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市场结构的实证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实证论文,中国论文,结构论文,工业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传统体制下的中国工业市场结构
1.中国工业市场结构的形成与演变
尽管产业组织分析理论的提出是以市场经济体制为前提的,但这并不影响将其应用于其它体制背景下的产业组织分析,因为,在任何体制下均客观地存在市场结构、厂商行为、资源配置绩效这一范畴的问题。所不同的是,体制不同,以上范畴分析的前提就有差异,形成的原因、内涵也就不一样,以及不同体制下配置资源的绩效不同。例如,尽管竞争不存在于或极少存在于高度控制的计划经济体制之下,但垄断确是既存在于计划经济,又存在于市场经济之中,所不同的是,垄断形成的原因在这两种体制下是有差异的。市场集中度、进退壁垒等问题更是各种体制下经济的共性问题。
从建国始到70年代末,中国的经济发展走了一条极其特殊的道路,采用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适应体制和经济发展战略的要求,中国的产业组织的发育和成长经历了以下演变:
首先,在建国初期,政府通过没收官僚资本主义企业,使之转变为国营企业,对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进行改造、在公私合营中进行产业改组,建立专业公司等形式,奠定了中国产业组织规模及其结构,以及企业之间专业化协作格局的雏形。在这一时期,中国的许多产业残缺不全,谈不上市场结构的完整与合理,只是在少数产业形成了有现代意义的市场结构体系,如,在棉纺织业形成了企业数目较多、大、中、小企业齐全由上海几个大型厂家占有较高市场占有率的市场结构格局。而在大部份产业里,市场结构均呈显的是规模小、企业少、市场集中度低的状况。产业里存在竞争与垄断,但是一种低层次的竞争和垄断。
随后,在“一五”计划时期,政府投资建成了156项重点工程和大批国营企业。这一措施弥补了中国的一些产业空白,并产生了一批规模起点高的骨干企业,大大提高了中国工业的规模经济水平,使中国工业的市场结构趋于集中,例如,在“一五”期间,政府建造了中国第一家大型汽车制造厂,不但填补了产业空白,而且还形成了汽车业高度集中度的市场结构态势。类似汽车业,拖拉机业、电工机械、发电机制造业的市场结构也呈显高集中度态势。加之政府在这一时期注重对民族资本的改造和产业改组,争取“裁并改合”、“以大带小”,对那些小中企业先改组合并,然后实行公司合营,以及淘汰少数落后企业的措施,使得中国工业市场结构呈现良好演变趋势。
1985年以后,政府采取了下放企业政策鼓励各地方政府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导致了小企业遍地开花、小煤窑、小钢铁、小水电、小化肥等小规模企业丛生,企业规模大大下降,整个工业市场结构趋于分散状态。
在此之后的整顿和调整,政府通过“关停并转”一部份经济效益差的企业,试办托拉斯等手段,使工业市场结构趋于分散的态势有所遏制。
文革期间,尽管政府也投资建立了一批规模大的骨干企业,如,第一汽车制造厂、燕山石化、扬子乙烯,但又强调搞地方工业自成体系,“大而全”、“小而全”结果加剧了工业市场结构的不合理,截止1977年末,除了铁路、民航、通讯、邮电等提供公共产品的产业仍保持高度的国家独家经营的垄断,以及自然垄断性极强的装置性产业保持高集中度外,其它应该保持高集中度的市场结构的行业,如:汽车、煤炭、烟草,均因有大量的中小企业出现而严重地分散。
2.中国工业市场结构演变的主要特征及其原因
显然,这几十年中国工业市场结构的演变转迹是曲折的,时而集中,时而分散,集中——分散——再集中——再分散的循环。每一循环之后,产业总规模伴随着经济的增长总有扩大,其表现是产业、厂商数目增多,在七十年代末,中国已拥有几十万家企业就是最好的说明。而且,每一次循环,既有促进集中的因素,最为突出的是,政府总是动员全社会资源兴办产业,建立超大及大规模项目,这对促进工业市场结构集中度的提高有强烈的作用。另一方面,往往又有很强的促进分散的因素,而且促进分散因素的效应总是大于促进集中因素的效应,其总结果,使整个产业组织的平均规模下降、平均集中度下降;使该垄断的产业没有垄断起来,该集中的产业没有集中或集中不够,比如,在中国的汽车制造业里,虽有一汽、二汽等几家大型企业,但同时又有近百家遍布各地的、各自占有的极低市场份额,而份额总和又相当可观的中、小型厂家,自然,这就冲淡了几家大型厂家的集中度。
如果视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市场结构的形成及演变过程为常规过程的话,那么,中国工业市场结构的形成及演变过程便是超常规或是反常规的过程,烙有极强的体制、发展战略以及发展水平的印记。具体地说,中国工业市场结构的变化过程呈现以下四个基本的特征;①市场结构变化都是由政府决策和推行的结果,而不是由企业自发、自觉地进行的;②产业组织的形成及演变几乎没有竞争力量的作用。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企业间在“跑部钱进”、“争项目”上存在的竞争;③市场结构的调整一般总是在问题积重难返的时才不得已进行;④市场结构的调整的重点一般是靠“增量”调整,“存量”调整的成份极其有限。
