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规划理论的发展与现状_图书馆论文

图书馆规划理论的发展与现状_图书馆论文

图书馆规划理论的发展与现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现况论文,图书馆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1167(2003)01-0007-06

由于图书馆是社会的产物,社会随着人类的成长而不断变化,图书馆的行为亦随之产生变化,而所有图书馆的改变归纳来说可有四种:[1]图书馆服务或工作程序之改变,图书馆组织结构之改变,图书馆之科技发展与产品之改变,图书馆人员之改变。笔者认为,由于人的行为不断改变,图书馆为了符合读者的需求而有所改变,所以上述四种改变实为随人的改变而改变。为了面对万变的社会,图书馆必须对业务进行适时的计划,以应付未来所需;所以当管理学开始发展规划研究以后,图书馆规划亦应运而生。

1 图书馆规划发展史

1972年,David Kaser在Cornell首次发表有关大学图书馆策略规划的论文,[2]1980年代,图书馆学专家开始综合探讨整体规划或策略规划在图书馆应用之可行性,1980年美国公共图书馆协会出版了“A planning process for Public Li-braies”,[3]该书为对公共图书馆规划的内容、程序、社区调查方法作了说明,Donald E.Riggs在1984年出版“Strategic planning for library managers”一书,[4]为图书馆规划之代表作,该书对图书馆管理者在规划时应有充份准备作了详细的说明。同年,美国的大学及研究图书馆学会(ARL)更在在职延续教育课程开设“图书馆环境中之策略规划原理”一科。[5]1987年美国公共图书馆协会再次出版了一部“Planning and role setting for public libraries:a manual of options and procedures”,[6]深入浅出地再次说明公共图书馆的规划在于对社区的需求分析,将规划的程序分为七步骤,并以附录作参考。自1987年以后,研究图书馆规划成为图书馆界的新宠儿,而且内容从理论转为实务的操作。如1990年,M.E.L Jacob的“Strategic planning:how-to-do-it manual for librari-ans”,[7]1991年James F.WilliamsⅡ编辑的“Strategic plan-ning in higher education:implementing new roles for the academic library”,[8]均是从实际操作的方向探讨图书馆的策略规划,笔者认为,图书馆策略规划的文献在1997年以前,其研究对象以高校图书馆及公共图书馆为主,而且多为个人的研究。到了1997年以后,有关图书馆策略规划的研究开始得到专业的图书馆学会所重视。1996年澳洲Angela Bridgland and Helen Haves编辑的“Charting the future strategic planning in the Australasian library,and information industry”,收集了澳洲本土有关策略规划的论文,分别就其国家图书馆,郡立图书馆,大专图书馆,专门及学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等作具体的介绍。美国图书馆学会于1997年的“Strategic planning for library multltype cooperatives:samples and examples”[9],该书说明如何撰写规划报告及辑录了美国各地图书馆的策略规划的范例。还有同类的作品如1998年的出版的“Planning for results:a public library transformation process”[10],由Ethel Himmel及 William James Wilson合编,分为规划指南及如何规划两册,强调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及民意之收集,成立规划委员会的程序,规划的辅助表格及各阶段。到了2001年美国图书馆学会出版了一部更详细的规划公共图书馆的著作,“The new planning for rcsult:astreamlined approach”[11],由Sandra Nelson及美国公共图书馆协会合著,内容是1998年出版的“Planning for results”的延续。

国外图书馆策略规划的著作与日俱增,内容主要环绕如何规划,及规划的实例编辑,已成为图书馆界研究的重要范畴,然而随着公元千禧年的来临,不少国家的图书馆界纷纷提出他们对未来10年或20年的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规划,更将图书馆规划这个课题推向另一个高峰。2001年,IFLA的公共图书馆分部出版了“The public library service:IFLA/UN-ESCO guidelines for development”一书,分为六大部份,包括公共图书馆角色与目的,法制与财政结构,满足读者的需求,馆藏建设,人力资源,市场与管理,作为规划公共图书馆业务非常重要的参考指南。

至于中文文献方面,80年代起,国内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开始进入低谷,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导致了对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普遍被责难。图书馆学研究者们逐渐认识到理论研究不能脱离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实践和现实,因而代之以图书馆事业发展战略的研究。[12]1986年,黄纯元发表《我国图书馆事业战略的若干思考》一文,[13]认为要改变中国图书馆学研究的现状,一方面应降低图书馆学研究中的某些研究层次,把更多的力量放在那些富有生命力和现实意义的课题上,另一方面要加强图书馆学理论的“中介化”和“操作化”并重视对宏观现实问题的研究。该文的发表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加之《图书馆杂志》征文活动的推动,迅速掀起了图书馆事业发展战略研究的热潮。该时期发展战略研究主要从三方面展开:[14]

