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卫星广播系统中的频率共享问题

下一代卫星广播系统中的频率共享问题

一、下一代卫星广播系统的频率共用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曲至诚[1](2020)在《天地融合低轨卫星物联网体系架构与关键技术》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地面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物联网已被越来越广泛地用于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然而单纯依靠传统地面物联网还远不足以实现“万物互联”的远大愿景。相比于地面网络,天基卫星网络具有高、远和广域覆盖的突出特点,对于实现对海上、空中以及地面系统难以覆盖的边远地区的服务有其明显优势,作为地面网络的补充和延伸或将为实现物联网全球无缝覆盖提供强有力支撑。但现有卫星系统通常存在缺乏一般性、通用性、协作拓展能力弱、与地面网络独立建设等缺点,同样难以满足未来“万物互联”对网络灵活性、扩展性、兼容性的需求,故亟需开展天地融合物联网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方面的研究,为未来物联网的天地融合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论文围绕物联网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应用服务需求,在综合考虑天地融合物联网结构复杂、业务多样、海量接入、资源受限等特点的基础上,开展天地融合低轨卫星物联网体系架构、业务模型、多址接入、干扰分析与频谱共享等方面的研究,以期为实现我国未来卫星物联网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一些理论基础。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传统卫星通信系统与地面通信系统相互独立、融合互通性差,难以满足未来物联网“万物互联”的需求。针对该问题,论文在卫星网络与地面网络融合研究基础上,借鉴地面5G移动通信的先进思想,结合卫星物联网潜在的应用需求提出了天地融合的低轨卫星物联网体系架构。同时,考虑系统资源开销与潜在应用场景,基于该架构提出面向轻量级控制的高效可信通信流程。最后,利用该架构的天地融合设计,从系统资源灵活调度与使用的角度提出天地协同组网机理,研究星地联合接入调度框架与分簇协作传输机制,通过上述设计为系统资源的合理分配与灵活调度提供基础。(2)在未来低轨卫星物联网全球化、多领域的应用趋势下,低轨卫星星座的高动态以及物联网业务分布的不均匀性将会给系统的性能带来不利影响。针对该问题,论文在对低轨卫星物联网的潜在应用类型和业务种类进行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卫星物联网应用的全球分布趋势,提出基于随机变参分析的全球物联网业务分布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结合卫星的运动规律对系统中不同节点不同时刻的业务量进行分析;通过遍历分析系统中的节点,明确卫星物联网应用分布对系统性能产生的影响,为设计更加合理的系统资源分配方式提供支撑。(3)未来全球覆盖、海量接入的服务场景下,低轨卫星物联网系统中单节点将不可避免地遭遇用户数据碰撞问题。针对该问题,论文在随机多址接入技术研究基础上,结合低轨卫星动态特性与功率差异,提出一种基于导航辅助及环状功率控制的上行准同步容碰撞随机接入方案;该方案利用导航信息完成准同步接入从而简化收端设计,同时,利用环状功率控制提升系统的捕获效率;随后,对系统的捕获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最后,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功率控制对系统捕获效率的提升作用,并验证了所提方案在低轨卫星物联接入场景下较同类型方案在系统吞吐率上有显着提升。(4)天地融合低轨卫星物联网作为空间信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频谱资源严重不足的背景下,与网内其他系统及地面移动通信系统在频率共用时所产生的干扰问题将使全网高效运行受到掣肘。针对上述问题,论文立足天地融合低轨卫星物联网体系架构,提出了天地融合低轨卫星物联网系统干扰分析模型。在对低轨卫星物联网潜在的受干扰场景进行了梳理与分析的基础上,从时间、空间、频率、功率多个维度对空间节点可存在性进行了研究,结合卫星的运动规律提出了轨道和频率联合分析模型,以所提联合干扰分析模型为依托对卫星系统间干扰及星地干扰场景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所列潜在场景的细分深入探究,明确了与低轨卫星物联网共享频率的空、地节点对其产生的干扰情形;随后,针对低轨卫星物联网系统和地面移动系统之间进行频谱共享的其中一类场景,以发射功率和地面系统的干扰门限为约束,以最大化时延受限容量为优化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最优功率控制的频谱共享方法,为今后系统频率资源分配与频率共用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潘祯[2](2019)在《基于DSA频谱规划辅助决策技术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无线电频谱是构建全球信息技术、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竞争新优势的关键战略资源。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同人类社会发展形成历史性交汇,频谱资源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支撑作用将愈加明显。本文提出了基于动态频谱分配(Dynamic Spectrum Allocation,DSA)的频谱规划辅助决策系统设计方案,并针对FM调频广播频段白频谱应用进行了实际场景仿真,对推进现有的静态频谱规划方式向动态频谱规划管理的转变、提高频谱规划分配效率及我国频谱利用率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意义。本文的主要工作有:第一,分析总结了静态频谱授权和动态频谱规划两种频谱管理方式的现状,研究了空白频谱检测技术和频谱规划辅助决策的两种支撑技术;第二,研究了基于DSA的频谱规划辅助决策系统设计方案,并对87 MHz~108 MHz频段的自由空间传播模型、室外环境的Egli传播模型及不规则地形条件下的Longley-Rice传播模型进行了仿真研究,为后面进行实际场景仿真做好铺垫;第三,基于白频谱终端设备的最大发射功率阈值,运用Visualyse仿真软件,对北京地区登记在册的FM调频广播台站进行了建模和场景搭建,研究了 87 MHz~108 MHz白频谱动态频谱分配的具体应用。本文基于DSA对频谱规划辅助决策技术的应用做了全面的了解和研究,为建立频谱规划辅助决策系统和提高频谱利用率提供了参考。

