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转型时期年金制度研究

中国转型时期年金制度研究

杨晓辉[1]2003年在《中国转型时期年金制度研究》文中提出人类的养老方式是与一定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联系的。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已步入了市场经济阶段。理论研究和市场经济的实践表明,年金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养老制度的最佳选择。中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中国人口老龄化状况也日趋严重,对于年金制度存在巨大的需求,但是养老年金制度的供给尚不能尽如人意。中国的人口收入结构与发达国家的人口收入结构存在巨大的差异。发达国家的人口收入结构是纺锤型,中产阶级是社会的主体,而中国的人口收入结构是金字塔型,存在巨大的低收入阶层。中国的中高收入阶层绝大部分居住在经济发达的城市,低收入阶层绝大部分居住于经济落后的农村。因此,从中国整个社会的角度看,中国不能与发达国家一样实行单一模式的年金制度。在中国城市应当主要借鉴发达国家的养老年金制度;而在农村实行中国特色的土地年金制度则是一条现实的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途径。中国城市人口尽管仅占中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但是城市的国民生产总值远远超过农村,因此城市的年金制度是研究的重点。年金是国家或公司企业及其他专门机构,在社会成员因年老、伤残而失去劳动能力时,以货币形式定期向他们支付的生活费用。年金制度则是国家通过法律形式保证社会成员在丧失劳动能力时能够得到正常生活资料的制度安排。发达国家的年金理论和年金制度对于中国建立城市的年金制度是有利的借鉴。如本文所分析的一样,与中国转型时期的需要相应,中国政府已经明确了城镇国家年金、企业年金、个人储蓄性年金“叁位一体”的年金制度体系,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多层次的模式。中国城市年金制度的筹资模式必然采用部分积累制。因为中国城市人口的老龄化使二十年后的在职职工无法承受现收现付模式下的重负;而采用完全积累模式则现在的在职职工无法承受这样的重负。而给付制度与发达国家相比没有制度上的特色。与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不同,中国的资本市场很不成熟。这导致了中国年金基金的投资不能像发达国家一样依赖证券市场。中国年金基金必需在资本市场之外另辟蹊径,如建立产业投资基金,既降低投资风险,又能保证一定的收益率。市场失灵是发达国家对年金市场进行监管的主要理论根据。中国不但存在市场失灵的问题,而且存在转型时期市场经济制度不完善的问题和道德风险问题。<WP=7>因此需要建立独立的专业监管机构,更加深入的介入年金市场的运行之中,加强对年金市场的监管。至少近期内国家财政尚无力量在农村建立国家基本养老年金;而我国农村人口众多,经济不发达,并且各地差异较大,农民普遍收入较低。因此农村养老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自身。土地和廉价的劳动力是农村的唯有的资源。农村解决养老问题应当以有分散风险能力的村为基本单位,建立土地年金制度,采用周期现收现付筹资模式,简化投资管理,以农民自理为基础,降低管理成本,既保证土地年金制度的可操作性,又能缓解养老问题带给农村的压力。