(1)战略研究的基础理论,主要研究图书馆与社会的关系;

(2)战略研究本身的基本理论问题,包括战略思想,战略道路,战略发展原则等;

(3)战略发展方案,如目标,途径,手段,措施等。

由于发展战略研究是对以前理论研究的批判和反思,所以研究者们应将发展战略研究的重点放在战略方案方面。但事与愿违,研究者们把研究重点放在了前两个方面。与此同时,台湾学者卢秀菊女士,自1986年起,发表系列有关图书馆规划的论文,并于1988年出版专著《图书馆规划之研究》,成为图书馆规划者必备之参考书。

90年代以后,中国图书馆界又面临经费短缺,效益降低的困境。刘君指出,中国图书馆界开始寻求理论与实践最佳结合点的过程中,更加关注对于宏观现实问题的研究,包括图书馆事业发展战略,管理体制,有偿服务,文献资源合理布局,协调开发等方面。由于研究方向选择的错误。发展战略研究在批判理论脱离实际的同时,自己最终也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脱离实际”的泥潭。但是发展战略研究还是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中国图书馆学研究中存在的理论脱离实际的倾向,并吸引了更多的研究者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来关心图书馆事业的建设及发展,为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宏观决策提供了思想依据。此后,战略研究一直是中国图书馆界的研究热点之一。[15]1996年至今,国内对规划及发展策略的专著,1996年有三部著作,包括《现代高校图书馆发展研讨会论文集》,吴建中的《21世纪图书馆展望:访谈录》,杜克主编的《中国图书馆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杜书为国内第一本以发展战略为主题的专著。同年,香港朱博文的《香港图书馆事业发展研究》博士论文,对回归以前的香港图书馆事业,作了系统的研究,并以澳门图书馆事业作比较。

到了世纪末,1999年至2000年,两年间国内图书馆界先后约出版了十部内容与图书馆规划及策略相关的著作,较重要的有《21世纪图书馆:发展与变革》,《世纪之交:图书馆事业回顾与展望》,《跨世纪的思考,中国图书馆事业高层论坛》,前两书均由中国图书馆学会主编,后者为卢子博主编,均辑录国内学者及研讨会的论文,为图书馆发展规划引出不少创新的理念;《国外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展望》,该书的第十章,说明了图书馆战略规划的意义、过程、问题及个案,其结构与本研究相近。

1999年河南省图书馆出版了《河南图书情报事业跨世纪发展战略研究》,其内容概述了该省图书馆事业发展历史与现况之分析,提出跨世纪战略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1996-2010年间的具体目标,发展战略重点,实施措施。该研究结合图书情报一体化原则,重点对数字化网络化图书馆建设等方向作说明。

台湾方面。台湾图书馆界大力推动图书馆法立法,1994年台湾图书馆学会通过研拟《图书馆事业白皮书》,直至2000年正式出版了《台湾图书馆事业白皮书》,具体地说明台湾在未来图书馆发展的愿景与使命,意义深远。

2 各地图书馆事业的规划概况

步入21世纪,不少地区已推出了发展未来图书馆事业的蓝图,项目众多。本节综合图书馆学者研究的成果,选择部份较重要的国家或地区,简介各地发展规划的领航文件的内容作为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借镜。

2.1 英国[16]

英国在1959年出版《罗伯兹委员报告书》,确立后来英国公共图书馆制度;1970年《丹顿报告书》,促成英国在1971年通过合并四个国家图书馆的法案,而成立了举世闻名的大英图书馆;1985年该馆出版了“Advancing with Knowl-edge”(与知识同进)的报告,研订图书馆服务的主旨,目标及主要发展策略;1989年又重新检验,修正该图书馆以后五年发展方向,出版“Gateway to Knowledge,the British Library Strategic Plan,1989-1994,”(通往知识之门,大英图书馆策略计划);1993年,又出版“The British Library-for Scholar- ship,Research and lnnovation Strategic Objective for the vear 2000”(大英图书馆—研究与创新,2000年策略目标),此文件收集了大英图书馆在1993年至2000年的发展计划,分别由服务项目、馆藏发展、馆际合作、学术、人员训练、信息科技、建筑、经费等详细规划;1998年大英图书馆制定了“The British Library-Strategic Plan,1999-2002”(大英图书馆最新的策略计划),并挂在该馆的网站首页。该计划中提出下列主要发展目标:[17]

