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萍1 徐英桥1 郑佳明1 刘红艳2 潘 辉2 王敏魁2
1.辽宁省铁岭市中心医院 辽宁 铁岭 112001;2辽宁省铁岭市中心医院 辽宁 铁岭 112001
【摘要】 目的 针对肿瘤患者大量输血后血小板计数、凝血四项、肾功能及血清电解质的变化进行研究.方法 随机选择2012年12月~2015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针对患者实施大量输血,并针对输血前后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凝血四项、肾功能及血清电解质的变化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输血前后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输血前的凝血四项FIB、APTT、TT、PT与输血后的凝血四项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输血前患者的肾功能指标(BUN、Cr、UA)与输血后的肾功能指标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输血前患者的血清电解质钾离子、钙离子、镁离子的浓度与输血后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血清电解质中的钠离子、氯离子与输血后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大量输血后患者的凝血功能和血小板计数会降低,肾功能指标输血前后变化无法,血清电解质部分有显著变化,部分无显著变化,为了防止肿瘤患者大量输血后产生严重的并发症,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需要加强大量输血过程中,患者血小板计数、凝血四项、肾功能及血清电解质浓度的监测,有效的预防并治疗并发症. 【关键词】 肿瘤患者;大量输血;血小板;凝血功能;血清电解质【中图分类号】R722.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498-01
引言:在临床治疗中,肿瘤患者因为手术创伤会造成大量的失血或者是需要进行大量的输血,进而维持患者正常的血容量,避免发生休克等[1].但是在临床治疗中,肿瘤患者大量输血后会产生较多的并发症,且患者会因为并发症的产生而死亡[2].为了更好的对肿瘤患者输血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降低死亡率,本文针对肿瘤患者大量输血后血小板计数、凝血四项、肾功能及血清电解质的变化,进行分析研究,具体的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2年12月~2015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 例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男性患者43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的年龄为26~80岁,平均年龄为58??4±2??3岁.本次研究中的患者的纳入标准为:(1)在本院接受肿瘤治疗;(2)在围手术期、24h内输血量≥10U;(3)无其他疾病、药物等对凝血功能、血小板等产生影响. 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患者,以及其家属,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均签订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针对本次研究中,所有肿瘤患者大量输血前、输血后的血小板计数、凝血四项、肾功能及血清电解质浓度的变化进行观察,并进行比较.其中使用到的检验仪器为XE2100L血细胞分析仪、STAGO 血凝仪、P800生化分析仪器.所有的操作,严格的按照试剂盒上的操作严格的执行. 1??3 统计学 针对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数据,采用SPSS15??0医学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处理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并采用t检验,P<0??05,说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凝血指标与血小板的测定结果分析 在本次研究中,输血前后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输血前的凝血四项FIB、APTT、TT、PT与输血后的凝血四项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如下:
表1 肿瘤患者大量输血前后的凝血四项与血小板指标比较
3 讨论在临床治疗中,肿瘤患者手术创伤较大,或者手术失血过多,需要进行输血治疗,维持患者体内正常的血容量[3].肿瘤患者的肿瘤组织会侵犯大血管, 造成大失血,进而需要进行大量的输血,避免患者发生休克,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4].但是从临床输血治疗现状进行分析,肿瘤患者大量输血后,会造成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血清电解质等发展异常,造成很多输血并发症的产生[5].大部分肿瘤患者大量出血后会产生严重的并发症,而患者的死亡, 也大部分为输血后产生的并发症有关[6]. 在临床治疗中,将酸中毒、低体温、凝血功能障碍作为造成患者死亡的病征,而在患者大量输血后,患者的凝血功能和血小板计数会降低.肿瘤患者的血液处于高凝的状态,对其进行大量输血后,会造成患者的凝血功能下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为了更好的针对肿瘤患者大量输血后的凝血功能和血小板计数的变化进行分析,本文针对肿瘤患者大量输血后血小板计数、凝血四项、肾功能及血清电解质的变化进行了研究,从本次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输血前后患者的凝血四项、血小板计数比较,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而患者的肾功能指标输血前后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患者血清电解质的分析研究中,输血前后患者的血清电解质中钾离子、钙离子、镁离子的浓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钠离子、氯离子浓度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从本次的研究结果可以得出,肿瘤患者大量输血后血小板计数、凝血四项、肾功能及血清电解质浓度会发生变化. 大量输血后凝血功能障碍是造成患者休克、死亡的主要病因,而电解质紊乱则是另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在本次研究中血清电解质中钾离子、钙离子、镁离子的浓度在大量输血后有显著的变化,而钠离子、氯离子浓度的变化不明显,本次研究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需要大量输血的患者,在输血的过程中,胞浆素原会被激活而转变为胞浆素,进而使得纤维蛋白原过渡的溶解, 使得纤维蛋白原的含量下降.所以针对需要大量输血的患者,对其凝血功能进行监测,可以有效的预防并发症的产生.
在对患者进行大量输血后,患者的血钾含量会降低,这与输入的红细胞膜中的膜Na+ -K+ 泵的作用等有关,所以在大量输血患者输血的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血钾含量进行监测,避免高血钾并发症的产生.电解质中的钙离子下降,主要是因为大量输血输入了含有枸橼酸钠抗凝的悬浮红细胞,枸橼酸与血清中的钙离子进行螯合作用,进而造成血清电解质中钙离子的下降.镁离子的下降主要是因为大量失血造成了镁离子的流失,而大量输血后血清中镁离子的浓度也会下降,所以大量输血并发症中血清电解质中镁离子较低是输血中常见现象. 综合本次研究的结果肿瘤患者大量输血后血小板计数、凝血四项、血清电解质的浓度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肾功能无明显的变化,所以在患者输血的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肿瘤患者大量输血后血小板计数、凝血四项、血清电解质浓度等指标进行监测和观察,以便于对输血并发症进行预防和治疗.
参考文献[1] 刘景福,叶先仁,王娜等?? 肿瘤患者大量输血后临床检验指标变化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15,37(3):75-77?? [2] NakagamiT,DecodaSG?? Hyperglycaemiaandmortalityfromallcausesandfrom cardiovasculardiseaseinfivepopulationsofAsianorigin[J][ ??Diabetologia,2004,23(03):385-394?? 3] 刘颖,曹建明,彭阿钦等?? 大量输血对严重创伤患者凝血功能影响的研究[J]??河北医药,2014,36(6):845-848?? [4] 袁杰,石天,罗艳等?? 多次大量输血对老年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207-208?? [5] 梁智,方芳?? 大量输血对凝血功能影响的临床分析[J]?? 吉林医学,2014,[ 35(4):733-735?? 6] 卢春生,林列坤,曹文平等?? 大量输血引起的血清电解质及凝血功能变化的研究[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3):291-292
论文作者:李素萍1 徐英桥1 郑佳明1 刘红艳2 潘辉2 王敏魁2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4
标签:患者论文; 电解质论文; 血清论文; 血小板论文; 凝血论文; 肿瘤论文; 离子论文; 《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