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风险管理及其管理对策论文_鞠凌涛

建筑工程造价风险管理及其管理对策论文_鞠凌涛

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识别造价风险并采取有效管控措施,才能降低施工企业的建设成本,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管理对策

1影响建筑工程造价的风险因素

1.1风险管理方法以及理论基础不先进

由于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的风险管理起步较晚,缺乏足够成熟的经验,在管理层面,我国许多建筑工程建设企业也并没有建立起较为全面完善的现代化风险评估体系,并且有关技术方法以及理论基础受传统的管理方法影响较为深刻,跟不上新时代建筑工程风险管理的步伐,因此会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滞后性。与此同时,由于工程造价预算的影响以及许多管理人员还未对风险管理有着足够的重视,很容易发生建筑工程不能按照预定时间完工,从而影响到企业成本投资。

1.2缺乏健全的风险管理制度,风险管理方案僵化

目前,很多建筑工程企业尚未建立对于工程造价风险的完善风险管理制度,企业与现场施工人员之间的联系较少,企业不会直接管理相关的施工人员,而是通过施工团队领队的管理实现的,而很多施工团队的领队只是集中了一群农民工,负责相关工程项目的施工,他们本身不具备风险管理意识,在没有相应的工程造价风险管控制度的情况下,更是缺乏对于造价风险的有效控制。此外,很多建筑企业的风险管理方案不够灵活,企业项目经理可能根据工程造价特点进行了相关风险管理方案的制定,但是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意料之外的风险,僵化的风险管理方案无法解决即时出现的风险问题。

1.3风险管理及研究人员数量不足

目前我国研究风险管理的相关人员数量还不够充足,研究资源水平及专业素养不高。关于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课程也存在一定问题,导致大多数造价工程师没有较强的工程造价风险管理意识。一些研究人员缺乏对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系统性的认识及了解,加之没有必要的工作经验,导致了风险研究及管理人员资源匮乏的现状。

2建筑工程造价风险管理对策

2.1项目投标阶段的工程造价风险管理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下,必须经过投标,被选中之后,才能获得工程项目的承包权,在这个过程中,施工单位投标的报价对最终的结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有些施工在投标的时候,忽略实际情况和能力,盲目报价,加剧了工程项目造价的风险,对整个环境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即使获得了工程项目的承包权,也会在很大程度上损害最终的经济效益。基于这种情况,在项目投标阶段,必须根据自身的情况,对招标文件的相关内容和潜在风险进行分析和研究,根据市场的供需状况,掌握相关物资的价格变动,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建立具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机制,将投资的风险降到最低。为保证工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可以依据相关法律的规定,通过签订建筑施工合同,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

2.2强调组织工程设计,明确组织与成本的关联

以建筑工程概况、条件等实际信息为指导,有计划、有组织地施工。同时利用组织设计,做好建筑工程现场施工工艺管理,从施工现场使用的机械、材料、成本上进行严格的造价成本设计,提高经济水平,避免出现与工程脱节的情况。由于建筑工程施工机械、材料等采购成本在整个工程造价中可达40%~60%的比重,因此更要做好造价成本设计。可以结合建筑工程项目特点集中统筹采购,也可批量采购,以获得最大的议价空间,确保对采购成本的合理管控。与此同时要尽可能省略采购中间环节,直接与材料、机械直供方接洽,在保障采购机械、材料质量的同时,最大化节约采购成本。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了防止出现人为因素增加采购成本的情况,还可以建立采购责任制度,将成本节约与采购人员绩效水平挂钩,培养采购人员的责任意识,以降低工程造价成本,有效控制工程造价风险。

2.2重视施工合同的签订

施工合同的签订是为了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将责任进行明确,避免因为合同导致一些纠纷出现,首先,在项目施工前要将项目施工中的经济等进行明确,其次是施工责任上的明确。尽量将施工合同进行明确,当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就可以按照合同的内容对其进行责任明确,减少经济纠纷的发生。在整个施工阶段过程中,项目管理人员也必须要具备强烈的风险意识,同时,项目管理人员还必须要考虑到项目中可能发生的一些风险和导致风险发生的因素,如果在某一个方面没有进行考虑,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因为合同条款等内容的明确,给项目造成严重的损失。

2.3完成成本管理制度,实行动态成本管理

要想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实现最低成本的消耗,降低工程造价风险,建筑企业首先要建设完善好该项目的成本管理制度。无论是在工程项目总体上的成本管理,还是施工过程各个阶段的成本管理,都要制定相对应的成本管理体制,以体制为标准和依据,严格按照体制进行,还要根据实际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及时的改正完善相关的管理体制,以理论指导实践,又以实践促进理论的完善,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共同进步。此外,施工过程中,各类影响因素较多,对于项目成本的影响因素包括建筑材料的选择、物价的变动、人员的配置、资源的消耗、后期的保修等,这些影响因素都应按照出现几率以及产生的影响程度纳入项目的质量成本预算范围。在这些影响因素中,各个因素应对应多个成本方案,还要保持绝对的信息和数据动态管理,以便于及时调整成本管理方案,防止动态数据和变化因子为成本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最佳成本效益。

2.4注重完善保险系统,提升技术水平

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造价风险管理人员需提升技术水平,让自身的管理与施工技术得到提高,有效的规避风险。在风险管理过程中,需提高工程建筑的整体性,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控制工程造价与施工的各个环节。此外,要注重完善保险系统,尽可能降低风险,最大限度的降低风险损失。涉及的建筑工程施工单位所有环节的人员从理念上,都应该提高对管理控制与风险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手段管理、管理意识在企业与建筑工程建设工程造价中的比重,让技术水平得以提高。对保险系统进行完善,不仅要让其风险管理的质量得到提高,同时还需要促进风险管理活动的良好展开。运用各类方法,强化费用与造价控制问题和工程管理行为与建设行为的系统监督。对工程建设涉及多部门的费用与造价进行复核,一旦发现问题必须要第一时间进行实地严查。不断发展的我国建筑事业,让建筑工程风险管理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相关人员在建筑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对工程风险管理上出现的问题要合理运用科学有效的途径与方式进行管理。在各项工作中都要跟进造价风险的管理工作,以此实现我国建筑事业的良好发展,促进相关企业实现高效管理。一旦发现问题,必须严格处罚违规的部门。如果想推进我国工程建设的发展进程,那么就必须重视起来我国工程风险管理的发展。我国建筑工程的发展正面临这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发展与普及工程建设风险管理的制度化应是工程建设机构甚至全社会都需承担的责任。

结语

建筑工程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影响较大,事关民生大计,为此做好建筑工程管控尤为重要。而建筑工程造价与建筑全过程、各环节关系密切,且影响建筑工程造价的风险因素众多,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提出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加强建筑工程造价风险管控,从而为建筑施工企业带来预期的社会经济效益,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晓阳.施工阶段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研究[J].装饰装修天地,2017(24):200.

[2]王珂.关于施工单位工程造价的风险管理研究[J].山西建筑,2016(34):237~238,239.

[3]何滢.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研究[J].建设监理,2017(8):57~58,75.

论文作者:鞠凌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7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造价风险管理及其管理对策论文_鞠凌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