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推动工会工作再上新水平——谈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而上论文,学习贯彻论文,四中论文,全会精神论文,再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是我们党在世纪之交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通过的《决定》,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穿了党的十五大精神,全面总结了二十年来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基本经验,阐明了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大意义,明确了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目标和指导方针,提出了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全会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进一步前进的方向。《决定》是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我们的行动纲领。我们一定要按照江泽民同志在会上所作的重要讲话中提出的要求,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四中全会精神,统一认识,坚定信心,真抓实干,把《决定》提出的主要目标、指导方针和政策措施细化落到实处,以四中全会的精神统揽和带动工会的各项工作,把工会工作推上一个新水平,更好地动员和组织广大职工为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再立新功,再铸辉煌。
以十五届四中全会的精神统揽和带动工会的各项工作,把工会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首先要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要牢牢抓住机遇,乘势而上。
四中全会提出了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目标和必须坚持的十条指导方针,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同时还集中地、系统地、全面地对工人阶级和工会的工作进行了重要论述,并就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和工会的作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其中有许多重要的内容是我们工会一贯主张的,是我们广大工会干部在党的领导下多年来思考、研究、探索、实践的成果,是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贯彻落实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和开展工会工作的经验总结。我们的主张和成功的做法得到了党的肯定,并第一次写入了党中央全会的决定之中,由工会的认识上升到全党的认识,由工会的主张上升到全党的决定,说明我们的思路是对头的,我们的探索是成功的,我们的实践是正确的,我们的工作是有效的,这对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实践,努力做好工会工作是一股强大的动力,是推动工会工作不断上新台阶的取之不竭的力量源泉,是在新的起点上提高工会工作再上新水平的一个难得的机遇。
所谓“机遇”,辞海上解释为:“有利于社会发展、工作开展和科学发现的机会、时机。”由此可见,机遇不是常有的,它是以偶然性来表现自己的,虽然在偶然性的背后有必然性和客观规律性。而且机遇也是稍纵即逝的,如不能及时认识机遇,不善于捕捉机遇,它便会擦肩而过,从而会贻误工作。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以前所未有的篇幅,阐述了有关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问题,科学地回答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工会工作遇到的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并且对工会工作提出了十分明确、具体、系统的要求,这既为我们工会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又为我们工会工作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如果说以前我们有些同志对自己的主张还有些吃不大准,心里还不大踏实,工作中还有较大阻力的话,那么现在要坚定多了,踏实多了,阻力要减少多了。现在的关键是看我们能不能抓住机遇,能不能用好机遇了。正如江总书记所指出的:“能否抓住机遇,历来是关系革命和建设兴衰成败的大问题”,“要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我们一定要按照尉健行主席在三次主席团会议上所强调的把善于抓住机遇放到战略性的工作指导思路的高度来认识,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牢牢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以四中全会的精神来统揽和带动工会的各项工作,努力把工会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其次,要进一步振奋精神,解放思想,勇于实践,大胆实践,继续发扬那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精神,知难而进。凡是认准了的,就锲而不舍地去拱的精神,不断扩大战果,积小胜为大胜,每隔几年上一个大台阶。有幸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事工会工作,这既是一种荣誉,一份信任,但更是一场挑战,一份奉献。我们工会干部要在许多的“既……,又……”中辩证地进行思考、进行探索、进行工作,工作的难度是不言而喻的,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有坚定的原则性,又要有足够的灵活性,凡是看准的,要咬住不放,知难而进,一抓到底,直至抓出成效;同时又要注意协调各方,尽量减少阻力,以实现自己的工作目标。就要发扬邓小平同志倡导的那种“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我们可以回顾一下,1994年当时抓外商投资企业组建工会,1995年抓建立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1996年抓职工董事、职工监事是何等地艰苦,正是我们认准了这些工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工作规律性的客观要求,是代表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工作的方向,是工会工作内容的创新,是工会工作制度的创新,是工会工作思路的创新;再难也要顶住,再难也要往前拱,皇天不负有心人,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反映事物必然性的东西,体现事物发展方向的东西最终总会破土而出,生根开花结果。试想当时如果被困难所吓倒,为阻力所压服,没有一股干劲,没有一股志气,没有一种知难而进、自讨苦吃的精神,哪会有今天这样良好的工作基础。现在中央四中全会为我们提供了非常珍贵、非常难得的机遇,但是人们的认识不会一下子就马上提高,再加上前进道路上还会不断产生可以料到和不可预料的困难和问题,我们还是要继续发扬知难而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继续发扬往前拱的精神,努力把四中全会的要求一一落到实处。
