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论文_王舒梅

浅析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论文_王舒梅

方略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 100000

摘要:本文主要是针对BIM概念进行深入与分析,这是进一步明确装配式建筑作用的重要前提,会有多种问题存在于现阶段的装配式建筑当中,施工企业以及工作人员必须提高的上述问题的重视程度。利用科学的方式与手段,实现对其中问题的逐步优化。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科学应用BIM技术,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客观需求。这对建筑整体质量以及水平的提升有积极意义,同时也可将更为良好的居住环境提供给人们。为我国建筑行业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BIM技术;装配式建筑设计;应用

先进性、适用性以及高效性是BIM技术最为明显的优势,在完善建筑行业方面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社会各界逐步提高对BIM技术的重视程度。近些年来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速度相当迅猛,需要在各个专业之间高度协调的基础上构建新型的建造模式,通过有效衔接各个阶段的方式满足精细化管理。BIM技术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平台,不仅可实现对工作效率的有效提升,也可通过多种方式最大限度改善设计失误的问题。通过降低施工成本方式或许更为理想的经济效益。

一、BIM的相关概述

BIM为建筑信息模型的简称,该模型的创建以建筑项目中的各类数据、信息为基础,再通过数字信息虚拟仿真建筑物的实际真实信息,呈现的方式是数据库和三维模型,具有可视化、模拟性、协调性、优化性、可出图性等特点。我国于2002年引进BIM技术,但发展较为缓慢,直至去年住建部发布“十三五”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中多次提到BIM技术的应用,以及很多城市出台BIM相关政策,BIM技术的应用现已在全国范围大面积推广。很多高校、企业开始成立BIM研究中心,积极进行BIM人才的相关培养。

二、装配式建筑的作用与存在的问题

1.装配式建筑的作用与价值

在建筑行业中大面积推广装配式建筑是国家提出的明确发展战略。我国装配式建筑未来发展前景与空间相当广阔,这对建筑行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筑形式相比,在改善结构精度以及开裂等质量通病方面占据绝对优势,也可进一步弥补渗漏方面的不足。针对建筑的保温、防火等性能进行有效提升。在节能减排方面,装配式建筑优势明显高于传统建筑。还可通过提升施工效率的方式实现对施工工期的不断缩短。

2.装配式建筑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通过对我国新型装配式建筑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其正处于一种初步阶段,各个环节之间的协调与磨合都有所欠缺,在很多认识上存在的误区都会影响到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我们可结合设计工作进行分析。在传统建筑中,一般利用现浇结构开展设计工作,装配式建筑并不能实现对传统思路的突破,这是导致标准化设计无法得到贯彻落实的主要原因。生产、施工一体化的设计思路也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使用,所以很多生产环节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只能单纯的搬到预制工厂进行。即便可以在现场完成作业,也必须进行搬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其次,构件模数化、标准化水平较低等,都是现阶段装配式建筑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所以大批量流水线生产的目标长期得不到有效实现。在施工环节方面,现行的管理机制并不能符合装配式建筑提出的需求,工艺的重要性在这一过程中呈现出被忽略的状态。装配式建筑的整体质量与发展会受到多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其中就包括技术工人的整体质量与水平,不能对技术工人进行定期科学的培养,会阻碍到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甚至会在建筑结构当中留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最后,装配式建筑在开展设计工作时,对各个专业的配合度提出较高要求,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多种客观因素,其中主要包括后续的施工以及装修等。工厂的预制构件在装配式建筑中始终作为主要构件存在。在施工的同时,只是单纯的组装上述构件,并不能直接的变更或者修改已经预制完成的构架。所以说设计图是在构件而进入工厂加工之前均已实施。其中还会涉及到埋件、开洞以及装修等工作,也不能忽略施工方案以及施工组织的重要性。所以后期使用过程中会有多种不可避免的问题出现。

三、BIM技术与装配式建筑的协同设计

1.方案设计阶段协同设计

方案设计阶段前期,在建筑、结构、设备、装修等各专业BIM技术的三维数据模型上进行密切配合,对预制构件、配件制作的可能性、经济性、标准化设计以及安装要求等做出策划。方案阶段,根据技术策划要点做好平、立、剖面设计,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基础上,通过模数协调的手段,以提高模板使用率和提高体系集成度为目标进行设计。依据装配式建造的特点,平面设计上要考虑墙板的组合,实现建筑方案对立面的要求,通过专业间协同实现建筑设计的模数化、标准化、系列化和功能合理,实现预制构件及部品的“少规格、多组合”。

2.初步设计

在初步设计阶段,为对其进行优化,需要充分结合各个专业的工作,然后利用建筑外立面方案以及相应的装饰材料,实现对立面方案以及墙板的科学组合,最终获取理想的立面效果。BIM技术的立面效果可对其进行集中体现。电气专业的强、弱电箱,预埋管线以及开关点位的设计方案等,都会对预制墙板构件造成较为直接的影响,因此必须对其进行综合考虑。在实际开展装修设计工作时,必须严格遵循设置布置图进行。碰撞检查是BIM技术数据模型必须满足的条件,进而判断布置方案是否可行。会有一定的经济性信息存在于BIM技术数据模型当中,可将其作为依据实现对建造成本以及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评估,最终实现对最终技术路线的合理确定。

3.施工图设计阶段协同设计

施工图阶段需要继承初步设计确定的技术路线,并进行深化设计。各专业与建筑部品、装饰装修、构件厂等上下游厂商加强配合,在统一的BIM技术数据平台上,做好构件组合和深化设计,提供能够在构件加工厂加工的预制构件尺寸控制图,做好构件的预留预埋和连接节点设计,重点还要做好节点的防水、防火、隔声设计和系统集成设计。建筑师的工作主要是协助结构专业做好预制构件加工图的设计,确保预制构件实现设计意图。

4.内装修协同设计

装配式建筑的全装修设计,应遵循建筑、装修、部品一体化的设计原则,部品体系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要求,满足安全、经济、节能、环保要求,部品体系宜实现以集成化为特征的成套供应,部品安装宜采用干法施工。部分非标准或特殊的构配件,可在现场安装时统一处理。构配件应满足构件和部品制造工厂化、施工安装装配化的要求,执行优化参数、公差配合和接口技术等有关规定,以提高其互换性和通用性。

结语

现阶段我国还不能实现对BIM技术的全面了解与掌握,技术性以及专业性较强是装配式建筑的明显特征。这要求我们必须针对被BIM技术进行深入探究与深化。利用BIM技术的优势与特征,推动我国建筑行业进一步发展,同时也要针对这方面内容,培养专业的技术人才。促使BIM技术作用与价值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发挥。

参考文献

[1]胡泽宇.浅析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住宅中的应用[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1).

[2]董苏然,许晓文,付素娟.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实践[J].建设科技,2017(3):37-39.

论文作者:王舒梅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0

标签:;  ;  ;  ;  ;  ;  ;  ;  

浅析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论文_王舒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