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懋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河北省 07100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地的建筑业也随之蓬勃发展,建筑工程的工期较长,所涉及使用的材料繁多,施工工艺复杂,在建设过程中很容易受到社会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很容易出现各种质量问题。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迅速膨胀,建筑工程的数量与日俱增,而相关的施工人员专业技术水平、政府部门的监管力度、建设单位的安全意识却没有随之提升,工程质量事故屡有发生,不仅对工程造成毁灭性的破坏,也对人民和国家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安全是生产的第一要素,建筑工程的质量也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保证,这需要我们对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加大力度,确保质量过关,才能更好的实现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提升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问题;对策
1导言
从目前国家的发展水平来看,建筑事业的发展状况整体来说呈不断上升趋势,且未来一段时间都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就目前我国的建筑事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大部分建筑企业都有一定的管理经验,并且在管理工作的指导下,事业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但是在工程管理方面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都或多或少地对建筑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阻碍的作用,使企业的发展道路更加艰难。因此,建筑企业在工作过程中,要不断发展工作理念,要有加强工程质量管理的想法,才能够促使建筑企业的良好发展,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2加强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重要意义
2.1建筑工程质量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保障
随着经济发展的加速,国际之间的交流融合日益密切,企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作为生存之本,质量是企业应当坚守的第一要务,以质量创信誉,以质量求发展,已经是各个企业之间形成的共识。无数的事例说明,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存亡以及今后的发展。因此着重于质量管理,把控好工程质量,才有机会打造出自身特有的品牌特征,才能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这是市场发展的要求,也是企业发展更进一步的有效途径。
2.2建筑工程质量是国家经济建设效益的重要基础
经济建设推动建筑业发展,建筑工程服务于经济建设,建筑工程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与经济建设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工程质量太差,就会增加很多返修、加固、补强等工序,人力、物力、材料也会有额外的消耗,给用户带来了不必要的修理、维护费用,并且质量问题必然会缩短建筑的使用寿命,会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并且我们花了大功夫却造出了最低劣的质量,这本身就是一种浪费。
3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问题分析
3.1人力因素所导致的质量问题
由于人力因素所导致的建筑施工质量问题主要分为两种情况。首先,管理者的综合素质是影响整个工程质量的关键。各级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思维判断能力、思想道德素质都是影响其管理效率的重要因素。其次,底层施工人员的专业工作水平以及其文化素养也都是影响着建筑施工质量问题的基本原因。缺乏专业工作能力会导致其生产的建筑成品质量难以保障的问题,而缺乏文化素养则会导致其与设计人员沟通出现问题以至于建筑成品与初衷设计方案存在差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施工管理对于工程质量的影响
在施工项目管理中,管理者与施工者的素质是影响施工质量的核心要素,在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中,农民工占了施工人员绝大部分的比例,是建筑工程绝对的主力军,可是这支主力军的文化素质水平、专业技术水平、工作思想意识受自身限制有一定的局限性,缺乏工程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往往在不经意间埋下事故隐患;另外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尤其是高级管理者,优秀的管理层对工程质量的把控会更加到位,可是目前管理人员的层次、年龄、专业、素质等结构不合理,发展缓慢,已经无法满足工程发展的需要。
3.3建筑质量监督存在的问题
由于当前我国的建筑发展十分迅速,各地区的质量监管机构和监管人员数量与日益增长的建筑工程规模已经不相适应。在实际中,建筑工程数量众多,而监管人员不足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了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没有充分发挥作用。监管人员的能力与素质也亟需提高,监管人员的新老交替不及时,年轻的监管人员缺乏现场监管经验,老监管人员由于精力跟不上,基本不再亲临一线施工现象进行监管,从而导致了监督执法力量不足的问题。国家控制了监管费用的收取,部分监管人员的编制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落实,造成质量监管机构经费紧张,影响了质量监管机构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在县级以下的监管工作中,监督执法不严现象普遍,发现质量问题后存在讲情面现象,影响了质量监督执法的效果。建筑工程中本来就存在着复杂的人脉关系,基本都由本地企业参与施工建设,一线监督执法人员在现场发现问题后,施工企业仰仗某些领导的一个招呼就逃避了处罚,降低了监督执法工作的严肃性和威慑力。
4解决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问题的对策
4.1提高质量管理的科学性
在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往往更加重视企业的设备水平和施工水平,在这两个方面作出了很多努力。相比而言,在追求质量管理的科学性方面,企业下的功夫仍不足,力度也不够。追求质量管理的科学性是建筑施工企业在质量监管方面做出成绩的最高效的方法。提高质量管理科学性,应该怎么做呢?具体而言,就是要不断提高数理统计技术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水平,提高企业相关人员的职业素养和工作能力。这样,在解决具体质量问题的同时,还可以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这对企业整体实力的提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4.2建立健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制度是工程建设的依据和保障,要在建筑工程的各个环节制定好相应的规章制度,从源头上把控工程质量,要建立健全市场准入制和许可制,严格招投标制度,营造公平、公正的经济市场竞争环境;企业内部进行经营改革,推动技术与管理的双重发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净化市场环境,建立健全我国的监督管理体制,提高监管水平,保证工程质量。
4.3明确监管责任,提高监管水平
依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管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条例》、《质量管理领域违法违纪行为政纪处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明确建筑质量监管人员的责任。必须严惩在质量监管过程中的腐败行为,防止在监管人员查处施工现场质量问题时,领导出面打招呼的现象频繁发生,行政部门要确立零容忍制度。同时,建筑质量监管人员要牢固的树立责任意识,牢牢把握技术路线的原则不动摇,对于建筑施工现场确实存在质量管理问题时,保证既能够消除施工现场的质量隐患,又不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行政监管部门应该加大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使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到建筑质量执法的一线,协调有关部门解决质监执法人员的制度问题,让真正具备质监执法能力的人员发挥应有的作用。
4.4切实加强工程品质管理
应把对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作为企业各项工作的重点来抓,以此提高项目品质。建筑工程的品质要求比质量合格更高一个层次,它是按照一定的前期定位对建筑项目使用功能、配套设施、整体环境、耐久年限、抗震等级、舒适程度、美观程度等全方位的综合要求。品质要求的实现需要相关人员对项目进行品质管理。这一管理工作涉及项目规划、设计、实施、检查、维护的全过程。因此,可以说,品质管理是一项全方位、全过程的工作。这一工作做得如何对最终的工程项目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5结论
综合上述,在建筑工程建造过程中,相关的质量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整个施工管理活动的核心,是一项贯穿于施工全过程的、需要全体人员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社会经济在不断的进步,工艺材料、设备工具也在不断的创新发展,但归根结底,施工过程中要求的还是施工单位认真、负责地做好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的工作。对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必须从各个环节进行严肃认真的分析,找出其根源,然后进行认真的改进和逐渐的完善。
参考文献:
[1]林盛.浅析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江西建材,2015,01:266-267.
[2]祖贺楠.浅析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与企业,2015,05:27+29.
[3]徐乐.建筑工程中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和对策探析[J].江西建材,2015,22:254.
[4]邱晓春.浅议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问题及对策[J].福建建材,2015,10:109-110.
论文作者:于海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6
标签:建筑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人员论文; 企业论文; 质量问题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