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新职大学生已经占站段职工总人数的30%,加强大学生早期培养是强基达标的基础,深化大学生培养是提质增效的根本。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的早期培养进行了总结、对培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对如何进一步做好大学生早期培养提出了几点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铁路;大学生;早期培养
随着铁路转型发展、加快发展的不断深入,职工队伍的现状与需求之间出现矛盾。路局为优化职工队伍结构,强化基层站段职工素质,能够吸收录用高素质的优秀人才,采取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致使大批大专毕业生和本科毕业生进入到全局各站段,为我局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哈局的“强基达标提质增效”提供坚强的人力保障。近几年来,我段共接收全日制大学专科及以上毕业生278人,占职工总数的30%,展望未来,他们将成为我段发展的中流砥柱,将成为我段的中坚力量。因此,我段将大学生的早期培养作为推进“强基达标、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结合本段大学生见习和深化培养实际,浅谈几点问题与思考。
一、对大学生进行前期培养几点做法
(一)、注重引领,确立目标。
为了让初次踏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尽快转变角色,及时调整心态,适应工作环境,我们首先从思想上进行引领。一是领导重视,亲自讲经历读感受。我段每年大学生报到,段长、党委书记组织召开新职大学生见面会,两位党政领导都会亲自为大学毕业生上从业的第一堂课,通过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成功的工作经验,激发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段领导除了在思想上引导还在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组织与大家面对面畅谈,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生活、学习中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免去他们的一切后顾之忧,让他们体会到通信段对他们的重视和期望,从而产生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发工作热情。二是专题教育,树立成才理念。在新职人员入路教育中,职教科和团委书记共同设计培训的内容和学时,在开展安全教育的基础上,注重加大对路情、局情、段情的宣传教育力度,在大学生中开展了以参加铁路工作为什么、在本职岗位干什么、今后成长靠什么为主要内容的专题教育活动,让大学生对铁路的发展史、百年哈局的历史以及哈通信段在铁路运输中所承付的责任和发展前景等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引导每名大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和肩负的责任,找准自己定位、进一步做好人生规划,抓住大学生迫切岗位成才的渴望,塑造大学生成才理念。三是选树各类典型,规划成长目标。每年我们都组织各个专业的青工技术比武大赛,为想学习、肯钻研的年轻大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对获奖的大学生进行表彰奖励,由获奖的大学生逐人畅谈工作成长经历、学习经验,为其他大学生树立学习的典型和榜样,激发年轻大学生竞争向上的潜力,带动大学生确立自己短期的奋斗目标,比如3年内当工长、5年内到车间挂职副主任等,增强大学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落实路局强基达标提质增效的工作主题的需要
(二)、搭建平台、创造环境
一是注重生产岗位锻炼。每年把新接收的大学生,全部放在一线生产岗位锻炼,从见习阶段开始我段本着全面见习、生产锻炼、轮岗培养的原则,将每名大学生按岗位、专业分别安排在管内不同的一线生产岗位作为见习地,由见习车间主任或党总支书记为包保责任人,指定人品好、技术素质高、作风扎实的工长或技术骨干为实做培养老师,有目标地进行培养。每个阶段见习结束由本人上报见习总结并进行评比,优秀的在办公网进行展示,供全段大学生学习。每个岗位见习期满,由指定的培养老师对大学生做出评价,对评价不高的大学生,坚决“回炉”重新进行岗位见习,直到评价合格,确保大学生真正学到知识。阶段见习结束调整到其他地区、车间、岗位流动见习培训,让大学生对段管内所有通信设备全面了解,通过全面见习,定期听取培养老师和包保责任人反馈意见,及时掌握见习生思想动态,全面了解他们的专长、特点、优势,为见习期满定职提供依据。