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内贸易理论及对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借鉴意义

产业内贸易理论及对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借鉴意义

黄安[1]2014年在《新时期中国外贸转型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危机中涅槃,转型中重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放型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外贸易发展快速,有力助推了经济社会发展,显著提升了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也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国际间经济往来日益密切,对外贸易在彰显其对经济发展重要性的同时,也越来越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经济衰退,其影响的范围与程度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期。从国际上看,目前虽然经济呈现企稳回升态势,但经济复苏乏力、形势复杂多变、隐忧风险仍然存在,下行压力仍较大,外需尚未根本改善,贸易摩擦增多等;从国内看,结构性矛盾突出、产能过剩明显、发展方式粗放等矛盾突出。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进入大调整、大转型时期。面对国内外多种因素的叠加影响,国际金融危机表面是对我国外贸增长速度的影响,实质上是对发展方式的冲击。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推动外贸转型发展,成为新时期我国外贸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也是我国在新形势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外贸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本论文以马克思的对外贸易理论为基础,对西方近现代的国际贸易相关理论及中国特色对外贸易理论的探索和发展进行了分析和把握。在理论溯源的基础上,对我国外贸体制演进、发展实践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剖析。随后,论文论述了新时期中国外贸转型发展的必要性、重要意义,分析了当前中国外贸转型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探索中国外贸如何转型时,论文分析研究了美国、日本等当今世界贸易强国的外贸发展模式。最后,本论文在结合我国当前的发展实际,借鉴世界贸易强国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中国外贸转型发展的基本思路,探索了比较贴近实际、科学可行的路径选择,对我国如何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迈进提供了发展思路。

刘沙[2]2000年在《产业内贸易理论及对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借鉴意义》文中研究说明产业内贸易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贸易领域出现的新现象,特别是二十世纪60年代以来,工业化国家之间大量的产业内贸易引起了经济学家们的关注。在当今世界,产业内贸易所占份额已占国际贸易总量的60%以上,研究产业内贸易已成为国际贸易研究的一个新热点。 根据经典的李嘉图比较优势论和赫克歇尔-俄林要素禀赋论,国际贸易应该大量发生于要素秉赋差异较大的国家之间,但产业内贸易却大多发生于要素秉赋基本相似的工业化国家之间,而且相互进行着基本相同或相似的产品的贸易,这种新现象迫切需要从理论上找到合理的解释。 可以预见,在新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将更加明显,国与国之间的联系将更加紧密,国际贸易总额将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那么中国将如何更好开展对外贸易,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是当前我国国际贸易领域亟待研究的问题。 本文正是在吸收国内外学者对产业内贸易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产业内贸易理论作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从而为我国更好发展对外贸易提供一些思路。因而本文的逻辑结构就是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产业内贸易理论,为研究我国的产业内贸易发展提供理论上的依据,然后再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分析我国的外贸现状及产业内贸易理论对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借鉴意义。从这一主线出发,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对产业内贸易的一些初步解释。为了更清楚、更有条理地解释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及其利益来源,本论文首先是把产业内贸易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简单分析放在第一部分,这部分篇幅较小,又分为三个问题:1.产业内贸易的定义及对 “产业内” 的理解。由于对产业内贸易的范围等问题的看法存在分歧,本文首先阐述了作者对产业内贸易的理解。2. 产业内贸易在当今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产业内贸易在当今的国际贸易总额中已占了一半以上的份额,所以研究<WP=3>产业内贸易是非常有必要的。3. 对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的简单解释。由于一小部分产业内贸易的发生是一些特殊原因引起的,并不是产业内贸易理论主要研究的问题,所以在这里首先提出来加以简单解释。总的来说,这一章是为以下几个部分更加深入的分析产业内贸易打下基础。 第二部分是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发展历程和对产业内贸易的进一步解释。一切理论都有其发展的过程,我认为研究产业内贸易理论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研究它的历史。又可分为三个问题:1. 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贸易领域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里昂惕夫之谜”等新问题,这些用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已经不能很好地解释他们。所以,现代国际贸易理论应运而生。另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就是欧共体内部大量的产业内贸易,这引起了经济学家们的关注,由此开始对产业内贸易理论进行研究,其中以格鲁贝尔、劳埃德、克鲁格曼、赫尔普曼和埃尔西等人为代表。2.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和经典模型的比较。产业内贸易理论以“国际产品异质性”、“需求偏好相似”、“规模经济优势”三个原理作为支柱。其中,国际产品的异质性是产业内贸易的动因;需求偏好相似是产业内贸易的保证;规模经济优势是产业内贸易的利益来源。我将它同国际贸易上两个重要的理论即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秉赋论进行了比较。3.产业内贸易的利益来源。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中的产业间贸易利益源泉在于通过扩大密集使用丰裕要素的生产,使该要素密集型产品的价格下降,从而取得比较利益;而发生在生产要素禀赋相同或相似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的利益主要来源于规模经济。 第三部分是产业内贸易理论模型及对产业内贸易理论的评述。首先我将众多的产业内贸易理论模型分成垄断竞争模型和寡头垄断模型两大类,然后又分别分析了几个有代表性的模型,最后对产业内贸易理论作出了一些评述。1.对垄断竞争模型的讨论。垄断竞争模型的基本思想是:产品的差别化和消费者的选择多样化是在生产技术水平和生产要素禀赋没有差异的国家之间进行产业内贸易的经济条件。我<WP=4>主要对新张伯伦模型和兰卡斯特模型进行了讨论。2. 对寡头垄断模型的讨论。克鲁格曼等人把古老的“古诺模型”扩展到两国之间,建立起完全相同的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理论模型。然后在此基础上,加入了运输因素,就形成了相互倾销模型。3. 对产业内贸易理论模型的评述。产业内贸易理论作为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在研究方法、思路等方面有一些新的突破,当然,也有一些不成熟的地方。我在此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第四部分是产业内贸易理论对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借鉴意义。这部分在前面三部分对产业内贸易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了产业内贸易理论对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借鉴意义。这部分是本文的重点,也是最有价值的部分。1. 影响我国发展产业内贸易因素的实证分析。我选取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和重叠需求,采用计量经济分析中的回归分析方法,对影响我国产业内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规模经济在产业内贸易中的作用不强,所以我国要更好地发展产业内贸易,还需要在扶持企业集团,