董彦磊[3](2018)在《卫星通信系统运行控制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当今世界,大国竞争日趋激烈,促使空间已经成为世界各强国间高新技术角逐的主战场。作为空间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卫星通信的建设和发展对国防安全、民用生产等领域具有深刻影响,而构建智能、高效、合理、可行的运控系统是发挥卫星通信系统效能的关键。针对地球同步轨道(Geosynchronous Earth Orbit,GEO)卫星移动通信、GEO宽带卫星通信和低轨道(Low Earth Orbit,LEO)星座卫星通信等典型卫通系统的管控问题,本文开展卫星通信系统运行控制关键技术研究。总结全文工作,其主要成果和创新点如下:1.面向GEO卫星移动通信运行控制的资源规划关键技术研究。针对GEO卫星移动通信运行控制的资源规划问题,设计了GEO卫星点波束平面覆盖和球面覆盖计算模型;构建了GEO卫星的滚动姿态偏差、俯仰姿态偏差、偏航姿态偏差与地面波束覆盖范围之间的数理模型,分析了三类偏差对地面波束覆盖范围的影响;利用所建立的卫星移动通信资源描述模型、终端分布模型和通信业务模型,提出了基于多模型融合的GEO卫星移动通信资源规划算法。将所提模型和算法工程化实现,并转化应用到了国内第一个军民共用的“天通一号”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实践表明:上述工作为G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姿态控制、波束资源规划提供了合理的设计支撑。2.面向GEO宽带卫星通信运行控制的资源调度关键技术研究。围绕各类星、网、地等异构资源和任务需求,建立了基于资源虚拟化思想的统一模型;探讨了通信任务与卫星、网系和地面站型资源之间的匹配约束问题,确定了基于任务的卫星资源需求匹配关系;以卫星资源使用效率最高为优化目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遗传-粒子群任务资源调度算法。将所提模型和算法工程化实现,并转化应用到了我国某军事卫星通信系统中。实践表明:上述工作能够为多任务资源规划调度等实际工程应用提供通用理论支撑。3.面向LEO星座卫星通信运行控制的移动性管理关键技术研究。针对LEO星座网络拓扑高动态变化带来移动性管理负荷重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动态外地代理的卫星网络移动性管理机制;基于移动代理簇、归属移动外地代理和托管移动外地代理,探索了地面移动节点对于LEO卫星的接入切换策略,优化了移动性管理流程,降低了移动性管理信令开销。对上述研究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面向动态外地代理的移动性管理机制能适应LEO星座网络的高动态特性,减少移动性管理中星地之间信息交互次数和移动性管理开销与切换时延,降低网络的移动性管理负荷。4.卫星通信系统运行态势精确感知技术研究。针对目前卫通系统通信效能感知精细化程度低问题,从态势体系要素建立和态势信息获取入手,建立了板卡级、设备级、节点级、网络级和应用级的卫星通信态势信息获取模型;建立了分层分级的态势评估综合指标体系,并通过引入“决策融合”和“可信度”的思想,提出了基于决策融合的系统态势评估方法;结合逆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并行处理、快速学习以及模糊集算法适合处理不精确和不确定语义变量的优势,提出了模糊集-神经网络混合态势预测算法,对比验证了所提算法在预测精度和收敛速度等方面相比传统BP神经网络算法的优越性。

国务院[4](2017)在《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国发[2016]7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16年12月15日(此件公开发布)"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信息通信技术变革实现新突破的发轫阶段,是数字红利充分释放的扩展阶段。信息化代表新的生产力和新的发展方向,已经成为引领创新和驱动转型的先导力量。围绕贯彻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快信息化发展,直面"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产业链重组,深度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加快信息化发