第三,要处理好连续性和开拓性的关系。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取向,这对我国的工会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拓展了新领域。尉健行主席和全国总工会的领导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在深刻分析了我国经济关系和劳动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的基础上,揭示了工会工作的本质特征,以巨大的理论勇气,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的主要职能是维护,并抓住《劳动法》颁布实行的契机,提出了以突出维护职能为核心的工会工作总体思路。总体思路的提出,得到了广大工会干部的赞同和拥护,近五年来,各级工会组织认真学习总体思路,思想上不断形成共识,工作上不断形成合力,大家心齐、气顺、劲足,大胆探索,敢于实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工会工作得到长足的进步,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工会作用不断提升,得到了党和职工群众的肯定。近五年的实践,充分说明了工会工作总体思路符合邓小平理论,符合党的十五大精神,符合江泽民同志深刻提出的“实现、维护、发展人民群众的利益,始终是我们最大最重要的政治”的要求,符合广大职工的需求,也符合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的精神。以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统揽和带动工会的各项工作,努力把工会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就是要继续突出维护职能,把得到广大职工群众拥护的、经实践证明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工作规律的总体思路继续深化,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不断地发展,以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同时要抓住四中全会召开这一绝好的机遇,不断研究新情况,分析新问题,提出新对策,开拓新局面,通过突出维护职能,在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和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中,不断探索维护职能的多种实现形式,以实现、维护、发展好广大职工的利益,进而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目标。
第四,要努力探索工会工作的规律,并用以指导我们的工作,以增强工作的预见性、科学性、有效性。今年三月,尉健行主席在上海视察工会工作时,对我们语重心长地提出要努力研究工会工作的规律,探索工会工作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并用以指导我们工作,要把掌握好规律,变成各级工会的共识。尉健行同志的指示非常重要,非常有针对性,这正是我们工作的薄弱环节,也是我们的工会工作上得还不够快、开展得还不够有效、有时还带有些盲目性的症结所在。工会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科学,它有自身的规律所遵循。在当前的形势下,随着经济成份的多样化,非公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已经写入宪法。正如江总书记所指出的,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坚定不移地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如果不把这两个坚定不移统一起来,只讲一面,就会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就建不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非公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四中全会提出国有经济要从战略上调整布局,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着眼于控制力和竞争力的增强,非公经济会继续得到较快的发展。非公经济发展,为我们工会工作增加了新内容、新领域、新要求,也带来了新任务、新课题、新挑战,在这一领域我们工会工作起步较迟,力量比较薄弱,经验也很少,但这一领域用工不大规范,随着用工人数的不断增加,又是劳动争议、劳资纠纷的多发区域,这就要求我们在继续重视和认真做好公有制企业工会工作的同时,要花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更加重视认真做好非公经济领域中的工会工作。
对上海这样一个特大型城市来讲,如何科学合理有序地管理好城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如何充分发挥区、县和街、乡的积极性,搞好社区建设,实施两级政府三级管理是一种趋势;况且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人们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它的物质载体全都在社区;加之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的改制、改组和发展,大量无上级的多种所有制企业都落户在社区,工会的属地化管理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也越来越迫切,这就需要我们把握好这一发展趋势,在继续抓好产业工会建设的同时,更加重视抓好地区工会的建设和地区工会的工作,加强社区的工会工作。
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的提出,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基本原则的一个重大发展,是对邓小平理论的创造性运用,大大拓开了我们的思路。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的提出,为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搞好公有制经济指明了方向。随着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的展开,必将会对企业的投资体制、决策机制、管理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监督机制、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关系,经营者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带来很大的变化。加之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它们又有多种的实现形式,这必然对维护的内容、重点和形式要有所不同,特别是对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课题,即要切实履行好职工利益代表者和维护者的职能,就一定要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中、在不同实现形式的国有企业中探索多种维护的形式。公有制实现形式愈是多样化,探索得愈是有效,愈是接近成熟的市场经济要求,愈是接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那么反映工会维护职工权益的规律性的东西、共性的东西愈是得以全面展开。我们要在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的同时,要更加重视探索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多种有效形式。
