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竹[1]2004年在《数字化教学中家长与学校互动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是网络化的世纪,我国教育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通过采纳高效的计算机技术、先进的网络技术和丰富的应用软件,并且结合教育信息化的理念,数字化教学逐渐向传统教学中渗透,而家长与学校的交流也是数字化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基于这样的背景,我们设计和开发了数字化教学中家长与学校互动平台。 浏览器/服务器结构实现了“瘦”客户端,使得整个系统的维护量很少,而且系统减少了向数据库服务器发送SQL请求,使系统性能更佳。另外,这种结构能够实现更为细致的授权定义,从而增强整体系统的安全性。这种结构也体现了分布式应用系统的含义,分布式应用系统结构把系统不同的运作部分分布到独立的机器中,使整个应用系统的延展性大为提升,已成为众多厂家争相采用的新型体系结构。 本文对浏览器/服务器结构和以前的网络计算模型进行了分析比较,阐述了浏览器/服务器结构的工作原理及其特点,说明了平台所选用结构的合理性和优越性。另外,本文对开发家长与学校互动平台所采用的ASP.NET技术、ADO.NET数据访问技术、C#、组件技术以及XML技术等都进行了详细论述,说明平台所采用技术的先进性、优越性和适用性。 本平台实现了信息浏览与查询、网上讨论、留言等多种功能,并且给管理员提供了基于角色的平台管理功能,在平台的吸引力和亲和力等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对于家长和学校相互交流的一些特殊要求给予了充分考虑。本平台提高了家长与学校相互交流的效率,是一个基于互联网的、功能完善的、扩展性好的、安全可靠的、实用性强的家长与学校之间相互交流的平台。
卞良[2]2008年在《数字化教学中家长和学校互动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论述了数字化教学中家长和学校互动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本平台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分布式结构、集中式管理和先进的技术,实现了信息浏览与查询、网上讨论、留言等多种功能,并且为管理员提供了基于角色的信息管理功能,是一个功能完善的、扩展性好的、占用资源少的、使用效率高的、安全可靠的家长与学校之间相互交流的平台。
冯海[3]2011年在《基于网络环境的协同教育群体互动模式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协同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更是未来教育的主流。协同教育是一个综合的教育系统,主要由学校的协同教学、协同学习,家校合作叁大部分组成,其主要的参与群体包括教师群体、学生群体、家长群体和专家群体四大人员构成。协同教育的成功与否主要体现在四大群体间的互动是否有效开展,同时也受到系统支持平台和资源的制约。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以甘肃省教育厅的城乡互动项目为基础,借助甘肃省中小学现有的信息基础设施,构建一种基于网络环境的协同教育群体互动的模式,提出支持群体互动的有效措施、指导策略、保障机制。在这种模式的应用实施过程中,观察参与互动的群体成员的行为和情感变化,用科学的数据分析方法,验证这种模式的有效性。本文的研究重点是协同教育系统中的教师群体实施的协同教学模式的应用。通过观察学生群体发生协同学习行为过程中的学习方式的变化,来验证协同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能力产生的影响。通过观察家长参与协同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探索协同教育所产生的社会价值和效应。本文主要由五大部分组成:第一章,简明扼要地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二章,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之上,梳理了相关理论基础和概念,深入分析了参与协同教育群体互动的特征和影响因素。在总结和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专题学习网站动态生成系统的协同教育群体互动模型。第叁章,在构建的互动模型指导下,开展基于网络环境的群体间互动应用实证研究,针对互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策略和保障措施。本章详细地阐述了应用协同教育平台促进群体间开展有效互动的过程。第四章,在统计分析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对协同教育群体的互动效果进行了评价,主要以教师能力的提升和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方式的变化为重点进行评估。第五章,在前面进行的研究基础上,归纳出本研究的结论。同时,对研究过程和研究内容进行了必要的反思和总结,也为下一阶段的应用推广提出了建议。
