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以数据为中心的智慧城市构建
◆陆雅珍 聂良刚 蓝 耿
(广西财经学院现代教育技术部 广西 530003)
摘要: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当今社会的各行各业都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尤其体现在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于外部居住环境的要求相应增加,在此背景下智慧城市的构建概念应运而生。智慧城市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遥感测控、空间地理信息系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以物联网和互联网的方式动态获取感知分析,整合城市各方面的数据,实现城市信息资源和数据的共享,构建更加宜居的城市[1]。
关键词: 大数据;智慧城市;构建
1 智慧城市构成要素
1.1 多学科以及多领域的相互交叉
如图1所示,智慧城市的构建是多学科以及多领域的相互交叉,主要指的是在智慧城市构建的过程中所应用到的各个学科和各个领域是非常广泛的,单独某一学科无法实现整个智慧城市的构建,因此在构建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多地去综合各个领域和各个学科的研究方向,使之能够更好的融合在一起,为智慧城市的改变贡献新的方式。如信息科学领域、社会科学领域等都可以作为智慧城市构建过程中所涉及的学科和领域,都可以为智慧城市的构建贡献自己的价值。在以数据为中心的智慧城市构建过程中,任何环节对于信息技术都具有非常强的依赖性,可以说信息技术是所有领域和所有环节构成的基础,在整个智慧城市构建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专业学科领域可以凭借本身对某一方面更为深入的专业能力,对智慧城市的构建提供更加细致的准则。专业学科领域特长的发挥可以弥补信息领域在构建过程中可能涉及的各种不足,以更加专业的角度对智慧城市构建过程中信息科学技术领域无法达到的部分或有缺陷的部分进行相应的弥补,同时各个专业学科在进行相互交织和相互沟通的过程中还少不了信息技术作为其中的连接点,因为信息技术可以更加有效实现各个学科之间的互通有无,以其他学科的力量来弥补本学科在智慧城市构建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所以说加强多学科以及多领域之间的相互交叉是有助于智慧城市构建的非常重要的途径[2]。
图1 智慧城市构成要素
1.2 以数据为中心
想要更为具体的了解一个城市在运行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想了解一个城市运行状况的健康与否,需要对本城市的人口总量、人口流动量、交通、经济、环境、物流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考量,以信息收集和处理的方式对这部分数据进行整体的感知,从而判断这一城市在运行过程中是否存在运行问题。传感设备的安装可有效实现对城市运行数据的监督和控制,实现更为细致的了解城市运行的准则。理论上来讲这一监测方式是非常容易实现的一种监测方式,并且对智慧城市构建过程中所造成的阻力也是非常小的。但是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发现传感设备的安装遭受了非常大的阻力,这是因为传感设备在监测和运行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对于个人隐私等部分问题的监测。如何在不侵犯被监测者隐私的情况下能够准确了解到这部分数据,也就成了接下来传感设备需要研究的方向。假定传感设备可以进行有效的安装,并且对实施监测数据进行有效的反馈,当然前提是在人们对这一行为不反感的情况下,遥感设备便可以通过整理和汇集的方式将信息为人们所用,这部分丰富的数据必将成为构建智慧城市最为有效的因素。
1.3 区域特征较为明显
智慧城市研究的区域性特征指的是研究人员在智慧城市构建的过程中,必然会优先选择自己居住的城市或距离自己较近的城市,因为这部分城市在研究的过程中对自身具有一定的便捷性。因此我们研究与智慧城市构建相关的知识理论不难发现,很多智慧城市的构建都是依托于较为先进的城市经济发展背景,在这一背景下展开的智慧城市构建,所以说现阶段研究的智慧城市,都具有非常大的区域特征,不可代表所有的城市。例如美国的智慧城市研究学者会将纽约或者洛杉矶等大型城市作为研究对象,也就是说美国的智慧城市构建都可以从这部分大型城市的构建过程中看到一部分缩影,然而却忽视了很多小城市;在如国内对智慧城市构建的过程中,会优先选择北京上海等大型发展城市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一方面这部分城市的经济发展程度较高,另一方面城市环境的构建过程中更多的协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智慧城市的构建带来一定的方便性[3]。