祁新娥[2]2005年在《我国企业年金筹资、投资模式选择及其会计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在我国博大精深的儒学文化里,“老有所养”,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传统,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来了。然而,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仍然面临养老难题的严峻考验。据联合国预测,到2020年中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将达1.67亿,全世界四个老年人中就有一个是中国老人。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使得退休金总额也在不断地上升,各国传统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使财政的支付压力越来越大。为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发展企业年金是各国的必由之路。我国基本养老保险也面临着巨大的支付压力,而企业年金又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和探索,其中确定我国企业年金财务筹资和投资模式是最急迫要研究的课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以我国企业年金筹资、投资模式选择及其会计理论研究为题,对我国企业年金相关的问题进行理论探讨,期望对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发展做出一定程度的理论贡献。作者首先回顾国内外学者对企业年金筹资、投资模式及其会计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成果。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养老保险制度存在较大的差异,并影响着作为养老保险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在各国发展社会、经济坏境上存在本质的区别,因此,国内外有关企业年金筹资投资模式选择及其会计问题的研究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可比性及借鉴意义并不太大。这也更增强了作者对我国企业年金筹资、投资模式选择及其会计领域进行学术研究的动力。本文以问卷调查分析为基础,采用实证与规范相结合的方式展开研究,使作者的观点更有说服力。根据对企业年金相关问题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的结论,显示我国企业年金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选择筹资模式、投资管理模式的问题。我国企业年金的建立和发展急待解决:企业年金计划应从哪些渠道筹集基金?筹集资金应当采用什么模式?通过分析企业年金基金收缴机制并对企业年金待遇的DB和DC给付机制的利弊比较分析,借鉴世界部分国家企业年金筹资模式,作者提出转型时期我国企业年金应实施以半强制的确定缴费型为主、确定收益型为辅的企业年金筹资模式;并提出在确定企业年金筹资模式下,我国应该怎样去确认、计量和披露企业年金会计信息的理论框架。企业年金是职工长期储蓄的“养命钱”,企业年金计划建立后,不断积累的企业年金基金需要稳健、高效的投资管理,以求达到企业年金基金保值增值的目的。研究我国企业年金发展,必须要研究: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管理和治理结构问题、企业年金基金的风险管理问题以及企业年金基金会计确认与计量等问题,以确保企业年金基金的保值增值。作者通过对典型企业年金运行模式的分析,提出我国企业年金投资运作模式的现实选择;为了确保企业年金基金的保值增值,探讨了企业年金基金治理并对企业年金基金投资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通过对企业年金基金会计主体、基金的确认和计量、基金估值、基金信息披露等问题的分析,提出我国应建立有别与其他国家的一套会计核算体系。

