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照明控制技术在地下车库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毛坚持,李永贺

智能照明控制技术在地下车库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毛坚持,李永贺

中建二局三公司天津分公司 天津 300000

摘要:节约能源是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节约型、环保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本文通过施工论述智能照明控制技术在地下车库的应用,阐述了可以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既保证必要照明的同时,有效减少了灯具的工作时间,节省了不必要的能源开支,又延长了灯具的寿命,节约成本。

关键词:节能;智能照明;公共照明

1.前言

节能是i-BUS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最大优势。传统的地下车库照明工作模式,只能是白天关灯,晚上开灯。而采用了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后,地下车库可以根据不同场合、不同的人流量,进行时间段、工作模式的细分,把不必要的照明关掉,在需要时又能够通过触摸屏开启。同时,系统还能充分实现不同工作场合下的多种照明工作模式,在保证必要照明的同时,有效减少了灯具的工作时间,节省了不必要的能源开支,也延长了灯具的寿命。

2.工程概况

地下一层功能为车库,面积约3200m²;本建筑与其他分号地下车库相连,公用配电室,设置在其他地下车库内。当早上6点~10点、晚上16点~19点上、下班人流量较大时为忙时,开启全部灯光。当10点~16点人流量较小时为闲时,只开启50%的灯光。当夜晚19点至次日6点人流量很少时,可以只开启每个区域的1路灯光保证照明需求即可。

3.施工条件

地下车库所有穿线完成,电箱安装完成,控制线路配管到位。

地下车库灯具安装完成,照明电送上,照明正常。

土建地面、顶面、墙面已施工完毕,空间环境已干净无杂物无灰尘,其他专业已施工调整完毕。。

4.施工准备

①技术准备:针对工程质量标准,配备专业的施工技术管理人员进行施工管理,深化设计、绘制bus穿线拓扑图。

②人员准备:选择专业施工队伍,尤其是参加过优质工程施工的人员进行施工。

③材料准备:根据灯控的控制范围的选择材料。对进场的板材要严格的验收、复检、报批工作;材质优良,性能参数满足行业标准要求。

5.质量要点

5.1管路敷设为了便于穿线,明配时管子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子直径的6倍,埋在混凝土内为10倍。管子的弯曲部位不应有皱扁和裂缝现象,扁曲程度不应大于管子外径的0.1倍。

5.2金属线槽敷设的支吊架应顺直美观,桥架直线段支吊架间距为1.5—3m,布置均匀;线槽的支吊架钢筋直径不小于8mm;在距线槽分支处500mm内应均匀设置支吊架,线槽弯曲半径大于600mm时,在转弯中点安装了支吊架;线槽的支吊架与线槽固定牢固。

5.3配电箱安装时,位置应正确,部件齐全,箱体开口合适,切口整齐,零线经零线端子连接,PE线压接牢固。

5.4管内穿线及线槽内敷线,导线在管内不应有接头和扭结,接头应设在接线盒内。管内导线的总截面积不应大于管子内空截面积的40%。线槽内线缆敷设用人力。电缆沿桥架或托盘敷设时应单层敷设,排列整齐,不得有交叉。

5.5灯具安装的支架、吊架、固定点位置的确定必须符合牢固安全、整齐美观的原则,为此,所有支架、吊架、固定点的制作、选定、位置及安装方式,应依据图纸和现场具体情况会同土建技术部门协商提出明确方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5.6设备调试:首先从信号源开始逐步检查信号的传输情况,这项检查非常重要,只有信号在各个设备中的传输良好,灯光设备才能才会得到一个准确稳定的指令,才会有一个好的灯光操作质量,进行该项调试时,整个控制系统间的信号接头不要连接上,依据施工图纸,检查时要顺着信号传导的的去向。线路调试是最关键的一步。

5.7总体调试:当各个分项目的调试工作全部完成,且确认各个设备状态良好,没有明显的调试不当,设备参数设定符合设计技术要求,检查灯管控制系统的各个部分在协同运行中工作的协调性,检查工作状态下相互间的影响和干扰,检查灯管控制系统的调节操作对其它的系统有无干扰等。

6.质量控制要点

6.1系统应符合国际通用的ISO/IEC 14543-3标准、中国GB/Z20965等标准,系统应具有强大的兼容性,所采用的标准应有多家制造商支持,产品具有互换性,不同厂家的元件在同一总线的连接下可以无缝兼容,便于将来的维护。

6.2系统结构是分布总线式结构,系统内各智能模块不依赖于其他模块而能够独立工作,模块之间应是对等关系。

6.3系统能实现对照明环境进行集成式控制,达到节能、自动运行、控制方便.

