生和多年生种鳞上越冬,又可在健树的叶、芽、枝和当年生种鳞上越冬,具有潜伏侵染现象。种子不带菌,不能传播松枯梢病。初次侵染源主要来自前一年的病树上飞散出来的分生孢子,借风和雨水传播,可通过无伤和伤口侵入当年生嫩梢和针叶,也可通过气孔侵入寄主,无伤接种时不能侵入老化的梢部组织。其潜育期7~13d,繁殖期23~28d。 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为5~35℃、萌发最适温度为25℃、萌发最适湿度100%。在PDA培养基上,有散光和常温条件下可产生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孢子飞散于5月初,病害在6月中旬和6月下旬开始,7月下旬至8月中旬为发病高峰,9月中旬为病害的终止期。 建立了病害发生的短期测报模型和材积损失率估测模型,确定了病害的防治指标和经济阈值。
庞丽杰[2]2003年在《樟子松枯梢病流行规律和测报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根据林病流行学的原理和研究方法,运用生物统计学方法,对樟子松枯梢病的流行规律和测报技术进行了研究,为该病害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通过对病菌孢子飞散规律和病情调查的定性因子和定量因子进行相关的分析结果,已明确了林分因子(树种、林龄、造林密度等)、生态因子(坡向、坡位、土壤等)和气象因子(温度、湿度、降水等)交互作用是樟子松枯梢病流行的主导因素。 以与病害密切相关的九项气象因子为指标,对黑龙江省22个市县进行聚类分析的结果,将黑龙江省樟子松枯梢病的危险等级划分为重发区、常发区、偶发区和安全区四级,这与病害调查的实际情况基本一致。 用2000年和2002年生长季尚志一面坡2块固定标准地每月一次的连续病情调查数据,分别对指数模型、韦布尔和理查德模型进行非线性回归的拟合分析,松枯梢病流行的时间动态以Weibull生长模型为最优进展曲线,同时也说明樟子松枯梢病属于多循环的复利病害。 通过对尚志固定测报样地的病情观测数据与前期气象因子作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方程y=-10.6+1.241y_0+0.288t,初始病情和温度为入选因子,相关系数R=0.962,在P<0.001水平相关显着。经模型内外数据的检验,预报精度较高。
黄敬林, 张立, 高波, 庞丽杰, 杨传波[3]2005年在《樟子松枯梢病研究进展》文中提出从樟子松枯梢病病害的症状、病原菌、病菌生物学特性、寄主范围、侵染规律、流行规律和防治技术等7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樟子松枯梢病的研究进展。
卢颖超[4]2017年在《樟子松枯梢病的发生及其预防》文中研究说明枯梢病是樟子松人工林主要病害之一,本文从樟子松枯梢病病原菌及为害症状、发病及流行规律、综合防治技术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樟子松枯梢病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樟子松枯梢病的诊断及防治提供技术帮助。
鞠洪波[5]2005年在《樟子松枯梢病微生态控制研究》文中认为应用森林病理学、植物微生态学、微生物学等学科的原理和技术方法,系统地研究了樟子松枯梢病的微生态控制技术,包括子松树表微生态控制技术和樟子松根际微生态控制技术。对樟子松树栖真菌群落结构、分布格局及生物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并从中筛选出对樟子松枯梢病菌有抑制作用的拮抗菌。 从樟子松地上部分共分离鉴定出树栖真菌59属(种),其中芽栖真菌15种,叶栖真菌43种,枝栖真菌、干栖真菌各19种。松枯梢病菌只在松针上分离到,分离率较低。分离鉴定的树栖真菌包括:接合菌2种,子囊菌3种,担子菌11种,其他为半知菌。随着林冠层的降低,芽栖真菌种类随之减少,且分布不均匀;叶栖真菌在1~2年生针叶中冠层分布最少,上冠层和下冠层较多;枝栖真菌随枝龄的增长略有增加;干栖真菌随树干高度的增加,真菌群落的种类逐渐减少。林间调查采集外生菌根菌11种,幼林中以厚环乳牛肝菌(Suills grevillei)、点柄乳牛肝菌(Suillus granulatus)、彩色豆马勃Pisolithus tinctorius为优势种,中龄林中以红菇类(Russula spp.)