富丽明[3]2016年在《经济全球化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比较》文中研究表明当代最鲜明的特征之一就是空前发展的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既把市场经济的高效率和优化资源配置的优势拓展到全球,也把市场经济的盲目性和无政府状态拓展到全球;经济全球化既把资本追求最大化利润的动力拓展到全球,也加剧了全球范围内财富分配的不公平;经济全球化既推动了国际经济合作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也使国家经济主权的安全面临威胁;经济全球化既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获得了经济利益,也加大了南北的经济水平差距。全球化既表现为全球经济活动的现象,也反映了世界范围内经济制度的运动轨迹。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虽然穷国和富国的世界经济结构依旧继续,但经济全球化也出现了很多新特点。发达国家自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经济增长乏力。而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取得巨大成就,已成为世界经济浪潮的引领者,以中国为首的新兴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日益增大。新的世界经济格局也急需中国实施前瞻性的举措,带动广大发展中国家乃至发达国家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以利于世界经济平衡发展和再繁荣。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建设新型国际合作关系的重大举措,引起了世界的瞩目。在国际社会对中国“一带一路”战略普遍认可的同时,一些质疑之声也随之而来,有观点认为中国以“一带一路”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建设为工具,对沿线国家进行“新殖民主义”侵略,“中国威胁论”之说泛起。那么,经济全球化究竟是发达国家借以剥削发展中国家的工具,还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互利共赢的有效途径?面对全球经济的转型,广大发展中国家又该如何取得经济的真正发展?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理论提供了两派具有代表性的理论范式。有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一派倾向于“剥削观”,一派倾向于“互利观”。实际上,现在热烈讨论的经济全球化问题,在历史上都有其学术渊源,深入挖掘两派理论的形成、演进及在历史上曾有过的争议,可以更深刻的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实质以及发展趋势,以便进一步认清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本文以经济全球化理论的“剥削观”和“互利观”的分歧为研究主线,在纵向上,结合经济发展现实,从全球化的动力、生产格局、国际交换、贸易利益分配、政策主张等视角详细梳理了两派全球化理论的路线演进,构建了两派理论的起源及嬗变的谱系,较为系统的阐释了每派理论的产生、内部修正、演进及最新发展。在横向上,对两派理论从研究对象、方法论、理论基础、理论体系、政策建议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比较,并评析了两派理论的争论焦点及其相互批判。本文进一步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理论为指导,借鉴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理论的优秀内核,深入研究当代世界经济结构的新变化,分析经济全球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然后,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独立自主、对外开放的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在全球经济转型的时代背景下,本文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理论对我国构建新型对外开放格局的指导意义和非马克思主义全球化理论对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借鉴意义,并给“一带一路”的重大战略提供理论支撑,得出如下结论:第一,由资本主义主导的经济全球化造成了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剥削。但我们也不能过分夸大发达国家垄断资本的能量,经济全球化也加剧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这决定了资本主义终将退出历史舞台。所以,全球化并不等于资本主义化。当然,广大人民的斗争为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全球化也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二,在当代,任何一国都不能脱离全球化独立发展经济,由资本主义主导的经济全球化既存在国际剥削的一面,又有使各国互利的一面,兼具破坏性和建设性。在世界经济体系中,中国要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理论及其在中国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自主创新能力来增强国际竞争力,要采取合理引导外资流向、防范金融风险等措施来抵抗国际剥削和霸权主义、保障本国经济安全,还要带动广大发展中国家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争取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话语权,建立新型的国际合作关系。另外,中国也要借鉴非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全球化理论,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倡导自由贸易,优化资源配置,给经济注入活力。第三,随着中国的崛起和“一带一路”伟大战略的逐步实施,更加验证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理论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全球化理论并不排斥非马克思主义全球化理论基于经济技术分析的优秀内核,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理论及其在中国的最新理论成果的指引下,中国不但能促进国内经济的平稳可持续发展,也能带动广大发展中国家逐步建立公平、合理、互利、共赢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实现世界经济的再繁荣。