胡秋明[3]2009年在《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理论与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养老金理论研究的创新与发展总是与养老金制度改革的具体实践相辅相成、互为犄角的。换言之,养老金制度改革的具体实践丰富了养老金理论研究的内容,并推动着养老金理论研究的创新与发展;而养老金理论研究的创新成果又反过来推动着养老金制度改革的具体实践,并指引养老金制度改革的方向和具体政策取向。进入21世纪以来,实现养老金制度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国养老金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构建城乡统筹、可持续发展的养老金制度同样也是当前我国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点、难点。养老金制度改革的具体实践客观上要求从理论上明确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模式选择及其运行机制设计的内在要求。只有在理论上首先明确了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模式选择及其运行机制设计的内在要求,方才能明确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目标定位,亦才能正确选择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制度优化路径。论文以可持续养老金制度为研究对象,以构建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理论和政策分析框架为主题,以明确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模式选择及其运行机制设计的内在要求为主要任务,进而提出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目标定位及其制度优化路径。毫无疑问,论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基于多学科融合、跨学科研究的视野,以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为主,综合运用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人口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理论的融合与创新,初步构建一个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理论分析框架,着重于分析不同养老金制度模式运行机理的经济学内核、人口老龄化对不同养老金制度长期财务平衡的影响效应、不同养老金制度模式的长期经济增长效应以及不同养老金制度模式在为全体老年人提供稳定的、可以明确预期的、充足的老年收入保障方面的功效,从理论上明确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模式选择及其运行机制设计的内在要求,从而为明确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目标定位及其制度优化路径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论文基于比较制度分析的视角,系统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养老金制度改革的具体政策取向及其对中国养老金制度改革的启示,并深入挖掘了养老金制度改革的制度约束条件,明确了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目标定位。论文立足于中国转型时期的现实国情和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向,并充分考虑既有养老金制度演进的路径依赖,明确提出了中国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目标定位及其制度优化路径。全文由8章和4个附录构成,各章主要研究内容和观点如下:第1章导论,提出本文所研究的问题,对国内外现有研究文献进行了简要综述,分析了国内外现有研究的不足,指出论文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并明确了论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主题,阐述了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总体框架和主要的研究方法,提出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和不足。第2章首先基于不同的分类标准,提出一个完整的养老金制度分类维度,目的是界定本文所使用的有关养老金制度的概念体系。然后利用两期世代交迭模型的分析方法,通过对现收现付制待遇确定型(NDB模式)、基金积累制缴费确定型(FDC模式)和非积累制缴费确定型(NDC模式)叁种主要的缴费型养老金制度的内部收益率进行理论推演和比较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叁种养老金制度运行机理的经济学内核,从而为养老金制度改革中的模式选择提供了一个可以衡量的经济理论解释框架。本章还基于欧亚六国NDC模式养老金制度的主要特征及其改革进程(详细资料参见附录1),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对NDC模式养老金制度的起源进行了解释,并简要介绍了NDC模式养老金制度的制度渊源和理论基础以及NDC模式养老金制度的基本结构及其特有的财务平衡机制。第3章首先基于人口学的理论与方法,分析了推动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决定因素,并刻画了全球人口年龄结构转型的宏观背景与长期发展趋势。鉴于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期里,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主要地区人口年龄结构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本章接下来同样利用两期世代交迭模型的分析方法,引入养老金制度的财务赤字占经济总产出的比重的计算公式,通过分析函数的单调性比较了人口老龄化对叁种主要的缴费型养老金制度长期财务平衡的影响效应及其政策含义,并明确指出,现阶段叁种典型的缴费型养老金制度均不能从根本上避免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养老金制度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要素是经济产出及其增长,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养老金制度要能够以一定的传导机制促进长期经济增长。第4章则依托于以索洛的经济增长模型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对既有的研究思路进行扩展,从养老金制度安排与物质资本积累、养老金制度安排与人力资本积累、养老金制度安排与劳动力供给、劳动者退休决策以及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养老金制度安排与全要素生产率四个方面之间的关系着手,分析比较不同养老金制度的长期经济增长效应及其传导机制。本章的分析表明,伴随基金积累制养老金制度的引入,养老基金的积累规模在不断扩大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养老基金通过促进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的完善与发展,以及通过积极参与公司治理,将有助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进而对长期经济增长产生显着的正面效应。第5章则从养老金制度可持续发展与为全体老年人提供稳定的、可以明确预期的、充足的老年收入保障之间的内在逻辑入手,分析了扩大养老金制度覆盖面的约束条件及其可能的政策选择、不同养老金制度的收入再分配特性及其风险特性。本章的分析表明,建立非缴费型养老金制度,将有助于扩展养老金制度的覆盖面,有助于预防老年贫困、有效降低老年群体的贫困发生率。因此,各国在进一步增强缴费型养老金制度中缴费与养老金待遇之间的关联程度的同时,亦更加重视引入非缴费型养老金制度,并合理确定非缴费型养老金制度在多元化、多层次养老金制度体系中的目标定位。第6章首先基于本文前面章节的分析所揭示的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模式选择及其运行机制设计的内在要求,明确提出普遍适用的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目标定位及其制度约束条件。紧接着又基于比较制度分析的视角,系统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养老金制度改革的具体政策取向(详细资料参见附录2、附录3和附录4),并抽象提炼出其对中国养老金制度改革的政策启示要点。本章的分析表明,以养老金制度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为总体目标,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目标定位应着力于在维护社会公平和制度结构弹性的基础上,实现公平和效率的平衡。国际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经验实证检验还表明,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政策取向集中于:其一,积极实施参量式改革以改善养老金制度的财务平衡状况;其二,发展多元化、多层次的养老金制度体系;其叁,建立现收现付制和基金积累制适度结合的缴费型养老金制度;其四,合理界定政府、市场组织、企业和个人在养老金制度中的责任定位。第7章立足于中国养老金制度城乡分离发展的路径依赖,回顾了中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制度、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养老金制度以及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演进过程,并基于可持续养老金制度的基本内涵及其制度设计的内在要求,对中国现行养老金制度的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估,其目的是明确中国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路径依赖。本章的分析表明,中国现行养老金制度的可持续性面临诸多制度性障碍,主要包括:现行养老金制度体系残缺与制度分立并存,制度碎片化的发展趋势明显,公平、正义、共享的核心价值理念并未得到充分实现;政府、市场组织、企业和个人在养老金制度体系中的责任定位不清,多层次的养老金制度体系并未真正建立起来;现行“统账结合”模式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有效性严重不足,直接影响到中国养老金制度的长期可持续发展。第8章首先分析了中国转型时期的现实国情和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向,明确了中国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社会经济条件,进而提出中国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目标定位及其制度优化路径。本章的分析表明,中国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目标定位应着力于:建立以缴费型养老金制度为主体、非缴费型养老金制度为补充、经济保障与服务保障相结合、覆盖全体城乡居民、基本结构统一、适度集中、有序组合的多元化、多层次养老金制度体系。基于中国养老金制度建设的现实约束及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目标定位,当前中国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制度优化路径应着力于:进一步完善优化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制度,并逐步建设成覆盖全体城镇劳动者、政府主导、劳资分责、互助共济、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个人账户实账运行、基础性养老金实现全国统筹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制度;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基础上,推进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养老制度改革,建立公职人员基本养老金制度和年功年金制度;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方案,建立覆盖全体农村居民、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农民基本养老金制度;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非缴费型老年津贴制度,以充分实现预防老年贫困、有效降低老年群体贫困发生率的政策目标。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有:一是初步构建了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理论分析框架。论文在充分把握国内外有关养老金制度及其变革的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多学科融合、跨学科研究的视野,以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为主,综合运用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人口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理论的融合与创新,将一个个局部的、隔离的信息纳入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这一总体分析框架,从理论上理清了各种现象之间的逻辑关系,初步构建了一个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理论分析框架,从而从理论上明确了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模式选择及其运行机制设计的内在要求,亦为明确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目标定位及其制度优化路径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具体来说,论文选取内部收益率这一可计量的变量,利用两期世代交迭模型的分析方法,通过对叁种主要的缴费型养老金制度的内部收益率进行理论推演和比较分析,揭示出缴费型养老金制度运行机理的经济学内核;接下来论文基于叁种主要的缴费型养老金制度的运行机理,同样利用两期世代交迭模型的分析方法,引入养老金制度的财务赤字占经济总产出的比重的计算公式,通过分析函数的单调性比较人口老龄化对叁种主要的缴费型养老金制度长期财务平衡的影响效应及其政策含义;鉴于经济产出及其增长是解决养老问题的关键,论文依托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从理论上理清了养老金制度安排促进长期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及其约束条件,并比较了不同养老金制度模式的长期经济增长效应;由于促进长期经济增长并非养老金制度改革的最终目标,建立健全养老金制度的根本目标是为全体老年人提供稳定的、可以明确预期的、充足的老年收入保障,所以接下来论文则从养老金制度可持续发展与为全体老年人提供稳定的、可以明确预期的、充足的老年收入保障之间的内在逻辑入手,分析了扩大养老金制度覆盖面的约束条件及其可能的政策选择,并比较不同养老金制度的收入再分配特性及其风险特性。二是丰富和发展养老金制度与长期经济增长的经济理论分析框架。论文依托于以索洛的经济增长模型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在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归纳、抽象演绎的基础上,对既有的研究思路进行扩展,从养老金制度安排与物质资本积累、养老金制度安排与人力资本积累、养老金制度安排与劳动力供给、劳动者退休决策以及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养老金制度安排与全要素生产率四个方面之间的关系着手,理清养老金制度安排促进长期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及其约束条件,并比较了不同养老金制度模式的长期经济增长效应,从而丰富和发展了养老金制度与长期经济增长的经济理论分析框架。特别是论文系统地分析了养老金制度对个人劳动供给决策、劳动者退休决策以及劳动力流动的影响效应及其约束条件,这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养老金制度与劳动力市场及其行为的研究内容。而且,论文创新性地引入全要素生产率这一影响长期经济增长的重要变量,并从理论上理清了养老基金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传导机制,从而丰富和发展了养老金制度与长期经济增长的经济理论分析框架。叁是明确了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目标定位、制度约束条件以及制度优化路径。论文以国际养老金制度改革的具体实践进行经验实证检验,通过比较制度分析明确了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目标定位、制度约束条件以及制度优化的基本路径。论文明确提出,以养老金制度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为总体目标,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目标定位应着力于在维护社会公平和制度结构弹性的基础上,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平衡。其具体内涵体现为:实现人人老有所养,为全体老年人提供稳定的、可以明确预期的、充足的老年收入保障;有效预防和消除老年贫困,并向大多数工薪劳动者提供合理的养老金收入替代;改善养老金制度的长期财务平衡状况,提高养老金制度自身的运行效率;以一定的传导机制促进长期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的养老金制度应具备动态可调整性以及一定的制度弹性。而政治支持的力度、广度和持久度、人口年龄结构及其发展趋势、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结构和就业方式、政府和私人机构的执行能力以及养老金制度演进的路径依赖等则构成为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制度约束条件。四是突破了城乡养老金制度分离式发展的既有思维惯性的束缚,基于城乡养老金制度统筹发展的研究视角,以城乡养老金制度长期可持续发展为总体目标,明确中国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目标定位以及城乡养老金制度统筹发展、动态整合的有效路径。论文并不是孤立地研究城镇职工养老金制度改革,亦不是仅仅停留在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上,而是将二者统一到构建城乡统筹、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养老金制度的研究框架中。笔者认为,无论是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制度的进一步改革,还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都必须立足于城乡养老金制度统筹发展的战略高度,都必须能够适应中国社会经济结构急剧转型的现实需要,特别是要能够适应城乡劳动力就业方式的转变以及城乡劳动力跨地区迁移的现实需要。只有将城乡养老金制度置于统一的分析框架中,方才有助于解决社会经济结构急剧转型中新生群体,包括农民工、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亦才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劳动力流动时其养老保险关系的接续转移难题,也才能够实现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宏伟目标。