龙锦[5](2015)在《日本新媒介产业发展及动因研究》文中认为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与使用开启了人类社会的第三次浪潮,从单台的计算机到今天由无数微处理器所连接成的无所不在的网络,信息新科技以其惊人的发展速度改变着世界,也使得以其为技术支撑的传播媒介形态发生着急剧的变化,新媒介俨然成了国之利器,它在普惠大众的同时,也成为了国与国之间争夺地球村话语权的决胜手段。遗憾的是,我国目前所掌握的这一利器却远远未能达到与我国的经济实力和政治抱负所相匹配的水准。另一方面,我们的邻居、从二战废墟中重新起步的日本,敏感的把握着信息革命所带来的机遇,以弱求强,勇于创新,将其新媒介产业推进到了世界前列。如今,日本的新媒介产业已经从普及阶段进入了深度发展阶段,新媒介早已不仅仅是信息传播的工具,它已经深深融入到了日本社会、经济、政治的每一个角落,成为了日本人须臾不可离的生活助手,并进而造福全人类。日本的新媒介产业具有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日本政府在发展新媒介产业的过程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哪些因素促发并促进了日本新媒介产业的发展?日本发展新媒介产业的经验与教训能否为我所用?本研究在国内首次以全景式的视角对日本新媒介产业进行考察分析,注重整体的扫描与把握,尽力追踪最新的数据;同时,将日本新媒介产业的发展置于信息社会建设的大背景下,进行综合性的研究。与以往的研究相比,这一研究跨度长、范围广,具有相对的深度与较大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从日本信息社会理论的提出与推广切入,以日本信息社会的建设为大背景,在分析介绍日本信息社会建设的不同发展阶段、其新媒介的不同呈现方式和发展重点以及日本新媒介产业的总体现状之后,以四章分别对日本的互联网产业、数字电视产业、数字出版产业、移动电话产业的发展从历史脉络到现实态势进行了具有一定深度与广度的研究揭示与阐释。日本的互联网产业由于原有的相对发达的计算机通信网络而初始发展迟缓,但进入21世纪后其宽带化、移动化的进展大大提速;在数字电视产业方面,日本虽率先研发出了高清晰度电视,但因其未能与世界数字技术的发展合流而被迫忍痛放弃,而在政府与民间的共同努力下,日本地面数字电视的转移已经顺利完成,广播电视与通信的融合也进展顺利;在数字出版产业方面,由于传统出版业的强大,日本的数字出版虽然早期有较好的发展,但一直步履维艰,不过移动终端为数字出版市场带来了活力,尤其是面向智能移动终端的电子图书市场规模在2010年后增长迅速;移动电话则是最有日本特色的新媒介产业,其发展速度较快却又相对封闭,在逐渐开放后,在世界市场的话语权也在增强。在对日本新媒介产业进行了总体考察和分类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借鉴经济社会学制度学派在分析经济现象时所使用的三个自变量:理性的社会建构、国家的作用、非市场治理机制,进一步探寻并阐明了日本发展新媒介产业的动因。本研究认为,日本发展新媒介产业所取得的成就,来自于国家的整体力量、民众的激情与理性、市场竞争的活力与非市场治理机制的作用等众多因素的相互交织,来自其“师夷长技”,不甘人后、善于学习的民族特性与“日本第一”理念的高度结合。信息科技一日千里、国际竞争态势逼人是其发展的外部诱因,其具体表现为:警醒差距,力追领先国家;打造“酷日本”,助推国家形象塑造。发展的内部动因则是回应民生诉求、升华生命价值,具体表现在:摆脱生存困境,掌控自我命运;经济突围,凸显“IT立国”优势;让生命更有尊严与价值;对更美好生活的不懈需求。而这一切的实现,又有赖于相对自由的信息通信竞争体制和日本特色的凝聚各方智慧的官产学合作机制的驱动。从中,可为我国新媒介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新媒介产业的发展需要顶层设计的引领,也需要开放的心态,而产业政策的制定需要充分的讨论,要走以信息通信业为主导的融合发展之路,同时充分发挥企业在新媒介开发应用与推广中的作用。但是,由于对新媒介定义的理解和认识的不统一,世界各国所使用的统计口径与方法也不一致,在有关新媒介产业的某些统计数据的选取和使用上可能会存在差异。同时由于本研究的跨度较大,而新媒介本身变化快速,难以在比较固定的范畴内对新媒介进行研究分析。

李庆国[6](2012)在《2012年国际电信联盟标准研究动态》文中认为本文以广播电视规划院国际电信联盟研究组参会报告为基础,介绍了2012年国际电信联盟相关研究组广播电视领域的课题和建议书进展情况,对地面数字电视、音频和响度、3DTV、超高清电视以及下一代网络、云计算、IPTV、视频编码和电磁场对人体辐射等关注点进行了跟踪研究。