和铆钉菇(Gomphidius rutilus)较多。 樟子松树栖真菌分布格局和多样性有较强的规律性。5种常见树栖真菌的分布格局分成两种类型,一类是服从负二相分布的集聚分布格局,另一类是服从泊松分布的随机分布格局。Alternaria sp.、Pestalotiopsis sp.、Truncatella sp.和Coniothyrium sp.属于集聚分布格局,而Phyllosticta sp.的分布格局更接近随机分布格局。树栖真菌多样性和均匀度与病害发生的可能性呈负相关,即树栖真菌多样性和均匀度越高,病害发生的可能性越小。芽栖真菌的种群多样性和均匀度随冠层的降低而降低,而受害程度不断上升。就叶栖真菌而言,1~2年生针叶上的真菌种群多样性指数,上冠层和下冠层较高,中冠层较低,而3年以上生针叶上的叶栖真菌多样性,下冠层高于上冠层,且均匀性降低,上冠层的叶栖真菌的受害可能性小,中冠层受害亦轻,下冠层易受害。干栖真菌种群的多样性指数与树干高度呈负相关,随着树干高度的不断升高逐渐降低,其均匀度指数干基最高,其次是干上部,干中部最低。 从樟子松上分离出的树栖真菌中,选出分布较广、出现频次较高的6种真菌,与枯梢病病原茵进行对峙培养,采用相对抑菌效果来判别筛选出的真菌拮抗能力大小。试验结果表明:所筛选的树栖真菌对樟子松枯梢病病原菌都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在72小时内,这6种拮抗菌的对病原菌抑制率分别是:001为87.86%,Trichoderma viride 2为75.71%,Trichoderma viride 1为74.91%,Trichoderma harzianum为71.27%,Chaetomium cochliodes为69.06%,Lacellinopsis sp.为61.08%,而相对抑制效果分别达到36.07,73.55,4.81,2.59,6.16,3.84。 4个毒蘑菇菌株与Sphaeropsis sapinea对峙培养试验表明,供试4个毒蘑菇菌株对S.sapinea生长都有抑制作用。抑菌效果由高到低的次序为:Clitocybe dealbata>Lepiota cristata>Ramaria ephemeroderma>Lepiota clypeolaria;相对抑菌效果的次序为Lepiota clypeolaria>Lepiota cristata>Ramaria ephemeroderma>Clitocybe dealbata。高效拮抗菌菌株为Lepiota clypeolaria。
程坤[6]2010年在《樟子松主要病害及其防治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讨论了樟子松的主要病害,樟子松枯梢病、红斑病和针锈病的病原菌、发生发展规律,并总结了防治策略,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黄敬林, 李耀民, 杨传波, 庞丽杰, 李宝年[7]2002年在《樟子松枯梢病的侵染规律》文中提出对樟子松枯梢病、健组织病菌的分离、孢子萌发和接种试验等研究结果表明,樟子松枯梢病是一种寄主主导性病害。引起该病的松壳色二孢[Diplodia pinea(Dem.)Kickx]可在历年病树上的针叶、芽、梢、枝和果鳞上越冬,又可在健康树上的针叶、芽、梢、枝和果鳞上潜伏侵染。其潜伏侵染带菌率:健康樟子松越冬各部位比当年生各部位潜伏带菌率高,分别为20%~70%和6%~30%,其中以针叶、梢、枝和每年4,5月份、9,10月份潜伏带菌率最高。病害的初次侵染源主要来自历年病树上病菌子实体飞散出来的分生孢子,借风和雨水淋洗传播,种子上不带菌。病菌可直接侵入当年嫩梢和嫩针叶,也可通过伤口、气孔侵入针叶、芽、梢和枝。潜伏期7~14d,繁殖期23~28d。
祁金玉[8]2006年在《毒蘑菇菌株及其提取物对樟子松枯梢病病原菌的影响》文中认为运用林木病理学、菌物学、有机化学及生物化学等实验方法,对樟子松枯梢病病原菌的培养特性及生理学习性、9个毒蘑菇菌株对樟子松枯梢病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9个毒蘑菇菌株培养液及菌丝体的粗提物对樟子松枯梢病病原菌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如下: 樟子松枯梢病病原菌菌丝生长最适温度25℃,最佳pH为5.0-6.0,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蛋白胨。