2011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并明确要求“加强水量水质监测能力建设,为强化监督考核提供技术支撑”。针对我国水资源管理投入和计量监控设施严重不足等现状,2011年4月,水利部商财政部启动了《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实施方案(2012—2014年)》的编制工作。当前,以实施方案为依据的项目建设已经全面展开。
2 智慧城市构建需要的支持手段
如图2所示,智慧城市的构建不单单需要构成要素,还要具有层次性,如下文所述。
2.1 城市感知层
城市感知层的主要功能便是对于城市运行过程中的各项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例如环境温度、水文特征、绿化面积等多方面都可以作为城市感知层感知的对象,而感知之后的结果会传递给上层分析结构,并通过对这部分结果的分析来判断城市是否宜居。如果无法达到人们生活所需要的基本环境要求,则需要对这一部分地区的外部环境进行适当的重新构建和升级,实现进一步的优化,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当前阶段对于城市感知层系统的构建也不断有学者提供自己的想法和建议[4]。
2.2 数据传输层
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Vygotsky提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最近发展区),指的是儿童实际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实际发展水平指儿童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潜在发展水平指在成年人的指导或与能力发展稍快一些的同龄人合作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数据活化层
数据活化层主要是针对已有数据进行二次调动,使这部分数据在接下来的智慧城市构建中发挥新的作用。可以说数据活化层是指挥城市构建过程中的核心环节,负责将前两层所收集和整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和聚集,通过相关的数据关联、数据演进和数据养护等技术实现对于这部分数据的活化处理,并将活化之后的数据作为接下来智慧城市构建的基础。
智慧城市构建过程中的数据传输层主要指的是基于城市感知层对于城市信息的收集与感知之后所整理得到的数据通过数据传输层进行传输,可以说是城市感知层的下一步环节。暨南大学黄书强等作者发表的论文《智慧城市中无线网络节点部署优化方案研究》,论文中提到了一种新的智慧城市数据传输层的构建方案,此方案中主要是以城市中各个部位的人流量的特征为基础,并在各个部位设置无线传输系统和实时监测系统,对这一区域的人口分布状况以及人流量状况进行实时监控,结合近几年监控数据进行下一步智慧城市的部署。这一构建方案改变了传统构建方案中大角度的构建数据传输层的弊端,转而以一种更加接地气的方式,对数字传输层进行构建,可以更好反馈出城市各个位置人口对于外部环境的基本需求。
2.4 支撑服务层
支撑服务层最主要的是发挥服务的效益,支撑服务层并不是成为一个单独的结构而存在,而是一个贯穿上述三个层次的结构,将各个结构原本单独工作的方式以服务层的效益发挥来进行有效的沟通和连接。通过支撑服务层可有效将三个层次所发挥的效益进行依次的沟通与联系,例如感知层感知的数据可通过服务层实现对上级部门的传输,传输层可通过服务层对这部分数据进行活化处理,实现更好的应用。可以说通过服务层可有效地提升智慧城市构建过程中的整体应用效能,提升部署的灵活性[5]。
3 结语
综上所述,智慧城市的构建并不是一朝一夕可完成的,而是一个累积和不断提升的过程。接下来的工作重心必然是分层次地对智慧城市构建过程进行分析,并依次实现智慧城市的有效构建。未来生活中以数据为中心的智慧城市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力,并呈现出难以估量的发展前景。
观察两组血液流变学、患者满意度。患者满意度采取我院自制问卷调查,主要分为三个等级——十分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十分满意+基本满意=总满意概率。
图2 智慧城市多层组合分析
参考文献:
[1]尹丽英,张超.中国智慧城市理论研究综述与实践进展[J].电子政务,2019(01):111-121.
[2]朱少伟.以数据为中心的智慧城市研究综述[J].信息系统工程,2018(01):29.
[3]金丹.以数据为中心的智慧城市研究综述[J].企业导报,2016(07):74-75.
[4]李志刚,程博雅.以数据为中心的智慧城市研究综述[J].中国新通信,2015,17(01):11.
[5]王静远,李超,熊璋,单志广.以数据为中心的智慧城市研究综述[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4,51(02):239-259.
基金项目: 广西重点研发计划:基于大数据的区域“互联网+”智慧医疗医保服务系统开发及应用(2017AB18048)。
标签:大数据论文; 智慧城市论文; 构建论文; 广西财经学院现代教育技术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