江林[4]2015年在《基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我国对外贸易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认为,人与自然这两者在一定的意义上具有一致性,既要兼顾人的主体性的价值需求,但也要考虑到自然的生态价值。而从全球经济发展的历史我们也能发现,对外贸易对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不容小觑,生态可持续发展也能直接或间接影响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遵循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对外贸易能在更大范围内更加合理地配置生态资源,而生态资源的高效配置则能保证对外贸易方式和结构得到优化升级。在当前世界经济深度调整、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增强背景下,我们必须更加深入研究对外贸易与生态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如何在现行的国际规则内采用国际社会认可的手段处理协调对外贸易发展与生态可持续发展。只有真正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避免再次发生诸如我国败诉wTO原材料案和稀土案这些既影响生态可持续发展又影响对外贸易发展的事件。同时,从推进我国对外贸易转型升级而言,也必须更加深入研究对外贸易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对外贸易是一国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对我国而言,对外贸易不仅在改革开放伟大历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即通过一系列动态效应,弥补了我国发展过程中的资金、技术、经验、人才等方面的不足,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带动国民经济全面增长,而且也为当前我国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维持全球经济企稳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但与我国对外贸易重大作用和全球地位不相匹配的是,我国目前仍然只是一个贸易大国,而不是贸易强国,因此亟需进一步加快改革步伐、进一步扩大开放,推动我国尽快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跃升。为此,诸多学者从贸易条件、贸易方式、产业结构、技术水平、服务贸易、金融支持、全球贸易网络等多角度提出相关建议,但尚未充分考虑在这一过程中,对外贸易与生态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因此,本文在生态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研究我国这一大国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对外贸易与生态资源的关系,是否必然带来资源过度消耗,通过发展历史、国际对比与定量分析三个方面梳理了我国对外贸易与生态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通过综合评价、国际比较、实证检验等方法系统分析了我国对外贸易与生态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以便更好探索我国对外贸易与生态可持续协调发展的有效路径,并在实证层面系统、理论提出推动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措施与对策建议,不仅有利于促进我国对外贸易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对进一步推动贸易方式结构优化、出口商品技术含量提高、贸易结构中服务贸易结构攀升起到有效促进作用,而且有利于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对外贸易如何在全面开展生态文明制度体制改革中发挥作用指明了方向。笔者认为目前对外贸易生态可持续发展并没有系统的和完整的理论框架和研究内容,缺乏理论基础使当前对外贸易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但通过对我国贸易和生态发展之间的实证研究,可以发现我国对外贸易变量与生态类变量密切相关,且我国的对外贸易对生态确实产生了负面影响,直接导致了水电气等资源消耗和废水排放总量的增长。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进出口贸易特别是进口贸易的增长致使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下降,进口贸易对减少环境污染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根据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笔者建议应通过降低对现有资源的消耗程度、增强对资源的利用效率、培育新的贸易竞争优势等措施提升对国内资源的利用效率;应通过深化资源能源外交、加强对当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加强能源“互联互通”等措施充分利用全球资源能源。