刘静[4]2003年在《提高X人寿保险成都分公司在企业年金市场竞争力的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问题,以国家基本养老保险为绝对主体的养老保障体系正迅速走向多元化,企业年金成为该体系的重要养老支撑是必然趋势。在经济、社会、国家政策一系列推进下,企业年金市场呈现出惊人的发展速度,成为各大金融机构激烈争夺的市场。而保险公司凭借其成熟的险种,完善、强大的服务功能无疑是这个市场的绝对主力。面对这个蕴涵无限商机的市场,X人寿提出了“转型时期的团险业务”战略思想,将企业年金作为转型后主要业务,从管理、产品开发、财务运作等配合此战略。X人寿成都分公司也积极响应总公司的决策,将企业年金市场开发与争夺作为管理及营销工作重心。然而却在这个市场的竞争中,因为客观上的诸多问题加上本身管理问题,处于劣势。本文在调查实践的基础上,从X 人寿成都分公司的外部竞争环境到内部环境,各个方面的现状、问题进行描述与分析,论述主体的优势与劣势及其背后的原因。力图找出提高X人寿成都分公司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的对策措施。文章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部分:1、 我国企业年金市场的兴起。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企业年金兴起的原因,企业年金具有的特点,特别是它不同于基本养老保险的特点。介绍企业年金发展的现状和不足,以及分析制约它发展的原因。2、 X寿险公司参与企业年金市场竞争的外部分析这一部分,从外部环境方面分析X寿险公司参与企业年金市场竞争的情况,选择了四个关键外部因素,包括:经济环境、社会人口环境、国家政策、竞争因素对X 公司参与市场的影响。通过以上分析确认公司在竞争中的面临的机会与威胁。3、X人寿成都分公司参与企业年金市场竞争的内部分析。<WP=3>这一部分作X寿险成都分公司参与企业年金市场竞争的内部环境分析。重点分析阐述公司针对企业年金的战略、产品开发、财务运作、管理(规划、组织、激励、人力资源、控制)和市场营销分析。通过以上分析,确认X人寿成都分公司在企业年金市场竞争中的优势与弱点,以明确造成其竞争劣势的原因。4、 提高X人寿成都分公司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的对策措施。根据前面的分析,这一部分明确提出解决X人寿成都分公司管理中问题的方法,实施增强竞争力的对策措施。本文针对企业年金市场中的竞争形势,运用战略管理中内外部环境分析的方法,分析X人寿成都分公司的具体问题,提出管理对策和措施,对保险公司或相关机构参与企业年金市场竞争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罗振[5]2012年在《企业年金在我国养老保险体系中的功能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纵观社会保障发展的国内和国外的情况,一个国家的社会保障的产生,和养老保险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有很大的关系;而养老保障制度的变迁,又是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家庭养老、个人年金等养老保障制度的构成部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本文主要分析企业年金制度在养老保障体系中的定位,进一步确定企业年金制度在中国的运行模式和运行机制。企业年金在我国养老保障体系中的发展过程,对企业年金制度做更加深入的研究,从现象描述的角度阐述了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发展变迁,将补充养老保障的探索、专业制度的初步形成、专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叁个阶段的政策进行了汇总,对数据进行了分析,重点对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的现状,从建立规模、发展深度、覆盖面、行业分布、运作形式、地区税收优惠、入市操作等多个维度进行了充分描述。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问题以及产生动因。现阶段,企业年金制度的性质界定不清、定位不明是根本原因,由此导致了各方主体利益不均衡,监管和管理模式较为混乱,法律环境不完善,配套法规政策不延续,发展动力不足,各方认识不到位。内生原因分析之后,拓宽角度,开阔思路,对企业年金制度发展的外在环境进行了解析,指出收入分配体系的现状和人口结构变动的趋势影响了制度变迁的进度,该影响超出了企业年金制度本身。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践探讨,可以认为,目前企业年金制度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现阶段正处于一个特别重要且意义特殊的社会经济转型时期,养老保障制度从价值目标体系的确立到制度框架的设计安排,乃至到具体的操作环节都缺乏明确的指向,致使企业年金难以定位并且发展受限,功能不足。在我国,企业年金的建立绝非一元问题,必须和基本养老保险一并纳入整个制度框架中去设计和考量,才能对企业年金制度经行新的梳理。

