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济合作六十年:回顾与前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合作论文,六十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改革开放前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简要回顾
(一)改革开放前中国对外经济合作简要回顾
今天,人们普遍认为中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始于改革开放,实际上,从国际经济合作实质内容看,新中国成立伊始,中国就开始参与对外经济合作,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基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因素影响,均有不同的指导思想,所取重点与采用方式区别较大。
中国的对外经济合作事业始于对外提供经济技术援助。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失去了同许多国家发展经济交往的国际条件,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尽管国内困难很大,但中国政府仍遵循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开始向一些亚非友好国家提供经济技术援助,这一时期的对外援助主要通过向受援国提供贷款或无偿援助,援外成套项目建设是实施的主要方式。
新中国成立之初,为加快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中国政府就重视利用外资补充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从1950年到1978年,利用外资工作经历了曲折的历程。1951年,中国与波兰政府投资近4000万美元,合资建立了中波轮船股份公司,成为新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从20世纪50年代至1978年,主要以利用国外贷款方式利用外资,其中,50年代为国民经济恢复与发展,与前苏联政府签订协议,取得了74亿旧卢布(约合15亿美元)的长期贷款,这批贷款主要用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156项重点项目建设,为中国工业化打下了初步基础。60年代中期后,与一些西方国家关系有所改善,开始用延期付款方式引进国民经济建设急需的部分设备和技术。70年代初,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对外关系有了新发展,1973年后,继续以延期付款方式从西方国家引进一批大型成套设备,截至1977年,实际签订协议200余项,协议金额35亿美元,这些资金被用于国内数十个大型基础工业项目的设备引进,重点发展了化工、冶金、能源工业。
中国企业海外发展受传统理论和体制影响较深,在认识和实践上都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尽管自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70年代,曾在海外开办过一些海洋运输、金融、贸易类合营或独资企业,但这些企业从本质上看,基本上属于国营企业在海外的办事处或中转机构,大多没有自主经营权利和经济效益。
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后,中国与联合国多边经济技术合作有了初步发展,但由于经验不足和国内“左”的思想的影响,从1972年到1978年,主要派代表出席联合国有关会议与参与审议发展决策等,与联合国多边机构之间的合作未能全面深入地开展。
(二)改革开放前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成就
自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底,就国内因素而言,由于经济工作长期受“左”的思想的影响,过度强调和歪曲了自力更生方针,严重地阻碍对外经济合作的开展,尽管对外援助在国际上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但从整个对外经济合作看,无论是规模、内容还是形式都有很大的局限,整个国家形成了闭关或半闭关状态,致使国民经济发展缓慢,在科学技术上拉大了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但在这期间,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生活中创立了两个公认的标准,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第一,1954年,中国政府提出“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被作为中国外交的基本准则载入宪法,而且成为举世公认的处理国际关系应遵循的基本准则。第二,1963年底到1964年春,周恩来同志出访亚非和欧洲14国,发表了中国对外经济技术援助八项原则,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扩展到经济合作领域,使其影响范围扩大。此外,长期的对外成套项目援助建设,为中国公司承揽海外工程提供了条件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78年11月,当国务院批准外经部和国家建委共同上报的《关于拟开展对外承包建筑工程的报告》后,拉开了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的序幕。通过对外借款方式利用外资发展重化和能源工业,对提高国内工业技术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增强了国家整体经济实力。
二、改革开放后的国际经济合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1978年到2000年,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摆脱了长期的精神枷锁和冲破制度禁锢,以开拓进取、实干兴邦精神,创造出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这一成就在对外经济合作事业中尤为显著。
(一)改革开放后国际经济合作指导思想发展
改革开放后,在对外开放总方针指引下,中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指导思想经历了三个里程碑阶段。
