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集团公司的类型及作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集团公司论文,作用论文,类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什么是集团公司
(一)集团公司是企业集团中居绝对控制地位的控股公司
集团公司在企业集团中起主导作用,通过多种联结纽带决定、影响、引导众多企业的经营方向、发展战略、产品类型、市场定位,乃至对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产业的经济发展起到重大影响作用。集团公司对外代表企业集团。
(二)集团公司是企业集团中的母公司
集团公司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掌握子公司的控制性股权,实施产权管理。子公司包括全资子公司和控股子公司。母公司依据产权关系,在法律框架内对子公司一元化行使出资者所有权(股权)职能,即选择经营者、重大决策、产权变动、资本收益等。同时可以直接或间接方式拥有关联公司的少数股权,并按持股比例在关联公司行使股权职能。企业集团的母公司若以集团公司的法律形式登记注册,则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子公司。
(三)集团公司是产业经营型控股公司
控股公司是通过控制其他若干公司的股份而实现自身经营目标的公司。控股公司按经营目标不同划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综合型控股公司,属于纯粹资本经营型公司,其特征:(1)没有明显的产业特征、产品特征。(2 )子公司之间没有相关性,即没有产品、技术、经营方面的内在联系。(3 )不从事任何商业活动以及与公众进行交易活动。公司经营唯一的目标就是使资本增值,追求最大化的投资回报率,如基金型控股公司。
另一种是产业经营型控股公司。属于资本经营与产业经营相结合型公司。其特征:(1)有明显的产业特征、产品特征。(2)子公司间有较强的相关性,有产品、技术经营联系。(3 )从事非金融性生产经营活动、商业贸易活动。公司经营是要实现双重目标:资本增值目标和市场占有率目标。集团公司就是产业型经营型公司。
二、集团公司的类型
集团公司作为产业经营型控股公司,按其不同的功能类型,划分为两类:
(一)单纯管理型控股公司
其特征是本身主要从事资本经营、战略决策及集团统一的经营活动。如市场采购与市场营销、进出口公司、财务公司、技术开发中心、培训中心、企业形象设计、企业文化宣传、人力资源配置。公司机构设置根据公司功能决定,不要求与子公司内部机构对口设置,应以精干、高效、实用为原则。集团公司的资产主要是对外投资,表现在子公司、关联公司就是实收资本。集团公司依据其持有的股权比例实施产权管理。
(二)混合经营型控股公司
其特征是既从事资本经营、战略决策、集团统一的经营活动,又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集团公司同时是总公司,其内部由不具有法人地位的工厂、分公司和事业部组成。形成总公司、分公司组织形式,从事具体的产品生产、商品分销、连锁经营。集团公司同时又是母公司,根据产品分类的不同,跨行业、跨地区经营投资设立若干子公司、关联公司。集团公司的机构设置分为直接负责生产经营的专业职能部门和负责集团战略经营(包括集团公司及下属子公司)的综合职能部门。集团公司的资产即有直接占有、使用的大量实体性资产——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土地资产、无形资产,具体由工厂、分公司、事业部占有。集团公司对这部分资产直接进行重大经营决策和日常经营管理。集团公司的资产又含有长期投资(对外资本投资),表现为子公司、关联公司的实收资本。集团公司对这类资产则应依据持有的股权比例实施产权管理。
集团公司上述两种功能类型要由各个企业集团依据其具体所处产业的不同、产品特征的不同、历史成因的不同、经营环境的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作出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选择。上述两种结构类型之间不存在哪一种类型比另一种类型更好、更规范、更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区别。只有哪一种类型更适合具体企业集团发展的需要。同时两种类型既有区别,又可以相互转化。混合经营型控股公司可以转化成单纯管理型控股公司,如洛玻集团公司正在运作的模式方案。单纯管理型控股公司也可以转化成混合经营型控股公司,如中国重型汽车集团公司正在运作的模式。因此集团公司的功能类型不应是静态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的,因地制宜、因时而动、因势而变。
集团公司按不同的股权结构可划分为两类:
1.独资公司。即由单一股东出资设立的集团公司。如《公司法》规定可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国家为唯一股东。外商在我国单独出资设立的投资公司均属于这类独资公司。
2.股份公司。即有两个股东以上出资设立的集团公司。多个股东中既可以是由不同的国有投资主体出资、不同的国有企业出资。此类股份公司性质为国有多元股份公司,终级所有权为国家所有,具体的出资者为多元国有单位。如中国联合通讯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投资担保公司、中国华源公司等。也可以是由非国有投资主体出资、非国有企业出资。如外商出资、民营企业出资、企业职工出资、公众个人出资。此类股份公司性质为混合多元股份公司,由不同的所有权主体共同出资设立,各自依据出资比例行使股权职能。如恒通置业股份公司、上海石化股份公司等。
