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与现代科学管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儒家论文,科学管理论文,文化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管理与文化日益融合渗透为一体。从一定意义上说,管理是文化的产儿,不同的文化会产生不同的管理哲学和管理模式。本文着重讨论的,是在推进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和管理现代化进程中,在充分吸收当代世界管理科学成果的同时,如何积极发掘中华民族儒家文化的精华,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管理风格和东方型的管理模式;并且进一步研究儒家文化对现代管理科学所可能产生的影响。
一、东亚经济振兴的文化思考
战后,尤其是1955 年以来, 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1955 年至1978年,经济增长率曾高达10—20%,1979年至1986年,经济增长率仍保持在4—9%之间。近几年经济增长速度有所下降,但仍连续6 年被评为国际竞争力最强的国家。继日本之后,紧接着是香港、台湾、新加坡、韩国的崛起,在短短一二十年内,这些国家迅速改变了落后的面貌,成为新兴工业国家或地区,被认为是世界又一经济奇迹。引起举世瞩目的另一事实是,推行改革开放政策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正在急剧变革和迅猛发展之中,近15年来,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9 %以上,并且随着改革的深化,其增长潜力和能量将会不断地被释放出来,从而使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据此,一些学者推断,跨入21世纪,东亚地区有可能成为世界经济中心,或者至少是最重要的世界经济中心之一。
为什么东亚地区会成为当今世界经济最活跃、最生机勃勃的地区之一?其文化背景是什么?其共同的管理思想和经营特色又是什么?
从文化角度进行考察,人们会发现这一地区的共同特点,即其经济发展和经营管理进程,都受到中华民族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深远影响,都善于把当代西方科学管理与东方文化相结合,从而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经营思想和管理模式。因而有的西方学者,把中国、亚洲“四小龙”以及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列为“儒家文化圈”。
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公元前551—479年)作为伟大的教育家,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提倡仁爱,崇尚礼义,主张以德治国,以民为本。他所处的时代是百家争鸣、学术繁荣昌盛的时代。他以天下为己任,周游列国,传播自己的学说,再加上后人的不断补充,逐渐形成一套比较系统的儒家思想体系,其中包括许多有价值的观点,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也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传统美德和行为规范的重要基础。当然,由于历史的原因,其学说也有局限性,并且有些为后人所扭曲,为历代统治者断章取义所利用,影响了人们对儒家学说的正确认识和评价。但其学说的精髓将永放光芒,并且已经日益显示出它对现代经济、现代管理和现代人类文明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从实践来看,日本具有特色的企业管理是日本成功的重要因素。日本是一个善于吸收各国先进科学文化的民族。在管理工作中,既吸收了国外先进管理经验,也吸纳了本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儒家文化。中国儒家文化对日本企业界影响相当广泛,许多企业家把儒家思想如以人为本,任人唯贤,贵在人和,敬天爱人,作为企业的经营信条。被称为日本实业界一代霸主的著名企业家涩泽荣一,写了一本《论语加算盘》的著作,总结自己成功的经营之道,就是一手拿算盘,一手拿《论语》(孔子代表作)。既讲精打细算赚钱之术,也讲儒家的忠恕之道,二者互相补充,大大有益于事业发展。他的著作和成功的实践经验,对日本企业经营管理有相当大的影响。
儒家文化对“四小龙”的影响更为直接。香港著名企业家李嘉诚,自幼熟读儒家经典,并把儒家思想用于经营之中,讲求信用、义气,讲求忠恕之道,被认为是一名“儒商”。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在谈治理新加坡经验时说:“要不是新加坡大部分人民都受过儒家价值观的薰陶,我们是无法克服过去那些困难的,40多年的治国经验,使我相信,道德价值和伦理规范,对建设一个健全、稳定的社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在体制改革和发展市场经济进程中,许多陈腐的观点、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条条框框受到冲击,但也出现了一切向钱看,不择手段赚钱的现象,出现了不正当的竞争、权钱交易、贪污腐败、损人利己、虚假广告、伪劣商品等现象,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道德滑坡。所有这些,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忧虑和深思:这些不正常现象是不是发展市场经济难以避免的现象?发展市场经济是不是一定要全面否定传统文化?是不是一定要以牺牲道德为代价?显然,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一些明智的企业家也越来越认识到讲求诚实、信用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视企业文化和道德风尚的建设,出现了一批新的“儒商”。但是,如何使所有的人都认识到继承和发挥优秀传统的重要性;如何发掘儒家文化的精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常发展,尽可能少走弯路和避免付出太大代价;如何使儒家思想与现代管理相融合,塑造更符合实际更为有效的经营管理模式,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和极其严峻的任务。
二、吸纳儒家精萃促进与完善现代管理
儒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内涵极其丰富。当然,由于历史的局限,有些论点已经陈腐过时,成为禁锢人们头脑的桎梏、阻碍社会前进的糟粕;但其中也包含许多具有持续生命力的永恒的哲理和有益于人类文明的闪闪发光的精华。问题在于如何条分缕析,去芜存精,提炼其科学的合理的成分,吸纳于现代管理之中,形成更有特色的东方式管理模式,同时也有可能为当代管理理论与管理哲学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面对现代管理,儒家文化能够提供什么?本文难以全面论述,只能择其要旨,简述如下几点有益于现代管理的儒家思想。
1.以民为本