易旭明[7](2011)在《中国电视产业的制度变迁与需求均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产业理论认为提升产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是提升生产要素、创立良好市场环境、扩大国内需求、致力制度创新,那么当下影响电视产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应该是制度创新。众多研究表明,制度变迁带来了西方世界的兴起,体制改革带来了中国经济的腾飞,政策制度决定着包括电视产业在内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对于中国电视产业制度变迁,众多学界、业界人士从理论的角度、实践的角度作出过各种解释,提出了各种不乏价值的制度创新建议,但是政策与实务之间、理论与实践之间以及从不同学科理论研究电视产业得出的结论之间巨大的缝隙还远未弥合。本文基于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分析方法,通过详细考察我国电视产业制度变迁中的系列重大制度创新步骤、分析当下的数字时代制度创新的收益成本,并深入分析了电视产业相关主体各种“需要”和“需求”,就中国电视产业制度变迁的决定因素、作用机制、未来变迁方向等问题得出以下观点:一、中央党政机构、地方党政机构、电视台、广告商、投资者以及观众等电视产业利益相关者是电视产业制度创新的“行动团体”,这些“行动团体”之间的博弈推动着中国电视制度变迁的过程。市场需求变动是影响制度创新“行动团体”行动收益的直接原因;国内外制度环境变化是影响制度变迁“行动团体”行动成本的主要原因;技术进步同时影响着制度创新行动的收益与成本。根据电视产业制度创新对各个利益主体的调整关系,本文粗略地将创新分为“增量型”制度创新和“存量型”制度创新。“增量型”制度创新由于对原有相关者的既定利益基本不减少,其它相关者利益得到增加,所以制度创新行动相对顺利;“存量型”制度创新则是对既有的利益格局进行一定的调整,此类制度创新则推进缓慢。大致来说,中国电视产业制度创新模型可以表示如下:二、市场需求持续扩张,将带来持续的潜在收益,这将成为电视产业利益相关者采取制度创新行动的持续动力。“增量型”制度创新将持续、较快地进行,尤其是在新媒体相关业务领域,在意识形态较弱的节目制作领域及其他文化产品生产领域;“存量型”制度创新进展将相对艰难,尤其是在传统电视业态中,在意识形态属性较强的节目领域。但是在实力特别强和特别弱的地区,在市场需求紧缩的时机中,在善于降低风险、扩大收益的“制度创新企业家”出现的地方,“增量型”制度创新也能取得突破。制度环境的持续变革也将持续改变“行动团体”的行动成本和行动动力。随着中国共产党政权合法性的来源中,在传统合法性资源基础上经济绩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源的强化,随着文化产业、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提高,制度环境总体是有利于电视产业制度创新的。但是制度环境变革的速度却充满着不确定性、甚至变革的方向也在短期内也存在不确定性,主要是我国党政机构对意识形态宣传的认知和需要、对舆论失控风险成本的评估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利益相关者行动博弈结果的也存在不确定性。因此“存量型”制度创新短期内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从中长期来看加速产业制度创新趋势不可逆转。电视产业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和需求的满足,但是有购买力的需求并不等于观众的全面“需要”。我国目前满足观众更高需要的政治节目、公共节目供应不足,并且相关制度创新在“路径依赖”的格局中处于“无人行动”的窘境。本文论证上述观点的过程是这样的:导论部分介绍了中国电视产业发展相对落后、文化价值相对混乱的研究背景,提出了研究问题,梳理了电视产业尤其是电视制度及的研究文献以及新制度次级行动团体配合制度创新行动电视需求变动制度环境变革预期纯收益变动初级行动团体采取制度创新行动经济学理论基础,阐述了核心概念等。第一章则考察了中国电视创建初期的制度——事业制度,通过详细介绍这种制度决策、执行的过程,并分析了这种制度的特征以及原因。不如此详尽、深入的地察中国电视制度的事业起源,就难以充分理解中国电视产业制度今天的本质。第二章考察了广告经营制度、“四级办”、有线电视制度等“增量型”制度创新的决策、实施经过,并介绍了这个过程中相应的人事、财务制度,以及上海、湖南、贵州制度创新的个案。这些制度创新的过程都是渐进的、边际突破的过程,是各个主体对创新行为成本收益权衡的结果。第三章考察了“治散治滥”、“集团化”、“制播分离”等“存量型”制度创新的决策、实施,分析了其中利益主体的成本收益权衡。第四章从生产能力、消费模式、规模经济等角度分析了数字技术的巨大产业潜能,分析了电视产业制度的瓶颈,论证技术革命对党政机构、电视台、投资商等主体的各种利益会带来改变,他们制度创新的成本收益从而行动动力会发生改变,“三网融合”制度创新的决策、实施过程也充分说明了这种利益权衡的存在。第五章则更深入的分析了观众复杂的需要结构和以购买力来衡量的市场需求变动,分析了党政机构对政权合法性的深层需要,从而分析了党政机构制度创新行动的动力及其变迁。本文提出判断电视制度效率的最终标准,是否利于全面满足包括有购买力的市场需求和没有购买力的收视需要,并分析了电视产业化的效率及其边界。结语部分则集中阐述了本文研究的结论。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一),从国家“赶超战略”实施、政权合法性巩固对宣传有着内在需要的高度论述我国电视宣传任务,这是认识我国电视政治宣传目标及其变动规律有效、有深度的观点创新;(二),在清晰界定外延的基础上,从制度创新的综合成本、收益权衡解释历史上的电视产业制度创新,相对于以往文献仅仅从市场利益的角度论述更有解释力,也有创新价值;(三),从社会原因、技术原因导致电视节目“私人产品”属性强化,从而解释我国电视产业化的原因,论述产业化的合理性及其边界,这是对我国传媒经济研究一个基本概念的理论创新。