构成以上演变过程及其特征的基本原因是呈而易见的,简单梳理,有以下几点:首先,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强调中央政府直接控制经济,政府是唯一的投资主体、政府也是产业乃至微观企业资源配置的指挥者,而企业不是商品经营者。必然,市场结构的形成以演变是政府意志的结果。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以及脱离实际的集中计划,每次调整后的不长时间,经济生活中的矛盾便会尖锐起来,管理的力不从心、资源配置的低效率,使得中央政府不得不将有些权力或职能分散于地方政府,以减轻中央政府的压力,常曰之为,发挥地方积极性。于是乎,便有了建立地方独立工业体系的积极性。限于地方财力、市场容量限制,各地方争相上见效快、利益大的项目,上的项目又不得不是“小而全”。从全局看,产业设置重复便不可避免,市场结构分散化、小型化、集中度水平下降也是题中之意。再是,由于条块分割管理,又缺乏竞争,使得资源流动性非常低,“存量刚性”一术语形象地描述了这一现象。因此,每一次市场结构恶化只能从“增量”入手调整,而“存量”调整由于条块利益,和缺少资金及要素市场而变得非常困难。
社会经济落后也是造成以上特征的重要因素。
二、双重体制下的中国工业市场结构
1.现状与问题
从七十年代末至今,中国经历着经济体制的改革,改革的导向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阶段的体制特征是双重体制并存,在并存中,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与新体制经历了:以前者为主,新旧体制胶着,以后者为主的演变过程,伴随着体制的变化,中国工业市场结构经历了重要变化,表现在:市场竞争因素在市场结构的形成、变化中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厂商地位被确认、利润最大化目标的明确厂商的行为起来越来越市场化;政府在努力按经济规律、而不再是按长官意志办事,通过改组联合、建立各种类型的工业公司和联合体、建立企业集团,发挥中心城市作用、解决条块矛盾、改进政府部门的行政领导、实行政企职责分开等途径,从较深层次解决产业组织中的问题。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使得中国原有的市场结构状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产业组织突出地存在着下列问题:
①缺乏生产集中化,生产规模不合理,规模经济难以形成。首先,就同类产品生产的集中来看,商品经济发达的国家中,同类产品生产的集中度高。以钢铁工业为例,从表1可看出,在美国、日本等国家中,几家钢铁工业的年产量就占全国钢铁年产量的72%。而在英国,一家钢铁企业的产量竟占全国产量的85.8%。汽车工业生产也呈现高度集中。再以家用电器工业为例,美国的洗碗机洗衣机生产,仅沃普公司就占了全国产量的一半。通用电器公司等两家企业生产的房间空调器占全国产量的63%。日本的松下、日立等6家公司就占了全国电冰箱产量的98.8%。松下、日本等8家公司则占了全国房间空调器生产的70%。
表1 部分国家钢铁的汽车工业生产集中的情况
1976年的钢铁工业
1975年的汽车工业
国别 公司数量产量占全国 公司数量 产量占全国
(个) 比重(%)
(个) 比重(%)
美国874.1 3 93.3
日本577.5 2 63.4
西德572.4 3 63.5
英国185.8 2 72.0
法国374.1 2 83.4
资料来源:根据《战国帝国主义基本经济特征的发展》第7页整理,广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我国产业集中程度与发达国家相比是相差很远的。据统计,我国1985年大中型钢铁企业生产的钢占全国产量的95%,但它却分散在71年企业中;载重汽车产量占全国的62%,但它们也分散在31个大中型企业中。我国电冰箱、洗衣机生产也相当分散(见表2),其中能达到合理的经济规模、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不多。如电冰箱厂,1984年底产量达10万台以上的仅有广州和北京的两家,年产5万台以上的仅苏州的一家。洗衣机在1985年上半年时达到合理生产规模的(20万台/年)仅8家企业。不少厂年产量仅2~3万台,有的甚至年仅几千台。
表2 我国电冰箱、洗衣机企业分布及产量情况
产品类别企业
轻工 军工 机械 电子 医疗 船舶 乡镇企业 全国总产
总数
系统 系统 系统 系统 系统 系统
及其他
量(万台)
电冰箱厂① 116家 47家 25家 19家
3家
6家
1家 12家 139.0
洗衣机厂② 108家 49家 12家 24家
6家
- 1家 16家 87.1③
注:①为1984年数;②为1985年上半年数;③为1985年数。
资料来源:根据《工业经济管理丛刊》1986年第10期,第43页及《中国统计年鉴》,1986年有关资料整理。
