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维教学,论文_杨军

—— 一堂物理课的教学结构设计及反思

杨军 (成都石室外语学校 四川 成都 610000)

【摘 要】 思维课堂,是指以发展学生思维为核心,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这种新型的教学思想能促进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五维教学法 ;初中物理;以学定教

中图分类号: G6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6)06-007-02

在我校大力提倡五维教学,推进课改,探究有利于我校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情况下,听了几节我校几位初中物理老师的“五维教学达标课”后,感触颇深,现以以我校一位年轻教师执教的八年级物理下册《杠杆》第一课时为例,谈谈怎么构建五维教学

【课例】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杠杆》第一课时

【课型】新课教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杠杆;

 (2)理解支点、阻力、阻力臂、动力、动力臂。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举例认识杠杆,会分析杠杆的几个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了解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认识杠杆。

教学难点:理解杠杆的五要素,会画杠杆的力臂

(一)课前

预习作业

1 、杠杆:在 下能绕 转动的 物体,叫杠杆。

2 、杠杆五个要素:

3、力臂: 。分为 。

4、你认为生活中有哪些工具属于杠杆?

【设计说明】本人认为预习作业的设计一定要做到简单精致,落脚点更多的应该放在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兴趣上。课前让学生通过预习或了解,或试图理解,或探讨学习内容,为课堂学习收集相关信息,做到有效先学。其目的:一是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锻炼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

(二)课中

1、自主探究——引思激趣、反馈调整

教师活动:(引入)播放古埃及修建金字塔搬石块的视频,并介绍阿基米德的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

( 置疑):阿基米德说这句话的根据是什么 ? 你认为这可能吗?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书上图11-1-3:生活中的常见的杠杆。

学生举出生活中的杠杆。 进行讨论,找出图中杠杆的共同特征——都绕一固定点转动。 得到杠杆概念: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杆,叫杠杆。

教师活动:根据学生反馈的情况进行引导补充:“硬杆”指在力作用下不易发生形变的受力的杆状物体,可以是直的也可是弯的,形状也可以是各种各样,可是方的、圆的等。 并要求学生再举其他例子。

【设计说明】教师通过多媒体所能提供的图象、声响、色彩、文本、动画等资料,创设一种与知识相通的特定情境,使学生在这种特定的情境中去看、去想、去交流,引思激趣,从而使学生自主参与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的探究。这是一个学生个体主动参与学习,充分发挥个体学习水平的重要环节。学生根据教师的学习提示,利用自己预习时搜集的学习材料进行自主探究。围绕自己的兴趣点去思考、获取知识。在此过程中,学生头脑中会产生不少的问题,有的是重点,有的是难点,有的学生可以自行解决,有的一时半会儿解决不了。因此,在这个教学环节上,教师注意收集学生学习的反馈。通过师生间的互动,引导补充解答疑难、肯定他们的学习成果、弥补他们的不足之处。学生把学习中的预学结果和其他疑难问题反馈给教师,更有利于信息的获取、处理、再生成,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对进一步教学做出调整。

2、互动交流——点拨激励、智慧共享

教师活动:根据杠杆撬地球的例子,讲解杠杆五要素的概念,并画出杠杆撬球中的各种物理量。

并出示例题:要求学生画出它们的支点、动力和阻力。

如:铡刀、瓶盖起子、独轮车、铁锹等。学生在画的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活动:理解杠杆五要素,各学习小组讨论例题中五个工具的五要素,并画出来,再派代表将自己小组讨论的结果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出来。各小组分别对其他小组的答案进行讨论和思考,找出错误之处,互相学习,加深认识。并将本小组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总结出来,例如:力的作用线延长用什么线等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明确:力的作用线延长用虚线等。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设计说明】在这一过程中,各学习小组同学在通过自主探索,完成初步意义建构的基础上,围绕探索的问题,利用与老师对话,与组员对话,与同学对话,形成多维互动的态势,汇报自己的探究收获,交换不同的见解,合作完成学习任务。首先小组内围绕学习任务和预习中的共同问题展开交流和讨论。讨论中能解决的问题要形成具体结论,不能解决的问题留到全班交流时由小组代表发言提问,由其他组的同学或教师帮助解答,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共同探究的精神和包容接受的涵养。讨论、学习的结果由小组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展示,代表发言时其他同学必须保持安静并认真倾听,对汇报结果有疑问或有不同意见,须举手经教师同意后方可发言。通过学生汇集学习疑难,同学间相互解答,综合培养学生听、说、分析、逻辑思维等能力。这一过程是学生充分展示学习成果,体验学习成就的个性过程,我们允许学生通过个人口头表述,多人争辩、质疑,力争让每位学生参与交流和评价。在互动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自主课堂十六字”方针(大胆大声、敢想敢问、善听善辩、能结能展)。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大胆说话、自信表达见解、静心倾听思考、尊重他人求同存异的良好素养,并在严谨、民主的治学氛围中获得知识与能力的提升。