儒家主张“天生万物,唯人为贵”;“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治理国家应“以富民为本”;“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人民百姓才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稳固了,国家才能安宁。
现代经济与科学技术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一些人往往只注重财富的增长,而忽视创造财富的人,不懂得社会经济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人。在企业管理中,也存在“见物不见人”的倾向。东亚一些国家继承儒家学说,在企业经营中,形成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重视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取得了明显效果。
2.以义统利
儒家主张“以义统利”。孔子说“见利思义”,孟子说“先义后利”。以义作为重要的价值取向,不取不义之财,反对“为富不仁”。
如何认识义与利的关系,人们的认识不尽相同。有人极力批判儒家的重义轻利的思想,认为它是阻碍市场经济的因素。问题在于,义是什么?儒家所谓的义,是指整体的利益,民族与国家的利益,强调生财有大道,利己不损人,因而是有其合理的成份的。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可见,孔子不是反对致富,而是主张正当致富。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每个人追求个人利益,每个企业追求利润,从而形成一种促进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这是积极因素,必须肯定。但对任何事情都不应过分强调,如果只讲功利主义,甚至一切向钱看,不择手段的谋取暴利,既不利于企业自身发展,也不利于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儒家强调“义”,恰好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在经营管理实践中,一些企业家吸纳了儒家这一思想,明确提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经营宗旨,强调把追求利润与服务社会结合起来,树立良好的形象。实践证明,义与利的统一,是有利于市场经济发展的。
3.以德服人
现代管理主要强调制度与法律,这是十分必要的。中国儒家学者孟子也曾说过“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与此同时,儒家更强调伦理道德的重要性。主张培育人的美德和良好的社会风尚。使人们高兴地按照道德准则去做他们应当做的事。孟子说:“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显然,制度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应当相辅相成,同时并重,形成一种互补关系。道德规范作为一种无形的强大的约束力量,是现代管理所不可缺少的。
4.以仁爱人
“仁者莫大于爱人”。可见,仁的核心是一个爱字。儒家主张以仁爱之心待人。在家庭中,要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形成一种浓郁温馨的亲情关系。应当说,这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就社会来说,儒家提倡“温、良、恭、俭、让”,强调人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崇尚仁爱礼义,忠恕待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儒家的仁爱思想,对于建立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增进员工之间、员工与企业之间的感情,建设企业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和日本的一些企业,以“和为贵”,“和气生财”作为重要的经营准则,并且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强调对人的关心、爱护和尊重。讲求富有人情味的管理,这正是东方式管理的一大特色。在美国,曾轰动一时的一本书《掌握人性的管理》,提出激发员工的不二法则是,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你就该如何待人。这一被誉为管理的黄金准则,恰恰是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已提出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
5.以信取人
诚实守信,是儒家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人和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一项基本准则。儒家认为,“诚信者,天下之结也”。主张真诚待人,诚实敬业,恪守信用,讲求信誉。“言必信,行必果”;“苟信不继,盟无益也”。诚实守信,既是传统美德,也是历代经商之道。中国过去许多个人小商号,都挂着“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牌子,作为其经营信条。弄虚作假,欺骗顾客,不履行合约的企业,是难以长久存在的。被称为“世界船王”的包玉刚先生的成功之道就是“与信誉成交,借信誉发展”。著名华人企业家古耕虞先生称霸世界猪鬃市场的要诀也是“要守信用”。“诚信为本,信誉第一”已经成为许多企业家的座右铭。同时,诚实与信用也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两根精神支柱。
6.勤劳节俭
儒家历来主张勤劳治国,勤俭持家,“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中华民族勤劳节俭的这一优良传统,在世界也是很有影响的,海外华人无论是读书、治学或经商,共同的特点都是十分勤奋、刻苦,发愤图强,吃苦耐劳,并且也比较俭朴,在经营管理中处处提倡节约。
勤劳节俭的价值观念,是符合现代管理要求的。因为任何企业都把效益放在首位,都有一个如何激励人勤奋工作,奋发向上的问题,都有一个精打细算,降低成本以提高效益的问题。对于经济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人民生活尚不富裕的中国来说,发扬勤俭的优良传统尤为重要。
7.严以律己
儒家主张正人先正己,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能自治然后可以治人,能治人然后人为之用”;“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这几段话可以说相当精辟,很值得现代企业领导者和政府官员们深思和反省。这里反复强调的是,要管理好别人,首先管理好自己,要正人,首先正己。作为一个领导者,应当在才学、能力、品德、气质、作风等各方面都率先垂范,为人表率,严格要求自己。这也是作为现代企业经营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8.重才尚贤