目前我国的企业集团公司多数为国有独资公司和国有多元股份公司。国家处于绝对控股地位。
三、集团公司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论及这个问题,既要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借鉴制度经济学、交易费用理论,又要结合我国的国情,切合经济体制改革现实情况。
(一)市场替代
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在于比较其他体制而言,有更高的资源配置效率。但市场交易是要有成本的,称为交易费用。在一定条件下,将企业间市场交易行为转化为企业内部分工协作关系,则可以节约交易费用。只要因此而增加的企业内部的组织费用、监督费用低于节约的市场交易费用,企业则因可以替代市场交易而存在。两种费用的比较就是企业规模的有效边界。因此根据交易费用理论,企业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成为市场替代组织。事实上,现代市场经济中,经济行为中大量的产、供、销交易协调、信息收集与传递、技术开发与实现、结构调整与重组,并不完全是由市场交易、市场行为实现的,而是大量由企业内部的协调安排完成的。如现代汽车制造企业,企业内汽车总装所需零部件的内部配套比率(自制率),即企业内部生产的零部件价值占汽车整车价值的比率,一般在30-40%。也就是说其余70-60%的汽车零部件是在企业外部的市场中选购的,称为外配率。企业生产自制率大小,表明企业内部组织生产的规模替代市场交易的程度。很显然,就汽车生产而言,企业自制率并不是越大越好,也不是越小越好。自制率超过一定比率,企业就成为“大而全”企业,因此所增加的企业内部组织监督费用超过节约的市场交易费用,便不再经济了。我们很多企业管理机构庞大,非生产人员过多,社会负担过重,企业“大而全”是重要原因。这里指的企业“大而全”是指因自制率过高造成的,并不是指企业规模经济。企业规模经济是指企业主导产品的生产规模是否达到经济规模水平。如世界上通行轿车厂经济规模是年产15-30万辆,但单个企业汽车零部件自制率却只有20-30%。企业自制率过大会影响专业化生产水平,增加产品成本,失去市场竞争带来的产品质量、价格的好处。自制率过小,低于一定比率,汽车企业在市场上选购零部件所增加的市场交易费用会超过因自制率降低所节约的企业组织费用,因而也是不经济的。
企业又分为单一企业和集团企业。在单一企业作为市场替代物时受到企业自制率大到一定程度便不经济的限制。集团企业则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提高企业自制率和包容性,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和更大范围内成为市场替代物。如汽车制造集团,若集团公司的自身的自制率仍为30-40%,子公司作为专业化生产企业,其产品既可以为集团企业配套,也可以为集团外其他企业选购。既保障了集团企业的统一需要,又使子公司有生产经营的灵活性、规模性和选择性。集团企业范围内的自制率因而可提高到50-70%。集团企业又不会因此而增加各自的组织费用,同时又节约了集团企业的市场交易费用。集团各个成员企业“少而专”与集团企业整体的“大而全”的统一,形成最佳组织规模效益,合理的组织制度安排产生新的生产力。世界上跨国公司的出现和近年来我国企业集团的迅速发展所取得的经济效益的增长就是现实的佐证。如中国第一汽车集团、东风汽车集团和上海汽车集团的发展说明了这一点。企业集团作为市场替代物是有条件的,可以部分替代市场。而市场交易、市场竞争仍是主要市场行为。这一特征在市场经济国家具有普遍性,认识这一点对于发挥国有经济优势,加快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政府替代
企业集团在一定条件下不但可以是市场替代组织,而且在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集团公司可以成为中观决策主体——政府专业经济部门的替代组织。
传统经济体制中,宏观决策主体和中观决策主体都是政府组织。中观决策主体就是指专业经济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及一些行政性公司。这些专业经济性部门在传统体制中将企业人为地划分到不同的条条、块块的封闭性管辖范围内。
市场经济体制中,宏观调控主体仍然是政府组织。而中观决策主体的性质发生了变化,由政府组织转化为企业组织,与微观单位同属非政府组织。政府职能转换中,专业经济部门的职能一分为三。行政管理职能由政府综合经济部门行使;行业管理职能由行业协会行使;市场决策、投资决策职能由各个集团公司性质的企业组织承担。集团公司替代政府的就是市场决策、投资决策职能。
企业集团公司作为政府与企业间的中间组织可以成为传统体制中观决策主体——政府专业经济部门的替代组织。当然不是所有称之为企业集团公司的企业组织都自然成为政府专业经济部门的替代组织,而是具备条件的企业集团公司,即可以被确定为国家(政府)授权投资机构的集团公司才能成为政府专业经济部门的替代组织,成为中观决策主体。这是由于各个企业集团的规模不同,在全国和区域经济中的地位不同、作用不同(企业集团是分级次的)。
传统体制中的政府专业经济部门除了承担中观决策职能外,还承担着一些政府行政管理、行业管理职能。具备条件的企业集团公司若成为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中观决策主体,是不允许承担政府行政、行业管理职能的。这些职能仍由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承担。在市场经济体制中,我国的中观决策主体就应是从现实情况出发,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可以有三个生长点:其一是具备条件的企业集团公司;其二是政府专业经济部门、行业性总公司职能分离后转制而成控股公司;其三是政府新设立的综合性的投资公司、国有资产管理公司。以上三个生产点中,企业集团公司从性质、作用、功能上最接近市场经济对中观决策主体的要求,因此是最优的生长点。
