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中为农业寻找出路--德克萨斯州越来越繁荣的职业教育_职业教育论文

在改革中为农业寻找出路--德克萨斯州越来越繁荣的职业教育_职业教育论文

改革中找出路 农字上做文章——德州职业教育越办越兴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德州论文,兴旺论文,职业教育论文,上做论文,出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山东省德州市在改革中找出路,农字上做文章,职业教育得到蓬勃发展。截至目前,在校生4.3万人,占高中阶段在校生的61%。78 %的小学、初中、高中毕业生得到了专业技术培训。职业教育成为全市中初级技术人才的培养培训基地。

在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德州市重点抓了“三项改革”。一是改革招生办法,该市提出了“一个面向,三个不限”,即面向经济建设需要,不限年龄,不限婚否,不限学历,扩大了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较好地解决了农村职业学校招生难问题。为了适应农村的季节性生产和在职职工的工作实际,该市又提出了职业学校可以“全年候招生,全天候上课”。在农村,学生农闲上课,农忙生产。职业学校的招生,采取与工厂企业、部门签协议,联合办学,使学生的学习更有目的性、针对性。他们还突破地域界限,“以劳务输出为目标”,为青岛等地培养了一批机电、服装等专业人才。二是改革办学体制。实行“大家来办”职业教育的办学体制,积极鼓励、支持部门、行业及各种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目前德州市有系统办职业中专5所,部门办职业学校十几所, 在校生占总数的30%以上。教育部门积极实行同部门、行业、工厂企业联合办学,使联办专业已达80%以上。三是改革教学体制。实行产教结合,校企合一。厂校共同参与培训,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本领和动手能力。几年来,德州市围绕专业办产业,大力发展校办工厂、校办企业,既为教学提供了实习场所,又增加了学校自我发展的能力。

为使职业教育上新水平,德州市实施了“重点带动”工程,1984年全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每县市集资240万元, 建设一所“背靠城镇,面向农村”的高标准职业学校。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德州市职业学校的建设投资达1.5亿元。 每个县市区都有一所具有一定规模和条件的职业中专,有8所被认定为省级重点职业高中,有1所跃入国家级重点职业高中行列。

德州市注重发挥职业教育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功能和作用,一是主动把职业教育纳入了当地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二是发挥职业学校—校多功能的作用,积极参与科学技术的推广与普及。如禹城市第二职业高中专业教师下乡包点,指导农民建起了2000多个蔬菜大棚,并为农村培养技术骨干260多名。三是根据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实际需要, 职业学校主动搞好“四项服务”,即: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服务;为农村初级卫生保健事业的建设服务;为农村科技网络的建设和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服务。

德州市职业教育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效益。十几年来,为全市各行业输送中等专业技术人才5.9万人, 以学习实用技术为主的短期培训近百万人次。德州一职专八七届毕业生林敏,在1991年全国建行系统第二届业务比赛中,获全国出纳员项目全能第一名和扇面点钞第一名。陵县职业中专毕业生张荣武引进了法国、瑞士优良黄牛品种与本地黄牛进行人工授精,准胎率高达92.8%,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被评为全国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

标签:;  ;  

在改革中为农业寻找出路--德克萨斯州越来越繁荣的职业教育_职业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