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机电工程风险与分析方法论文_赵阳阳

煤矿机电工程风险与分析方法论文_赵阳阳

永贵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新田煤矿 贵州毕节 551500

摘要:煤矿机电工程遍布煤矿生产全过程的各个环节,目前,我国煤矿机电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许多风险,为煤矿企业的安全、稳定发展埋下了隐患,通过完善和健全机电管理体制、科学使用机电设备、不断提高机电队伍人员的整体素质等途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甚至排除机电工程风险。

关键词:煤矿;机电工程;风险;方法

近年来,国内外煤矿现场发生的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在这之中,煤矿机电设备所引起的事故不在少数。因此对于煤矿机电工程所存在的风险进行深入地研究与分析并提出相应管理方法的要求是非常迫切的。

一、煤矿机电工程的风险

1.煤矿机电相关人员问题

不管是什么工程机械设备电器,最终的实施者都是各类操作人员。因此人员问题在煤矿机电工程的风险中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人员的业务水平与综合素质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煤矿机电工程的成败。但是目前煤矿机电工程的人员中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由于煤矿现场的特殊工作环境决定了对机电设备的操作要求要比普通工程机电的要求要高,随之对应的专业操作人员的自身的技术含量较低。

第一、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煤矿机电工程的技术性强、技术含量高,需要一批专业技术过硬的人才队伍与之相匹配。但是煤矿工作高危、艰苦的性质,加上有效激励机制的缺乏,很难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使得机电队伍技术素质水平跟不上煤矿发展的要求。

第二、作业人员责任意识、安全意识淡薄。一些机电操作人员对本职工作缺乏责任感,未能做到上标准岗、干标准活。还有的机电操作人员缺乏安全意识,没有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工作时麻痹大意、“三违”现象经常出现[1]。

第三、对机电人员的培训不到位,针对性不强,且常常脱离实际,使他们的操作方法、技术水平无法得到适时提高、与时俱进。

2.机电设备存在较多隐患

机电设备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遍布煤矿生产全过程的各个环节,使用范围广、技术性较强,机电设备的安全与否关系整个生产过程的安全与否,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机电设备的隐患便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隐患。

第一、由于更换新设备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很多煤矿都难以承担,因此,各煤矿的机电设备普遍存在老化、陈旧、超负荷运转等弊端,并且,配套的安全设施、保护装置也不够健全。

第二、机电设备使用不规范,日常保养不周全,定时、定期检修不及时、不到位,这不仅制约了生产能力的发挥、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加大了今后维修的成本,更为生产安全埋下了很多隐患。

第三、机电设备配件的规格混杂、质量较差。煤矿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各种设备的配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我国尚未制定设备配件的统一标准和要求,同时缺乏大型、有序的配件生产企业,使得机电设备配件的规格难以匹配、质量难以提高。

3.机电工程管理体制不健全,机电管理部门未能全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管理体制的健全、管理职能的合理和充分发挥是降低煤矿机电工程风险、实现机电工程安全实施的重要途径。管理体制的缺陷,机电管理部门职能的缺失是造成煤矿机电工程风险的重要原因。

第一、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煤矿企业管理已由传统的封闭式单纯生产型逐步转变为现代化的开放式生产经营型。在煤矿企业管理模式转型的过程中,机电工程管理体制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完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机电管理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缺乏系统控制的思维方式,不能实现动态监控、全面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第二、目前我国各煤矿所设置的机电管理部门一般都是身兼双职,即同时承担生产和管理两部门的职能。但是,在实际的生产和管理过程中,在经济利益的驱使和生产任务的压力下,该部门往往把主要精力放在生产上,而忽视了管理职能的有效发挥。

第二、从整个煤矿企业的大背景下来说,机电工程管理的重要性未能得到足够重视,机电管理部门往往被看做一个辅助生产工区,管理职能淡化,这无形中成为阻碍机电管理部门职能发挥的一个屏障[2]。

二、避免煤矿机电工程风险的方法分析

1.提升煤矿机电人员整体水平

煤矿企业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从根本上对机电相关人员 的整体 业务素质水平得 到有效提升。首先要重视对机电设备管理所起 到的作用,加大机电设备方面的相关投入,对专业性的技术人才在积极引进的同时,要适当提高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相关待遇,从而达到留住人才、合理使用人才的目的:其次要加强对机电设备管理人员与操作人员进行富有成 效的培训,要利用各种先进的多媒体手段对机电设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教育,并视企业实际情况,尽量将相关考核内容 与绩效制度挂钩,从而使机电设备相关人员充分树立起安全第一的思想观念。另外培训教育的内容也要结合煤矿工程的特点与实际案例,使教育 内容更加丰富,易于接受。

2.对煤矿机电设备进行有效管理

针对机电设备本身所出现的风险隐患,同样要从几个方面对机电设备进行高效管理。首先,在煤矿机电设备进入现场以后,要预先编 制出机电设备的相关管理制度,配备专业人员专门对机电设备的管理与使用负责,并落实机电设备责任制,做到责任明确:其次要根据所 制定的机电设备管理制度对其进行定期检查与日常保养,杜绝机电设 备带病上岗,对于发生问题的机电设备严禁其投入生产运营,同时做好相关的机电设备检查与保养的相关日志,对于需 要维修的机电设备要严格统一其更换的零部件的规格,避免出现因机电设备的零部件不匹配的问题造成的机电设备风险隐患,最终通过对煤矿机电设备的有效管理从而提高机电设备的使用效率。

3.建立健全机电设备管理制度

煤矿企业要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并同时结合现代化科学系统的管理方式,制定切合现场实际情况的机电设备工程管理规章制度。首先从企业管理决策层就要开始对煤矿机电设备加以足够的重视,配合各专业部门分别编制有针对性的机电设备管理制度,并落实执行[3];其次要建立专职的机电设备管理队伍,使煤矿现场的机电设备使用与保养情况进行实时地监督,并做好相关记录,使得机电设备的管理岗位职能得到最大地发挥。

4.引入现代化科学管理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化 的科学管理体系开始越来越广地应用 到各行各业中,在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中也应适当取其精华,将适用于煤矿现场机电设备特点的管理制度 借鉴 引用。精细化管理就是其中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它所提倡的就是将煤矿现场机电设备从制度到设备再到人员将其分解成 能够进行量化的细小分项,并对其进行逐一管理。同时也能够 有效地将机电设备的风险扑灭于其萌芽状态,从而使煤矿机电设备的风险降到最低直至避免其的发生。

三、总结

综上所述,煤矿现场机电设备工程的风险对于煤矿的作业安全与生产效率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由于受到煤矿机电设备传统管理方式的限制,使得煤矿机电设备存在着众多风 险,这就要求机电设备管理与操作人员的思想必须打破传统工作思想的桎梏,在加强对自身业务水平与综合素质提升的同时,结合相应的先进管理方法,设立激励制度等多种举措:在设 上制定严格的维护与保养制度,并设专人负责;最后以完善的机电设备体制作为机电设备管理的基本原则贯穿于整个工程全过程。通过上述这些方面的分析,从而有效避免煤矿机电设备所存在的风险。

参考文献

[1]赵喜银.浅析煤矿机电工程风险与分析方法[J].工业.2014,17(8):211-212.

[2]刘思超.关于煤矿机电工程风险的探讨[J].工程技术.2016,17(7):51-52.

[3]崔晓林,余萌.煤矿项目投资风险分析方法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18(2):133-135.

论文作者:赵阳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6

标签:;  ;  ;  ;  ;  ;  ;  ;  

煤矿机电工程风险与分析方法论文_赵阳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