其次,就资本的集中情况来看,在商品经济发达国家,企业资本的集中程度相当高。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拥有巨额资本的大企业迅速增长。例如,1950年全世界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以上的大公司只有4家,到1976年已有406家,这些大公司占全部工业公司数的0.002%,但却集中了资产主义世界加工工业资产总额的三分之二。以美国为例,其工矿企业中资产在10亿美元以上的大公司1948年为12家,到1976年已有206家,资产在100亿美元以上的特大公司,1960年为1家,到1978年增加到了15家。1970年美国总数0.05%的大型工业企业所拥有的资产额为全部企业资产额的48.8%。这种现象在其他发达国家也普遍存在。这些资本巨大的大公司,多数是多角化经营的,它们实质上是一些大型的混合联合企业。它们不仅生产多种产品,而且跨国生产经营,使生产国际化。
中国企业的资产规模与发达国家相比也是很不够的。除有极不少数大型钢铁、石油化工等企业外,真正多角经营型的大型集团公司则为数很少。这种状况使中国企业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
②产业组织规模结构不尽合理。产业组织规模是指产业中不同规模企业间的数量比例关系,可以从数量结构、产值结构、企业平均规模三个方面来考虑。
从数量结构、产值结构来看,一般表现为这样的特征:大型企业个数在企业总数中的比重不会很大,大型企业的职工人数占全部职工人数的比重比较稳定,但大型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产量和创造的产值在工业总产品和总产值中的比重应占相当大的份额。我国的情况却与一般情况有所不同。从与美国的比较中可以看出,中国和美国大中小企业个数结构基本相似,但中国中小企业的产值份额却明显高于美国(如表3所示)。之所以如此,其主要原因在于,发达国家的小企业是大企业充分发展,垄断程度不断加深的基础上,围绕大企业发展起来的,我国大企业未充分发展,势必造成小企业的产值构成过大,影响企业规模结构效益。
表3 中国与美国企业规模构成比较
中国(1981年)美国(1979年)
大型中小型大型 中小型
企业数(%)
0.4 99.6 3.097.0
产 值(%)
25.474.6 70.0
30.0
资源来源:刘国光主编《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第250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如果引入村及村级以下工业和城镇个体工业企业,我国小企业(及中型企业)个数所占比重将会大幅度提高,而其产值比重会相应下降。
从企业平均规模来看,小型化的趋势较为明显,这里难以找到直接的统计资料,用基建投资规模作近似分析。据10个城市全民基本建设汇总,1984年3212年基建项目中,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只占5.5%,50万元以下的小项目占52.2%,平均规模只有23.7万元,1000万元以下项目的平均规模也只有118万元,单位投资规模过小的结果必然是企业平均规模过小,导致中国很多本应充分利用规模经济的行业的企业规模远低于最小合理规模。
③我国产业组织中企业间分工协作关系较差。产业组织结构不仅包括不同规模企业之间的比例关系,而且包括不同规模企业之间分工协作关系。社会物质产品的生产,有两种主要组织形式:“全能式”和专业化协作化的组织形式,前者只考虑厂内的分工,不重视工业会范围和行业内部企业之间的合理分工,后者才符合组织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从中国企业规模组织来看,封闭型、全能型的企业较多,专业分工水平低,企业绝对规模大而有效规模相对很小,规模不经济。例如据中国1985年1789个大型机电工业企业的普查资料,机电产品外购零部件价值只占工业总产值的41.9%。如果扣除电子计算机、家用电器等典型的进口散件组装行业后,这个比例还会更低,如金属加工制造业为15.3%,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为16.2%,而国外机电行业零部件的外购部分常常占到总产值的50%-60%,可见,许多机械厂的机器零部件大部分是本厂生产的,专业化协作程度很低,零部件生产批量很少。
④产品差别化市场开始形成,但水平是相当低的。当前,企业间,尤其是同行业不同企业间的竞争除了有价格竞争之外,还有大量的非价格竞争,一些行业的企业的产品差别的行为成为较普遍的行为,广告、推销费用的大幅度提高,有差别的同类产品品种增多是这种竞争的直接结果,即,同行业不同企业的产品相互雷同,差别较小的状况正在改变。但是应当看到,中国的产品差别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是低的。
⑤进入壁垒有所降低,但不均等情况严重。由于中国工业的规模结构偏小,集中度偏低,技术水平也较低且专利保护不够,加之产品差别化水平也较低,除个别行业外,企业进入的经济性障碍主要是行政性的。在改革前,不但企业是否被允许进入是由政府决定的,而且资源也是由政府分配的。企业自主性的进入或退出几乎是不可能的。随着改革开放的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与地方自主权的扩大,行政性进入障碍已大大降低,因而从总体上说,大部分产业的进入障碍都很低。但由于改革尚在进行之中,与一般市场经济国家相比,进入的行政性费用仍然较高。而且这种行政性障碍具有相当大的弹性,对不同企业,进入障碍不均等的情况相当严重。
2.主要原因分析