白英姿[5]2008年在《跨越比较优势陷阱》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后,我国主要依据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制定对外贸易发展战略。这一战略的执行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增长。但是,高速发展的GDP并没有带来与之相适应的职工工资水平的提高,国民利益流失比较严重,有陷入“比较优势陷阱”的危险。已有的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现实发展需要,更不能完全作为我国制定发展战略的理论依据。因此,我们必须跳出“比较优势陷阱”,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综合竞争优势。本文对比较优势理论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剖析,分析了比较优势理论的局限性;并在充分挖掘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合理成份的基础之上,提出构建发展中大国“综合竞争优势”的命题。发展中国家盲目遵从比较优势理论会导致本国贸易条件恶化,陷入“比较优势陷阱”。结合我国对外贸易的具体数据,本文具体探讨了我国对外贸易比较优势变动的轨迹,指出我国传统比较优势正在减弱,贸易条件日趋恶化,有陷入比较优势陷阱的危险。针对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的具体问题,通过对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进行系统比较,阐明两种理论的局限,提出由比较优势向综合竞争优势转化的新的理论观点。最后在实现综合竞争优势的具体制度安排方面,从制定面向全球的贸易制度安排、制定有效的产业政策、完善基础性制度安排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罗海蓉[6]2017年在《贸易结构对劳动者报酬占比的影响机理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高速发展。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显示,中国在30多年的时间里,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速近10%,远远超过同期全球2.8%的年均增速,并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泉,从中低收入水平国家跃升至中等收入水平国家。中国入世后对外贸易快速扩大,在全球经济贸易地位不断提高,被誉为"世界工厂"。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国内收入分配问题逐渐凸显,特别是2014年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ThomasPiketty)在其出版的著作《21世纪资本论》中,利用全球发达经济体的历史数据揭示了资本回报率超过经济增长率的事实,从而引发了全球各界对劳动者报酬份额过低的激烈讨论。对于中国而言,国内群体收入差异化显著,尤其是中国资产规模超过5千万美元的高净值收入群体的数量仅次于美国的同时,国内仍有超过5千万人口的农村贫困人口数量。许多研究结果都指出中国在国民收入结构、城乡收入结构、行业收入结构和地区收入结构等多个维度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收入差距扩大的情况。特别是中国入世以后,国民收入结构中劳动者报酬占比偏低且持续走低,越来越成为一个突出问题,引起各方密切关注,受到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许多研究尝试从不同角度对劳动者报酬占比的决定因素以及变化原因进行了分析。其中,少量文献系统分析国际贸易对劳动者报酬占比的影响,而且极少有文献能够针对中国近阶段经济高增长,外贸高扩张的"两高"形势对劳动者报酬占比的变化作出具有说服力的解释。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贸易经济体,贸易的快速发展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巨大,所以从国际贸易的角度分析影响劳动者报酬占比的因素和机理,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劳动报酬占比偏低以及占比不断下降的原因。全球化进程快速发展的同时,许多经济体同样出现了劳动报酬占比降低的现象,是否意味着全球化与劳动者报酬占比下降之间不是独立的?如果贸易结构会对劳动者报酬占比产生影响,那么全球化进程是否是造成劳动报酬占比降低的主要因素?中国入世以来积极融入全球化,作为全球第一大出口方,是全球价值链中的重要环节,但是为什么生产iPhone的中国工人的工资水平却不足以使他们购买iPhone手机呢?在当今全球经济形势,国际贸易规则重构的大环境下,如何怎样才能让中国的劳动者获得更多的收益呢?针对上述几个问题,本文通过10个章节的内容来详细讨论并进行深入的研究。具体内容如下所示:第一章,导论。当前国际贸易结构变化和劳动者报酬占比发展趋势为本文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意义,现有的文献研究则为本文提供了研究方向。在上述现实背景和理论框架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研究的问题、研究目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最后提出主要结论和创新点。第二章,贸易与收入分配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首先,简要梳理了收入分配的基础理论,由此引出劳动者报酬占比有关理论的内涵与意义。其次,通过整理贸易对收入分配影响的文献,明确贸易结构对收入分配问题的研究角度。再次,对国内外现有贸易与劳动者报酬占比影响机理的文献进行综合梳理,掌握本文研究领域的最新前沿和研究路径。另外,从贸易理论对收入分配影响理论的演进方向可以判断,贸易理论的发展脉络遵循分工不断深化的特征,而劳动者报酬占比理论的发展脉络越发突出要素生产力异质性的重要性,所以贸易结构对劳动者报酬占比的影响机理将围绕生产要素异质性的角度进行深度融合与发展。这也为本文后续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方向和参考意义。第三章,传统贸易结构理论与劳动者报酬占比分析。为了系统性地厘清贸易理论对劳动者报酬占比的影响机理,将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等传统贸易结构理论对劳动者报酬的影响机理进行了系统性梳理,并且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详细论证了传统国际贸易结构对劳动者报酬占比的影响。主要结论为,传统贸易理论基于单一劳动生产要素或劳动要素不可移动的假设条件下,贸易结构对劳动者报酬占比没有影响,劳动者报酬占比相对稳定。第四章,新贸易结构理论与劳动者报酬占比分析。本章是在上一章节的基础上,在产业内贸易理论、产品内贸易理论等新贸易理论框架下,贸易结构对劳动者报酬占比的影响机理进行梳理,用理论模型深入分析全球价值链理论对劳动报酬占比的影响机理,重点突出传统贸易理论与新贸易理论在解释劳动者报酬占比变动方面的差异。主要结论认为,新贸易结构理论放宽了资本要素不流动的限制,并对劳动生产要素的异质性提出了假设,更加符合国际贸易与投资发展现状。所以在理论上论证了新贸易结构对劳动者报酬占比产生的影响。第五章,贸易结构与劳动者报酬占比的经验观察。本章以经验观察的方式,分别对OECD等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金砖发展中经济体和中国长期经济发展过程中贸易结构与劳动报酬占比的变化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经验观察得到两个主要结论:一是从世界经济的角度,全球不同经济体的实例论证了贸易结构的发展与劳动者报酬占比变化存在相关性的可能性;二是贸易增长与劳动者报酬占比变动主要呈现出负相关的关系。第六章,贸易的要素结构对劳动者报酬占比影响机理与实证。首先,跨国企业积极推动全球化的进程中,资本要素、中高级技能水平劳动要素和中低级技能劳动要素在跨国公司的产业链中的国际分工方式取决于要素创造增加值的能力。三种要素在全球价值链中创造增加值的能力存在不同,因而获得不同的贸易收益,从而导致生产率高的资本要素和中高级技能水平劳动要素获得更多的要素报酬,而生产率低的中低级技能劳动要素获得更少的劳动者报酬。其次,在全球普遍降低资本流动性管制的背景下,资本要素的流动性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使资本在劳—资关系中处于更加强势的地位。而不同劳动要素的流动性存在差异,中高级劳动力的流动性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均高于中低级劳动力,是造成中高级劳动力要素获得较高劳动报酬占比、中低级劳动力要素获得较低劳动报酬占比的主要原因。对于中国而言,尽管中国入世以来不断改善劳动要素结构,培育了大量的中高级劳动要素,但是整体劳动要素水平仍旧以中低劳动力为主,从而对中国在国际贸易中所获劳动报酬占比偏低做出了合理解释。