任肖禧[6]2005年在《T保险公司企业年金市场战略及运作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世界各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许多国家在养老问题上面临着越来越重的财政压力,这迫使世界各国政府和专家对公共养老保险制度开始反思,在我国以国家基本养老保险为绝对主体的养老保障体系正迅速走向多元化,企业年金成为该体系的重要养老支撑是必然趋势。在经济、社会、国家政策等一系列因素的推进下,企业年金市场呈现出惊人的发展速度,成为各大金融机构激烈争夺的市场。而保险公司凭借其成熟的险种,完善、强大的服务功能无疑是这个市场的绝对主力。 面对这个蕴涵无限商机的市场,T保险公司提出了“转型时期的团险业务”的战略思想,将企业年金作为转型后的主要业务,从管理、产品开发、财务运作等方面配合此战略。并将企业年金市场开发与争夺作为管理及营销工作重点。然而在激烈企业年金竞争中,因为客观上的诸多问题加上本身管理问题,T保险公司却没有真正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如何抓住机遇,使自身在企业年金业务上的巨大潜能充分发挥出来是目前T保险人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 做为一名保险从业人员,笔者力求在实践调查的基础上,从T保险公司的外部竞争环境到内部环境,各个方面现状、问题进行客观、详尽地描述与分析,论述主体的优势与劣势及其背后的原因,提出T保险公司在信托制度下选择提供捆绑式服务的运作模式,最后给出提高T保险公司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的建议措施。 这些研究,一方面为T保险公司参与企业年金的竞争提供指导,另一方面,也希望能为同行企业的年金工作提供一些借鉴或启发。