(1)保持免费进入图书馆各阅览室;

(2)在文献采购和保存上投入更多资金:为当前和未来读者维持一个高质量的馆藏;

(3)优先收集数字化资料和发展数字化图书馆服务:保证图书馆读者能够获取新的出版物形式;并通过数字及网络技术从新的检索方式中受益;

(4)与其它机构,特别是高等教育机构形成新的合作伙伴关系:与其它图书馆密切合作达到最优化使用资源。提供互补性馆藏及服务,缩减最低量复本;

(5)为实现政府主要目标做出应有贡献:在更大范围里支持学习研究活动,向所有需要利用国家图书馆馆藏的读者提供对知识和信息的查询。

2.2 美国[18]

1991年7月,美国图书馆、信息科学国家委员会、白宫图书馆与信息服务会议工作小组,在华盛顿特区召开“第二次白宫图书馆与信息服务会议”,将近2,000名各地代表与观察员参加。会中讨论自]990年春天起到1991年全美五十州地区性会前会议所提的2,500个议案,经表决后,决议通过95项优先建议案,并于1991年11月作成正式文件,出版“Informalion2000”(信息2000),呈送布殊(BUSh)总统及国会。文件的主要诉求是美国图书馆事业未来十年的工作目标,包括:

(1)信息获取方面:所有美国民众必须能免费,便利地获取公共信息;

(2)国家信息政策:图书馆与信息服务从业团体必须有更多机会参与联邦信息政策的制定,并将政府信息传递给民众;

(3)信息网络:全面规划网络。促进资源共享。网络规划应涵盖各级政府、各类型图书馆、信息中心学校、私人机构等人员参与,遵循通用标准,增进信息的传播范围;

(4)组织与管辖:加强图书馆在教育体系中的功能,联邦政府应加强对图书馆经费支持,促进图书馆的发展;

(5)信息服务:完善的信息服务必须兼顾所有美国民众的信息需求,不论其教育、经济、文化或语言背景;

(6)读者指导:图书馆必须指导既有及潜在读者善用图书馆及信息中心的资源,使民众从信息资源中获得最大益处;

(7)人力发展:加强培训图书馆及信息服务人才;

(8)信息保存:加强信息储存人才的训练,善用各种新兴的媒体与技术;

(9)信息服务行销:评估目前图书馆在社区服务的功能与影响,研拟切实可行的服务推广行销模式。

美国国会图书馆早在1996年拟订了“The Mission and Straegic Priorities of the Library of Congress:FYl997-2004” (国会图书馆的使命和战略要点:1997-2004)战略发展计划,为美国国会图书馆进入21世纪做好准备。美国国会图书馆馆长比林顿强调:最新战略计划及其贯彻落实的过程是一种达到目的的手段;即实现国会图书馆担负的历史性任务。战略计划的主要特点有两方面:[19]其一,强调国会图书馆职能的履行,首先是为国会所需信息与研究提供高质量服务,帮助国会议员为美国人民做出正确决策:帮助他们在众多领域中引导世界潮流。要求必须行动在国会议员提出需求之前,当他们到馆查询文献信息时,必须能够及时,准确提供;其二,强调美国国会图书馆的使命和战略,是继续收集和维持大量多语言及格式的馆藏,其战略计划基本内容如下:

(1)使命:能够使国会图书馆的馆藏为国会和美国人民获取和使用,能够维持和保存人类知识及创造力的广泛收藏;

(2)战略要点:要点①:为国家最高立法机构——美国国会收藏和保存文献资源,直接为国会议员参与立法提供咨询服务。要点②:为国会和国家收集、组织、保存和维持对现在与将来的人类知识的广泛的收藏。要点③:保障全国图书馆数字化项目及其它工作,使图书馆的藏品最易存取,最大限度地为国会,政府和大众所利用。要点④:通过解释和教育计划增强国会图书馆馆藏资源的价值。

2.3 加拿大[20]

加拿大国家图书馆馆长在一次题为“加拿大国家图书馆:千年的边缘”的演讲中表示:我们必须重新确定国家图书馆的发展重点和承担的任务,调整我们的技能以适应21世纪的要求。基于这种认识,加拿大国家图书馆拟订了题为“Posi-tioning the National Library of Canada in the Digital Environment:Strategic directions”(加拿大国家图书馆在数字环境中的定位:战略指南)。其战略计划基本内容分为正文和附录两部份:

正文:

(1)展望:

(2)政府方针背景;

(3)方针与组织;

(4)馆藏,保存,获取;

(5)服务;

(6)技术基础设施与标准;

(7)人力与财务资源;

(8)宣传;

附录:

附录A:相关背景文件;

附录B:当前数字图书馆活动总结。

加拿大国家图书馆战略指南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非常明确地将国家图书馆在21世纪发展定位与数字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战略计划站在全球信息化的高度,对加拿大国家图书馆进入21世纪的定位做如下描述:

(1)国家图书馆在对图书馆服务的数字化应用中将处于领导者地位。不论现在还是将来,国家图书馆始终是加拿大电子形式出版信息的最丰富的资源。

(2)国家图书馆将在数字环境中促使加拿大人获取信息方面发挥领导作用,并与各类型图书馆,公共机构,非牟利组织及个体共同合作。

(3)国家图书馆将积极开发及建设电子馆藏,强有力地推进多种形式的数字化项目。这些项目重点是保持本国文化遗产和有研究价值的加拿大信启、资源,将把加拿大出版物的全文本和各种各样的检索工具连接一起,便于查询。

(4)国家图书馆将积极参与发展国际水平数字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并将与合作者协调实现。

2.4 新西兰[21]

1998年新西兰国家图书馆开始立项,推出“Towards 21 Century:Strategic Plan of the National Library of New Zealand”(面向21世纪:新西兰国家图书馆战略计划)。战略计划的基本出发点,是要提高读者存取国家图书馆和其它信息网所收藏的信息的能力,着眼于国家图书馆在全国信启、业中的地位,提高与增强国家图书馆在未来全球信息环境中的应变能力。其计划的基本内容:

(1)前言;

(2)背景:电子环境中的图书馆,对新西兰信息的存取,政府架构;

(3)新西兰国家图书馆战略方向:

①在新西兰国家文化,经济生活中,成为政府信息工作中最主要的咨询者;②通过全国电子网络系统,新西兰人民可以获取全面,综合性信息资源;③新西兰文献成为新西兰国家图书馆收集,保存和查询的基础与重点;④保证新西兰所有学校都有效率高的使用、管理信息的工具与手段,以支持教学发展;

(4)计划实施:主要任务和进程,成功的关键因素、资助者、资源、计划与评估;

(5)附录1:战略计划发展进程;附录2:专用词汇。

2.5 新加坡

1992年6月,新加坡的信息艺术部部长指定成立“2000年图书馆审查委员会”。1992年6月到1994年2月,历经多次会议与咨询,并邀请多国内外相关单位参与研拟,“Library2000”(图书馆2000年)报告在1994年春天产生,由信息艺术部部长接受之后,提送国务院审理。报告书共有171页,主要包括:图书馆在信息科技时代的角色,六项策略性方案,三个主要配合条件:[22][23]

2.5.1 图书馆的角色:

(1)以新加坡作为国际的信息港;

(2)保存及推广新加坡的文学遗产;

(3)提供教育,知识与研究资源;

(4)推动新加坡成为完全的阅览及信息社会。

2.5.2 六项策略性方案:

(1)重新调整公共图书馆系统,强化公共图书馆制度。

大力发展公共图书馆系统,成立国家参考图书馆及专科参考图书馆,如医学,法律及商业图书馆。计划在二十年内,设立五个区域图书馆,十八个社区图书馆,一百个以儿童及民众服务为主的街道图书馆。

(2)建立无国界的联合图书馆。

强化网络工程,连结超过五百间图书馆,使其连结国外的图书馆与数据库,建立无国界的图书馆。

(3)发展以合作为主的国家馆藏政策,合作收集全国信息资源。

为迎合现在与未来之需,建立三语并重的馆藏;制定国家馆藏政策,建立复本最少而涵盖范围最广的馆藏;尽量利用各馆馆藏的空间,将罕用的馆藏设置在市区以外的仓库内。

(4)提高服务品质,以市场为导向。

讲求市场区分细分之市场导向管理模式,提供优质的服务,推广图书馆事业之发展。

(5)强化与商业、社会的积极互动关系。

通过在工商区或大厦内成立商业图书馆的手段,与工商业者建立良好的读者关系,甚至邀请其参与管理图书馆的事务。

(6)使全球信息互通,成为信息整合的中介者。

延续新加坡作为中西文化,知识整合的中介者的角色,建立亚洲研究馆藏,为新加坡,东南亚,中国,印度及其它主要亚洲城市,提供一站式的地区信息中心的服务。

2.5.3 三项配合条件:

(1)人力方面。

与当地的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培训在职馆员,以应付新科技之发展。

(2)科技方面。

运用新科技的技术,发展地区图书馆使用价值,如多媒体技术,知识领航技术,网络系统。

(3)组织领导方面。

为了实现《图书馆2000年》计划,新加坡于1995年9月成立了图书馆管理局,分为五个部门,计有总办公室,合作事务部,发展部,图书馆服务部,物业管理部,负责管理国家图书馆、制定政策、策略及推行计划的工作,开展各种创新的图书馆服务。

2.6 香港

香港政府于1996年11月向全港市民咨询《市政局图书馆委员会五年计划》”[24],具体地公布了其计划的内容,分为七大范畴规划未来五年的发展,其内容包括:

2.6.1 提供图书馆资料。

(1)继续扩充馆藏,以期每年最少添置350,000项资料,俾能在2007年达到既定的目标,为每人提供2项资料(合共6,340,000项);

(2)维持现时4本中文书(80%)对1本英文书(20%)的比例;

(3)调整成人书与儿童书的比例,由2本成人书(67%)对1本儿童书(33%)改为成人书占70%及儿童书占30%,以反映儿童人口及使用情况的转变;

(4)调整视听资料及多媒体资料的供应量,由目标馆藏的5%增至15%,以便提供更多类别的视听资料。

2.6.2 提供图书馆。

(1)加强提供分区图书馆,由每200,000人1间增加至每100,000人1间;

(2)扩大新的分区图书馆面积,由1,500平方米增加至2,500平方米;

(3)按需求为每30,000至50,000人设置1间500平方米的小型图书馆,使图书馆合理地均匀分布;

(4)分阶段翻新现已使用超过10年的永久图书馆。

2.6.3 提供参考及信息服务。

(1)在香港中央图书馆设立一间具有6个专题部门的参考图书馆,以取代大会堂参考图书馆;

(2)在中央参考图书馆提供齐备的馆藏(专业人士使用的法律及医药专门著作除外),馆藏应注重香港研究资料,中国和中华文化,以及延续教育所需的资料;

(3)于香港中央图书馆启用后,在大会堂公共图书馆设立1间工商业参考图书馆;

(4)于香港中央图书馆启用后,将九龙中央参考图书馆发展为一间教育资源中心;

(5)进一步发展艺术图书馆为一间艺术资源中心,新的中央参考图书馆亦应设有视觉及表演艺术方面的基本馆藏;

(6)为分区图书馆制订主题收藏资料计划;

(7)提高参考资料的目标供应量,从整体图书馆资料的15%增加至20%;

(8)让有需要的读者晚间外借一些在版的参考书,供研究之用;

(9)在香港中央图书馆,九龙中央图书馆及各分区图书馆提供杰出儿童文学作品及有关参考资料,并提供青少年使用的参考馆藏;

(10)提供更多联机检索商业数据库的服务;

(11)增设收费的文献提供服务;

(12)检讨及改善参考图书馆的人力资源,以及加强在职训练。

2.6.4 推广活动及图书馆合作。

(1)进一步扩大图书馆现时为不同阶层读者提供的推广活动;

(2)善用非牟利团体的专长来合办推广活动;

(3)与学校,教育署和有关专业团体保持紧密联络,向学生推广图书馆服务;

(4)采用更广泛的宣传资料,定期出版书目及图书馆通讯,藉以推广图书馆服务;

(5)举办更多活动,向新移民宣传及推介图书馆服务;

(6)开放市政局图书馆的推广活动室;以便公众人士在图书馆开放时间内租用。

2.6.5 提供其它图书馆服务。

(1)推出免费外借激光唱碟服务;

(2)维持现时的外借限额(每名读者可同时借5项)及外借限期(2周);

(3)设立1个小组,统筹为伤残及行动不便人士所提供的服务,包括定期免费送递图书馆资料给团体及有需要的登记读者;

(4)维持现时的图书馆各项收费,但减低缩微印本及计算机打印的收费至每份5角,俾与影印收费相同;

(5)在各图书馆设置还书箱,方便读者在图书馆休馆时归还书籍或其它资料;

(6)进一步加强图书馆的读者咨询服务;