市场经济是人类走向富裕和文明的桥梁,也是人们不断得到提高和发展的舞台。我们发展经济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增强,能使人们过上富庶的生活,使人得到全面发展。按照马克思的说法,今后社会应是自由人的联合体,而这个自由人是全面发展的新人。我们党和政府也正在创造各种条件不断满足人们的发展需求,保障他们的发展权利。当前的下岗、再就业,是我国特殊阶段采用特殊的办法来解决的特殊问题,它的最终解决要靠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劳动力竞争上岗越来越成为一条经济运行法则。当前职工中的具体困难我们仍要一以贯之地、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要继续努力维护好他们的具体利益,但同时,要更加重视广大职工素质的提高和优化,要增强他们在市场经济中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要增强他们的发展能力,要努力抓好职工的培训提高工作,以不断适应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态势和竞争日益剧烈的市场经济的发展,以维护好职工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这一基本治国方略,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正在稳步健康地向前发展。我们工会也提出了依法治会的要求。工会的维护一定要依法进行,一定要从法律上、从机制上加以思考,加以落实,这样才会更有效、更持久、更带有强制力。在探索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方法上,我们要更加重视在建立机制上下功夫,以机制的建立和运行来保证维权的实现。
第五,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以特色工作来带动面上的工作。尉健行主席提出的工会工作“五突破一加强”,是进一步突出维护职能的需要,也是落实四中全会精神的需要。它抓住了我们当前工会的重点工作,对我们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针对性。我们一定要结合上海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我们要在努力实现这些目标的同时,着眼于质上的提高,着力于制度的建设,着力于工作的创新。结合上海非公经济特别是私营企业迅速发展的实际,我们要以乡(镇)、街道和私营经济开发区工会联合会为依托来大量吸纳“微型”企业中的职工加入工会,从加强党的影响力、渗透力和控制力的高度来认识工会组会的重要性,并努力推广基层已经创造出来的“大楼工会”、“美食街、科技街工会”、“居委工会”等组会的新形式,争取花两年左右时间基本消灭“空白点”,并努力克服“空转”现象;在推行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方面,在继续扩大覆盖面,争取花三年左右时间在各类企业中基本建立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制度的同时,重在建立协商机制,重在集体合同的质量和履约率,同时要抓好工资谈判和三方协调机制的试点,并逐步推行;职工董事、职工监事要与企业公司制的改革同步进行,已改制的企业要抓紧实行这一制度,同时要研究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法,要加紧对职工董事、职工监事的培训,以真正发挥好作用;要进一步扩大职代会的覆盖面,不断完善职代会制度,全面推行厂务公开,并针对厂务公开中的难点找到解决的办法,要继续坚持和不断完善民主评议企业领导人的制度,要在持久和有效上下功夫,不走形式;要在继续做好送温暖、再就业工作的同时,要重在下岗程序和经济性裁员办法的制定,重在用工制度的规范,努力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和形成;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是全党的头等大事,也是我们工会的头等大事,我们要站在前列,要动员和组织广大职工为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出力,为搞好国有企业发展献策,努力组织好建设工业新高地的劳动竞赛;要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工会的自身建设,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围绕突出维护职能,来理顺关系,明确定位,调整职能,要加强工会干部自身素质的提高,努力克服机关化、行政化的倾向,为职工多办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实事好事,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更好地为基层服务,为广大职工服务。
新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四中全会又给了我们做好工会工作的一个绝好机遇。我们一定要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在市委的领导下,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努力服从和服务于大局,继续突出维护职能,以四中全会精神统揽和带动工会的各项工作,在积极探索特大型城市工会工作新路子和工会工作规律、做好“五个更加重视”的同时,努力实现尉健行同志提出的“五突破一加强”,以不断形成上海工会的六个工作体系,即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努力建立维护职工就业、分配、社会保障等为主要内容的职工经济权益保障体系;以确保职工在企业中的政治地位和民主权利,推进建立企业稳定和谐劳动关系为主要目标的职工民主管理工作体系;以立法参与、法律监督、法律援助为主要内容,促进依法维权、依法治会的工会法律工作体系;以提高职工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工会教育工作体系;以市、区县局(产业)、基层工会三个层次,工会企事业、职工技协及其经济实体,退管会经济实体三个方面构成的工会企事业工作体系;以增强基层工会活力为重点,实现工会组织群众化、民主化、法制化为目标的工会自身建设体系。我们一定要在新的起点上,以新的思路、新的标准、新的要求,进行新的探索,以实现新的突破,为构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上海特点的特大型城市工会工作的新格局,为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