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力市人民医院 1525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清类风湿因子测定在风湿性关节炎检查中的应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22例风湿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血清类风湿因子测定在风湿病化验检查中的应用。结果:经过实验室检验,未治疗前18例患者RF呈阳性,4例患者RF呈阴性。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18例呈阳性患者中,10例患者RF呈阳性,6例RF转阴,2例RF浓度降低。结论 血清类风湿因子(RF)在人体中普遍存在,有一定的生理作用。RF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具有很高的检出率。RF呈阳性时,人体出现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倾向。RF转阴或浓度降低说明药物治疗取得成效,患者病情得以缓解。因此RF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预后判定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血清类风湿因子;测定;分析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of serum rheumatoid factor assay in the diagnosi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RA). Methods:the object of this study is to select 22 cases of patients with rheumatic diseases from January 2013 to January 2016 in our hospital treated,the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data,application and analysis of serum rheumatoid factor were measured in the laboratory examination of rheumatism. Results:after laboratory examination,18 patients were RF positive before treatment,and 4 patients with RF were negative. After a period of treatment,18 patients were positive,RF positive in 10 patients,6 cases of RF negative,and 2 cases of RF concentration decreased. Conclusion serum rheumatoid factor(RF)is ubiquitous in humans and has some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RF has a high detection rate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When RF is positive,the body appears to be prone to early rheumatoid arthritis(RA). RF negative or lower concentration indicated that the treatment was effective and the patient's condition was relieved. Therefore,RF is of clin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diagnosis and prognosis of ra.
Key words:serum rheumatoid factor;determination;analysis
引言
血清类风湿因子是自身抗体,可与人IgG的Fc段反应。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检测原理为当包被由人-γ-球蛋白/绵羊抗人-γ-球蛋白组成的免疫复合物的聚苯乙烯颗粒与含有类风湿因子的标本混合时,这些颗粒会凝集起来,光线通过悬浊液发生了散射,散射光的强度与标本中RF的浓度成正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与已知的标准浓度对比即可得出结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近3年本院治疗的22例风湿病患者。男12例,女10例,年龄24-----71岁,平均年龄41.3岁。其中自身免疫性风湿17例、代谢性风湿病5例。
1.2 检验方法
采用SIEMENS BNⅡ特定蛋白分析仪。采用SIEMENS原装配套试剂。控制品SIEMENS原装配套质控液。校准品SIEMENS原装配套定标液[1]。
免疫比浊法:血清<20kU/L。
1.2.1标本采集及处理
空腹不抗凝静脉血2~3ml。如果所采集的标本不能及时检测,需将分离的血清冷藏保存。储存适宜温度2~8℃,储存时间不超过8d。如果需要延长保存样品时间,将样品保存在-18℃条件下可储存3个月。
1.2.2试剂
采用SIEMENS原装配套试剂。
试剂准备:用瓶上标签所示量的蒸馏水使小瓶内的冻干物复溶,并在使用前静置15min首次使用前请仔细摇匀[2]。
试剂保存:原包装试剂2~8℃储存可保存至标签上失效期。开封后2~8℃储存,主试剂可储存lod,辅助试剂可储存4周,不得冷冻。上机稳定性随实验室条件而有所不同,用后应立即盖严盖子,并储存在2~8℃条件下。
1.2.3操作步骤
签收标本→离心→上机检测→审核报告→签发报告一标本保存。
2 结果
经过实验室检验,未治疗前18例患者RF呈阳性,RF检出率约为81%。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10例患者RF呈阳性,6例RF转阴,2例RF浓度降低。
3 讨论
湿性疾病是泛指影响骨、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的一组疾病。病因多种多样,有感染性、有免疫性、代谢性的等等。类风湿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的风湿病之一[2]。是人体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情严重患者关节会脱位。
RF是在RA病人血清中发现的一种以变性IgG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主要存在于RA病人的血清和关节液中。是一种抗变性IgG的抗体,属IgM型。RF在人体中普遍存在,有一定的生理作用。RF呈阳性时,人体出现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倾向。RF转阴或降低说明药物治疗取得成效,患者病情得以缓解。RF的主要生物作用有以下3点。第一,具有调节人体免疫反应的作用。第二,能激活补体,加快清楚体内微生物感染。第三,使机体避免微循环复合物的损伤。大多数RA病人RF呈阳性,但RF阴性不能排除RA的倾向。RF主要为IgM型,也有IgG、IgA等。IgM型凝聚力高,易沉淀,因此是常规检测类型。人体内RF浓度过高,呈现阳性时,可能患上了类风湿关节炎。但是有时候人体病毒感染时RF也会呈阳性。如出现感冒、肿瘤、肺结核等自身免疫疾病的时候RF呈阳性反应。
类风湿性关节炎时出现类风湿因子(RF),可以作为诊断和预后的信息[2],也可以作为诊断炎症反应的指标: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出现RF(得病后半年出现)。治疗有效RF浓度降低或转阴;非特异性阳性升高值较低[3]。
进行类风湿因子(RF)测定时标本采集非常重要,必须是不抗凝静脉血,标本避免脂血、溶血。检验血清标本必须彻底凝固。如果所采集的标本不能及时检测,需将分离的血清冷藏保存。储存适宜温度2~8℃,储存时间不超过8d。如果需要延长保存样品时间,将样品保存在-18℃条件下可储存3个月。血红蛋白浓度不超过2g/L的标本,不影响检测结果[3]。
本组22例研究对象中,未治疗前经类风湿因子测定,18例患者RF呈阳性,RF检出率约为81%。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10例患者RF呈阳性,6例RF转阴,2例RF浓度降低。这些数字表明RF阳性支持早期RA的诊断。
综上,血清类风湿因子(RF)在人体中普遍存在,有一定的生理作用。RF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具有很高的检出率。RF呈阳性时,人体出现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倾向。RF转阴或降低说明药物治疗取得成效,患者病情得以缓解。因此RF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预后判定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左玉贤 .类风湿关节炎的检验进展及应用 【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05(29):90-91.
[2] 吴坚敏,黄其俊,严爱芬 . 抗CCP抗体在早期RA及其关节侵蚀中的诊断价值 【J】.放射免疫学杂志,2012,25(01):109-110.
[3] 姚辉,李卫兵,袁建芬 .抗CCP抗体、类风湿因子、CRP、ESR联合检测在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6):2031-2032.
论文作者:周广民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0
标签:类风湿论文; 血清论文; 因子论文; 标本论文; 患者论文; 浓度论文; 试剂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