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与政治:湘鄂西根据地金融工作反思论文

货币与政治:湘鄂西根据地金融工作反思论文

货币与政治:湘鄂西根据地金融工作反思

●魏 俊

摘要: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七年革命中,货币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建设与发展,成为革命政权的经济工具,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然而,政治对于金融工作的重要性在这里体现的相当明显,由于当时革命工作中左倾造成的失误,给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货币工作受到严重的影响,最终的结局是随着革命队伍主体的转移而退出流通领域。

关键词: 货币与政治 湘鄂西 金融工作

在1930年初到1931年末近两年内,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建构了八家金融机构,分别是“监利县和沔阳县苏维埃金融机构、石首农业银行、监利、鄂西和鄂北农民银行、钨岭县苏维埃银行,以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湘鄂西特区分行”。这八家金融机构都发行了货币,用以稳定和发展根据地的金融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货币与金融工作,历经四个阶段,从构建到发展,再到因为政治上的失误而受到影响,体现了经济工作对革命斗争的充分支持,同时亦体现了政治对于经济的作用。

一、关于湘鄂西根据地货币金融工作的历程研究

渐进是湘鄂西根据地货币金融工作的特色。在根据地存续的七年时间里,大致可以按照时间的顺序将其货币金融工作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考虑到国外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化程度、社会信用约束及法律约束条件等不同,因此,对国外的一些金融产品、金融技术不能搞简单的“拿来主义”,一定要系统地完成中国化、本土化的再改造过程。否则,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很可能会遇到不能承受之重。例如,2016年年初照搬美国证券市场的熔断机制,不仅未达到稳定市场的目的,反倒进一步加剧了市场恐慌。

1.1928年至1930年初旧币沿袭阶段。旧币沿袭主要是因为物质基础的匮乏。这个时候,根据地的革命政权虽然有了一定的武装力量,但是随时还要应对国民党的围剿和土豪劣绅的干扰,没有将经济工作开展起来的稳定环境,革命政权储蓄的物资很少,枪支、弹药和医药、粮食等亟需物品都得从根据地之外的地方购入,不具备设立自己的银行或者去发行货币的条件。根据地的农民和小商人,由于刚刚进入革命的生活,习惯上还是使用金银和旧币,所以在这两三年的时间内,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乱和不安,采取的货币政策是暂行旧币制度,同时,积极地进行构建银行和发行货币的物资基础准备。

2.1930年3月至1930年10月间货币分散发行阶段。在这十多个月的时间内,随着革命政权的进一步的发展,根据地进一步发展和巩固,相对稳定许多,苏维埃政府相继成立。有了经济工作的指挥者,具备了开展金融工作的前提条件。针对市场上劣币横行、杂钞充斥的局面,监利县和沔阳县最先发行了信用券。接着,石首县和鹤峰县相继设立银行,同时发行自己的货币。到了4月,三县联合江陵和潜江两县设立了鄂西农民银行,将规模扩大。虽然这些银行发行的信用券等量小,流通的区域也小,但是具有很强的灵活性。这是一个开端,是一个摸索经验的阶段,缺点就是随意与分散,当然这也不能苛责什么,因为当时的形势所迫。由于根据地内专业的金融人才匮乏,对于货币准备金对于纸币发行的支撑作用没有一个充分的了解,所以在这个开端阶段,发行货币的随意性很强,印制方面和发行方面,没有必须的程序,“用手写,盖个章就行了”。分散,则是因为当时的形势所迫。这一时期国民党反动势力相对强大,军事上的围剿加之经济上的严密封锁,发展经济生活困难重重,革命根据地的生存颇为艰难,每一小块的根据地之间距离有的高达数百里,联系起来尤为不便,行政上各个根据地尚未统一,所以谈不上经济工作上的统一。但是随着根据地队伍的扩大,经费需求也越来越大,这种情况下,仅仅依靠战争所得是支撑不了军费需求的,只能够在现有的条件下在各自的根据地内发展经济,开展贸易,发行货币。这种措施虽然会引起部分群众的反感,但是在当时的革命环境中,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利于对敌斗争的,因为即使发生了根据地被占领、纸币被缴获的状况,也可以防止敌人拿着这些纸币去购换其他根据地的货物。

另一特点是1930年秋季后意识到了储备金的重要性,这使得金融工作具有了一定的稳定性。我们可以从苏维埃政府当时发行的文件和与货币有关的条例规定中看到关于储藏的一些规定,如把武装斗争中截获的旧币和金银等由银行来进行储藏和保管,以各种征得税金作为担保,用政府的公益费等作为储备金。有了储备金,关于纸币的兑换就可以实现,群众对随时能够进行兑换的根据地纸币就会产生信心,建立信任。货币有了信誉,也就有了生存的空间。

在革命战争年代,所有的工作都是以军事斗争为中心,货币工作也是一样。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货币金融工作同样要服务于革命的需要。