(7)在中央及分区图书馆举办周年读者联络会议;

(8)延长固定图书馆的开放时间,在有足够资源的情况下分两期进行:

第一期,将小型图书馆平日的开放时间延长至晚上7时,并在午膳时间照常服务;以及将图书馆的星期日下午开放时间,由现在的1时延长至5时。

第二期,将图书馆于星期一至五晚上的开放时间,由现时的7时延长至9时。

2.6.6 信息科技的使用。

(1)在图书馆提供计算机给个别使用者翻查国际网络;

(2)在因特网上加入导航网页;

(3)把图书馆联机公众目录上网;

(4)改善现时的光盘网络,增加更多数据库;

(5)提供电话续借;

(6)推动自动借书系统;

(7)在大会堂图书馆,九龙中央图书馆,艺术图书馆设区域网,查检光盘及国际网络数据库。继而将服务扩展至小型图书馆,每分馆设1部独立计算机提供上述服务;

(8)在分区图书馆设儿童及成人多媒体室。

2.6.7 推广文学艺术。

(1)设立1个小组,调配足够人手以策划及举办文学活动;

(2)继续举办及加强现有的文学活动;

(3)出版图书馆通讯;

(4)委聘本地作家以试验性质到学校展开文学教育;

(5)出版一辑香港文学选集;

(6)举办中英文翻译工作坊和比赛;

(7)赞助出版文学作品;

(8)委聘本地电视台及电台制作文学节目,供市民观赏。

分析香港公共图书馆的策略规划,可能是由于香港地方小、人口集中,并且已现实生活为重,所以其规划的方向非常重视读者及推广的服务,内容亦很具体地规划每个范畴的方针与措施。通过推广香港文学的主导思想,鼓励市民阅览及创作,亦与本地作家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有助共同发展图书馆业务。

2.7 台湾地区

台湾地区于1994年开始,酝酿研定图书馆事业发展领航文件,到了2000年由台湾图书馆学会公布了《图书馆事业发展白皮书》,内容分为五部份:[25]

第一章为绪论。

第二章为图书馆事业愿景与发展目标,制定五项图书馆事业愿景,七项发展目标,各类型图书馆的任务。

第三章为图书馆事业现况,现有问题及未来发展问题。

第四章为未来图书馆事业发展策略,共分为四个策略面进行,包括充实图书馆资源的策略、促请行政及立法机关制定图书馆法规及标准之政策策略、优化图书馆管理的经营策略以及提升图书馆专业素质的专业策略。最后一章为结语。

该书的内容重点为达成五项图书馆事业的愿景而设计了七项目标,主要诉求为四个发展层面,共十七项发展策略,并对每个发展策略作出说明及列出策略。由于该地区图书馆事业发展环境与澳门地区相近,本文以此基础作为制定澳门图书馆事业发展策略之借镜。

综合上述领航文件的内容,大部份地区之规划有以下的特点:

(1)具有时代性意义。大多数规划是以图书馆全球化为审视和发展趋势,是以因特网,电子出版及全球信息环境对图书馆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为设计基础;

(2)配合地区信息政策发展。大多策略规划与地区的信息政策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和协调性,在未来信息业发展中,图书馆担当着重要的角色;

(3)各地政府均重视。各地政府十分重视图书馆和信息服务的发展,文件的研拟皆由政府高阶决策单位主导;

(4)依据民意来规划,领航文件研拟过程的参与人数极多且广,一方面广征博议,一方面借重经验,同时也借机宣导全民应重视图书馆建设;

(5)规划之影响力大。领航文件完成之后,都能产生具体影响,由政府相关行政部门或立法机构予以具体响应,并能持续执行追踪;

(6)规划的内容。以建立完善的公共图书馆及国家图书馆系统与服务为主,并通过发展电子图书馆及虚拟图书馆为主要手段,较少对整体图书馆事业作出规划。可能是因为各类型图书馆的行政体系不同,服务对象不同,而且各地区的面积大,图书馆数量多,没有能力全面进行发展与规划。

3 结语

本文对图书馆规划研究及各地区图书馆规划的内容作简单的介绍,为避免浪费人力,物力及时间去规划某一类图书馆而错失另一类型的图书馆发展之良机。所以我国图书馆界可吸收各地区之经验,在制定策略规划的领航文件时,必须以时代性,配合地区政策,得到政府重视,发动全民参与进行图书馆事业的整体规划。

标签:;  ;  ;  ;  

图书馆规划理论的发展与现状_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