白俊萍[4]2012年在《区域性基础教育数字化校园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对于教育事业的建设力度,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教育信息化也由最初的高教普及逐步的向基础教育方向发展。然而,基础教育信息化具有鲜明的应用特色,各中小学在开展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过程中,通常又具有一些各自相异的实际需求。这对于目前还处在概念成长期间的,缺少统一标准的数字化校园建设而言,意味着一项庞大的信息工程。合理的利用政策倾斜和经费投入,加大数字化校园的可复用性,避免相同功能的重复开发,成为教育部门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于北京市朝阳区数十所中小学的实际走访调研,利用当前主流的信息管理技术,将学校需求与信息化实现相结合,设计出一套区域性基础教育数字化校园平台。根据电子政务协同工作技术框架的要求,考虑到该平台的功能和性能,从技术角度出发,该平台应采用XML应用系统结构,进行信息交换、存储和应用集成。同时,基于Web Service技术来做应用集成,以保证应用系统间的功能集成;运用Portal技术实现展示层集成,以保证为特定用提供统一的门户服务,实现应用展示的定制化与个性化。区域性基础教育数字化校园平台实现了在具备相似基础教育环境中的同一化平台设计,考虑到不同学校的实际应用情况,部署特色应用,充分满足广大中小学的实际教育、教学、教研需求,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庄弘峥[5]2017年在《儿童英语教育类App传播模式与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App(application)是指应用程序,app作为数字媒介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已经涉足教育领域。苹果公司称App Store应用商城里有超过17万专门为教育设计的app应用程序,其中包括针对儿童教育类的app。这些面向儿童教育的app成为许多应用开发者的关注热点,一些与儿童教育相关的app逐渐得到教师和家长的认可和使用,甚至通过app布置英语作业。本文以AppStore儿童类应用程序以及教育类应用程序中的涉及儿童英语教育的app为例,研究儿童英语教育类App的传播过程和模式,以及从儿童使用app学习的知识建构过程以及学习的行为表现来探析这类App的作用与效果。本文通过对儿童英语教育类App的内容分析,概述了国内现阶段app产品的基本内容与形式特征。借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分析儿童英语教育类App的"情境"要素、"协作"要素、"会话"要素对意义建构的作用,借鉴理查德·E.梅耶的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说明儿童运用app的认知学习过程。通过问卷调查,本文简单描述分析了儿童使用app媒介的需求,结合儿童在学习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行为表现,探析app的传播效果。本文对app媒介传播过程和模式的研究可以加深对儿童使用app学习英语的认识,对效果的探析有助于进一步评价app对儿童的英语教育作用,从而帮助研发者开发更利于儿童英语学习的app。本文将儿童英语教育类App分成了主题独立型和综合型,突出了 app学习路径的引导作用。针对儿童学习的四大环境,本文构建了 app的教育传播模式。研究发现部分app具备建构主义学习的情境、协作、会话条件,但仍有部分app缺乏对学习过程的重视。部分学习行为或效果在不同年龄段和性别存在差异,比如女性儿童与家长发生会话学习的积极性比男性儿童高。一款好的儿童英语教育类App应该是适合儿童年龄段使用,以清晰的教育目标和优质教育信息为基础,重视儿童启发式学习的过程,重视家长的信息把关作用以及家长的学习协作角色,增加家长与儿童共同参与的学习机会。
王庆洋[6]2018年在《中小学教师一对一数字化教学能力培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内外对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不断得到提高,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互联网+教育”正当其时,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一对一数字化教学正是这一理念下最显着的表现。在一对一数字化教学环境下,中小学教师对教学方式的把握直接体现出教师的数字化教学能力,同时又体现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水平,中小学教师的一对一数字化教学能力是开展一对一数字化教学的前提与基础,一对一数字化教学能力会直接影响到一对一数字化教学效果,通过参与相关培训是最有效提升其能力的途径之一,因此,有必要针对中小学教师一对一数字化教学能力的培训展开相关研究。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观察法四种研究方法,对已经开展一对一数字化教学的中小学学校教师进行调查,调查目的旨在总结出中小学教师一对一数字化教学能力现状。本研究首先主要对中小学教师一对一数字化教学能力培训相关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以及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介绍,这部分是文献分析总结的重要内容。然后对中小学教师一对一数字化教学能力现状进行调查,结合文献研究的内容,编制调查问卷、设计访谈提纲,再结合一对一数字化教学优秀课例,从多个角度了解中小学教师一对一数字化教学能力现状。结合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的研究,对中小学教师一对一数字化教学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合影响因素,得出解决办法。通过研究得出,一对一数字化教学理念薄弱、信息技术基础操作能力不高、一对一数字化教学设计能力不强是制约中小学教师一对一数字化教学能力的主要原因,最后根据这些制约原因,在相关的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下,设计出中小学教师一对一数字化教学能力培训方案。
