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社会不断发展,科技不断进步的今天,人们对于电力需求的不断增加,电网在安全使用中的最关键的部分就是继电保护器,这个关键的组成部分在电力系统中是不能缺少的。
关键词:电力继电保护;发展;故障处理方法
1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
众所周知,通常情况下,在电力系统的电气设备以及系统中,会出现故障问题,继保装置须能依照既定参数和要求,把故障设备或有关线路从电力系统中妥善阻断并切除,同时要确保保护装置在切除动时的自动性、迅捷性,以免故障扩大,保证未出现故障的电气设备、线路能够继续正常运行,同时避免故障设备进一步受损。此外,在电力系统有关电气设备和线路处于异常运行状态时,继保装置须依照系统运行的基本维护条件,能及时、准确做出反应动作,且及时向有关技术人员发出报警信号。此时通常不需要继保装置当即做出动作,而是需要根据对电力系统及电气设备的损害性实现延时动作,以免不必要的动作和干扰引起继保装置误动作。
2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1)中国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现状受到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发展的诸多因素的影响,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中国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相对较晚,相对较快。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电力系统故障和异常运行。(2)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发展趋势。伴随着进步越来越快的电网继电保护技术,将在一定程度下对未来的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在将来,完全一体化将是继电保护装置发展的最终方向。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可以充分体现继电保护的优点。完全一体化的发展离不开微型计算机的使用,当微型计算机真正参与到继电保护中来时,它能够在速度和储存方面发挥着非常大的作用,确保今后的电力继电保护技术的良好发展。
3电力继电保护的故障处理方法
3.1短接法
短接法也是判断电路故障中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它在原理上和更换法具有一定的类似性。但是由于短接法操作相对来说非常简单便利,因此更加受欢迎,在一般的电路检修当中被广泛应用。它的具体方法是有工作人员大致确定故障电路和目标故障元件,也是进行可能发生故障的概率进行排序,然后对其进行按顺序短接,如果将可疑的元件短接以后电路能够正常运行,那就说明被短接的电力元件存在故障,就可以对其进行维修或者是直接更换来排除掉故障。短接法相比于更换法不用拆装每一个元件,只需要简单的短接就可以达到目的,在手续上大大的简化了,因此也更加受到工程人员的欢迎。
3.2目视法
通常的说,在对继电器进行维修时,要使用最直接的方法,因为在维修中有非常的问题不能采用先进的仪器进行处理,或者相关的插件故障没有相同的备用产品可供选择。目前,国内继电器设计人员在维修设备时,采用这种方法分别处理开关拒动和拒动问题。在工作人员发出指令时,假如说全部指标能够正常,那么就能够可以发现装置内部存在设备问题。另外,观察继电器的颜色和气味是判断是否有故障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当继电器相关部件变黄或发出部件燃烧气味时,可以识别故障。用这种方法更直接地观察设备故障,有利于直接处理继电器故障。
3.3参照法
该方式则是以正常状态以及不正常状态设备为对象,针对其参数展开比较,依靠结果差异来明确故障位置。该方式通常和继电保护伴有的接线故障极为契合,其主要是针对接线实施定制检验,而后将其结果和正常结果展开对比来明确差异,从而检查相应故障。此外,如果回路以及设备经过接线处理之后仍旧未能正确恢复,那么便可依靠参照法进行检查,可依靠同类接线加以参照。比如,针对继电器实施定值校验,若发现某校验结果相较于正常值有明显差异,切忌依据经验对故障进行判断或者是据其数值展开调整,而应与正常且相同的继电器展开比较,进而明确其故障原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4逐项替代法
这种方法用来确定问题电路是非常有效。变电站由于电器元件较多,整个电路非常复杂,在发生故障时有时候是非常难以确定故障发生区域的,因此采用这种将整个一条并联电路逐项替代的方法能够快速的确定出问题电路。然后,在根据前述的几种方法来确定具体电路上的故障电力元件。正是这种方法的存在才大大简化了复杂电路的故障发现和确诊的流程,具有很好的实用效果。
3.5直接法
对于继电故障来说,通常有部分故障很难依靠仪器展开检查,或者是故障位置很难使用仪器或者是依靠组件进行替换,此时便可采用直接法加以处理。比如,某十千伏类型的开关出现拒分或者拒合等故障,待下达相应操作命令后若合闸接触器以及跳闸线圈等均可正常运转,那么该回路便是正常,故障并未出现在回路,而可能置于内部。此外,若可于继电保护现场查看继电器内部有发黄情况,或者是某组件存有烧焦气味等,便可判断故障位于内部组件之中,而后针对此组件实施更换处理便可。
3.6替代方法
如果继电器保护失效,可能失效或明显失效的插件或组件应更换为工作的插件或组件。这样,您就可以用替换插件或组件来识别实际的问题,并确定故障的范围。也可以使用目前正在维护中的外围设置或继电器,用故障或更复杂的电路更换设备,甚至继电器。
3.7分段处理法
分段处理法主要是针对一套设备将其分成2个及以上的部分,而后根据顺序逐步进行处理。首先,对于高频保护下收发信机无法发信或者是远方无法启动本侧发信、无法收到3d警告等多种故障进行检查时,便可实施分段处理法。该方式应先脱开通道,而后负载需要接入75Ω,借助电平表等来对自发自收等状况进行检查,并按照负载端能够测出合格电平来判断本机是否伴有故障。而后再接入通道,并对通道口进行测定,同时还应与滤波器通信电缆端测进行结合,从而将电缆好坏展开排除。其次,对远动或者是光纤通道进行检查时,可以先将通道口解开,而后将回路加以短接,借助内部自环来对装置是否正常进行检查,再于外侧短接环起来,检查其是否能够收到自发信号,以此来判断通道状况。
3.8对比处理对策
对比处理对策,其内在机理便是将没有问题的设备和产生了一定问题的设备一同进行比较剖析,之后从各个地点寻找有故障设备的故障点。此种处理策略可运用到多个方面,可运用在接线故障寻找中,也可运用在定期检查中,预期值与检测值有很大差距,而且无法准确确定故障点的状况。在处理故障的过程中,假如替换零件以后,依旧无法稳定运行,这个时候,故障检修者,便可利用同种类型的设备实施再次接线的检查工作,一般状况下,在二次接线系统恢复过程中,假如接线不正确,则会导致开关不能顺利开合。故障检修工作人员,可采用参考临近线路的接线方式,依照线路标号信息,对线路逐个加以对比与检测,用最少的时间找出故障所在位置。
结语
综上所述,继电保护系统是电力系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故障检测和排除是继电保护系统的核心工作,为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应采取健全措施保证继电保护系统准确分析故障并及时处理,充分保障供电的稳定,保证整个电力系统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贺青童.35kV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设计与应用[D].河北科技大学,2017.
[2]周立军.提高宿州电网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7.
[3]王辉.多直流送出交流系统继电保护动作特性分析[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7.
[4]赵世宇.电力继电保护故障检测与维修[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2):6.
论文作者:赵广宇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6
标签:故障论文; 继电保护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继电器论文; 接线论文; 电路论文; 设备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