本文第一大问题中分析的几点原因仍然能够解释以上问题。除此之外,新情况下产生的一些新因素对以上问题的加剧及产生起着重要作用,具体有:①在改革中,地方权力和利益不断扩张和被强化,受地方利益推动,各地方政府争相向有利可图的行业投资,从而借助地方政府的力量催生了大批中小企业。②经常性的需求扩张和市场短缺。为较快地缓解供应短缺,各级政府通常需要发展小企业。在企业有了一定独立利益之后,小企业可以高价进高价出,易于生存。特别是小企业通常更少受政府约束,更易于使用各种非经济竞争手段获取资源和市场,从而造成了资源配置向小企业倾斜。近年来,越是产品的需求旺盛,增长速度高的行业其集中度下降越大;而基本停滞的品种生产集中度却有所上升证明了这一点。同时在供不应求的市场环境中,自然缺乏产品差别化的动力。而当市场短缺状况得到扭转时,才促进了产品的差别化。③乡镇企业崛起。过去,农业的落后和城乡间的壁垒抑制了城市化和劳动力向工业的转移。改革后,随农业的发展,劳动力转移已成势不可挡之势,但城乡壁垒却未拆除,迫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只能就地转移。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更加剧了规模结构和集中程度的下降。④政府职能还没有完全改变。⑤通过政府制定科学的产业组织政策、通过立法途径调整市场结构的工作刚有开端,但实施不力,也缺乏经验,使得产业组织调整的盲目性,随意性,不协调性难以直接在短时期内克服。
三、向市场经济转移过程中中国工业市场结构的变化及其趋向
应当看到,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要素市场的发育、完善,经济生活的法制化,促进中国工业市场结构演变的主体正在从政府向以企业、政府的实质性转变;调整的力量将由利润为导向的经济力量替代行政性力量;调整的途径有产业的自组织力量、政府的产业组织政策、以及法律。产业组织的形成、演变正朝着合乎常规、有序的、合理的方向转变。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政府干予经济的水平的提高,将有助于这一转变。
具体讲,中国工业市场结构正在发生或将要发生以下良性变化:
1.除了极少数关系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的产品生产仍由政府独家垄断经营外,一些一直由国家独家经营的过度垄断行业的市场结构状况将因为适当引入竞争、允许其它主体进入而发生变化,过度垄断程度将有所降低。
2.随着中国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中国加入关贸总协定,一些本应有显著规模经济的行业,如果仍维持分散,低集中度的市场结构局面将难以为继,政府通过实施产业组织政策、将对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制品、化纤化工、汽车、家用电器行业实施产业改组,这些行业的集中度会大大提高。一些存在一定的规模经济但并不十分明显的行业,如,食品、服装、日用品等行业将实行适度规模经营。
3.由于资本市场,产权交易市场的建立,企业间兼并、合并、企业设立、破产机制的形成和完善,以及科学有效的产业组织政策的实施,资源的流动、重组、以及存量调整不再困难,这样会经常性地淘汰一些效益差的企业,也会不断地生成一些符合市场需要的各式各样的企业。应该说,不断淘汰落后企业,生成新企业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正常现象。这种机制将有助于在中国土地上形成一些规模起点高、集中度高,不但能占有相当国内市场份额,而且能占有一定国际市场份额的大型、超大型企业集团和跨国公司。也会促使中小企业通过技术开发、引进、改造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4.产业组织规模结构将趋于合理,形成该大规模的、高集中度的市场结构则规模是足够大、集中度足够高;该分散的、小规模的行业则足够的分散和小;该大中小规模企业结合的则合理结合的局面。也就是,该垄断的则充分垄断,该竞争的则充分竞争,没有过度垄断和过度竞争。为了达到此状态,政府的干予是必须的,政府将通过各种手段在一些行业设置必要的进入壁垒,规定企业进入企业的最低经营规模,限制不符合要求的企业进入市场。对某些长期经营亏损且低于最低经营规模要求的企业应责令其退出市场。
5.产业内不同规模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将合理化,形成大企业与中型骨干企业搞最终产品的组装和集中生产关键的零部件,而由中小企业搞其他工序和零部件生产的分工格局。
6.随着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立,各级政府职能的转变,以及有效的产业政策的实施,将会彻底改变地方政府不顾及全局利益以及地方优势片面追求建立独立完整工业体系,纷纷上那些利大,见效快的加工工业项目的状况。
7.政府通过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以及行政手段,将规范厂商的行为,防止过度竞争,和不正当竞争,维持市场竞争秩序,以促进工业市场结构的良性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