二、关于湘鄂西根据地货币金融工作特点研究

4.湘鄂西根据地货币工作的最后阶段用两个字来概括就是失控,这是天灾和人祸的共同作用的结果。天灾就是水灾,人祸除了国民党军队的强兵围剿,还有党内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1931年的11月,湘鄂西特区分行成立,并发行纸币,但是形势的严峻,加之没有控制发行量,导致货币贬值,甚至是根本兑换不到银元。后面虽有回收贬值的纸币,停止发行新的纸币,但是市场的混乱没有时间来纠偏,因为反围剿的失利造成洪湖苏区的丧失,紧接着湘鄂边苏区丧失,货币失去了存在的主体,被迫中止,退出流通领域。

首先,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货币金融工作与根据地的革命发展同向发展,随着革命政权发展的规模而建立和构建,既属于经济上发展的产物,也具有政治性,体现了革命的时代要求。湘鄂西根据地发行的诸多纸币,和其他的革命根据地发行的纸币一样,时时处处体现出对革命斗争的服务。比如在票面的设计上,充分体现革命的宣传和文化口号,在票面上印制革命要求、马克思列宁的头像、工农的镰刀斧头等标志等等。群众接触到根据地银行发行的纸币,就能够对革命有所了解,受到宣传和教育。

墓地是老巴亲自去挑选的。在九峰山边的石门峰。四周是一波一波的山。山上的树生长得青翠茂密。他去的时候是下午,阳光从山边落下,树影晃动,那气氛像极了他的家乡。他想他认识阿里的母亲就是在这样的时候呀。一晃三十多年。一晃她已离开。就留她住在这里吧。于是老巴挑选了一块双人墓,他给自己也留了一个位置。墓地贵得令人冒汗,但老巴已然顾不得这些。选罢墓址,又选石碑,最后挑了一款最贵的骨灰坛。老巴这一次花光了家里的积蓄。他拄着拐杖跑上跑下,假肢与骨肉接连处,磨得流血。老巴觉得只有他腿上的疼一直钻到心里的时候,似乎才好受一点。

1.“明责”立规矩。年初与中层及以上领导干部签订责任状,真正做到上下左右目标同向、思想同心、工作同步,做到权有人管、事有人做、责有人担。形成齐抓共管、共同推进的强大合力。明确党委领导班子、党委书记、党委领导班子其他成员等各个层面共54项责任清单,形成可检查、可考核、可问责的责任体系。

其次,因势造就的分散发行货币,带给湘鄂西革命根据地货币工作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区域独立性。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是由不同的小根据地以洪湖为中心组成的,由于敌对势力的围剿和封锁,这些根据地之间的金融工作难以及时沟通和统一。为了各自根据地的生存,就出现了各自发行纸币的现象,当然,这种局面不是长久之计,易造成混乱,引起群众的反感。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这种相对的独立,一方面使得各个小根据地在艰苦的革命条件下,未能够取得上级的支持下,能够自力更生,生存下去,并积蓄力量,为以后的统一和革命规模的扩大积蓄力量。另一方面,这些小根据地的力量相比敌人来说还是很薄弱,随时都有可能转移,那么,转移中留下的纸币,因为并没有和其他的根据地统一,不被其他的根据地承认,即使敌人缴获了也没有什么用处,不会造成革命物资的流失。

3.1930年10月至次年夏季货币发行工作全面展开。随着西联县政府的成立,革命根据地的势力范围扩展到了20多个县,规模上已经相当宏伟,这为货币金融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充分的条件。鉴于之前各自为政的混乱,县政府决定以鄂西农民银行的名义继续发行纸币,其他的银行停止发行纸币。统一发行后,金融工作有秩序的展开,杂币和旧币逐渐退出商品流通,工商业得到了发展,根据地之外的贸易活动得以展开,这拓展了根据地的财源,使得经济工作的成效斐然,物资后备基础得以增强,有力地支持了革命斗争工作。

三、湘鄂西根据地货币金融工作的历史作用

其次是促进了湘鄂西根据地金融工作的构建和开展,促进了根据地经济生活的展开,有益于苏维埃政权的巩固和进一步的发展。在1930年前湘鄂西根据地无法在反动势力军事和经济双重封锁下困难重重,市场上由反动势力控制,现金被投机商和土豪劣绅占有,旧币币值不稳。随着政权力量的扩大,反动势力的银行和资本被没收,群众备受盘剥的高利贷和旧典当被废除,根据地发行了自己的纸币,制定了根据地对外贸易政策。诸多政策使得根据地的金融工作开展起来,整个经济领域活跃起来。到1931年夏季后统一发行了货币,敌占区商人鉴于市场上红军货币良好的信誉,也愿意使用根据地的纸币进行贸易时结算,市场日益活跃。

