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昌邑市外国语学校 山东 潍坊 261300
摘 要:基于核心素养模式下,初中物理的教学应该改变教学观念,从应试教育、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转变为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基准,以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能力为己任的核心素养教学观。在核心素养下,在初中物理总复习阶段,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把物理知识点掌握牢固,把各知识点串联起来灵活应用,如何高效复习,提高物理中考成绩,是每一位物理教师需要解决的难题。我在总复习阶段,强化知识点,牢固掌握基础知识;根据学生基础分层复习,根据遗忘规律进行有效记忆;加强各知识点的串联,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效提高了复习效率,提高了初中物理成绩。
关键词:梳理知识 强化基础 分层复习 有效记忆 知识串联 解决问题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物理教学,抛弃以前以应试教育,以分数论英雄的教育观,全面以学生为基础,让教师开始将教学的目光移到培养学生的关键技能上来,体现教育的核心价值,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夯实基础。
根据我多年从教毕业班的经验,在认真分析近几年物理中考题的基础上,对基于核心素养下的物理中考复习的策略和方法谈一些自己的拙见。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复习中要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强化知识点,牢固掌握基础知识
基础是关键,只有基础好了,才可能取得好成绩。基于核心素养在第一轮复习中,根据学生自身特点,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物理学业水平考试指导》的学习和研究上,做到定时间、定内容,明确中考对各章、各知识块的知识点的能级要求、变化情况、考试新动向;重点、难点、学生的薄弱点在哪里,就设置怎样的典型例题和针对性练习,做到心中有数。
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在学新课时可能没有全面正确地掌握,在复习时就有必要强化和加深。当然我们也可以根据学生平时学习和复习中暴露出来的问题,通过“设陷”来纠错。“设陷”就是要在学生的错误认识上设陷,以消除接受科学知识的障碍;“设陷”就是要在解题思路上设陷,以克服消极呆板的思维定势;要把典型错误,拿出来让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刨根求底。对于同一类问题,要变换方式,在新情景、新角度中设置练习,进行反复训练,并及时反馈,扎扎实实把基础夯实,让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物理复习中要根据学生基础分层复习,根据遗忘规律进行有效记忆
在综合复习阶段,学生的差异很大,为了使复习更有针对性、更有效,以“面向全体,分类指导”为原则,在综合分析学生的基础水平、物理学习能力、潜能及认知心理的基础上,把学生分层,允许学生根据复习情况,可以变动,实行民主,以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首先,教师要分层备课,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复习目标,做到“保底”不“封顶”,同时设计不同层次的复习方法、课堂提问、练习作业等,使普通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饱”,优秀生“吃得好”。
另外,在课堂教学中,处理好同步教学和分层教学的关系,既有面向全体,又有兼顾各层次学生,使各层次的学生有所为、有所得、有所乐。在作业设置上,对普通生要求完成一定数量的基础题,加强基本功训练;中等生完成一定量的巩固提高题;优秀生加做一些有一定难度、灵活大的综合题;并鼓励低层次学生在完成作业后,尝试向中层次作业冲刺,并及时调整各层次学生的作业量和难度。
根据遗忘的历程是先快后慢,遗忘最严重的时刻是在识记之后的头一天,甚至发生在最初的几个小时、几分钟,以后遗忘的速度会逐渐缓慢下来。在复习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及时复习,每天给学生提出明确的复习目标,与学生一起与遗忘作斗争。适时帮助学生总结、浓缩记忆口诀。
例如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等大、正立、等距、虚像。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像倒,位异侧;虚像正,位同侧;1倍焦距分虚实,2倍焦距分大小;沿主轴像随物同向移,像与像距同时变(大或小);镜不动,上下左右物像反向移;物固定,像随透镜移向同。托盘天平的使用:一放,二调,三测量,左物右码勿搞颠,增减砝码镊子行,先大后小要记牢,砝码不平移游码。左盘等于右加游,记牢数据带单位。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物理复习中要加强各知识点的串联,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在复习中应把知识点串联起来,突出物理过程的分析,理清解题思路,弄懂相关知识,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例题教学中紧扣知识点选取典型题目,让学生思考后说出分析方法和解题思路,教师把清楚简洁易懂的思路和分析过程板书,然后让学生自己解决。简单问题只解读重点和关键,其余问题全部留给学生自己解决,教师随堂检查抓落实。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动手动脑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取得较好的复习效果。
其次,要通过重点知识的专题复习,比如如何测密度、如何测电阻、解题方法等,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复习中普遍存在的难理解的共性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题”复习,活化深化课本知识,注重思路、方法和技巧的指导,将知识和能力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素质。
最后,在练习中精选习题,用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以点带面的方法,使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从而加强知识的联系与综合应用。
论文作者:孙超 杨得祥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8月总第3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5
标签:学生论文; 物理论文; 素养论文; 知识点论文; 核心论文; 解决问题论文; 基础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8月总第30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