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蓉 四川省宜宾市红坝实验学校 644000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8)05-036-01
如今,部分学生在家长过分的溺爱中形成了不健康的心理品质,如自闭、自大、自负、心理承受能力差等。通过媒介有时会看到一些“负能量”,如有些学生不堪学习压力而轻生,或在感情中受挫自暴自弃,或刚毕业的大学生却做起“啃老族”,等等。出现上述状况,除了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外,更主要的是由于他们的心理品质不够健康,心理素质不够好。所以,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至关重要。而在体育教学中渗透挫折教育,提升学生的心理品质刻不容缓。
一、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挫折情景
由于学生的自身素质、知识层次深浅、社会阅历、及家庭情况与性格的差异,学生对挫折的忍耐力具有很大的差别,因此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学生承受挫折打击的能力,在创设挫折情境时应特别注意使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和积极的态度。主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摆脱困境。特别提起注意的是对待那些父母离婚的学生、残疾学生、心理障碍的学生、越轨和能力不强的学生,所采取的方法一定要谨慎,切不可草率行事,在教学实践中本人摸索总结出一套三步教学法,对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
第一步情景导入,激发情绪。例如:在跨越式跳高的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性格差异,在场地上摆设了几个不同高度的跳高架,课中让学生选择适宜自己能跳过的高度,练习中可以看到学生兴趣非常浓,积极性很高,在学生的笑容里可以觉察到学生良好的情绪和积极的学习态度,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第二步稳定情绪,提升兴趣。让跳过低高度的学生自由选择高一些的高度,教师不能因学生害怕跳不过产生畏惧的心理而降低要求和难度,这是进行抗挫折能力教育所必须的。这一步中,提升高度就是教师人为地给学生设置一些困难,使学生在练习时克服困难,寻找勇气,战胜挫折中体会成功带来的愉悦,在一次次的失败、成功中完善学生的人格,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同时又遇到了困难,是对他们进行抗挫折能力教育的最好时机,务必抓好这一契机对学生进行抗挫折能力教育。
第三步展示自我,享受成功。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能发挥自己能力的高度进行练习,他们可以尽情地发挥,展示个性,相互鼓励,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让学生在生理、心理和合作上全面发展,形成正确的三维健康观。
在进行创设挫折情景时,不能过急,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层层递进,逐步提高,让学生自己选择内容去尝试,当他们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帮助和引导,使他们在一次次的失败中坚定信念,在成功中寻找喜悦。养成遇到困难、挫折时永不言败的优良品质。
二、产生的挫折及挫折教育的原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青少年产生挫折主要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主观因素是青少年的自我需求,客观原因是满足其需求的现实条件,而这些主客观因素主要是由家庭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学校环境的变化等所引起而产生影响的,如前面提到的“草莓孩子”很大程度上是由家庭环境所引起的,主要还是由家庭教育不科学走向极端所引起,才使他们的心灵经受不起失败与挫折,简单列举三种;冷漠型家长――冷漠责骂让孩子轻生;娇纵型家长――频频护短埋下隐患;高压型家长――望子成龙让孩子不堪重负。由于体育课程的功能和体育教学的特点在提高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方面具有其他学科的可比拟性,因此如何充分利用这些功能特点,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呢?青少年产生挫折的重要原因是个性不完善,如情绪不稳定,认识片面,自尊心好胜过强,理想浪漫,容易偏激,世界观不明晰,缺乏扎实的基础,耐力不强等。这些不完善的个性都成了他们产生挫折的温床。
三、构建挫折教育的沟通平台
沟通是挫折教育的有效途径。体育课上,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完成训练目标,还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和兴趣爱好,从而有利于了解学生的需求,若在课堂上出现纠纷,教师便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沟通交流,从而有效化解矛盾。
四、注意把握挫折教育的有利时机。
教师通过分析学生的性格,可以掌握他们的心理活动特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在恰当的时机说一些话来激励学生。比如,有的学生性格急,脾气暴,对于身边人的言语很容易“着道”,如教师的一句“我就认为你不行”“你别试了,你肯定不行”等,往往能够让这些学生很生气,在“你看错我了”心理作用的驱动下,他们会排除万难,达到教师所要求的体育训练状态,从而达到挫折教育的目的。但是,如果教师把握不好教学时机,那么就会给学生以说教的印象,或者适得其反,就会距离理想的教学状态渐行渐远。
五、树立榜样,提高学生抵抗挫折能力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老师要积极为学生树立抗挫折的榜样。这些榜样可以是教师本人,也可以是表现优秀的学生,还可以是学生熟悉的体育明星、优秀运动员等。让学生对榜样熟悉而敬佩,让他们在榜样的感染下,自觉的加深对挫折的认识,激起内在的上进热情,进而转化为“自我发展运动”。在教学中,老师还可以通过讲述体育明星、优秀运动员战胜挫折的可歌可泣的事迹,让学生在他们的精神鼓舞下,克服困难,拼搏奋进,完成任务。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体育教师应该利用好课堂这一良好的契机和场所进行抗“挫折能力”教育,建立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教学目标,在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成功教育的同时,还应该更多地进行抗“挫折能力”教育。中学阶段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青春期是培养学生优良品质和健全人格的黄金时期,必须抓好这一时期,而且要遵循青少年生理、心理及品德形成规律,采用适合中学生身心特点的教育手段和方法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挫折本来就是生活的组成部分,“吃一堑,长一智”这是摆脱困境,战胜挫折,变失败为成功和避免重蹈覆辙所不可缺少的。所以教育学生学会总结挫折的教训,积累战胜挫折的经验,使事情向积极方向发展。
论文作者:罗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8年5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5
标签:挫折论文; 学生论文; 能力论文; 教师论文; 榜样论文; 学生进行论文; 高度论文; 《中国教师》2018年5月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