王东[7]2016年在《未来教室的教育功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技术变革教育的样式和形态,在人类历史的一个很长时期内其发展速度极其缓慢,以至于教育学的理论研究总是远离技术变革教育的实践研究。20世纪中叶,斯金纳关于“程序教学与教学机器”的革命之争开启了新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的关系研究;20世纪80年代中国教育界关于“新科技革命与教育”的热烈争论,拓展了技术与教育的学术研究;直至当前有关“互联网+教育”抑或“教育+互联网”的观点纷争,尤其是教育信息化对于学校教育实践变革的主动或被动的深刻影响,表明技术与教育的学理研究业已构成教育学理论的一个重要学术领域。本研究选取的正是技术与教育的关系(或谓之“教育信息化变革学校教育实践”)这一在当前的教育学理论研究中不太受到重视,同时也是在教育社会学常规的学术研究中相对薄弱的研究领域(或许还能称之为“教育技术社会学”范畴的研究主题),研究的问题是:以技术为支撑的未来教室的教育功能及其制约因素是什么?本文主要采取质性研究结合实地研究的方法,以S市“未来教室变革课堂教学项目”为研究对象,借助于结构功能论的理论视角,运用“课堂结构一教育功能”的分析框架,以文献法、课堂观察、访谈录音、实物搜集、拍摄照片、课堂视频搜集、个案搜集等方法收集资料。研究者自2015年3月份进驻研究现场,尽可能以务真求实的态度,借助于同事、学习者、帮手、朋友多重身份与“未来教室”的建设运维者、研发者、使用者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①,通过走进“未来教室”的研发建设现场、项目管理现场、课堂应用现场和走进教师的教学生活进行研究资料的搜集工作。经过近7个月的实地研究,笔者收集了大众媒体、学生、家长、教师和研发者对“未来教室”的认知、疑问和建议等资料;目睹了未来教室在学校中的境况、遭遇及课堂教学应用的场景;掌握了项目管理者推进未来教室课堂应用的策略和措施等材料。自2015年10月起,笔者采用录音文字整理、主题编码、选择性编码等方法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研究,并在多重角色不断重复、交叉、最终走向归位的资料分析过程中,尽可能秉持价值中立的立场解释研究发现,在不断地进行理论思考和反思发现的前提下对研究发现进行归纳总结,形成研究结论。本文的研究结果及发现如下:一、未来教室和未来课堂是一对歧异术语,需要对其进行规范和重新定位:未来教室是一种以技术为支撑的新教学环境,未来课堂是建立在未来教室基础上的一种新的课堂教学形态。二、未来教室的课堂结构相比于传统课堂结构更加复杂,课堂结构的组成要素已从传统意义上的“教育五要素”(一个教师、统一的教学内容、统一学习的学生、固定的时间、封闭的空间)演变为技术背景下的“新教育五要素”(多位教师、分层分类的教学内容、个性化学习的学生、灵活的时间、开放的空间)。叁、在S市借助未来教室的课堂变革实践中,未来教室教育功能的演进过程大致经历了“承担展示参观场所的功能”、“承担做公开课场所的功能”、“成为常态化教学场所的功能”叁个阶段,其过程是循序渐进和坎坷复杂的。四、概而言之,未来教室主要具有四项教育功能:①显性正功能重点表现为两方面:更有利于知识的传递、接受和发现;更有利于课堂内外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②显性负功能表现为由于技术的不稳定、教师操作技能的不熟练从而影响课堂教学秩序的稳定性;③隐性正功能变现为有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和个性化发展;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④隐性负功能表现为削弱学生读写算能力的培养、导致思维方式的碎片化。五、未来教室教育功能的正常发挥受制于一项新的课堂教学规范,即教师的“课堂技术规范”的遵守和运用。这种课堂技术规范主要涉及教师对待技术的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责任与义务等方面。六、透过帕森斯的AGIL功能分析模型可以发现:未来教室变革课堂教学实践的前期目标基本达成;但是整体上尚处于适应阶段;未来教室能够整合传统教室的功能;未来课堂教学形态的维持模式正在形成。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一、技术正在深刻地改变着学校课堂教学的过程、结构和结果,在延展和深化未来课堂教学教育正功能的同时,也产生了鲜明的教育负功能。以技术为支撑的未来教室一方面具有教育的正功能,表现为更有利于知识的接受和发现、有利于增强课堂内外的人际互动,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发展,也有利于教师专业化的成长;同时也具有明显的负功能,表现为受制于技术本身和教师操作技术的能力从而弱化了课堂教学秩序的稳定性,尤其是对学生读写算能力的限制以及思维碎片化的可能影响。二、未来教室教育功能的发挥在宏观和政策层面依赖于行政发动,在微观和实际操作层面取决并受制于一项新的课堂教学规范:本文称之为“课堂技术规范”,课堂技术规范是未来教室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教育正功能、加强未来课堂教学秩序稳定性的重要变量,同时也是衡量和评判教师教育能力要素中的必要组成部分。
