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循证护理在骨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王飞飞,娄菊红,王凤

(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浙江省台州医院;浙江台州317000)

【摘要】目的:对骨科护理质量管理中询证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8月收治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给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式,给观察组的患者采取循证护理。利用自制的调查量表,对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沟通能力和操作水平等进行科学的分析比较。结果:通过分析,在住院期间负责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沟通能力和操作水平等都比对照组高出许多(P<0.05)。结论:对骨科人员进行护理时采用循证护理可以使其整体护理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

【关键词】循证护理;骨科护理;质量管理;有效应用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8)10-0020-01

近些年医学护理中循证护理模式的运用越来越受青睐,具体指的是通过对已经证实的研究证据进行合理的利用,并根据患者病情的实际情况,加上对护理人员临床和个人经验和技能有效的结合而制定的使医患关系更加和谐,使患者满意度得到一定程度提升的一种护理方案。它通过对科学证据进行充分的利用,使当前临床护理问题得到相应的解决,进而使患者享受到的护理服务更加满意。因为骨科患者的恢复需要经历缓慢的过程,并且容易对肢体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对于骨科患者来说,采取高质量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对患者预后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为了对骨科护理中有效的应用循证护理进行深入研究,本文选取了我院骨科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在骨科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干预模式提升其护理质量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具体报道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随机选取我院骨科2018年8月收治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利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包括57例男性患者,43例女性患者,年龄为19~72岁,平均年龄为(36.5±5.3)岁,发生骨折的部位主要包括38例上肢,35例下肢,18例骨盆,9例脊柱;观察组包括78例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年龄为20~73岁,平均年龄为(36.4±4.6)岁,发生骨折的部位主要包括37例上肢,36例下肢,15例骨盆,12例脊柱。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选入标准

(1)通过影像学及体格等检查被确诊为骨折的患者;(2)参与该次研究完全出自患者自愿;(3)对患者的基本阅读和理解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1.3排除标准

(1)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女性患者;(2)精神上有一定障碍的患者;(3)伴有其他严重的脏器疾病等的患者。

1.4方法

(1)给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式,对其病情进行密切的观察,术前进行备皮,进行科学的指导,并训练其创伤大小便,为了防止患者术后产生褥疮和形成坠积性肺炎,应定时对患者进行拍背翻身;并在早期对其功能训练进行有效的指导,为其恢复肢体功能奠定良好的基础。

(2)给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方式,主要包括:①提出相关问题并寻找科学的依据。因为在骨科需要护理的患者一般表现为各种部位的骨折,患者关节受到损伤术后容易对肢体活动造成影响,又因为骨折患者术后需要卧床的时间较长,所以经常会发生压疮、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等状况。根据这些情况,通过检索网络数据库我院电子图书馆等,对骨科患者护理的要点和影响护理质量的原因进行查询,得出:第一,如果患者术后其功能性锻炼不及时则容易对其患肢的功能造成影响;第二,患者卧床时间较长可发生并发症;第三,患者特殊部位骨折病情相对复杂,也增加了护理的难度;②实施护理:第一,如果条件允许,应和患者家属积极配合对术后患者功能锻炼进行鼓励。针对无法下床的患者,可在不使其创伤有负重压力时参加相应的功能锻炼,使其尽快恢复肢体功能;第二,定时对围手术期的患者拍背翻身,特别要对高龄及伴随其他基础性疾病的患者要引起重视,避免其发生卧床并发症;第三,应该适当加强脊柱和骨盆骨折患者病房的巡视,对其病情变化进行密切观察,针对异常问题及时处理,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③由护理部、具有一定资质的护士组成质量监控小组,对护理质量不定期进行检查,通过对应用循证护理的结果进行掌握和分析,对其实施进行有效的监督。

1.5观察指标

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沟通能力和操作水平进行合理的评分,满分为10分,并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分析。

1.6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本文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用x2表示计数资料,检验时使用t;采用%表示计量资料,并用()进行检验,用P<0.05表示两组患者相比较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见表1)

根据表1可得,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和循证护理模式以后,和观察组相比较,对照组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沟通能力、操作水平都相对较差,并且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比观察组低许多,两组对比有显著的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相比较于其他类型的患者,骨科患者的表现特征主要包括:术后需要经历长时间的恢复,并且容易对肢体功能造成较大的影响;在围手术期有的患者合并开放性伤口容易出现感染;卧床时间久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患者骨折的部位不同,采取的护理方案也有较大的不同。这些特征都使顺利的进行临床护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并且护理质量还较大程度的影响着患者的预后,对开展临床护理工作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而20世纪90年代循证护理随着医学的发展而产生,该护理模式是通过对护理人员护理技能和临床经验进行充分的利用,并利用分析获得有效的研究依据,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的一种护理模式。这种护理模式是以相关依据为基础,促使护理人员在实践活动中有效的结合患者需求和科研结论,使理论实践中的缺陷得到弥补。通过相关研究得出,在骨科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对其质量的提升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本文通过研究得出,观察组患者采取循证护理模式可使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沟通能力和操作水平以及患者满意度等都比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优,两组对比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O 05)。

综上所述,有效的应用循证护理模式可以通过对问题进行查找和分析,在改善护理专业性方面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使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更优良的护理,不仅使自身素质得到提升,还使其护理质量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所以在骨科护理质量管理中合理的应用循证护理具有较大的价值,因此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护理中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嗣菁.证护理在骨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6,28(01):83-85.

[2]张洛灵.王亚琼.孙慧娟.循证护理在骨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5):263-264.

[3]孙文利.循证护理在骨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17(07).

[4]宋欢欢.王琰.循证护理在骨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医药卫生:全文版,2016(02):116.

论文作者:王飞飞,娄菊红,王凤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8

标签:;  ;  ;  ;  ;  ;  ;  ;  

论述循证护理在骨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王飞飞,娄菊红,王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