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岩土工程
引言
在岩土工程的基础施工过程中,经常需要开挖深基坑,而深基坑的开挖可能会出现坍塌等现象,影响施工正常进行。对此,需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且行之有效的支护措施。
1岩土工程深基坑的施工特点分析
1.1危险系数高
在进行深基坑施工中,由于支护体系具有临时性特点,导致在进行支护施工时,施工人员对支护结构的质量和稳定性缺乏管理,并隐藏多种安全质量问题,最终导致出现严重的工程事故。针对深基坑支护具有较高的危险系数,需要施工企业制定应对方案,防止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
1.2影响范围大
在进行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中,会受到地质结构中地下水的影响,导致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受到影响。并且在深基坑施工范围不断扩大过程中,地下水对土体结构的影响也不断扩大,使周围施工基础无法承担施工要求。
1.3施工要求高
在工程进行深基坑施工过程中,要求施工企业按照岩土工程施工标准,严格按照施工流程,进行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并在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要求施工企业应用合理的施工技术,确保工程质量对建筑基础起到良好的支护作用。
2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在大型建筑施工中,为了保证建筑地下结构的安全性,通常情况下会使用支护结构进行支撑,起到固定作用,提升整个建筑结构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目前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混凝土支护。在混凝土支护的过程中,利用钢丝网以及灌注桩等手段进行支护,这种方式能够解决工程周围存在的土壤问题。在此过程中,需要先观察地面中的平整程度,同时进行放线和测量处理,在此基础上进行钻孔工作。并对钻孔进行清洗,保证整个支护工程的有效实施。
(2)桩锚支护技术。该技术主要利用桩锚完成支护,这种方式能够将支护结构对土方开挖施工产生的影响降到最低,提升实际施工效率。该支护技术使用金属材料以及聚合类的材料制桩柱,并将制作完成的桩柱打入孔洞中,利用岩体与结构之间产生的作用力,形成补强的作用,最终起到支护作用。
(3)组合支护。这种深基坑支护技术主要是将多种支护方式相互结合,将多种支护材料相互混合,降低支护过程对施工工程本身产生的影响,有效解决施工中出现的土层问题。在使用该种深基坑支护技术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先全面了解岩土工程的实际施工情况和施工要求,再决定使用的施工材料和施工方法,保证支护技术与实际工程发展之间的吻合性。
3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措施
3.1工艺流程及要点
(1)测量放样
在开挖施工的同时必须做好加固,每开挖完一层都要进行可靠的支护,切不可一次性开挖至底部。根据设计要求,把锚孔的具体位置测量并准确放出到坡面上。
(2)钻孔
1)钻机就位
以坡面为依据将孔位测放好,然后对钻机进行安装和固定,同时做好位置调整,使误差处在±50mm范围内。钻孔的方向及倾角都应满足设计要求,其中,倾角的误差不能超过±1.0°,而方位的误差不能超过±2.0°。
2)钻进方式
利用潜孔钻进行跟管干钻,不得水钻,避免锚杆施工使边坡土体发生恶化,并以此保证孔壁具有良好粘结性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钻进过程
钻进时必须做好记录工作,当遇到不良地质情况时,应马上停钻进行处理。
4)孔径孔深
钻孔的孔径与孔深都应满足设计要求,为保证钻孔直径达到要求,现场所用钻头的直径应略大于设计要求。同时为保证锚孔的深度,现场施工时的钻孔深度应比设计要求大0.2m左右。
(3)锚索制作
锚索下料和完成编束后,若搁置的时间相对较长,则应做好防锈处理。在全长范围内进行对中支架的焊接,将间距确定为2m,将锚索入孔时,应防止对锚索进行反复抽动,同时进入到孔道中的速度必须保持均匀,以免锚索受损。
(4)锚索安装
将锚索入孔之前,检查钻孔情况,将掉块和塌孔都清理干净,避免欠深。在安装前,需要检查锚杆体实际情况,并对锚索的编号及钻孔的孔号进行检查核对,同时对已经损坏的部分予以修复或更换。在推送锚索的过程中,用力必须保持均匀,避免在推送安装时损坏。另外,推送锚杆时,不能转动锚索,当锚索达到一定深度后,对畅通情况进行检查,如不畅通,应将锚索取出,重新进行推送安装。
(5)灌浆
锚索入孔并检查确认合格后开始灌浆,所用浆液的配比按0.5严格控制。张拉过程中,锚固体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至少70%。
(6)张拉锁定
待锚固体实际强度为设计要求的70%后,开始张拉作业。当锚索的实际预应力无显著衰减现象时,对拉杆进行锁定。
3.2检测支护施工变形力度
支护施工结构作为深基坑支护技术的主要实现方式,必须保证其在实际施工中的稳定性,一旦出现变形等情况,在第一时间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例如,实时进行基坑支护检测,确定其存在的变形程度,在此过程中将周边建筑作为主要的观测对象,确定基坑周围边坡存在的变形情况。观测人员需要严格遵守观测规定,提升自身观测技能水平的同时,也提升整个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水平。实施基坑支护观测的主要目的就是提升支护在施工中的应用效果,通过实时观察基坑变形情况的方式,确定基坑的运行状态。如果基坑变形超过安全范围之内,按照变形位置以及变形程度,确定导致基坑出现不稳定变形的主要原因,根据原因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如果其中存在的问题较为严重,则需要及时上报给管理部门,使其与施工人员协助,共同解决这一问题。这种方式能够从根本上降低岩土施工安全事件出现的概率,提升整个施工过程的安全性。通过以上分析能够看出,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需要施工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选择的技术类型以及技术应用该方式,使深基坑支护技术与施工要求相互吻合。深基坑支护技术是目前岩土施工中应用的主要技术,因此相关人员必须对其展开全面有效的管理。
3.3加强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管理
围绕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作用,要求施工企业树立良好的施工管理意识,不仅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同时加强岩土工程的质量管理力度,严格执行岩土工程施工标准,因此在进行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按照以下几点要求:
1)施工企业要严格执行质量管理制度,并对工程质量进行抽样;
2)要求施工企业明确管理责任,要求安排专门的管理人员进行监督管理;
3)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施工标准,正确进行施工流程,并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和指导,从而使工程建设更加顺利。
结束语
在我国目前建筑工程不断建设过程中,由于建筑规模和功能不断增加,需要对建筑基础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并按照深基坑支护技术的要求,确保基坑支护质量符合施工标准。因此在今后的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要求施工企业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体制,并围绕施工建设标准,对使用的支护技术进行优化和完善,从而为深基坑支护技术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余小明.土建基础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J].建材发展导向,2018,16(24):51-52.
[2]陈昊,彭宇.深基坑边坡喷锚支护对岩土工程施工的作用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0):1807.
论文作者:尹晓琦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深基坑论文; 过程中论文; 技术论文; 基坑论文; 钻孔论文; 岩土论文; 建筑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