湘鄂西和其他革命根据地的货币工作一样,对于革命最大的贡献就是筹集了资金。当革命根据地建立之后,面对着国民党反动派的军事进攻,红军要参与战斗和保卫苏区,就没有太多的力量投入到生产中。在这种情况下,给养就成了一个大问题。在革命初期,军需开支由苏维埃政府负责。而苏维埃政府的财政收入,大部分是通过打土豪等得到,一部分通过税率很低的税收得到。革命政权不可能像国民党政权一样乱摊派乱征税,所以发行纸币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纸币在发行的过程中,虽有增发行为,造成了一定的信用危机,但是能够筹集到一部分军费,这对于当时特殊的革命斗争情况下,对革命队伍有生力量的保存是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孔志浩接过木榔头从棺首开始,用力敲打着那半截棺钉,击打声在大成殿形成空洞的巨大回响。所有棺钉敲实后,几个伙计拎了半桶桐油和老灰为棺钉处批灰刷油。

我小学同学的母亲、有一半东欧血统且在苏联多年的亚兰阿姨,在1982年左右曾专门跟我说过“三种树比拟三种人”,印象深刻,令人叫绝,但我却一直没有替她写出来,欠疚至今。

然后,根据地经济上的发展,群众是最大的受益者。苏维埃政府不仅在军事上保卫和保护群众,同时对影响群众生活质量的高利贷、典当和徭役杂役等严格禁止,为了支持贫困的群众开展生产活动提供低息的贷款,为了改善群众的困苦的生活支持成立消费合作社,提供便宜的生活品。在1931年夏季水灾来临的时候,根据地政府向群众提供尽可能多的帮助,除了低息贷款帮助灾民购买种子和农具外,还通过发行水利借券的方式向敌占区和其他一切热心人推销以募集资金帮助群众修建堤坝。各级苏维埃政府每月拿出30%的财政收入补充到修堤款中。经过半年多的回复建设,群众看到了水灾毁掉的堤坝得以重建,河道得以疏通,对苏维埃政府的能力坚信不疑,更加坚定了信心跟随中国共产党。

四、湘鄂西根据地货币金融工作的经验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货币金融工作留下了宝贵的经验。首先,根据地革命政权建立之后要立即发行货币,废除旧有的不合理的市场结构,建立金融工作体系,这样有利于最快速度的树立政党的正面特色形象、稳定群众、恢复群众的生产生活。其次,必须要统一货币发行权。虽然前文所述中有阐明过分散发行货币的好处,但是其缺陷是明显的,是因为当时的革命形势,所以不苛责分散发行的弊端。群众对于多种苏区纸币无所适从产生的反感情绪,会直接降低苏维埃政府的信誉和形象,直接影响到政权生存的群众基础。所以,革命形势严峻时,可以因分散发行的好处暂时不处理,但是这种群众的意见绝对不能搁置久了。鄂西农民银行由于基金相对较足,于是统一了货币的发行,以随时可以兑换树立了新币的信用,这样就增强了群众的信赖,自然对苏维埃政府的信任度也随之增强和巩固。另外一个经验是要维护货币金融工作的独立性,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政府和财政部门不能够到银行提款。在1931年夏季以后苏维埃政府由于政治工作中左倾造成的失误,导致军事和财政状况恶化,财政不得不向银行提款,这造成了纸币的发行出现失控的现象,币值快速地贬值,群众颇有意见。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货币工作因此受到严重的影响,最终的结局是随着革命队伍主体的转移而退出流通领域。所以,货币有自己的工作原则,要严格遵循。经济工作对于政治来说,虽说是经济基础尤为重要,但是政治对于经济的影响之深不可忽视,政治上的失误会直接导致经济工作的危机和崩溃。因此,货币工作要相对独立,尽量减少政治上失误的影响。

注释:

①刘崇明,祝迪润.湘鄂西革命根据地货币史[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6.第2页

②原鹤略县苏绣埃政府五里区金融委员曾传新的回忆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中国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中国革命根据地货币[M](上、下).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

[2]卓遵宏.抗战前十年货币史资料(1927-1937)[M].中国台北国史馆,1985

[3]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现代经济史组.革命根据地经济史料选编(上、中、下)[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6

[4]唐滔默.中国革命根据地财政史:1927-1937[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7

[5]姜宏业.金融图料与史料: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1

[6]刘强安.信息时代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J].四川会计,2003(2)

[7]许树信.中国革命根据地货币史纲[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8]周士敏,马宪玉,贾章旺.中国革命根据地货币总表 [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7

[9]魏俊.革命根据地货币工作理论研究(1927-1937)[J].经济师,2019(6)

中图分类号: F8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4914(2019)09-138-02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桂林541000)

(作者简介: 魏俊,广西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讲师,博士后在站,研究方向为革命根据地货币史。)

(责编:若佳)

标签:;  ;  ;  ;  

货币与政治:湘鄂西根据地金融工作反思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