此外,利用世界银行的实证数据显示中国对外出口行业中,在制造业和服务业中高技能劳动力获得的劳动者报酬占比与劳动力产出占比的匹配度较高,低技能劳动力的劳动报酬占比与劳动力产出占比的匹配度较低。第七章,贸易的税收结构对劳动者报酬占比影响机理与实证。第一,通过简单的理论模型可以论证,关税税收政策可以通过影响资本生产要素相对价格,对要素的替代性产生影响,论证了税收结构对劳动报酬占比变化的相关性。第二,自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进口关税政策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其中关税升级现象和偏向技术设备的关税政策具有技术偏向性,造成鼓励企业通过进口设备替代劳动力的效应,是入世后国内劳动要素劳动报酬占比降低的重要原因。第三,中国出口退税政策在制度设计和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偏向资本规模较大的外资和国有企业的差别待遇,相对损害了私营企业等其他所有制企业的出口利益,拉大了不同性质企业、不同区域间出口企业的出口效益差异,进而拉大了劳动者报酬占比差距,证明了出口退税政策对劳动者报酬占比产生的负面影响。第四,加工贸易政策是国内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国际分工的重要途径,具有轻资产的轻工业结构以及低附加值生产活动的特点,造成国内加工贸易企业劳动报酬占比相对较高但难以提升的困境。第五,中国加入《信息技术协定》关税削减以及加工贸易政策为中国信息技术产业的高速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但是信息技术本身具有替代简单劳动、资产要素回报率偏高的特征,体现出技术进步偏向性,对中国劳动者报酬占比产生了负面影响。第八章,贸易的所有制结构对劳动者报酬占比影响机理与实证。首先,宏观和微观数据显示,不同所有制企业对外贸易中,外资企业是最重要的出口企业,劳动者报酬占比始终最高。内资企业劳动报酬占比较低,但是平均工资增资幅度较快。其次,外资企业的高生产技术、高薪吸引高技能人才、轻资产业务以及在出口过程中的垄断地位和马太效应,是外资企业劳动者报酬占比偏高的主要因素,并对内资出口企业造成负面影响,压低了内资企业劳动者报酬占比。再次,内资企业通过利用外资的"技术外溢"效应、提高工资吸引高技术人才,以及国有企业在内资企业中具有的资本规模、技术能力和高技能人才等因素,使得内资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劳动者报酬占比逐渐提高,但仍旧低于外资企业的水平。此外,发达经济体为主的跨国公司在跨国运营的过程中,受到发达经济体内部劳动者权益保护组织关于国际劳工标准和社会责任的要求,通过规范跨国公司海外分支机构的劳动者环境保护力度的外生机理,以及东道国经济发展对劳动者保护的内资机理,导致东道国的劳动者保护水平逐渐提高,并趋近于投资母国的水平,最终提高了东道国的劳动者报酬占比。最后,从中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和投资来源地劳动者报酬占比的实证结果显示,投资来源地的劳动者报酬占比,以及投资流量占比,与中国劳动者报酬占比呈正相关,而中国入世对国内投资的冲击与中国劳动者报酬占比负相关。第九章,贸易的模式结构对劳动者报酬占比影响机理与实证。跨国企业在推动全球化的进程中,建成了以跨国公司为核心的全球产业链、全球供应链和全球价值链融合机理,其中外包模式、模块化生产和任务贸易等贸易模式造成中间品贸易规模快速扩张,对全球贸易结构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从理论上看,中间品贸易模式在理论上对劳动者报酬占比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外包模式对发包方劳动者报酬占比产生负面影响,对接包方劳动者报酬占比产生正面影响;模块化生产是资本偏向性的技术进步,对劳动者报酬占比产生负面影响,但模块化生产会加速产业集群的形成,进而产生"工资俱乐部"效应,提高集群内和当地的工资收入水平。从整体看,中间品的进口和出口分别对劳动者报酬占比影响起到抑制和促进作用。此外,通过全球主要贸易经济体的增加值数据库的实证检验,证明了中间品贸易的贸易模式对劳动者报酬占比产生显著的影响,主要体现为:本方对外出口中,本地含量越高,劳动者报酬占比越高;进口中间品会降低本方劳动者报酬占比,出口中间品会提高本方劳动者报酬占比;经济体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本方中间品在全球中间品贸易的比重)越高,本方劳动者报酬占比越高。第十章:总结及政策建议。本章在前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的基础上,将贸易结构对劳动者报酬占比的影响机理做了系统性的归纳和整理:首先,全球化进程中,资本要素、中高级劳动要素和中低级劳动要素的生产率和流动性上存在较大差异,造成不同要素收益差距的拉大,导致在资强劳弱和中低技能劳动要素为主的整体格局下,劳动报酬占比偏低。其次,进口税收、出口退税机制和《信息技术协定》关税削减在理论和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技术偏向性的特征,造成劳动报酬占比的下降,而加工贸易政策使从事加工贸易企业的劳动报酬占比偏高,但难以增长的两难困境。第三,中国国内不同所有制的贸易企业的劳动报酬占比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外资企业对内资企业的劳动者报酬占比主要产生抑制作用,而国有企业对民营企业的劳动报酬占比同样产生抑制作用,从而导致中国整体劳动报酬占比偏低的结构。但是,发达经济体劳工团体处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推动的国际劳工标准和跨国公司国际社会责任,通过经济发展的内生性机制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外生性机制,对中国劳动者报酬占比的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第四,跨国企业通过不同的贸易模式,形成了以跨国公司为核心的全球产业链、全球供应链和全球价值链,导致中间品贸易规模的快速扩张,对全球贸易结构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其中中间品贸易模式在理论上对劳动者报酬占比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这主要是因为外包模式对劳动者报酬占比产生负面影响,模块化生产的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对劳动者报酬占比产生负面影响,但产业集群的形成可以产生"工资俱乐部,,效应,提高集群内和当地的工资收入水平。而中间品的进口和出口分别对劳动者报酬占比影响起到抑制和促进作用。此外,通过全球主要贸易经济体的增加值数据库的实证检验,证明了中间品贸易的贸易模式对劳动者报酬占比产生显著的影响。虽然研究结果论证了全球化对劳动者报酬占比主要体现出负面影响的机理,但是提高劳动者报酬占比的本质是强调经济的"公平",而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强调"效率",不能片面在"公平"和"效率"间做单选题。相反,应该充分认识到在提高劳动者报酬占比重要性的前提下,通过提高中低技能劳动要素的生产率,实现包容性发展,避免让中国陷入劳动要素丰裕禀赋的"资源魔咒"中。因此,本文的主要政策建议包括:一是在鼓励吸引外资的过程尽量避免简单的偏向性税收优惠政策,保证外商投资的可持续性,保证政府获得合理的税收用于提高劳动力要素的技能水平;二是改善和规范出口退税机制和退税金使用流程,保障民营企业享有出口退税权益;三是加大政府二次分配力度,通过加强公共教育类的服务投入力度,提高中低技能劳动要素的技能水平,提高全社会的全要素生产率;四是谨慎使用针对资本和高技能劳动力的税收减免政策,避免高收入要素获得实质财政补贴的情况,避免低收入要素群体向高收入要素群体转移支付的怪圈;五是鼓励加工贸易企业的产业升级,提高对外出口的附加值,稳固和提高中国在全球价值链的整体地位;六是逐步取消限制劳动力流动的不合理规定,加大扶持落后地区,促进全国经济和谐发展;七是积极改善国内市场准入制度,鼓励外资企业通过技术转让和联合研发的方式,提高国内技术研发水平和生产率。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第一,在研究视角上有较好的创新价值,从开放经济的视角下研究劳动者报酬占比和收入分配问题,较封闭经济视角下的研究更具说服力;第二,在研究内容上具有创新性,初步构建了贸易结构与劳动者报酬占比的关系分析框架,即贸易的要素结构、贸易的税收结构、贸易的所有制结构和贸易的模式结构四个影响机理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第三,本文在分析视角上具有创新性,突出强调全球价值链的新贸易理论对劳动者报酬占比的影响;第四,数据创新,在实证分析和统计分析中使用大量宏观、中观和微观数据,在微观企业数据上创新性地将工业企业数据和贸易数据进行整合,弥补了工业企业数据失真的问题;第五,研究方法有合理性,将中国入世作为重要因素考察;第六,借鉴比较政治学分析方法,利用案例分析反映劳工权益组织通过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的渠道影响东道国劳动者报酬占比;第七,具有较高时代研究意义,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分析全球化对劳动者报酬占比的影响,指出全球化与收入分配问题的本质,提出合理的建设性的建议。