6.4总线电缆必须能够与强弱电线并排铺设即总线和强电线可同管共槽便于安装施工。总线电缆本身具有屏蔽能力。电缆型号 YCYM 2×2×0.8 mm2一对双绞线(红、黑)用于信号和总线供电,电源传输,一对双绞线(黄、白)用于附加应用(安全低电压或语音)齐平安装,嵌入式安装,表面安装均可。遵照EN 60 529防护等级 IP20安全等级,总线安全特低电压24VDC,过压保护等级 III,额定绝缘电压 250,防污等级 2,EIB认证 CE标准 符合EMC和低压方针选样和订货数据。

6.5要求系统应有多种造型、多种材质、多种颜色的面板供选择,以便与装饰的风格相匹配。

6.6要求智能控制面板应具有场景记忆功能,以便于临时修改场景控制功能以适应不同场合的需要。

6.7灯光开闭控制模块(以8路模块为例)每分钟开关次数:当所有触点同时打开时,每路每分钟最大开闭次数7;一个触点一分钟最大开闭次数60次。触点机械寿命要求不小于99万次。

6.8驱动器安装体积小,可安装在照明配电箱中,无需定制特殊箱体,尤其适合于安装空间小的环境。

6.9要求采用多种控制方式:移动感应控制、触摸屏集中控制、本地智能面板控制、场景控制、定时控制等。

6.10开闭驱动器分为2路4路8路12路,又分为6A,10A,16A,20A,标准模数尺寸为每模18毫米,尺寸(HxWxD)90x模数x64。

6.11系统所采用的开闭控制器容量须与图纸上口开关保持一致,应采用16A容性负载(适用于荧光灯类)控制单元。

6.12现场智能控制面板采用专用底盒墙装方式。

6.13安装在照明箱中的驱动模块必须采用MDRC方式,即标准模数

化35mm标准DIN导轨安装方式。

6.14总线元件应运行在安全低电压下,如24VDC。

6.15系统网关应选用标准导轨安装,无需PC服务软件支持。

6.16系统协议应具有开放性。

6.17系统内各元件可以通过程序的设定实现功能的多样性。

6.18系统能够通过多种接口与其它系统实现互联。

6.19系统内现场供人手操作的元件必须简洁明了,尽可能符合一般人的操作习惯。

6.20系统具有强大的可扩展性,针对于功能的增加或控制点数的增加,只需在总线上增加挂接相应的模块,系统内原有的硬件不须改动,便能达到要求。

6.21系统内元件必须要有一定的抗过压能力。元件本体需要有2KV的耐压能力,总线必须要有至少2.5KV耐压能力。总线本身需要有屏蔽能力且能够与强电线并排铺设。

6.22实现多点共同控制时,不需要增加连接线的数量。要求系统内任何一点的控制方式,只需通过软件定义实现。

6.23要求具有独立的中央控制平台,可以全中文、图形化的界面对整个灯光控制系统进行中央控制。

6.24要求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可自成体系,可与BAS互联,通过RS-485接口连接至BAS系统,通讯协议为标准的Modbus RTU协议。

6.25要求该系统可根据不同的具体时间,对地下车库照明进行不同的灯光场景控制,以满足白天及夜晚的照明要求。

6.26要求该系统应能与消防系统进行联动,在出现消防报警时,系统可将部分区域或所有区域的照明电源或电器电源自动切断以降低火灾的危险,当消防信号消除后,所有灯光应恢复到报警前的状态。

6.27对公共区域进行控制的开闭控制器必须带有自锁功能,以便在系统掉电时,灯光开闭状态可保持不变;也可以设定为强行开或关,以便在特殊情况时使用。

7.结语

在国家治理雾霾的大环境下,势必越来越重视对工程的节能减排,而智能灯控照明系统必然在日后新建建筑及改造项目等大中型公建项目被广泛推广应用,我们必须积极对主动应对这种形式变化,以严谨的态度去学习,必然能良好的社会效益,更好的开拓市场。

参考文献:

[1]《智能照明与艺术照明工程》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1.1

[2]《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福建: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9.12

作者简介:毛坚持,男,1968年8月出生,,电气专业工程师,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论文作者:毛坚持,李永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9

标签:;  ;  ;  ;  ;  ;  ;  ;  

智能照明控制技术在地下车库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毛坚持,李永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