1.第一个里程碑,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后制定的对外经济合作战略。三中全会明确了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此后,中央明确指出,积极发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吸收利用国外资金和先进技术,发展生产力,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是对外开放的基本宗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打开两个市场,学会两种本领组织国内建设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应通过多种途径从发达国家引进资金和技术,与发展中国家开展合资经营,根据不同情况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合作。自此以后,在继续对外提供援助的同时,中国开始运用多种方式吸收利用外资,开展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举办海外合营企业或独资企业,与联合国发展系统及其他国际组织开展多边合作,接受国际经济技术援助,这些形式互相影响,互为补充,对外经济合作事业由单纯对外提供援助,开始向“有进有出、有给有取”多种形式的互利合作方向迅速发展。
2.第二个里程碑,邓小平同志的对外经济合作战略思想。邓小平同志始终关注和支持中国对外经济合作事业发展,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指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相互合作多起来,积累起来,就会发生质的变化,也就是全球范围的南南合作(1984)”;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指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要敢于试验;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就干不出新的事业;多搞点“三资”企业,只要我们头脑清醒就不怕,“三资”企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补充,归根到底是有利于社会主义的。
3.第三个里程碑,“走出去”战略制定,促进中国对外经济合作事业取得显著成就。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国内外形势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一方面,国内经过二十年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随着入世谈判不断深入,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另一方面,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各国政府不得不重新估量自己在新的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以及如何在一个更加开放、更加相互依存、更加市场化的世界中生存发展。党中央及时意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十四大提出了中国企业跨国经营要求,外经贸部适时制定了包括对外投资、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在内的对外经济合作与贸易一体化的“大经贸”战略。90年代末,中央关于将对外开放由单纯的引进来扩大到“走出去”的战略思想日益明确和成熟。2001年,“走出去”被写进中国发展十年纲要,标志着它正式被确定为一项重大的国家战略。“走出去”战略是党中央集体领导智慧的成果,其实质是全面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即参与生产要素与资源在全球新一轮的重新配置,特别是适应生产要素与资源配置越来越集中于资本运动的特征,通过资本运动配置要素与资源的新局面。实施“走出去”战略不仅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和举措,而且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大国策与方针。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际经济合作事业全面发展
1.积极参与国际资本运动。在利用外资方面,三中全会后,党中央做出了积极利用外资的重大战略决策,从1979年到2000年,利用外资经历了“起步”(1979-1986)、“持续发展阶段”(1987-1991)、“高速增长阶段”(1992-1995)和“巨大突破”(1996-2000)几个阶段,截至2000年底,来自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国投资者在中国设立外商投资企业近363885家,合同外资金额6760.97亿美元,实际投入外资金额3483.46亿美元。从1980年到1999年,在国民经济年均9.7%的增长速度中,大约有2.7%来自利用外资的贡献。20世纪最后二十年是中国发生重大转变的二十年,是改革开放初见成效和为进入新世纪奠定基础的二十年,通过利用外资,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的直接效应是提高综合国力,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增加税收,提高就业水平等;但我们不能不看到,利用外资所产生的更为重要的作用是示范效应和制度效应,外资进入带来了竞争并创造了市场,从微观层面促进了国有企业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从宏观层面上冲击了传统制度结构,推进法制建设、政府职能转变和宏观管理体制改革。二十年的实践证明,没有外资,中国经济不可能以如此快的速度发展。
在海外投资方面,由于长期受资本输出与帝国主义等传统理论影响,不仅得不到制度支持而且畏葸不前,20世纪80年代,中国企业开始在原来部分有涉外经营权的外经公司基础上开始了少量海外投资,举办国外合营企业是最早提出的概念和模式。随着外贸改革发展,许多专业外贸公司提出了国际化经营概念,开始进入到国外一些资源性生产企业中,从1979年至1985年,经政府批准在海外和港澳地区开办的合营和独资企业共180家,投资总额29596万美元,投资总额在5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仅13个。90年代后,理论问题得到突破,国民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并与世界市场直接接轨速度加快,海外投资有了较快发展,企业跨国经营步入正轨,1994年,中国成为发展中国家中重要的对外投资母国之一,到1999年底,经政府批准或备案的海外中资企业达到5976家,投资总额104亿美元。实践证明,海外投资对于扩大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企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在对外援助方面,经过政府和学者的努力,理论问题得到重大突破,从资本运动与国际发展援助全视角下考虑中国的对外经济技术援助,使对外援助在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下迈出了调整改革步伐。1996年,外经贸部提出了援外方式改革的总体思路,即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新办法,因时、因地、因国、因项目制宜,让对外援助更有效地配合对外工作和市场多元化的需要,既切实帮助受援国发展经济、社会事业,又积极支持中国企业开拓、发展国外市场。在援外方式改革中,将中国对外援助与联合国多边援助相结合多渠道筹集资金,与受援国政府、企业共同努力,使建成项目效益不断提高,取得了较好成果。