马鹏翔[7]2016年在《中德机电产品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文中提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国际产业分工日益细化,各国间的贸易往来和经济交流日益密切。目前,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纷纷把扩大机电产品出口作为提高对外出口的重点和提高本国经济科技水平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制造业逐步发展起来,并成为全球范围内重要的制造业大国。而德国作为制造业的强国,在世界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中德两国机电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比较分析成为关注的焦点,并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德两国的经贸关系。本论文参考借鉴相关领域研究成果,利用国际贸易理论中关于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和体系,分析比较了中国和德国机电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状况,说明中国相比德国机电产业的差距所在。同时,运用产业内贸易的相关理论和指标进行分析,对中德参与国际产品分工的状况进行介绍分析,通过分析进一步印证中德机电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差异,为正确认识中德机电产业的竞争合作关系提供借鉴,同时就如何提升中国机电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提出建议。论文首先从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的角度出发,通过贸易竞争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出口相似度指数对中德机电产品的比较优势及竞争力进行分析比较。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德国机电产品国际竞争力明显较强,中国机电产品国际竞争力近年来不断提高,但依然落后于德国。德国的机电产品以其技术和资本方面的优势而占据了高新技术产品的主要市场,中国则主要以资源优势和劳动力优势参与国际产品分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贸易的基本前提已经发生了变化,单纯地运用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及其指标分析国家产业的竞争力已经与国际化的生产体系不相吻合。而产业内贸易则为我们分析新形势下的国际竞争提供了理论工具。因此,在运用比较优势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又从产业内贸易的角度进一步分析中德机电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差异。通过中德两国在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中产品结构的差异、参与国际分工的方式和在国际分工价值链中的地位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德机电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差异。通过分析可以得出,中德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极不平衡,是由我国对德国出口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从德国进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来进行的,这一总体上垂直型的产业内贸易方式与中德两国机电产品的比较优势是相一致的,从而也印证了从比较优势理论出发对中德机电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相关分析和结论。