赵法彬[8](2011)在《移动互联造就精彩生活,无线融合开创美好未来——“2011中国无线网络融合大会暨第二届无线通信及卫星应用设备展”在京成功举办》文中研究指明2011年4月20~22日,经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由中国无线电协会和电子工业出版社共同主办的"2011中国无线网络融合大会暨第二届无线通信及卫星应用设备展"(工信部办函[2011]66号),在北京京都信苑饭店隆重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刘利华、国家航天局原副局长夏国洪、工信部软件服务业司司长陈伟、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主任刘岩、工信部信息中心主任黄澄清、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总工程师马晓东在开幕式先后发表了讲话,总参通信部原副部长杨千里、工信部无线电管理局局长

闵士权[9](2010)在《我国下一代通信卫星研究状况和发展策略》文中研究表明1国外下一代通信卫星发展概况1.1下一代通信卫星含义本文所讨论的下一代通信卫星只是对静止轨道上运行的通信卫星。它包括卫星固定业务(FSS)、卫星移动业务(MSS)和卫星广播业务(BSS)下一代通信卫星。下一代通信卫星亦称新一代通信卫星。国际上没有明确的下一代通信卫星含义,本文所称下一代通信卫星含义如下:

闵士权[10](2010)在《我国下一代通信卫星研究现状和发展策略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首先简述了国外下一代通信卫星发展概况,然后分别阐述了卫星固定业务、卫星移动业务和卫星广播业务的我国下一代通信卫星研究现状,最后探讨了发展我国下一代通信卫星的策略。