郑佳[7]2007年在《台湾执政党社会福利理念及实践比较分析》文中提出政党的福利理念是影响国家和地区福利走向与实施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子。台湾是一个东西方文化相互交织的社会,在这里既有传统儒家社会的影子,也有西方文明的痕迹。因而在福利思想上,台湾是兼容并蓄地加以吸收与融合。所以,本文先从比较中西方社会福利思想入手,梳理中西方社会福利思想发展的脉络,评述中西方社会福利思想的特征,寻找中西方社会福利思想之间的差异,进而阐述受中西方社会福利思想交织影响中的理想与实践上的国民党与民进党在社会福利理念上的差异。这种差异折射到具体福利施政上,就形成了国民党与民进党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社会福利政策。本文通过梳理两党福利政策演变的轨迹,重点探寻台湾经济成长的轨迹与社会福利制度安排、社会结构变动与社会福利互动、均富分配政策与社会福利之间的关联关系,反思台湾民主化与国民党不均衡福利政策对台湾社会福利发展的影响。在实证研究上,本文选取台湾未来统一的老年福利保障制度——国民年金作为比较两党福利施政的个案研究。虽然,台湾迈入政党政治之后,国民党与民进党的福利政策主张走势趋同,但在国民年金上两党却迟迟不能达成共识,本文将比较两党国民年金草案之间的差异,探寻台湾国民年金延宕背后的原因。最后,本文就台湾社会福利发展历程中的得失探讨其对构建大陆社会保障制度与改善收入分配的启示。