徐永智[8]2016年在《构建中俄自由贸易区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贸易体系重大变革中,区域经济一体化正在成为世界潮流,中国也提出“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目前,中国已经签署的自贸协定已经达到14个,涉及22个国家和地区。2015年俄罗斯与中国双边贸易额为690.3亿美元,同比下降27.5%,但是中国仍然是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在其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由上年同期的11.3%上升至12.1%。加入WTO后的俄罗斯也正在加紧与其他国家进行自贸区的筹建与谈判中。而中俄之间以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边境小额贸易和能源贸易为主的情形,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发展和深化中俄双边经贸合作已经成为一项非常具有意义的战略。双边协商构建中俄自由贸易区已越发迫切,这必将强有力地推动中俄经贸合作升级。本文以大量文献的阅读及相关资料的搜集为行文基础,采用了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关税同盟理论、共同市场理论及大市场理论、自由贸易区的效应理论等相关理论作为研究基础。首先从经济联系、政治互信、国家安全、文化交流等方面阐述构建中俄自贸区的必要性,又从贸易互补性角度对构建中俄自由贸易区进行了可行性分析。然后,以中俄经贸关系发展的演进轨迹和现状对中俄经贸合作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再次,通过贸易引力模型对中俄双边贸易中的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分析,重点分析了中俄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分别从中俄自由贸易区的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进行阐述。最后通过对世界上主要自由贸易区的模式进行经验借鉴,提出了构建中俄自由贸易区模式的战略构想,以及推进中俄自由贸易区构建的对策建议。本文着重以中俄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为分析问题的主要视角,对中俄双边贸易的具体影响因素进行认真研究,对中俄自由贸易区的模式进行了战略构想。构建中俄自由贸易区是一个系统、复杂的过程,对两国经贸合作有着重要意义,特别是能促进中国东北地区转型升级,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对构建中俄自由贸易区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张瑛[9]2012年在《国际技术溢出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出口技术复杂度这一概念的提出不仅是对国际贸易研究视角的开拓,而且也为研究当代国家贸易问题、一国的国际分工地位与国际竞争力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分析工具。与此同时,在开放的经济条件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发展,各国间的贸易与投资活动愈发频繁,知识、技术的国际溢出对一国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存在重要的影响。鉴于此,构建国际技术溢出对出口技术复杂度演进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深入分析其对出口技术复杂度深化的影响机制,并就国际技术溢出对我国在外贸出口技术复杂度深化过程中遇到的困境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为此本文在结合相关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上,尝试构建国际技术溢出对出口复杂度演进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在框架分析的基础上以遵循客观经济事实为原则,从实证角度利用面板计量模型就国际技术溢出对出口复杂度演进的影响机理从跨国比较与我国国内跨区域比较的双维层面进行了探讨,最后将理论与实证分析的结论应用于中国如何提升出口技术复杂度水平的思考。本文在引入企业异质性理论分析框架下,运用贸易扩张的二元边际分析,通过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将Melitz模型与LP模型相结合,从理论上阐述了国际技术溢出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机理。运用联合国数据库以及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999—2009年中国、俄罗斯与16个OECD国家的数据,根据HS分类标准选取8类产业作为样本,结合Hausmann(2005)模型在跨国层面对出口技术复杂度进行了测度,并对各经济体的出口技术复杂度进行了对比。在考虑了中国各省区层面经济发展状况、出口规模的差异基础上,剔除加工贸易对测度结果的影响,借鉴修正的EXPY指数对中国省级层面的出口技术复杂度进行了分析。同时,从本国知识技术资本与国际技术溢出的角度,对跨国与省级层面的出口技术复杂度水平进行了绩效评价,构建了分析国际技术溢出对出口技术复杂度动态演进的面板数据模型。研究表明:在跨国层面,中国就本文选取的8类产业其出口技术复杂度综合指数最高,说明此8类产业其出口贸易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巨大的动力;绩效研究结论表明,技术效率的提高促进了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深化,其中规模效率的增长起主要作用;实证分析验证了国际技术溢出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变迁确实有影响,尤其是以ODI作为国际技术溢出渠道,对出口技术复杂度深化具有促进作用。国际经验论证了在当今国际市场上部分ODI是以寻求技术为目的的。在中国省级层面,绩效研究证明了我国出口技术复杂度水平在考察期间的确得到了提升,而且是由于国内知识资本与国际技术溢出共同推动了对外贸易行业的技术进步而导致的对外贸易出口技术复杂度水平深化,但我国对国内知识资本与国际技术溢出的利用效率并不高。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的出口技术复杂度演变更多的依赖经济增长;我国吸收的国际技术溢出在非加工贸易出口部门的效应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结合绩效研究的确说明我国对国际技术溢出的利用效率不高。从另一方面讲,我国吸收的国际技术溢出主要应用于加工贸易领域,大量的FDI流入我国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寻求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本文就中国的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现状研究发现,中国出口技术复杂度深化所面临的困境主要体现在缺乏长远的动态比较优势,固化了低水平的数量扩张型对外贸易结构。分析了困境产生的两个原因:出口导向型政策是该困境产生的宏观因素,而加工贸易比例过重则是其产生的根源,两者共同造成国际技术溢出渠道不畅,国际技术溢出的动态效率难以发挥出来。借鉴出口技术复杂度深化的国际经验,同时考虑我国吸收、利用国际技术溢出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是:进一步融入产业内国际分工体系;鼓励我国技术寻求型对外投资的发展;加大对外商投资结构的导向力度。