企业集团公司、控股公司、投资公司、国有资产管理公司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专业经济部门的替代物——中观决策主体,是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体制变革过程中遇到的特殊性问题。这既是我国当前改革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又是制度经济学、过渡经济学中需要进一步研究予以阐示的重大理论问题。
(三)结构调整、资源配置
目前,我国经济中的重复投资、重复建设、“大而全”、“小而全”现象十分普遍。一些企业产品供不应求,另一些企业生产能力闲置、企业亏损,短线过短,长线过长。经济生活中资源配置不合理、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问题一直是困扰经济发展、难以解决的重大改革问题。
传统体制下结构调整、资源配置的主体是政府,手段是行政命令,项目计划审批,关、停、并、转。
市场经济体制下结构调整、资源配置应是在政府宏观调控、产业政策指导下,由经济组织作为运作主体。集团公司拥有资金、产品、技术、营销、网络、管理、人才、商誉等优势,通过市场方式,如投资、合并、兼并、收购、重组等方式进行生产要素的重组,实行专业化分工、规模经济。国有企业集团公司还可以通过非市场方式,政府授权持股方式以较低的代价盘活存量国有资产、提高经营效率,达到企业结构合理调整、资源合理配置的目的。近年来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在国家没有新增资本金投入的条件下,通过各种方式将一批效益不高的国有企业重组、分工、协作生产轻型汽车,现已形成国内最大的轻型车生产基地,其总投资比新建同样规模企业节约4-5亿元,缩短建设周期2-3年,同时挽救了一批亏损、微利企业。更为有意义的是一汽集团的轻型汽车以其质量好、价格低的竞争优势对国内众多重复建设的中外合资企业生产的轻型车产生强烈冲击,这对于抑制各地盲目上轻型车项目,调整国内轻型车企业不合理结构起到良好作用。这是中央主管全国汽车生产布局和生产的政府部门多年企图通过行政手段想要作到而始终未作到的事情。近些年已有些集团企业在产品结构、组织结构、产权结构调整方面起的作用是政府难以作到的。实质是市场机制比较计划体制的优势。当前的问题是对企业集团在结构调整、资源配置中巨大的、不可替代的、高效益的作用认识不足,宏观环境的许多现行政策还不利于资源流动,结构重组,人为地增大了市场交易费用。最典型的是现行企业所得税纳税体制,由于仍实行传统体制的按企业“隶属关系”纳税的体制,因此严重地阻碍了资产的合理流动、重组。
(四)提高政府宏观调控有效性
提高政府宏观调控的有效性既是政府工作的重要目标,也是政府政绩的重要体现。决定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宏观调控对象的数量,或类似管理幅度概念的调控对象的幅度。按照管理学理论,管理幅度超过合理、允许范围,管理效果便递减。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某些产品一发生市场混乱,政府首先想到的措施便是垄断经营、专卖经营、许可证经营等行政管理手段。其原因在于此举可将管理幅度减少到最小,以直接控制的办法提高政府宏观调控的有效性。但大范围、长期采取此办法的负效应是显而易见的。问题出在市场放开经营以后,政府宏观调控的幅度太大,调控效率急剧衰减。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一放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然后再放的恶性循环圈。那么是否有两全之策呢?既发挥市场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有效性的优势,又减少管理幅度,提高政府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市场经济国家企业集团公司对提高政府宏观调控有效性的事实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借鉴。国外的大公司通过层级组织的产权控制或协议控制,直接和间接控制的企业可达成百上千家,甚至更多。其可控制的企业数量可以和我国一个城市或一个行业所拥有的企业数量相比,但又和我国传统体制用条、块分割的行政管理方式不同。其本质区别在于传统体制下企业间无任何联结纽带,如果有关系也只是政府的指令性供销计划,管理众多企业只能依靠各级政府设立的机构庞大的专业经济管理部门实施管理。市场经济中的企业集团是由各种纽带尤其是产权纽带联结在一起,形成经济上的一体化联合体。这个本质区别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企业结构发生实质性变化,使得政府宏观调控不必再直接面对千千万万个企业,只须面对少量企业集团公司。企业集团公司接受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市场信号后,通过企业集团内产权链条和其他控制手段传导政府宏观调控信息、政策导向,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这种传导的有效性是任何行政手段难以达到的。政府通过调控有限数量的企业集团公司,减少调控幅度,是提高政府宏观调控有效性的关键。
标签:企业经济论文; 费用管理论文; 生产类型论文; 宏观调控手段论文; 企业特征论文; 市场类型论文; 企业经营论文; 经营费用论文; 经济学论文; 宏观调控论文; 子公司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