在这一个环节中,教师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展示自己的窗口,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空间,让他们自由交流、争辩。教师要对学生学习较大的难点和重点进行画龙点睛地讲解,采取师生互动法巧妙地分析知识,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最后,在教师的积极调控下,通过学生之间交流、讨论,形成对问题的正确理解,重新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教师作为一个组织者、引导者,抓住契机适时点拨,帮助学生进行意义建构。教师既要准确把握对课堂的调控和引导,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尊严,让课堂教学在轻松、活泼、严谨、民主的氛围中有序、高效进行。

在交流讨论中 “互动”贯穿于学习过程的始终,它对学习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及其意义的最终建构都有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师生、生生在交流中碰撞,在争论中启发,真正地达到共识、共享、共进。

3、评价梳理——归纳建构、学法迁移

教师活动:引领学生进行课堂小结。并对精彩的地方加以肯定,对不足之处加以指正。

学生活动:在老师的指引下对本节课知识加以总结归纳,并根据自己所学情况,各小组自评,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学习别人的长处。

【设计说明】教学评价是新课程重点探讨的话题之一,也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一个平台。评价梳理其实就是一个认知迁移的过程,也是“十六字方针”中的“能结能展”的最好体现。这一环节要求教师要依据课前的既定目标,在学生知识形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学习的历程,总结评价本节课求知的见解、收获、体验,进行梳理、反馈,鼓励学生树立善于思考、勇于质疑、敢于创新的思想,培养学生多元化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发展,使每位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成。这样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学习知识的感知,消化、吸收,把知识内化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发现规律,归纳学习方法。 让学生能充分认知自主学习的过程,使知识系统化,使技能规律化,不断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后:拓展深化——成果展示、激励发展

教师活动:布置练习(精选针对性强的习题)

设计说明:教师在布置课后练习时要关注学生的心灵和需求,提供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拓展习题,难度要有梯度,让学生除了巩固所学知识,也能提高应用能力,为实现创新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在这一模块中,要求教师通过设计基础型、能力型、探究型、体验型、等有梯度的作业,为每一位学生提供进一步学习探究的方向,引导学生进行更加积极的学习。并通过不同展现方式让学生进行练习后的交流与展示,让学生个性得以张扬,心灵得以舒展,兴趣得到发展。

对“五维教学”的反思

以上是本次教学的主要环节,本节课构建了以“小组合作探究”为主要形式,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理论基础,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学习时段,以“搜集资料―→自主探究―→互动交流―→评价梳理―→拓展深化”为主要环节的课堂教学模式。“搜、探、动、评、拓”是本教学模式的五要素。但在具体实施上出现了一些不能忽视的问题,首先,课前预习督促不够,出现了部分学生没有预习的情况,第二,课堂有些环节时间安排不够充分,在学生发言提出问题的时候,时间过短,导致有些是老师直接提出来,没有完全展现学生的主动性等。

面对以上问题,我认为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动态的,我们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学生基础和教学时间的安排等需要作相应的调整。因为我们的“五维教学”课堂模式的最终评价标准并不在于教师讲得多不多,精彩不精彩,而在于学生是否都积极参与、思考,是否有实实在在的收获。所以应以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先学后教、交流合作。课前强化集体备课,精心设计教案,学生注重预习,做到有效先学;课中实行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共同进步;课后精心设计作业,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当然,“五维教学”的初中物理教学模式,还需要逐步完善,继续打造,从真正意义上达到“五维课堂,以学定教”的具体要求。我和我的同事们在教学实践中会继续积累材料,写好反思,总结经验,让我校物理课堂深入人心,用以指导教育教学,使学生快乐中生活,在自信中成长。

论文作者:杨军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6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4

标签:;  ;  ;  ;  ;  ;  ;  ;  

五维教学,论文_杨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