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第四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8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化疗并发症中运用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急性白血病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行化疗治疗,根据干预方案不同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情况。结果:观察组肛周感染、皮肤黏膜出血、胃肠道反应、血管损伤、口腔感染发生率3.85%、3.85%、23.08%、7.69%、7.69%低于对照组23.08%、26.92%、53.85%、30.77%、30.77%,有统计学比较意义(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化疗并发症中运用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化疗;并发症;预见性护理
急性白血病为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造成该疾病产生的原因较复杂,对病患造成的危害性较大,常见症状为出血、面色苍白、发热、疲乏等,生活质量变得极差,应重点关注[1]。本文为探讨急性白血病化疗并发症中运用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急性白血病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行化疗治疗,根据干预方案不同均分为两组,26例每组,其中,对照组14例男性,12例女性,所选年龄(11-65)岁,均值(34.22±1.35)岁,所选病程(0.5-5)年,均值(2.24±0.42)年;观察组15例男性,11例女性,所选年龄(12-67)岁,均值(34.26±1.33)岁,所选病程(0.6-5)年,均值(2.25±0.41)年;两组(年龄、病程、性别)资料方面无统计学比较意义(P>0.05)。纳入标准:疾病依据WHO中诊断标准确诊[2];病患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精神类疾病者。
1.2方法
两组病患入院后,做好血尿常规等常规检查及诊断工作,确诊后,为病患制定化疗方案并执行,在施行对症治疗时,提供护理服务;
对照组常规护理,鼓励、安慰、口头宣教等。
观察组预见性护理,在做好常规护理服务的基础上,为病患提供预见性护理服务,内容为[2-3]:①针对感染控制及预防,病患在化疗前3-7d,让病患保持好口腔卫生,牙刷为软毛牙刷,应多喝水,不要剔牙;护理人员对病患口腔每天检查,主要检查病患口腔黏膜、牙龈、咽部、舌等,查看这些部位是否产生充血、出血、压痛、肿胀等;化疗治疗时,为病患选用制霉菌素溶液、碳酸氢钠液漱口,交替进行;引导病患漱口时运用鼓漱法;每次漱口时间为3-5min;当病患需要大剂量运用甲氨蝶呤药物时,易形成黏膜反应,消化道及口腔产生溃疡,需为病患运用四氢叶酸钙治疗;在病患化疗治疗期间,护理人员每天需要确定病患是否产生肛周感染、肿胀、疼痛等;每次病患便后,需要对肛周温水冲洗,早上和晚上便后,运用百艾洗剂坐浴,时间控制在10-20min;当检测到的病患白细胞水平比正常值低,护理人员应对病患口腔黏膜、皮肤、体温变化情况进行观察,需要运用抗生素、粒细胞刺激因子治;当病患白细胞水平比1.0×109/L低时,需要为病患进行隔离保护。②针对胃肠道反应,在病患化疗时,为其静脉运用帕洛诺司琼、阿扎司琼等药物,在病患每天化疗前2h需进食,护理人员做好监督,能减轻病患胃肠道反应;在进食时,食物应易消化及营养清淡;呕吐时,容器接好,清理,保持口腔清洁。③血管意识保护强化,对需要静脉置管时,应做好药液外渗及静脉炎预防措施,对不能置管者,留置静脉留置针;在化疗前,为病患注射20ml的生理盐水,减少药物对血管壁的刺激。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肛周感染、皮肤黏膜出血、胃肠道反应、血管损伤、口腔感染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将数值输入SPSS20.0中,检验用χ2值表示,百分比用%表示,P值低于0.05时,数值存在比较意义。
2.结果
2.1.两组肛周感染、皮肤黏膜出血、胃肠道反应、血管损伤、口腔感染发生情况
观察组肛周感染、皮肤黏膜出血、胃肠道反应、血管损伤、口腔感染发生率3.85%、3.85%、23.08%、7.69%、7.69%低于对照组23.08%、26.92%、53.85%、30.77%、30.77%,有统计学比较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急性白血病属于血液科常见病症,形成该病变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公认病因为化学因素、遗传因素、电离辐射、病毒感染等,每一位病患的病情发展存在差异性,病发时,病患体内骨髓中异常白血病细胞及原始细胞大量增殖,在骨髓中蓄积,对骨髓正常造血功能进行抑制,对病患的脾、肝、淋巴结等髓外脏器广泛浸润,征象多为出血、浸润、贫血、感染等;依据受累细胞类型,分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在我国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多见于成人群体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见于儿童群体中,不管哪种类型,未能及时有效救治,生存均值为三个月时间,病情严重者,数天就会病死,目前,经过有效救治,能缓解病患病情,延长生存时间,甚至治愈;在为病患对症治疗过程中,病患受到的护理服务也非常重要,应重视[4]。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不断提升,对急性白血病的不断深入研究,临床上,多选用化疗方案为病患对症治疗,因化疗药物在使用过程中,会对病患形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一旦未能有效控制,会影响化疗效果,严重者,会造成病患病情恶化,直接死亡;化疗时,常见并发症为肛周感染、皮肤黏膜出血、胃肠道反应、血管损伤、口腔感染,这些不良反应的产生,不仅会造成病患身体不适,还会使得病患产生心慌、焦躁等负面情绪,影响病患整体疗效;常规护理服务虽然能起到一定干预效果,但是,常规护理主要针对病患疾病方面的服务,缺乏对化疗后并发症的干预,整体的干预效果不理想;预见性护理属于科学化、针对性极强的干预措施,主要针对病患化疗时产生的肛周感染、皮肤黏膜出血、胃肠道反应、血管损伤、口腔感染等不良反应,为病患提供提前干预措施,降低上述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病患身体恢复,提高化疗治疗效果,因此,预见性护理的运用价值极高,值得选用[5]。
综上所述,急性白血病化疗并发症中运用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显著,与常规护理方案比较,肛周感染、皮肤黏膜出血、胃肠道反应、血管损伤、口腔感染发生率更低,急性白血病化疗并发症中值得运用预见性护理方案。
参考文献
[1]丁凌芳.预见性护理在急性白血病化疗并发症中的应用分析[J].吉林医学,2019,40(02):220-221.
[2]安雪.预见性护理对白血病患儿化疗并发症及满意度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v.15(11):85-87.
[3]童黎静,黄玉玲.预见性护理在肿瘤化疗中预防深静脉导管堵塞的效果[J].血栓与止血学,2017,23(6):1072-1073,1075.
[4]卢红霞.改善治疗环境及预见性护理在下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14):108-109.
[5]卢黛娜.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9,26(01):34-36.
论文作者:封慧娴
论文发表刊物:《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9
标签:病患论文; 预见性论文; 白血病论文; 黏膜论文; 并发症论文; 口腔论文; 血管论文; 《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