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张拉施工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要点论文_李乾海

预应力张拉施工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要点论文_李乾海

中铁隧道集团一处有限公司 重庆市 401120

摘要:市政公路桥梁工程中的施工质量、效率以及所施用技术所含科学含量的高低十分重要。但在公路桥梁的施工过程中,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对施用技术进行不断的探索以及研究至关重要。针对市政公路桥梁工程中的预应力张拉施工技术要点加以分析。

关键词:预应力张拉;施工技术;桥梁工程;应用要点

前言:在桥梁建设中,应用先进的预应力智能张拉施工技术,能够帮助施工人员了解桥梁工程结构特点,针对桥梁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合理、妥善的解决方案,进一步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预应力智能张拉施工技术在桥梁建设中的具体应用,从而推动我国桥梁工程能够更加快速地发展。

1 预应力智能张拉施工技术特点

1.1 故障排查功能

与传统的预应力张拉施工技术相比,预应力智能张拉施工技术具有良好的故障排查功能。采用传统的预应力张拉施工技术,施工人员要在桥梁结构外部安装报警传感器,当桥梁结构上部的重量较大时,该报警传感器会发出警报信号,提醒施工人员。虽然安装报警传感器能够提醒施工人员进行合理的防护,但是,报警传感器内部缺少一定的防护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接触不良现象,引发安全事故,降低桥梁工程的经济效益。而预应力智能张拉施工技术具有故障检测与报警功能,能够有效提高桥梁工程的安全性。

1.2 降低预应力损失

在应用预应力智能张拉施工技术的过程中,施工人员主要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进行合理控制,无需人为操作,有效减小环境因素对张拉效果的影响。另外,预应力智能张拉施工技术能够有效降低预应力损失,保证工程能够如期完工。由于预应力智能张拉施工要求比较多,施工人员要认真遵守各项施工标准,不断缩短工程的施工周期,减少施工成本的浪费。

1.3 张拉效果明显

在桥梁建设中,应用预应力智能张拉施工技术,能够提升张拉效果。在先张拉施工中,钢绞线受到一定的张拉力后,会保持悬空状态,钢绞线的端部拉力较大。与先张拉法相比,后张法会增加预应力损失。但是应用预应力智能张拉施工技术,能够保证各项张拉数据的准确性并自动将张拉数据输入到设备中,为工程中的监理人员与施工单位在第一时间内掌握准确的张拉数据。由于预应力智能张拉施工技术的张拉效果比较明显,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结合桥梁结构特点,明确张拉流程,从而有效保证桥梁工程的经济效益。

2 预应力张拉施工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要点

2.1 预应力工程

2.1.1 预应力筋制备

根据设计长度+工作长度对质量合格的钢绞线采用切割机下料,不得使用气焊及电焊进行切割,否则将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如果钢绞线上存在缺陷、损伤,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以免在张拉时出现断丝。以钢束根数为依据编束,从钢绞线其中一端到达另外一端,先将其中一端对齐,在错开一定距离,以便穿锚具。然后用铅丝按照1.5m的间隔距离绑扎,绑扎后将接头置于钢绞线内部,检查合格后挂牌堆放。施工时根据需要进行下料,以免长时间存放导致锈蚀。

2.1.2 预紧

(1)在实施具体的钢绞线张拉操作以前,应进行预紧张拉,并应确定钢绞线始终保持在较为松散的状态下,以防止钢绞线缠绕,对正常施工造成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就市政公路桥梁工程而言,其是否足够坚固,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直接由钢绞线的预紧质量而决定。(3)应于钢绞线处于松散状态,且长短度相同时,对其实施预紧张拉。并应确保其可以达到相应的预紧强度要求,即钢绞线并未出现错位或缠绕的情况。此外,在实际进行预紧张拉的过程中,应注意使用大小适宜的预紧力,避免由于其力道不均匀而为后期施工工作造成影响。(4)加固作业中应使用的预紧力应为12%的规定张拉力。