儒家主张师道尊严,尊师重教,重用人才,崇尚贤能。重视教育首先必须尊师,“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只有尊师才能重教,人们才愿意学习,如果教师没地位,谈何教育发展?“国之盛衰,系于人才”;“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充分阐述了人才的极其重要性。“千金何足惜,一士固难求”。相对于社会发展来说,人才总是短缺的,提出愿“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用人之道则强调“取士之方,必求其实”;“用人之术,当尽其才”;“选士用能,不拘长幼”;“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用人如器,各取其长”等等。这些论述至今仍闪闪发光,可以用于充实现代管理理论,用于经营管理实践之中。
9.整体意识
西方强调个人的自身价值,强调个性的自由。儒家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个人、家、国、天下四者统一起来,在社会整体中确立个人的价值,强调培养个人对社会、对国家的使命感,以天下为己任,“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人之天下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倡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的人生价值的追求。从总体上论,儒家强调整体并不忽视个性,以后历代统治者为统治的需要而使个性受到压抑。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强调发挥每个人的创造性和主动精神,但也出现了一些过分贪婪、自私,对社会及企业漠不关心的现象。因而继承和发扬儒家文化的群体意识和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的高度责任感,处理好个人与整体的关系,在充分发扬个人才能的基础上增强整体的凝聚力是一项紧迫的任务。强调群体意识与“团队精神”,强调实现个人价值与奉献社会相融合,也是东方式管理的一个重要特点。
10.天人合一
有些外国学者认为,儒家的宇宙理论和伦理观念,对于调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具有积极而普遍的现实意义。中国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业文明的成就,主张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顺应而不是违背自然规律。“惟天地,万物父母”;“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四时有明法”,“万物有成理”(四时的变化有其规律,万物的生长也有其自然规律,这是无法改变的)。但是,人可以顺应自然,“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与其消极等待,何如因时制宜地运用自然规律呢。显然,这种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生态观,对于现代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生态危机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应当成为现代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
儒家文化不仅从伦理道德、观念意识、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管理哲学等方面为现代管理提供有益的养分,而且古代儒家学说中,还包括许多对管理活动的直接论述,如早在两千年前就提出的“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义”的需求层次论;“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的市场物价变化趋势;“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经营策略;“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的理财之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预测观点,以及许多关于决策和战略策略的精辟论述,至今仍为一些企业家包括日本企业家所认真研究和学习。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是有待发掘的另一文化宝库。
三、跨文化的管理
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都有自己具有一定特色的文化,这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历史发展进程中长期积累起来的精神财富,是人们在共同生活中经过提炼升华形成共识的社会习俗、价值取向、思维模式、道德规范、行为准则、观念意识等的总和,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一个民族文化之所以能够存在,就是因为它有强烈生命力,它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可以认为,每个民族文化,都有其积极的合理的因素,都是世界文化财富的组成部分。因而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不是肯定某一文化和否定某一文化,而是站在更高的角度,兼收并蓄,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管理要求出发,博采诸家之长,在东西方文化相互交融的基础上丰富现代管理理论,推进现代管理科学的发展。
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又都是历史的产物,反映一定历史阶段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因而也有其历史的局限性。据此有人把中国儒家文化称之为农业文化或封建文化,把西方文化称之为工业文化或资本主义文化。我们认为,这种划分是很值得商榷的。首先,一个民族文化的主流与核心部分是长期积累起来的人类文化的结晶,这部分是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其次,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文化也是不断发展、充实和完善的,只适应某一历史阶段需要的过时的东西,自然应该被淘汰。
中国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部分,同样面临着如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进行提炼、重组和发展的问题;为此,既要以宽阔的胸怀,吸收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精华,又要使儒家文化的优秀部分得以发扬光大,并且走向世界,为当代世界科学文化和管理做出应有的贡献。
跨入21世纪,儒家文化必然会在世界经济生活中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