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第三十四中学 山东 青岛 266022
摘要:在当今的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其中。教育工作者对信息技术也有了深刻的认知,不断的探索其中的优势,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让课堂变得丰富多彩。课堂是教学的中心,老师的讲述方法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合适的方法就会带动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基于此,本文对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有效利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有效利用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当前,对于教育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当前教育发展的速度,因此,要采用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育,可以使得教育的效果更加显著。将信息化教学归进国家教育发展事业的重要里程碑,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实现对于知识的共享性以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1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信息技术在课堂重点应用,改善了传统课堂上死板的教学模式,考试运用多媒体设备,用精彩的视频和精美的课件等视听结合的方式,生动形象的展现出课堂的教学。在这样的课上,学生能够开拓视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信息技术得以运用,能够一改传统黑板教育的单一,营造生动有趣的课堂。使学生能够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给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机遇。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把抽象的内容具象化,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在更大程度上营造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媒体学习环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信息化教育的影响
对于教学理念这个名词,相信很多人只能理解其表面意思,但对于具体的实践和要求懂得并不是很多。中国传统的教学理念就是重知识重记忆重理论,从小学一直到大学都是由老师在灌输知识,学生也只是在被动学习接受着。因为这样传统的教学理念导致了现在的学生在走出了校园之后只有理论知识而缺少实践以及主动思考的能力,间接导致了当今就业难的问题。因为这就好像是在纸上谈兵,只有猜想而不去验证的事情永远都不会成功。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现代的教学理念也随着发生着改变。现代的教学理念主要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注重学生的理解和实践能力的提高。还要求教育的内容的创新性,教学方法的新颖化,对不同的学科教学方式也多种多样。
3教学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3.1并未正确认识到教学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
由于教学管理信息化包含众多方面,涉及学校日常教学管理的不同内容,属于系统性工程,但是很多学校领导并未正确认识到教学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例如:在管理内容上并未进行科学完善的整体规划,在教学管理投资方面存在一定的硬件建设偏差,错误地认为教学管理不需要结合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只需要做好教育工作便可。
3.2师资缺乏
学校若想开展信息化教学,这就需要教师对于信息化技能有所了解并且能够相对熟练的进行操作。虽然,目前各学校都有初级的信息化教学人员,但是其数量并不能够满足学校的需求量。对于信息化设备的维护工作人员更是少之又少,大多数教师对于计算机十分“无知”,因此,导致信息化教学工作根本无法得到落实,因此,若想落实信息化教学工作,则必须要对于师资方面进行补充。另外,对于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管理也是无法忽视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信息技术与教学课程没有有效整合
随着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农村信息技术设备已基本满足课堂教学需要。但农村大多数教师平时办公没有专用计算机,只能在学校数量不多的公用计算机上做简单的文字处理和上网查阅资料,无法熟练运用教学平台。多媒体设备强大的网络、超文本和交互式等辅助功能得不到有效开发利用。信息技术教材还是循环使用的多年前的老版本,与日常使用内容无法匹配,任课教师只好相机安排操作,并适当加以指导。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只能培养学生兴趣,无法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农村大多数家庭的经济条件不宽裕,他们对信息技术接触得很少,造成城乡师生信息技术水平差距较大。
4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4.1加强教师的主导能力
在当今课改的背景之下,信息技术走入课堂是必然的。在课堂上,老师应该以学生为本,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利用广泛的资料主动进行学习。信息技术的运用,取代了传统教学中在黑板上进行教学的方式,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在屏幕上为学生生动的展现出来。让学生能够在直观的情景中感受学习的乐趣,让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形象。教师要注重创设教学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丰富知识的积累。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的方式,更加体现了教师的主导能力。现代信息技术为老师的教学提供了很为广阔的平台,老师们可以通过备课时进行资源共享,为学生更好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4.2转换教育教学理念
信息化教育素养将众多的素养融为一体,在使用时,选择其最为适合的资源,对于信息采集以及加工等方面都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是信息化教育素养的主要核心,是当今中学生进行生存的本能,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育素养,是推动信息化教学的基础,是培养合格中学生的要求。并且,中学生具有一定的从当今网络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学生并不再是只能从教师那里获取知识。信息化教学的推进再次减弱了教师在教育学中的地位,并且将学生的地位得到了巩固。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平等的对话,使得两者之间的关系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不再出现紧张尴尬的局面。
4.3加强教学软件的运用,优化教学内容,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课程资源的整合
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有效优化课堂教学,有利于创造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学习效率。教师积极利用多媒体设备,将信息技术融合在各学科教学中,探索学科教学的新方法、新思路,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步伐,使师生实现由学习摹仿向整合操作到开发利用转变。
4.4活跃课堂气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学生来说,要有趣才会吸引带动学习的积极性,有了兴趣才会有想要进一步了解的想法。对于传统的教学,老师只是一味的讲解,久而久之就会觉得枯燥乏味。所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变得很关键,这就要求教师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与之相关的生动形象的视频动画,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运用情景与所学内容相结合,培养学生拓展性的思维。“好奇”是学生的本性,孩子们对新奇的事物充满未知的兴趣,老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并加以引导。将多媒体设备进行很好的利用,运用信息技术以生动的视频和形象的课件来显示课堂任务,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的融入学习中。
结束语
基于信息技术教学的意义不仅在于辅助计算机教学,而且在于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学习素材和学习活动之中。在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开始从主体的角色转变为支持角色,信息技术教学的实施不仅与信息教育的最终目标相协调,而且促进了教育改革,使学习更有效、更有意义。
参考文献
[1]段宝青.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创新教育的几点尝试[J].科技资讯,2019,17(13):139-140.
[2]寇琼.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与评价[A]..教育理论研究(第八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5.
[3]刘楠楠.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究[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19,29(02):60-63.
[4]李虞斌.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探析[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03):198.
[5]付蓉,田密娟.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标准初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04):114-115+123.
论文作者:胡燕燕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30
标签:信息技术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教学管理论文; 传统论文; 老师论文; 课堂论文; 《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