分生孢子在水中萌发率低,在2%葡萄糖溶液中24h能完全萌发,透气性好坏对孢子萌发率影响不大。 供试9个毒蘑菇菌株中除厚环鹅膏(Amanim pachycolea)、鹅膏菌外(A.sp.),其他7个菌株对樟子松枯梢病病菌菌丝生长都有抑制作用。冠状环柄菇(Lepiotacristuta)和细鳞柄环菇(L.clypeolaria)与病菌对峙培养时产生拮抗线,鳞柄白鹅膏(A.virosa)和细鳞柄环菇(L.clypeolaria)对病原菌的抑制效果最好,相对抑制效果超过10。 珊瑚菌(Ramaria ephemeroderma)和冠状环柄菇(L.cristata)培养液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达到100%,鹅膏菌(A.sp.)和白霜杯伞(Clitocvbe deulbuta)培养液的正丁醇提取物的抑制率均超过75%。 珊瑚菌(R.ephemeroderma)培养液乙酸乙酯提取物、超声波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鳞柄白鹅膏(A.virosa)及绒白乳菇(Lactarius vellereus)培养液超声波提取物对病原菌孢子萌发抑制率均接近或超过90%。
王恩利, 刘敏, 肖巍, 张日升, 徐贵军[9]2013年在《间伐与修枝对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生长与枯梢病的影响》文中提出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密度调控试验显示,降低密度可有效促进林木生长,缓解土壤水分亏缺程度,减轻松枯梢病危害。对于20年生左右的片状林,从促进生长和蓄积收获量考虑,900株/hm2保留密度较好;从防病角度考虑,保留密度600株/hm2左右较好。对于31年生的带状近熟林,从控制病害和促进生长角度综合考虑,留优去劣式30%采伐强度较好;采伐并修枝是防病控病的积极有效措施,防病效果好于采伐未修枝措施;从生长量角度看,40%采伐强度下不宜大强度修枝。
贾翠萍[10]1994年在《樟子松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文中研究指明樟子松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贾翠萍樟子松在生长过程中,从苗期、幼林期到壮林期,不论是叶部、干部、根部都可能受到病害的威胁,因此及时掌握樟子松病害的动态和发生流行规律,适时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对于保证樟子松造林事业的迅速发展是十分必要的。现将我区樟子松...
参考文献:
[1]. 樟子松枯梢病侵染与流行规律的研究[D]. 郑国强. 东北林业大学. 2001
[2]. 樟子松枯梢病流行规律和测报技术的研究[D]. 庞丽杰. 东北林业大学. 2003
[3]. 樟子松枯梢病研究进展[J]. 黄敬林, 张立, 高波, 庞丽杰, 杨传波.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5
[4]. 樟子松枯梢病的发生及其预防[J]. 卢颖超. 吉林农业. 2017
[5]. 樟子松枯梢病微生态控制研究[D]. 鞠洪波. 东北林业大学. 2005
[6]. 樟子松主要病害及其防治研究进展[J]. 程坤.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
[7]. 樟子松枯梢病的侵染规律[J]. 黄敬林, 李耀民, 杨传波, 庞丽杰, 李宝年.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2
[8]. 毒蘑菇菌株及其提取物对樟子松枯梢病病原菌的影响[D]. 祁金玉. 东北林业大学. 2006
[9]. 间伐与修枝对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生长与枯梢病的影响[J]. 王恩利, 刘敏, 肖巍, 张日升, 徐贵军. 中国森林病虫. 2013
[10]. 樟子松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J]. 贾翠萍. 内蒙古林业.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