刘茂祥[8]2017年在《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动力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沟通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及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指标,然而对普职沟通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研究十分缺乏,高中阶段的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之间的横向沟通研究亟待引起关注。基于我国国情,选取客观存在的两类学校——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动力机制作为研究对象,是为了促进“人人出彩”以及人的可持续发展、夯实人才培养立交桥建构的根基。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动力机制研究,旨在探讨一种促进普通高中与中职校彼此通联、相通的力量。这种力量推进两类学校之间的沟通,形成高中阶段整体的、新的有机构造体,促进沟通要素形成有序运行的动力系统与行动路径。其创新点就在于理清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框架中“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之间的横向沟通机理,将落脚点放在探讨普通高中与中职校这两类具有规模发展与类型发展特点的学校间相互关系上,对于不同类型人才(包括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人才)早期识别与培育均有价值,有利于推进未来人才供给侧结构化改革。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动力机制研究,立足于教育学关于“人的全面而有个性发展”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作为两种教育类型发展”的观点,借助协同学、整体性治理与多元智能理论作为分析基础。通过对部分院士、专家、教育行政人员、教师、学生以及其他社会人士的问卷与访谈调研,以上海市四所示范性普通高中与叁所中职示范校的师生对两类学校沟通认识及行动为例,借助叙事研究、行动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探讨两类学校沟通动力机制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关系与动力系统,思考动力机制运行的支配序参数“高中阶段学生核心素养”与“人才培养立交桥”、沟通要素能量以及沟通要素组合而成的沟通行动路径。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动力机制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动力机制的生成,有利于夯实普职沟通与人才成长立交桥的根基,促进不同类型(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早期识别与培育。两类学校沟通的动力机制创设,有利于促进中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供给与普通专门或特色高中的建构,其运行因地因时制宜。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动力机制运行,应注重渗透“并行中促融通与融通中显并行”的思想,实现“普职比大体相当”的坚守与超越,在12年贯通学制改革中做足普职沟通大文章。此研究的局限性在于,对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动力机制多侧重质性研究,从实践中提炼而来,但真正要运用于指导实践,还需要更多的实践与实验证明。
王瑞[9]2016年在《未来课堂环境下的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大数据与“互联网+”时代,新技术的出现正不断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教学方式。在教育信息化改革中,我国的教育信息化进程关注的重点已经从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到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本论文是基于未来课堂环境建设与研究比较成熟的前提下,利用先进技术手段,集中考虑如何实现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从实践的角度出发研究未来课堂环境下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行为的变化,探究出一条切合郑州二中教学理念与实际情形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在研究目标上,论文重点确定了叁个方面,即:构建新型课堂形态,转变教师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建构学生学习支持服务平台,为学生有效学习提供服务支撑;聚焦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能力,为实现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通过这叁方面,以期实现培养健康、博爱、有为的全面发展的有个性的创新型人才的育人目标。在研究内容上,论文将重点围绕并从课堂信息化教学环境的构建、教育云平台的研发与应用、教学模式和资源的整合、学科和技术的融合、教学与学习行为的转型等方面展开,以期达到论文所提出的研究目标。在研究成果方面,论文重点展示了信息化环境下未来课堂的校本应用,即移动自主学堂的设计与创建;移动自主学堂教育教学发展模型;四课型渐进式教学设计模式;创新型人才发展模型;以及如何运用四课型渐进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设计与实践。