李洪铉[10]2008年在《韩中日水产品贸易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产业是农业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为提高农民收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等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样,水产品对外贸易不仅关系着整个水产行业的发展,而且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国内就业、国家创汇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世界水产品贸易蓬勃发展的同时,各国为了本国的经济利益,设置了极为严格的水产品贸易制度,其中许多技术标准和措施极为苛刻,严重阻碍了水产品贸易的正常发展。于是,各国都积极寻求与他国的合作,建立自由贸易区。韩中日三国作为水产品大国,占有世界水产品生产总量的24%(2005年),三国之间的水产品贸易量巨大。因此对于研究韩中日三国水产品贸易比较分析以及建立韩中日FTA及对三国水产品贸易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韩中日水产品贸易比较研究的理论基础是自由贸易理论、保护贸易理论、贸易竞争理论、区域贸易及FTA的相关理论。随着世界水产品产量的增加和水产品贸易的迅速发展,世界水产品贸易呈现出诸多特征:世界水产品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水产养殖品的产量和贸易量逐年增加;水产品进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日本、美国、欧盟等各国,出口市场则比较分散;发展中国家的水产品出口额增长快速,已追上发达国家水平;世界水产品出口的平均价格较平稳,但主要出口国的平均价格差异显著。世界水产品贸易的发展趋势为:世界水产品贸易量因消费需求的增加和水产养殖的发展而增加;世界水产品贸易中对水产品质量安全和技术含量要求逐步提高,这将提高水产品进口的门槛;此外,由于水产品的易腐特性,世界水产品贸易中加工贸易的比重将会增加。韩中日三国水产业发达,水产品贸易量巨大,中国水产品总产量已连续18年位居全球第1位,日本一直以来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产品进口国。韩中两国间的水产品贸易关系相当紧密,双方互为重要的水产品贸易伙伴,韩日之间的依附度则相对较低,韩中之间水产品贸易关系较韩日之间更为密切。韩国的水产品相对于中国处于显性比较劣势,相对于日本处于极为轻微的优势,中国相对于韩国和日本则处于绝对优势中。韩中、中日之间以产业间贸易为主,而韩日两国之间趋势不明显。韩中日三国都制定了本国的水产品贸易制度,除关税外,还有各种非关税措施。韩国和日本的水产品贸易制度比较严格,尤其是日本,有的水产品进口要求和标准极为苛刻。韩中日三国为缔结韩中日FTA做出了积极的努力,FTA的推进将使关税率急剧下降,关税引起的国境保护效果将消失,中国水产品贸易可能增加,韩国由于水产生产环境较中日两国差,增加出口的可能性非常小,而进口却会出现激增。借鉴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经验,促进韩中日三国的水产品贸易,政策建议是:充分发挥三国政府的作用;尽快制定能实现共赢的韩中日FTA方案;积极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及便利化;合理协调三国水产品结构;三国水产企业要提高水产品质量,积极实施品牌战略。韩中日水产品贸易比较研究使用的研究方法是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计量经济和统计分析的方法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创新之处是:在对世界水产品贸易发展分析的基础上,探讨韩中日三国水产品贸易的总体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提高水产品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采用贸易紧密度、区域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对韩中日三国的水产品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进行定量分析,在研究方法上具有创新与特色;从考察韩中日FTA的建立的角度研究其对三国水产品贸易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新时期中国外贸转型发展研究[D]. 黄安. 福建师范大学. 2014

[2]. 产业内贸易理论及对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借鉴意义[D]. 刘沙. 西南财经大学. 2000

[3]. 经济全球化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比较[D]. 富丽明. 辽宁大学. 2016

[4]. 基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我国对外贸易研究[D]. 江林. 福建师范大学. 2015

[5]. 跨越比较优势陷阱[D]. 白英姿. 吉林大学. 2008

[6]. 贸易结构对劳动者报酬占比的影响机理与实证研究[D]. 罗海蓉.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7

[7]. 中德机电产品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D]. 马鹏翔.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6

[8]. 构建中俄自由贸易区问题研究[D]. 徐永智. 吉林大学. 2016

[9]. 国际技术溢出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研究[D]. 张瑛. 西北大学. 2012

[10]. 韩中日水产品贸易比较研究[D]. 李洪铉. 中国海洋大学. 2008

标签:;  ;  ;  ;  ;  ;  ;  ;  ;  ;  

产业内贸易理论及对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借鉴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