2.努力拓展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推动资本与劳动生产要素国际运动。从1978年开始,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中国从事对外工程承包、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企业起步时只有4家,到2001年,有39家企业入选全球最大225家国际工程承包商名单,在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业务,截止2002年6月底,累计签订对外工程承包合同额1053亿美元,完成营业额752亿美元。中国公司通过海外市场开拓,发展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不仅为国家和企业增收了外汇,还扩大了机电产品和其他物资出口,培养和锻炼了一批从事对外经济合作的人才。
3.接受国际援助,广泛参与多双边合作。三中全会后,在对外开放政策指引下,中国与联合国多边经济技术合作进入了新发展阶段。首先,调整多边合作原则,1978年,中国政府决定在同联合国的合作中实行“有给有取”方针,开始接受援助。1979-1985年,共接受联合国开发署等发展机构无偿技术援助总承诺额30914.6万美元,利用援款安排313个项目,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多个领域,这些援助项目在不同程度上解决了国内的一些技术难题,填补了某些空白,对经济与社会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其次,作为世界银行创始成员国之一,中国在1971年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后就积极发展与世界银行的合作,从1981年获得世界银行第一笔贷款到2007年6月,世界银行对中国贷款总承诺额累计近422亿美元,共支持了284个项目,2008年,世界银行提供的项目贷款总额达到15.13亿美元。世界银行贷款在中国利用国外中长期优惠资金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弥补了建设资金不足,另一方面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并培养了一批多领域的优秀人才。此外,从1979年至1985年,中国政府先后接受了11个发达国家和欧共体的技术援助,通过接受双边技术援助,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有益的补充作用,一些援助项目显示了良好的效果。
4.服务合作开始起步,但范围较小。改革开放以前,中国服务业参与国际合作微不足道,如果以《服务贸易总协定》界定的范围划分,中国参与国际服务合作可以认为始于1979年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开展。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旅游业发展,参与国际旅游服务成为仅次于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的第二大出口创汇服务行业,1978年国际旅游收入2.63亿美元,2003年增加到174.06亿美元,二十五年间,总规模增长66.18倍,年均增长18.26%,远远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速度,旅游外汇收入1978年世界排名第41位,1998年上升到第7位。
三、新世纪的对外经济合作
(一)加入世贸组织与国际经济合作
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和国际经济合作事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入世七年来,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环境不断改善,多双边合作取得了重大成果。随着入世承诺的不断兑现,中国开放程度进一步扩大,并已全方位、多领域、高层次地参与到全球生产要素运动中,在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中的优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通过全面参与国际经济合作,首先,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2005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对世界经济贡献率达13%。其次,对外贸易迅速扩大,2007年进出口总额达21738亿美元,世界排名第三,占全球比重近8%,对世界贸易增长贡献率11%,并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第三,全面融入国际资本运动,截至2007年底,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有62万多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745.56亿美元,连续十七年居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第一位,外商投资企业缴纳税收超过9900亿元,占全国税收收入的20%,目前,中国正成为全球跨国公司海外研发活动的首选地,2005年底,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研发机构超过750家,外商直接投资从过去主要集中于制造业逐步向房地产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以及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等第三产业发展,促使中国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升级和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得到提高;对外投资不仅规模扩大,质量亦在不断提高,促使企业国际竞争力得到提升,截止2007年底,中国企业累计对外直接投资(非金融类)达到733.3亿美元(2000年仅为9亿美元),投资存量达1093.5亿美元,设立境外投资企业1万多家,投资遍布全球近170个国家和地区,投资产业从一般出口贸易、餐饮、简单加工等逐步扩大到营销网络、资源开发、航运物流、生产制造和设计研发等多个领域,并开始参与跨国并购。对外投资快速增长,推动中国更加全面深入地融入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之中,增强了企业跨国经营和国际竞争的能力。