通过调查问卷、访谈及课堂观察,表明:在移动自主学堂环境下学生的学业成绩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同时其主观能动性、阅读能力与创新能力都得到了提高;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转变,教师技能与自主能力也得到了较大提升,促进了教师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变。论文在理论方法、教学模式、教学环境创新的基础上,分析了教师与学生在未来课堂环境下的行为变化,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教学资源的整合与个性化生成、移动自主学堂发展模型、四课型渐进式教学模式、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型等研究成果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为当前新技术应用于教学实践提供了实践指导。
蒋光平[10]2016年在《YZ中学数字化校园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文中研究表明信息化时代来临,引发和推进了新一轮基础教育的改革。教育观念、方法和手段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改革。作为承担新一轮课程改革重要任务的学校,应当积极探索和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育评价制度,形成有利于学校发展、教师成功、学生成才的教育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校园智能化系统模式。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全方位变革下,助推学校建立综合、动态的学生成长记录,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通过信息化手段形成客观科学有效的教学质量和综合评价监控体系,确保综合素质评价真实可信。YZ中学数字化校园管理系统正是体现了当前学校的实际需求,参考并借鉴多家教育机构的经验拟开发设计出新一代综合性的智能化校园系统。该校园系统致力于把学校建设成一个能够互联互动的基于网络学习的平台和环境,以实现互联网全方位助推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本文立足于YZ中学的需求与实际情况,对YZ中学数字化校园管理系统的方案进行分析和设计。全文以YZ中学的数字化智能校园建设为对象,借鉴国内外数字化校园管理系统的设计原型,通过采纳JSP (Java Server Pages)运行原理,采用MVC体系、多层的Browser/Server构架技术进行YZ中学数字化校园管理系统的整体构架、数据库、各模块单元的功能进行分析和设计,全面体现智能化的YZ中学数字化校园管理系统设计思想,进而全面构建YZ中学数字化校园系统的开发设计和实现方案。全文共分七个章节,论文首先阐述了课题研究背景及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然后对本文研究的YZ中学数字化校园管理系统可能采用的技术理论进行了必要的说明,紧接着根据YZ中学数字化智能校园发展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对该系统设计进行了详实的探讨研究,随后着重对该系统详细设计及各模块的功能实现进行全面的研究分析,最后并得出论文的研究结论。本文通过YZ中学数字化校园管理系统的建设,为YZ中学创建更有利于师生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信息化环境,进一步丰富数字化教学资源,以教师和学生的应用和创新为中心,全面提升师生信息素养及数字化应用水平,促进学校管理方式、教学方法、教育理念及流程的变革,从而最终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 数字化教学中家长与学校互动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 段竹. 西北大学. 2004
[2]. 数字化教学中家长和学校互动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 卞良. 现代计算机(专业版). 2008
[3]. 基于网络环境的协同教育群体互动模式应用研究[D]. 冯海. 西北师范大学. 2011
[4]. 区域性基础教育数字化校园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 白俊萍. 复旦大学. 2012
[5]. 儿童英语教育类App传播模式与效果研究[D]. 庄弘峥. 西南交通大学. 2017
[6]. 中小学教师一对一数字化教学能力培训研究[D]. 王庆洋. 沈阳师范大学. 2018
[7]. 未来教室的教育功能研究[D]. 王东. 华东师范大学. 2016
[8]. 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动力机制研究[D]. 刘茂祥. 上海师范大学. 2017
[9]. 未来课堂环境下的教学研究[D]. 王瑞. 华东师范大学. 2016
[10]. YZ中学数字化校园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 蒋光平. 电子科技大学. 2016
标签: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论文; 数字化校园论文; 互动教学论文; 群体行为论文; 教学过程论文; 课堂管理论文; 系统学习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