崔红志[8]2002年在《转型时期我国农民养老问题探析》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农民的养老主要依靠家庭,土地是农民养老保障的基本手段。实行家庭承包制后,由于农民对集体土地的成员权,劳动力能够实现与土地的有机结合。因此,这种保障方式具有广泛的客观适应性。但是,在转型时期,土地的保障功能逐渐弱化。我国自然资源禀赋差,工业化又导致耕地逐年减少。更为严重的是,数以亿计进入城市就业或者在农村非农产业就业的劳动力因为是农村户口,不能享受城市的各种福利和保障。他们的生活、就业和养老等问题仍被系于土地上,与土地形成一种脱而不离的关系。其结果是土地的承载人口数量只增不减,那些已经不以农业生产为主业和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户依旧占有土地,从而相应减少了以农业为主业和主要收入来源的农产所拥有土地资源的数量,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结果没有改变农业劳动者对土地的占有状况。同时,在转型时期,我国农村呈现了老龄化加速,家庭结构小型化、核心化的变动趋势。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对家庭养老提出了严重挑战。 针对这种情况,国家开展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尝试,因为这一制度本身的问题,这项业务已经中断。但农民养老的问题却依然如故,急需根据我国转型时期的特点,探索未来农民养老模式的适宜路径时。本文认为,目前应该高度重视进城农民工和外出打工者的养老保障问题,逐步把这些不以土地为生产资料的农民纳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并通过相关政策使他们放弃在农村的承包地;通过改变土地保障功能弱化的条件,提高土地对农业劳动者的保障作用;改变现有的救济方式,逐步建立统一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行银行强制性储蓄与社会救济相结合的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