二、下一代卫星广播系统的频率共用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下一代卫星广播系统的频率共用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天地融合低轨卫星物联网体系架构与关键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专用术语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天地融合信息网络发展情况
        1.2.2 物联网业务特征与业务模型研究现状
        1.2.3 面向海量连接/接入的多址接入技术研究现状
        1.2.4 空间频谱资源使用与协调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3.2 创新点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天地融合低轨卫星物联网体系架构
    2.1 引言
    2.2 空间信息网络体系架构
    2.3 天地融合低轨卫星物联网体系架构
        2.3.1 低轨卫星物联网体系架构设计
        2.3.2 面向轻量级控制的高效可信通信流程设计
    2.4 天地融合低轨卫星物联网协同组网机理
        2.4.1 星地联合接入调度框架
        2.4.2 分簇协作接入机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全球卫星物联网集总业务模型研究
    3.1 引言
    3.2 全球卫星物联网业务特征分析
    3.3 低轨卫星物联网全球业务集总建模
        3.3.1 周期业务的叠加性分析
        3.3.2 低轨卫星物联网全球业务建模方法
    3.4 仿真与分析
        3.4.1 仿真场景与参数设置
        3.4.2 仿真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碰撞容忍的卫星物联网上行随机接入技术
    4.1 引言
    4.2 研究现状与场景分析
        4.2.1 卫星系统上行随机接入技术研究现状
        4.2.2 上行随机接入系统场景分析
    4.3 基于导航辅助及环状功率控制的上行准同步容碰撞随机接入方案
        4.3.1 物联网终端接入过程设计
        4.3.2 SIC接收机工作流程
        4.3.3 系统性能理论分析
    4.4 仿真与分析
        4.4.1 仿真场景与参数设置
        4.4.2 仿真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天地融合低轨卫星物联网干扰分析与频谱共享策略
    5.1 引言
    5.2 天地融合低轨卫星物联网系统干扰场景分析
        5.2.1 卫星系统间干扰
        5.2.2 星地间干扰
    5.3 干扰分析模型与频谱共享策略
        5.3.1 空间节点可存在性模型
        5.3.2 轨道和频率联合分析模型
        5.3.3 星地干扰分析模型
        5.3.4 基于最优功率控制方法的星地频谱共享策略
    5.4 仿真与分析
        5.4.1 卫星系统间干扰
        5.4.2 星地间干扰
        5.4.3 星地间频谱共享策略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工作总结
    6.2 下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2)基于DSA频谱规划辅助决策技术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
第2章 频谱分配管理方式
    2.1 频谱分配管理方式分类
        2.1.1 静态频谱授权
        2.1.2 动态频谱分配(DSA)
    2.2 DSA中的空白频谱检测技术
        2.2.1 频谱感知技术
        2.2.2 信标信号
        2.2.3 基于地理位置数据库的DSA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DSA的频谱规划辅助决策系统设计
    3.1 频谱规划辅助决策系统
        3.1.1 系统体系架构及功能
        3.1.2 频管规划支撑工具应用集成
    3.2 频谱规划支撑技术
        3.2.1 电波传播预测技术
        3.2.2 电磁兼容分析技术
    3.3 辅助决策系统中电波传播模型选择
        3.3.1 自由空间传播模型
        3.3.2 室外环境Egli模型
        3.3.3 Longley-Rice不规则地形模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87 MHz~108 MHz频段白频谱动态频谱分配方法的应用研究
    4.1 87 MHz~108 MHz白频谱动态分配方法
        4.1.1 白频谱技术
        4.1.2 网格法的划分规则
        4.1.3 白频谱设备最大允许发射功率
    4.2 北京地区87 MHz~108 MHz频谱规划辅助决策技术应用
        4.2.1 算法描述
        4.2.2 实际场景仿真参数
        4.2.3 Visualyse仿真软件场景搭建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3)卫星通信系统运行控制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创新点
    1.3 本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卫星通信运行控制系统及技术简介
    2.1 引言
    2.2 国外卫星通信运行控制系统发展概况
        2.2.1 TSAT卫星通信运行控制系统
        2.2.2 Thuraya卫星移动通信运行控制系统
        2.2.3 Iridium低轨星座卫星通信运行控制系统
    2.3 国内卫星通信运行控制系统发展概况
        2.3.1 中星16卫星通信运行控制系统
        2.3.2 天通一号卫星移动通信运行控制系统
    2.4 卫星通信系统运行控制关键技术研究现状
        2.4.1 GEO卫星移动通信资源规划技术
        2.4.2 GEO宽带卫星通信资源调度技术
        2.4.3 LEO星座移动性及路由管理技术
        2.4.4 基于态势感知的效能评估技术
    2.5 本文选题的背景和研究重点
第三章 基于多模型融合的GEO卫星移动通信资源规划
    3.1 引言
    3.2 波束覆盖计算
        3.2.1 星地相对静止平面覆盖计算
        3.2.2 星地相对静止球面覆盖计算
    3.3 卫星姿态偏置对波束覆盖影响
        3.3.1 构建卫星姿态坐标系
        3.3.2 姿态偏置对波束覆盖影响分析
    3.4 基于多模型融合资源规划算法
        3.4.1 资源描述模型
        3.4.2 终端分布模型
        3.4.3 通信业务模型
        3.4.4 资源规划
    3.5 仿真结果与分析
        3.5.1 波束覆盖仿真分析
        3.5.2 卫星姿态偏置仿真分析
        3.5.3 资源规划仿真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混合遗传粒子群算法的GEO宽带卫星通信资源调度
    4.1 引言
    4.2 多域异构资源统一建模
        4.2.1 卫星资源描述模型
        4.2.2 通信网系资源描述模型
        4.2.3 地面站型资源描述模型
    4.3 任务资源匹配约束分析
        4.3.1 任务需求描述模型
        4.3.2 任务资源匹配约束
    4.4 基于混合遗传粒子群算法的任务资源调度
        4.4.1 资源调度问题模型抽象
        4.4.2 基于遗传和粒子群的资源调度改进方法
    4.5 仿真结果与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面向动态外地代理的LEO星座网络移动性管理
    5.1 引言
    5.2 地面移动IP协议适用性分析
    5.3 面向动态外地代理的移动性管理机制
        5.3.1 系统模型
        5.3.2 基于移动代理域的位置区划分
        5.3.3 移动节点接入切换策略
        5.3.4 信关站接入切换策略
    5.4 移动性管理开销分析
    5.5 仿真结果与分析
        5.5.1 移动性管理开销
        5.5.2 绑定更新次数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移动、宽带、低轨融合卫星通信运行态势精确感知技术研究
    6.1 引言
    6.2 细颗粒度态势信息获取模型
    6.3 基于决策融合的态势综合评估
        6.3.1 态势评估数据预处理
        6.3.2 分层分级的态势评估指标体系
        6.3.3 基于决策融合的态势评估方法
    6.4 模糊集-神经网络混合态势预测算法
    6.5 仿真结果与分析
        6.5.1 基于决策融合的态势评估分析
        6.5.2 态势预测仿真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贡献
    7.2 下一步的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5)日本新媒介产业发展及动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对象、背景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日本信息化进程与信息社会理论
    第一节 媒介与日本国民生活的信息化
        一、信息、信息社会及信息化
        二、电视时代的到来
        三、电话的普及
        四、电子计算机的应用
    第二节 日本信息社会的理念建构及其扩散
        一、从《信息产业论》到“信息社会论”
        二、日本信息社会理论的扩散
        三、媒介与日本信息社会的早期实践
第二章 日本信息社会建设中的新媒介
    第一节 新媒介与日本信息社会的建设
        一、“新媒介”与高度信息社会建设(1984-1994)
        二、多媒介与高度信息通信社会建设(1994-2000)
        三、互联网与高度信息通信网络社会建设(2001-2005)
        四、无所不在的信息通信技术与遍在网络社会建设(2006-2009)
        五、新信息通信技术与国民主权社会建设(2010-2013)
        六、大数据时代的世界最高水准的IT社会建设(2013-)
    第二节 日本新媒介产业发展概貌
        一、日本媒介产业的分类
        二、日本信息通信产业的经济规模
        三、日本的内容市场
第三章 日本互联网产业的发展
    第一节 日本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历程
        一、从计算机通信网络到互联网
        二、互联网应用的推广与普及
        三、宽带互联网的发展
        四、日本互联网产业的发展现状
    第二节日本互联网的主要应用服务
        一、互联网商务
        二、信息与数据库
        三、社会性网络
        四、互联网广告
        五、在线音乐
    第三节 日本互联网产业的管理
        一、互联网学校教育的推进
        二、互联网健康环境的营造
第四章 日本数字电视产业的发展
    第一节 从高清晰度电视到数字电视
        一、日本电视的概况
        二、高清晰度电视的研发
        三、数字(高清晰度)电视的发展
    第二节 日本的地面数字电视转移
        一、地面数字电视转移的过程
        二、地面数字电视转移的政府推动
        三、地面数字电视转移的民间协力
        四、地面数字电视转移完成后的课题
    第三节 广播电视与通信的融合
        一、广播电视与通信融合的主要进程
        二、融合的法律体系
        三、融合实践
第五章 日本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
    第一节 日本数字出版的发展概况
        一、日本数字出版的概念
        二、以便携式存储介质为核心的光盘出版阶段(1985-1995)
        三、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网络出版阶段(1996-2005)
        四、以移动终端为核心的移动出版阶段(2006-)
    第二节 日本数字出版的主要领域
        一、电子辞典
        二、数字报纸
        三、数字期刊
        四、手机小说
        五、电子图书
    第三节 日本数字出版的组织与管理
        一、政府部门的组织与管理
        二、与数字出版相关的行业协会及其活动
第六章 日本移动电话产业的发展
    第一节日本移动电话产业的概况
        一、日本移动电话的基本概念
        二、日本的移动内容产业市场
    第二节 日本移动电话的发展历程
        一、从汽车电话到手机
        二、移动电话市场的高速增长
        三、移动电话的普及与升级
        四、移动运营商的分与合
    第三节 日本移动电话的主要增值应用
        一、手机互联网
        二、手机铃声
        三、手机游戏(移动游戏)
        四、手机钱包(手机支付)
第七章 日本发展新媒介产业的动因
    第一节 外部诱因:信息科技一日千里 国际竞争态势逼人
        一、警醒差距 力追领先国家
        二、打造“酷日本”助推国家形象塑造
    第二节 内部动因:回应民生诉求 升华生命价值
        一、摆脱生存困境 掌控自我命运
        二、经济突围 凸显“IT立国”优势
        三、让生命更有尊严与价值
        四、对更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第三节 新媒介发展的制度驱动
        一、激发竞争活力的信息通信体制改革
        二、凝聚各方智慧的官产学合作机制
结语:日本发展新媒介产业的启示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着作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致谢

