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盈 石英 廖玉琼 朱旭英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干部保健科 云南昆明 560031)
【摘要】目的:观察老年糖尿病出院患者应用延续护理干预对远期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34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67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干预组患者给予延续护理干预,均干预1年,观察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检验结果。结果:干预1年后,干预组患者治疗依从性高于常规组,各项生化指标检验结果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出院后,通过延续护理干预的实施,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血糖控制效果,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延续护理干预;老年糖尿病患者;远期康复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8-0142-02
延续性护理是以病人为中心,从医院延续到病人家中的优质护理服务,在护士和病人乃至家庭成员之间进行有目的的互动,以促进和维护病人的健康,是一种从医院走向社会、走向家庭的延伸护理服务模式[1]。
糖尿病为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老年糖尿病患者是指60岁以上的患者,此疾病属于终身慢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临床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时,主要是缓解患者病情,降低血糖水平,而家中则是患者远期康复的场所,但老年患者出院后治疗依从性比较差,远期康复效果并不理想,研究表明,延续护理干预的实施可改善这一状况,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本研究以在本院治疗后病情稳定出院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延续护理干预,效果显著。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34例,男84例,女50例;年龄60~83岁,平均(66.7±2.4)岁;病程1~14年,平均(6.9±1.8)年;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22例,中专及高中53例,初中及以下59例。纳入标准:(1)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2)年龄在60岁以上,具备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家属配合程度良好;(3)排除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呼吸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67例,两组患者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本院接受糖尿病常规治疗,病情稳定后患者出院。常规组患者出院时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将相关的注意事项详细的告知患者,并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干预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出院后应用延续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1)出院前1~2d,责任护士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合理的评估,将糖尿病知识调查问卷发放给患者,结合调查结果,给予患者及家属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责任护士亲自示范血糖监测以及胰岛素注射的方法,促使患者及家属掌握正确的方法[2];(2)将相关的资料发放给患者,资料以图片为主,并选择大的字体字号,用红线标记重点内容,便于老年患者阅读;(3)出院后,第一周内进行1次电话随访,之后每个月电话随访2次,持续6个月,半年后每2个月家庭随访或患者到院1次;(4)随访时,对患者治疗、自我护理情况进行调查,如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差,针对患者存在的问题给予患者相应的现场健康指导,提高患者依从性。
1.3 观察指标
干预时间为1年,1年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从饮食控制、运动锻炼、遵医服药、自我管理及低血糖处理5各方面评价,答案均为“是”时判定患者依从性良好。干预1年后,测定患者的生化指标,包含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统计分析,并利用t或χ2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依从性比较
经过1年的干预后,干预组67例患者中,依从性良好63例,依从率为94.0%,常规组67例患者中,依从性良好55例,依从率为82.1%,干预组患者治疗依从性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生化指标检验结果比较
干预1年后,干预组患者各项生化指标检验结果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
3.讨论
糖尿病为终身性慢性疾病,需要患者长期接受治疗,以提高血糖控制的效果,延缓并发症发生,维持患者的身体健康[3]。临床治疗糖尿病患者时,待患者病情未定后,患者即可出院在家治疗,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老年患者出院后治疗依从性比较差,不利于远期康复,因此,患者出院后,需要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干预,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促使患者积极的遵医嘱治疗[4]。延续护理干预是指将医院护理延续到患者的家庭中,通过电话随访及家庭随访的方式,给予患者健康教育及治疗指导,提高患者出院后的自我管理能力,提升远期康复的效果[5]。通过延续护理的开展,老年患者可明显提高对糖尿病的正确认识,掌握糖尿病基本知识,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及出院后血糖控制的效果。在本研究中,两组糖尿病患者出院后分别接受常规出院指导和延续护理干预,1年后,干预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血糖情况均优于常规组患者。
综上所述,老年糖尿病患者出院后,应用延续护理干预后,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自我管理能力,良好地控制血糖水平,稳定病情,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褚春霞,陆雁,倪杰.延续护理在中晚期食管癌放化疗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3,1,27(1):130-131.
[2]杨璐璐.老年糖尿病患者出院后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6,03:6-8.
[3]姜海荣,齐宝琴,张令军等.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5,v.21;No.34901:78-79.
[4]李彩玲.糖尿病病人延续护理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5,v.13;No.36722:2157-2158.
[5]雷佳芳,莫蓓蓉,秦玉菊.我国糖尿病患者延续性护理的现状及其启示[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v.32;No.31218:45-47.
论文作者:张盈,石英,廖玉琼,朱旭英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1
标签:患者论文; 老年论文; 常规论文; 糖尿病患者论文; 糖尿病论文; 血糖论文; 远期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