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英语论文,素养论文,学科论文,核心论文,能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英语课程,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发展思维,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验,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随着英语课程的不断改革,以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为特征的新课程对英语课程改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取得了不小的成绩。针对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修订,本文将分析高中课程改革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探讨高中英语课程目标从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到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转变,进而探讨通过整合课程内容和改变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路径。 一、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成绩 自2007年起,高中英语进行了新课程改革,在这期间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效。第一,教学目标由掌握语言系统向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转变。使学生学习英语不再只为考试服务,而是更注重语言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第二,教学性质由工具性向工具与人文的统一转变。作为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工具——教材,通过课程的改革,高中英语教材内容符合高中学生的生活经历、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同时,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三,教学理念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主体转变。在英语课堂中尤其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教师应转变自身观念,及时转换并定位自己的角色,由“教”向“导”进行转变。第四,教学内容由知识点的讲授向技能、知识、策略、情感、文化的综合转变。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第五,教学方式由死记硬背向多种教学方式转变。提高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就要在英语教育过程中打破传统的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改变教鞭下出高徒的教学理念,因材施教、创新教学,利用现代化科技等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其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使教学方式更加丰富。最后,教学评价由终结性向终结性与形成性结合转变。科学的教学评价有利于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评价应更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选择适合的学习方式。通过终结性与形成性教学评价相结合,可以实现教学的一体化,使评价更为客观与全面,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高中英语课程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提出了很多新思路、新理念,使得教坛更为百花齐放。但是,在英语课程改革过程中同样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传统教学理念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教师关注教仍然多于关注学;课堂教学模式化、表层化、程式化;内容教学呈碎片化状态,缺乏整合,难以形成能力;忽视对主题情境的创设和对主题意义的深层探究,导致思维培养缺失;缺乏针对语篇文本的深入分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多为贴标签;为应试而教和为应试而学导致学科价值的错位。英语课程改革要想取得本质上的成功,教研专家和一线教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针对这些问题,教师仍然需要不断改变和调整,以适应21世纪培养人才的需要。 三、高中英语课标修订的思路 高中英语课标修订要以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思路导向。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由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四方面构成。学生以主题意义探究为目的,以语篇为载体,在理解和表达的语言实践活动中,融合知识学习和技能发展,通过感知、预测、获取、分析、概括、比较、评价、创新等思维活动,构建结构化知识,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品质,形成文化理解,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_英语论文
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_英语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