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智能建筑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不仅将现代建筑技术科学合理应用到智能建筑之中,而且电脑技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也会被设计师有机应用到智能建筑之中。同时,智能建筑设计师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建筑资源予以科学配置,尽量满足不同用户需求,让用户能够生活在健康舒适的环境之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建筑建造过程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可以说决定了智能建筑的智能程度。所以,在智能建筑中,只有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科学合理应用,才能够有效提高智能建筑资源利用率,也才能够满足不同用户需求。本文将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智能领域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
智能建筑是指,通过现代科学技术,结合住户的实际需求,为住户打造一个舒适的、智能化的生活环境。智能建筑可以有效的提升住户的居住满意度,可以实现建筑资源的优化配置。在智能建筑的建设中,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技术是其建设的重要部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对打造舒适的智能化建筑具有重要的作用。
1智能建筑概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追求不再仅仅限于基本居住需求,而是不断对建筑环境的舒适、便利等服务设施以及信息沟通安全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种前提下,智能建筑应运而生。智能建筑在对传统建筑电气系统予以完善的基础上,有效满足了用户的个性需求。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建筑电气设备系统也会得到进一步完善。这都为智能建筑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
在提高智能建筑效用方面,集成化、智能化以及高效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智能建筑中,动力配电、控制、防雷等相关系统能够顺利运行,都得益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同时,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能够有效改变电气设备运行环境,进而使其能够处于高效运行状态。智能建筑只有借助屏蔽、抗干扰、防谐波防静电以及防雷等技术,才能够使其各项功能有效发挥。由此可知,智能建筑设计人员,只有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科学合理运用到智能建筑之中,智能建筑才是名副其实的智能建筑,也才能够发挥其智能性能。
2电气自动化的概述及其重要性
2.1电气自动化概述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逐渐向智能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建筑物的高效化、智能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人们在关注建筑智能化的同时,也重视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在智能建筑的建设过程中,电气自动化工程基本上成为了职能建筑的一部分,电气制动化对智能建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智能建筑的电气自动化,主要是通过电气自动化的控制系统,实现对建筑内部各系统的智能化、自动化控制,并且电气设备可以根据周围环境的变化对自身做出相应的调节。
2.2电气自动化对智能建筑的重要性
智能建筑在实现其智能控制的过程中,需要依靠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支持才能得以实现。例如:智能建筑要实现对室内环境温度的调节,需要通过传感器对室内的温度进行检测,在通过电气技术,实现指令的传输;并且,智能建筑自身就是依靠电力才能得以运行,因此,电气工程是智能建筑自身运行的基础。因此,可以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是智能建筑的基础部分,在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实现其的合理应用,以此促进智能建筑作用的最大化发挥。
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
3.1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应用
当前较为常见的电气自动化系统主要有:TN-S系统与TN-C-S系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TN-S系统可以有效的区分保护接地线以及中性线,同时,还能识别其它线路。TN-S系统通过对线路的识别,可以有效的了解设备线路的运行情况。在设备线路出现问题时,通过TN-S系统,可以对设备的线路故障进行排查,在找到设备的故障原因之后,系统可以给维修人员做相应的提示,从而实现对故障的预警与排查。此外,TN-S系统还具有防静电的功能,设备线路出现电子聚积的情况时,系统会对该情况进行分析,并作出预警,从而实现该问题的解决。TN-S系统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可以明显提升建筑的安全性。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系统的所有运行动作都是依据用户的指令进行。自动化系统在接收到用户的指令之后,会迅速进行指令操作,完成用户下达的任务。在智能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需要有系统性的考虑,例如:采用KVM模式,可以实现的控制中心与每一台智能设备的有效连接,进而可以通过系统的自我调试功能,实现对建筑的自动化管理,与此同时,系统还能接收用户的指令并执行。在智能建筑配电系统的设计中,为了提升建筑资源的利用效率,可以采用多级配电系统来实现。
3.2在应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2.1屏蔽与防静电接地的应用
从建筑结构电路系统安全的角度来看,通过屏蔽接地方式,将避免电磁辐射对电气设备造成的破坏。屏蔽接地的施工方式,是由电路安装人员将接地线同电气设备的外壳接于一处,从而实现对电磁辐射的有效屏蔽。通常情况下,建筑结构内部的环境较为干燥,因而使得居于其中的人们极易在行动中产生静电现象,而静电会形成一定的电流冲击,这种冲击将导致设备运转状态受到一定的影响,而且极易造成芯片的损毁,甚至会导致设备被完全烧毁。有鉴于此,电路安装人员应当利用接地措施,实现对静电现象的有效控制。
3.2.2防雷接地设施
现代智能建筑的问世,使居于其中的住户享受到了极大的便利,但与此同时,现代智能建筑乃是依托安装于建筑结构内部的大量电气线路实现正常工作与运转的。例如小区监控设备、智能对讲设备、消防设备等,这些设备能够实现正常工作与运转的前提在于电力的持续供应。然而,上述设备在当前国内多数智能建筑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是,这些设备的耐压等级偏低,同时抗干扰要求相对较高,并且多数不具备防雷击功能。因而一旦建筑结构遭受雷击时,这些设备将受到严重影响。为确保设备正常工作与运转的考虑,智能建筑所涵盖的相关设备应当依托防雷接地系统为基础,以免因发生雷击而影响到设备的运转。具体的设计要点为:接闪器应当采用针带式的组合接闪器,避雷带应当采用25×4(mm)镀锌扁钢,并且在屋顶上能组成小于等于10×10(m)的网格,从而避免雷击的影响。
3.2.3直流接地
在现代社会中,大型建筑内部中运行着大量的电子设备,这些电子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需要有微电或微电位的技术支持,以实现信息的交流与数据的传输。因此,要保证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就需要保证供电的稳定,通过直流接地装置,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建筑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保证供电的正常。
4结语
在智能建筑的建设过程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提升建筑资源的使用效率,降低设备维护的人力成本。并且,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智能建筑将会朝着越来越智能化、集成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展宗波,赵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下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6.
[2]段鹏.试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中的应用[J].门窗,2016.
[3]周柏龄.电气技术的设计与施工在智能电信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门窗,2014.
[4]张桂昌.探究当前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运用[J].通讯世界,2015.
论文作者:黄志雄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4
标签:智能建筑论文; 电气工程论文; 技术论文; 及其自动化论文; 设备论文; 系统论文; 建筑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