2.1.3 压浆

针对体外索锚固施工结构而言,由于其运用了局部有粘结方法。若要使相应的粘结力达到用户以及施工监督人员的标准,就需要良好的实施张拉操作结束后的压浆作业,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此阶段整体的施工质量。首先,应于施工操作具体实施前,预先实行比例为1∶1的模型试验,若压浆度符合标准,则粘结力便可达至所规定张拉力的108%,符合锚固施工标准。此外,在具体实施上述操作时,应注意压浆操作需要在张拉结束后的24h内实行,且为确保压浆操作可以平稳、顺利的开展并符合相应的压力标准,应使用手动压浆机。

2.2 张拉过程控制

预应力的施工建议采取伸长量及张拉力双重控制。在钢束张拉至设计要求的张拉力以后,伸长量的实际值和理论值间的误差不能超过6%。梁板的预应力张拉施工应在台座上完成。在混凝土的实际强度满足设计要求之后,对模板进行拆除,清理管道中及管道外的积水与杂物,穿入钢束,在梁板实际强度为设计值85%后,开始张拉施工。(1)张拉在两端同时对称进行,以设计控制应力为依据进行过程控制,同时根据实际伸长量实施校核。在对伸长量进行测算分析时,需综合考虑构件、锚具等造成的各类影响。(2)张拉前,要求所有钢束都能在对应的张拉点间灵活滑动,并且构件要能适应由预应力施加而产生的各方向移动。(3)在张拉过程中,钢束轴线应和张拉力作用线保持重合。(4)钢束张拉主要采用应力控制的方法,钢束张拉时的伸长量实际值和理论值相差应控制在6%以内,如果计算发现相差超过6%,则必须暂停张拉施工,查出原因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在检查合格后继续张拉。(5)张拉之前对量和锚具之间的接触面进行清理,确保表面和钢绞线能够完全垂直。(6)张拉必须严格按照要求的编号和顺序实施。(7)对于千斤顶,其实际工作应按以下程序进行:装工具锚→穿束→装千斤顶→张拉→锚固→拆除。(8)张拉之前对锚具承压面进行清理,锚环必须进入垫板槽口当中,防止张拉过程中由于角度偏差导致滑丝及断丝,对伸长规律造成影响。(9)在张拉完成以后,于锚具及外露钢绞线上套塑料管,这样能有效防水,避免锈蚀。此外,当梁体完成张拉时,将其及时移出台座。(10)预制梁终张拉后应实测梁体弹性上拱,实测值应小于计算值1.05倍。(11)张拉后及时检查滑丝与断丝情况,其数量应控制在钢丝总数0.5%以内,同时一个钢束内的断丝数量不能超过两丝。

结语:预应力张拉是预应力梁施工重要环节,其施工质量决定了梁体整体质量,如果在张拉中留下质量隐患,则必然造成桥梁整体质量不合格,严重时将引发安全事故。通过对上述技术应用要点的采纳,本工程预应力张拉施工顺利完成,施工时未发生任何问题,并在张拉完成后经检测确认施工质量合格,所有施工技术合理可行,具有一定参考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 陈发云.浅谈预应力智能张拉在桥梁施工过程的使用[J].四川建材,2017(4):191-192.

[2] 方勇.预应力智能张拉施工技术在公路桥梁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5(20):172.

[3] 王书生.浅述桥梁建设中预应力智能张拉施工技术及其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5(14):61-63.

[4] 赵颖超,吕文江,齐广志.智能张拉及智能压浆标准化施工工艺在三水河特大桥的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6(11):165-168.

[5] 李冠霖.公路桥梁建设中预应力智能张拉施工[J].交通世界,2015(10):226-227.

论文作者:李乾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6

标签:;  ;  ;  ;  ;  ;  ;  ;  

预应力张拉施工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要点论文_李乾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