(6)2012年国际电信联盟标准研究动态(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1广播业务 (ITU-R SG6)
    1.1总体情况
    1.2工作进展
        1.2.1地面广播传输WP6A
        1.2.2广播业务组合与接入WP6B
        1.课题新增或修订情况
        2.建议书新增或修订情况
        1.2.3节目制作与质量评估WP6C
        1.音频领域
        2. 视频及质量评估
        3.UHDTV和和3DTV
2电视和声音传输与综合宽带有线网络 (ITU-T SG9)
    2.1 总体情况
    2.2 建议书进展
    2.3 重点课题开展情况
    2.4 我国文稿的提交结果
    2.5 2013-2016年研究期工作职责
3卫星业务 (ITU-R SG4)
    3.1 总体情况
    3.2 建议书进展
    3.3 其他关注议题
        1.WRC-15第1.6议题:Ku频段新增频率
        2.卫星广播业务规划天线方向图
4 ITU-T SG16和IPTV GSI
    4.1 总体情况
    4.2 视频编码课题进展
    4.3 IPTV GSI进展
5包括移动和NGN在内的未来网络 (ITU-T SG13)
    5.1总体情况
    5.2 相关课题进展
        1.业务场景, 部署模型和演进 (Q24/13)
        2.云计算生态系统和总体需求 (Q26/13)
        3.云计算功能架构 (Q27/13)
        4.云计算资源管理需求 (Q28/13)
6环境和气候变化 (ITU-T SG5)
    6.1 总体情况
    6.2 相关课题进展
7结语