马晓华[9]2009年在《我国企业年金会计相关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企业年金是养老保险体系的第二层次,是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充。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养老金的支付压力越来越大,靠单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金的支付需要,因此,世界各国都在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试图建立一个多层次的体系,在这一体系中,基本养老保险位于第一层次,企业年金处于第二层次,商业保险是第叁层次。由于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加,养老保险体系的建立也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建立养老保险体系,可以缓解基本养老保险的压力,增加职工退休后的收入。目前,我国企业年金的相关法规正在逐步建立,这样可以加快完成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完善。在这个关键环节,如何规范企业年金的会计核算就成为目前会计界面临的一个新课题。由于发达国家企业年金起步较早,年金制度比较健全,所以,本人首先对比研究发达国家的年金会计相关规定,为建立我国企业年金的理论体系和具体的实务框架进行初步探讨,希望对建立我国企业年金会计准则做出贡献。全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前提。第二部分,理论基础。第叁部分,我国企业年金会计的核算。从确认、计量和披露环节分别探寻适用于我国国情的企业年金会计。第四部分,结论。分析我国现行的企业年金制度及存在的问题,对企业年金准则制定的相关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叁方面:在信息可靠性的前提下,引入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至少在报表附注揭示公允价值。对企业年金会计所涉及的保险统计方法,允许使用成本分配法和应计福利法。建议年金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中以累计福利负债反映;在损益表中列示年金费用净额,而且要采用成本分配法计算。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详细披露有关企业年金的补充性信息。考虑到我国精算师缺少,结合企业年金刚开始实施的实际情况,通过实地调研,采用案例对转型时期企业年金的实施方案进行研究。企业年金负债和费用的计算需用到复杂的保险精算知识,由于能力所限,本文只涉及最简单的计算。

忻晨琳[10]2008年在《中日韩叁国养老保障体系比较》文中研究表明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程度与社会的和谐程度是相辅相成的。养老保障体系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其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老年人口生活质量的好坏,从而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与否、和谐与否。相对于西方的养老保障体系,中日韩叁国,由于在历史、社会和文化背景等方面的相似性,使得中日韩叁国在养老保障体系上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就养老保障体系本身而言,日本的养老保障体系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近乎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韩国的养老保障体系经过二十年的发展,虽然仍然面临诸如养老基金支付压力日趋增大、多套体系计算复杂等问题,但是体系本身仍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而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由于建立的比较晚,并且尚处于一个新旧体系的转型时期,所以旧体系下遗留下来的隐形债务、新体系形成过程中所面临的法律、适用人群及人口老龄化等诸多问题,使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还是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去发展和完善。为此,本文希望通过比较中日韩叁国养老保障体系的差异性,从政策、投入、运作、产出、效果这五个方面着手,比较分析中日韩叁国养老保障体系的差距及其原因,通过借鉴日本韩国的经验,寻找解决中国养老保障体系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的方法,从而达到完善中国养老保障体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中国转型时期年金制度研究[D]. 杨晓辉. 复旦大学. 2003

[2]. 我国企业年金筹资、投资模式选择及其会计问题研究[D]. 祁新娥. 复旦大学. 2005

[3]. 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理论与政策研究[D]. 胡秋明. 西南财经大学. 2009

[4]. 提高X人寿保险成都分公司在企业年金市场竞争力的对策研究[D]. 刘静. 西南财经大学. 2003

[5]. 企业年金在我国养老保险体系中的功能问题研究[D]. 罗振. 河南大学. 2012

[6]. T保险公司企业年金市场战略及运作研究[D]. 任肖禧. 电子科技大学. 2005

[7]. 台湾执政党社会福利理念及实践比较分析[D]. 郑佳. 武汉科技大学. 2007

[8]. 转型时期我国农民养老问题探析[D]. 崔红志.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2

[9]. 我国企业年金会计相关问题研究[D]. 马晓华.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9

[10]. 中日韩叁国养老保障体系比较[D]. 忻晨琳. 复旦大学. 2008

标签:;  ;  ;  ;  ;  ;  ;  ;  ;  ;  ;  ;  ;  ;  ;  ;  

中国转型时期年金制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