二是注重定向培养。组织大学生和青年人才专项培训,如今年组织了两批大学生到兰州交通大学、北方交通大学进行高铁理论培训,组织大学生到郑州通信段、武汉电务段进行高铁实做培训。针对通信专业设备、检修作业流程等方面的新知识、新技术进行“充电”,确保高铁储备人员的技术业务素质,截止今年经过培训的这批大学生全部到哈北高铁车间进行设备的调试、基站建设,已经能够挑起重担。如针对10名专业技术过硬的大学生,我们大胆的将他们进行了数据网集中培训,培训结束从中挑选出7名优秀大学生到哈检修车间新组建的数据网工区进行实践锻炼,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现在已经能够全面负责数据网工区班组管理、技术业务和故障处理,而且还将陆续接管其他业务,培训实际效果显著。三是注重深化培养。对优秀的、有培养潜质的大学生,有意识的进行重点培养,制定培养路线,有选择地让大学生路局和总公司各专业单项和团体技能竞赛,引导大学生对自己、对团队的重新认识和定位,有效提升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全面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对有潜力的6名无线CIR专业大学生、5名数据网专业大学生和3名担任兼职教师的大学生,我们职教科通过请进来和送出去相结合的方式,从管理、专业技术和个人综合素质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培养,增强大学生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推动大学生由单一技术型向管理技能型的转变,培养更多技术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三)、完善机制、助推成长
一是制定培养路线。组织新定职大学生分期分批到哈西高铁车间跟班作业进行实做培训,让大学生们都具备高铁从业资格,储备后备力量,并有针对性将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操作技能方面突出和有潜力的人才进行储备,建立后备人才库,有计划的进行培养,设计成长路线,帮助其尽快成长成才。二是明确培养目标。加大优秀大学生后备人才培养选拔力度,对专业技术和政治思想成熟的大学生根据他们的特点和潜质给他们压担子,铺路子,有针对性的将这些“新鲜血液”注入到最需要、最关键的岗位,为他们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激发他们的潜能加快他们的成长。截止到现在,我段已有8人提拔到关键班组工长岗位进行锻炼,有3人调整到技术科任职,有6人提拔到中层管理岗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段在今年路局数据网竞赛中包揽了前六名、无线CIR竞赛取得了前四名和第五名、兼职教师竞赛取得第三名的好成绩。通过竞赛提高了年轻大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锤炼作风、增长才干,使年轻大学生迅速成长成才,也为年轻的职工树立了榜样,在年轻人中形成了比学赶超浓厚的学习氛围。三是搭建交流平台。为年轻大学生和青年人才快速成长创造条件、搭建平台,技术比武结束及时召开表彰奖励大会,组织所有年轻人在一起交流、沟通、学习,并倾听大家意见建议。不定期组织大学生见面会,零距离与段领导见面,及时了解他们在日常工作中所思所想,帮助他们调整价值观和人生观,解除工作上的盲点,认识上的误区,鼓励他们对新知识的追求和探索,提倡自强不息、勇于担当、修身律己、诚实守信、崇德向善、礼让宽容、重义轻利、敬业奉献的职工核心价值观。让他们了解我段企业文化,听取大学生们的建议,让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大学生有展现才华的机会,创造条件让他们在压力和动力下尽快成长。四是完善考核机制。对见习生培训考核通信段建立了由党政领导亲自组织、相关科室和车间主任和班组长相互配合的工作机制,将大学生的早期培训安排逐项分解,落实到人,明确具体要求和完成目标。我段对大学生见习采取阶段培训,即2个月更换一个岗位,阶段见习结束后,本人上报阶段见习总结,见习车间主任或班组长给出阶段鉴定,及时了解掌握情况,注重阶段培训质量,达到预期效果,全部阶段见习结束,由见习车间对大学生进行考核,填写测评票,对考核不合格的大学生延长见习期。对考核合格的大学生给出考核意见,上会讨论后给予定职,考核优秀的在当年评选的优秀大学生、见习生中给予表彰奖励,并放到关键岗位锻炼,承当相应的责任,享受相应的待 遇,促其岗位快速成长。
二、培养问题分析:
1、自身存在问题。新入路的均为80、90后独生子女,思想开阔、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但这些进入站段后大多有以下状况:一是心里浮躁,缺乏踏实的敬业意识。部分吃不了苦、受不了累,自我中心比较严重,部分人缺乏踏实肯干的精神,面对施工、挖沟等艰苦的工作环境时能躲就躲,对于故障处理不懂又碍于面子自己不会还不主动跟师傅学习,总都想找个环境好,工作不累的班组见习。二是眼高手低,缺乏清醒的自我认识。部分认为自己毕业院校和专业好有优越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其不知学校所学习的专业与现场实际故障处理有很大距离,部分动手能力差,在施工现场,部分挖沟用的铁锹都不会用,还不好意思问,导致班组长和职工对的工作能力评价不高,认为不如复员兵,也让他们产生了消极影响。三是得过且过,没有长远规划目标。部分认为苦读了十年好不容易已经毕业了,放弃了学习意识,认为有了工作就行了,不求上进,安于现状,得多且过,随波逐流。
2、岗位培训中存在问题。一是岗位学习效果不佳。个别班组长认为见习生不一定能分到自己班组,放弃了对见习生的培养,而是利用他们的文字功底和电脑应用基础方面的强项,帮助班组做些事务性的管理工作或画画图、报个表,岗位锻炼学不到真正的内容。还有一些班组将大学时奉若上宾,为了所谓的保证人身安全,不让动设备和参与实际作业,影响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运用,以及自身素质的提高。二是专业知识培训力度不够。段组织的专业培训和应急培训次数较少,尤其针对非铁路院校非对口专业的的专业性培训较少,通信段的设备专业性较强,如果不是科班学习的,又没有经过专业基础培训,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往往不得要领,很多工作一年了还看不懂基础的原理图和电路图,更谈不上精通专业技能。
三、早期培养探索
针对上述思想现状和我段早期培养中的不足,我个人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
1、加大培训力度,促进综合素质提升。充分发挥现有培训优势,通过专题讲座、现场观摩、异地送陪等多种形式,适时组织到各大院校考察学习、拓展视野,不断提高的素质能力。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使他们更深入去了解铁路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所占地位,了解铁路行业现状,了解我国高速铁路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的影响,让他们对铁路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激发他们投身铁路建设、奉献自己才能的愿望。并引导树立自觉学习、终身学习理念,通过多渠道参与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能力,适应铁路快速发展需要。
2、加大考核力度,体现一线岗位历练成果。要细化岗位见习管理办法,对学习内容、学习效果形成量化标准,培训是途径,考核是手段,提高是目的,今后,我们将通过对师带徒效果的双重考核进行检验,促进在现场学到真本领。我们要运用好现场实践这一培训平台,让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在实际工作中丰富经历,增长才干,让早期培训工作真正成为造就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
3、创新培训方式,有效利用网络培训资源。利用我段光纤已经全部到达班组的有利条件,克服单纯为了完成培训任务而学习的弊端,今年职教科完善了5个专业可视化课件开发,我们将这些课件全部放在段办公网和微信平台,利用电教平台扩大网络培训的深度和广度,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让那些想学习苦于没有学习资料的创造自学的条件,为促进快速成长提供良好外部环境和推动力。
结束语
总之,随着我局“强基达标提质增效”主题活动的不断深入,对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拥有一支敢打胜仗、能打胜仗、高效率、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事关我局今后的发展。因此,必须下大力气将年轻的大学生做好早期的培养,让他们尽快的成长、成才,来适应铁路改革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杨树臣.通信工程专业“3+1”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2).
[2]邬春明.应用型高校通信工程专业实训模式研究与探索[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3]杨英,龙立荣.基于能力人才选拔模式的理论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0,(17).
论文作者:刘岩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
标签:大学生论文; 岗位论文; 他们的论文; 基达论文; 班组论文; 组织论文; 见习生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