(7)中国电视产业的制度变迁与需求均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背景扫描:令人“纠结”的中国电视
    二 研究对象:中国电视产业制度
    三 问题提出:制度变迁的因素、趋势
    四 选题意义:实践探索理论探讨
    五 文献综述:成果众多矛盾突出
    六 研究方法:历史、文本及制度理论
    七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及其适用性评述
    八 核心概念界定
第一章 电视事业制度起源
    第一节 “十七年”时期电视概况
        一 中国电视诞生
        二 曲折发展之路
        三 电视任务与内容
        四 电视工作者与观众
    第二节 “文革”时期电视军管制度
        一 制度环境剧变
        二 极“左”的电视任务、内容
        三 电视建设进展
        四 电视工作者与观众
        五 个案透视电视制度
    第三节 “两年徘徊”时期电视制度
        一 制度环境变革
        二 电视任务、内容
        三 观众需求扩张
    第四节 电视事业制度均衡分析
        一 制度环境基础
        二 早期电视制度特征
        三 需求均衡评析
第二章 “增量型”制度创新
    第一节 广告经营制度创新
        一 电视需求的扩张与转型
        二 广告产生过程
        三 持续争议、持续创新
        四 制度均衡分析
    第二节“四级办”的扩张之路
        一 需求扩张加速
        二 “初级行动团体”制度决策
        三 “次级行动团体”制度实施
        四 政策与对策
        五 制度博弈非均衡
    第三节 有线电视的兴建与“收编”
        一 市场需求升级
        二 有线电视兴建
        三 有线电视政策变迁
        四 制度均衡分析
    第四节 产业增长中的制度均衡
        一 财政、人事制度变迁
        二 聚焦制度创新个案
        三 制度均衡分析
        四 “增量型”制度创新主导因素
第三章 “存量型”制度创新
    第一节 “治散治滥”、“集团化”
        一 电视节目需求背景
        二 “治散治滥”的决策与实施
        三 “集团化”的决策与实施
    第二节 “制播分离”制度创新
        一 制播分离决策“走走停停”
        二 制播分离实施“因地制宜”
    第三节 产业整合中的制度均衡
        一 制度环境变更
        二 制度均衡分析
        三 “存量型”制度创新主导因素
第四章 新技术下的制度创新
    第一节 数字电视的产业潜能
        一 生产能力提升
        二 消费模式拓展
        三 规模经济、范围经济
        四 世界数字电视产业发展
    第二节 中国数字电视产业发展及政策
        一 中国数字电视发展历程
        二 传统电视产业进入蜕变期
        三 中国数字电视制度瓶颈
        四 制度瓶颈的产业症状
    第三节 “三网融合”制度创新的博弈
        一 “三网融合”的提出、纷争、停滞
        二 “三网融合”的缓慢演进
        三 国家强力推动三网融合
        四 “三网融合”中的利益权衡
    第四节 数字时代中国电视制度成本收益权衡
        一 党政机构制度成本收益变动分析
        二 国有电视台制度成本收益分析
        三 投资商执行制度成本收益比较
        四 潜在收益与行动团体
第五章 “需要”、“需求”的历史变迁
    第一节 观众为什么需要电视?
        一 理论中的观众需要
        二 生理型收视需要
        三 社会型收视需要
        四 发展型收视需要
        五 收视需要的结构
        六 收视需要的变化
    第二节 计划经济下社会需要
        一 电视的功能与效果
        二 观众收视需要结构
        三 党政机构宣传需要
        四 电视台利益与需要
    第三节 社会转型中“需要”与“需求”
        一 观众需要与需求变动
        二 党政机构宣传需要变革
        三 电视台利益与需要
        四 社会投资机构需要
    第四节 “产业化”:满足需要的效率与边界
        一 制度效率取决于产品属性
        二 电视事业制度效率评价
        三 产业制度提升效率原因
        四 产业化及其社会边界
        五 观众需要满足了吗?
结语 制度窘境——如何走出“路径依赖”?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下一代卫星广播系统的频率共用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天地融合低轨卫星物联网体系架构与关键技术[D]. 曲至诚.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3)
  • [2]基于DSA频谱规划辅助决策技术的应用研究[D]. 潘祯.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9(01)
  • [3]卫星通信系统运行控制关键技术研究[D]. 董彦磊.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 2018(03)
  • [4]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的通知[J]. 国务院.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文告, 2017(02)
  • [5]日本新媒介产业发展及动因研究[D]. 龙锦. 上海大学, 2015(03)
  • [6]2012年国际电信联盟标准研究动态[J]. 李庆国. 广播与电视技术, 2012(S1)
  • [7]中国电视产业的制度变迁与需求均衡[D]. 易旭明. 上海大学, 2011(11)
  • [8]移动互联造就精彩生活,无线融合开创美好未来——“2011中国无线网络融合大会暨第二届无线通信及卫星应用设备展”在京成功举办[J]. 赵法彬. 数字通信世界, 2011(05)
  • [9]我国下一代通信卫星研究状况和发展策略[J]. 闵士权. 卫星与网络, 2010(11)
  • [10]我国下一代通信卫星研究现状和发展策略思考[A]. 闵士权. 第六届卫星通信新业务新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0

标签:;  ;  ;  ;  ;  

下一代卫星广播系统中的频率共享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