第四,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规模日益扩大,合作领域不断拓宽,截至2007年底,对外工程承包累计完成营业额2064亿美元,签订合同额3295亿美元,对外劳务合作年营业额67.7亿美元,年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达74.3万人;2006年,46家中国企业跻身美国《工程新闻纪录》(ENR)公布的“全球最大225家国际承包商”。第五,服务合作有了较快发展,2007年,服务出口总额1270亿美元,进口总额1290亿美元,在全球服务贸易总额中的比重不断提高,由1991年的0.6%增长到2007年的4.1%,年增长速度高于同期货物贸易进出口增速。第六,积极开展区域经贸合作,推进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在自由贸易区不断建立和区域贸易安排逐渐成为各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背景下,中国已与东盟、智利、巴基斯坦及中国香港、澳门等签署实施了六个自由贸易协定,与东盟服务贸易协议于2007年7月1日正式实施,同时还积极推进与新西兰、澳大利亚、海湾合作委员会、新加坡、冰岛、秘鲁的自贸区谈判,并与120多个国家签署了双边投资保护协定,目前已有51个国家承认了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使中国的公平贸易环境得到改善。
(二)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中国国际经济合作事业
回顾中国对外经济合作六十年成就,总结改革开放三十年经验,展望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中国国际经济合作事业,笔者认为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明确国际经济合作战略方向
十七大确定的“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新开放战略思路,为中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指明了战略方向。“内外联动”即扩大开放领域,充分利用全球资源,促进自主创新,全方位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国民经济整体实力提高;“互利共赢”意味着中国将在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旗帜下,以负责任的态度用自己的发展促进地区和世界共同发展,在开展多双边经贸合作中更多地考虑彼此利益;“安全高效”不仅要求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背景下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而且要注重防范国际经济风险,尤其是金融风险,切实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构建有效的国家经济安全体制机制。
2.充分认识生产要素运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既对资本主义制度给予了彻底揭露和批判,也对市场经济的历史进步作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市场经济以需求为导向,以竞争为动力,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发展;市场经济使资本迅速集中和集聚,成为最活跃的生产要素;市场经济用资本敲开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市场经济与机器化大工业同时产生并创造了协作,协作创造了新的生产力,生产力发展迫切要求在更大范围内进行社会化大生产,社会化大生产为创造更新的生产力和广泛应用自然力和科学技术开辟了道路,以劳动和资本为代表的生产要素运动超越了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运动并日益加速,经济全球化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
3.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经济合作是全要素合作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基本特征,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经济全球化建立在产业结构深度调整与升级的过程之中,生产要素需要进行全面调整和新一轮的组合配置,国际经济合作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国际经济合作必将走全要素运动的全球经济合作道路。经济全球化以规则为基础,建立规则需要协调合作,随着各国日益融入世界经济,在全球化趋势中通过协调与合作建立起的规则涵盖范围越来越广。
4.全要素合作必须实现利用外资、对外投资合作方式创新
在一个经济稳态增长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技术,决定技术发展的是资本。资本的国际运动推动了世界生产,极大地促进了生产要素跨国界优化组合,使生产要素在更高水平上得以配置,国际资本运动已成为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全要素运动的主导形式。中国入世后,抓住经济全球化发展机遇,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外贸外资的迅速发展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2008年12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1.9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7.34%。面对如此巨大的外汇储备,如何实现利用外资、对外投资合作方式创新,对提高开放水平,全面参与全要素国际经济合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中国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的内外部条件都发生了质的变化,现有的引资方式与相关政策已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如何创新利用外资方式是“内外联动、互利共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迫切需要。笔者认为,第一,“利用”外资与“对外”投资概念应成为历史,在以资本运动引领下的全要素国际经济合作中,从全面参与国际资本运动角度考虑,应建立新的“投资促进”概念并建立相应机构。第二,实现从“以市场换技术”到“以资本换技术”的转变,以投资促进创新全球资本合作方式意义更为重大,是构筑中国全面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提高竞争新优势的重要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