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 621000
【摘要】新课程标准对物理实验教学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文章从物理实验教学的内容、教学的角色、教学的目标、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的功能等五个方面阐述新课改背景下实验教学的变化。
【关键词】新课改;实验教学;变化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8-115-01
新课程标准中对实验的教学目的的阐述:学生较为深入地学习物理实验的有关理论、方法和技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验素养,激发学生实验探究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养成交流与合作的良好习惯;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且为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实施提出了方向性的建议和要求。
一、实验教学内容多元化,教学阵地发生变化
在新课改以前的物理实验主要分为这样三类:演示实验,分组实验,生活实验。而新课改下的实验教学,要求将物理实验融入到学生对培养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使实验成为学生新课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另一方面,新课程物理教材注重对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实验教学的内容进一步拓宽,包括了生活中的物理实验,学生对生活现象的再分析和再创造,实验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中将物理和生活联系起来的重要桥梁,又是将物理知识的理论和实验统一的重要媒介。由此物理实验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得到最大限度的拓展和延伸。
实验教学的组织形式可以更加灵活多样,可以在课堂和实验室教学的基础上建立开放实验室和组成课外实验小组。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做好课外小实验、小制作,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在动手完成各种小实验、小制作过程中,思维异常活跃,学习欲望高涨,参与意识增强,都迫切地希望进一步探索问题。通过实验,学生学习到的物理知识比较深刻、牢固。
二、教师实验教学的角色发生变化
新课改以前,实验教学工作的完全在教师的安排和指挥下进行,学生的实验自主性,实验教学内容的灵活性不够。而新课改要求,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充分发挥实验的教学功能。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发展为中心的教学观,把实验教学的重心真正转移到以实验为基础上来,让学生得到充分的参与和锻炼。
三、实验教学的目标发生变化
在新课改以前的实验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学习,验证学生所学的物理规律,实验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而在新课改后的物理教学中,物理实验是学生获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和桥梁。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要求:经历实验的探究过程,强化实验方案的自我设计。另一方面,实验要求学生的广泛参与性,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实验素养和实验技能,让学生体会知识的获取过程和实验在物理中的重要性。而新课改的实验要求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强化,实验方案的自我设计”。实验教学已经从单一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转变为集知识技能的学习,科学思想的学习,科学探究的体验,科学情感的培养为一体的综合性学习。
四、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多样
物理实验中有很多不能够或者没条件在中学课堂完成,而这些实验对教学有重要作用,我们便可以借助现代科技展示给学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多媒体技术成为高中物理实验的重要补充手段。
多媒体技术的普及为物理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手段和教学平台,并使物理实验教学的现代特性得到进一步发现。首先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仿真传统实验,这可以作为真实实验的事前准备,使学生在做真实实验之前对实验设备和内容有深刻的了解,从而提高物理实验的教学效果;采用摄像机和电子计算机等手段来演示实验进行现场直播,可以提高实验可见度,增强实验的效果。比如“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的实验中,实验过程时间较短学生难以直接观察,我们可以通过频闪照相记录数据,也可以通过摄像慢放,让学生观察。这些通过多媒体,放大实验现象,或是扩大观察范围,可以让学生得到更明显的显现,帮助学生学习知识,理解知识。
2.仿真实验室的应用。
物理仿真实验没有普通意义上实验的必备器材,因此用软件模拟实验条件就成了可行性非常高的一条路。仿真软件通过图形化界面联系理论条件与实验过程,同时运用一定的编程达到模拟现实的效果。可以仿真中学物理实验室内所无法完成的实验(如α散射实验),同时可仿真宏观或微观的自然现象(如地球绕太阳转、分子运动),还可以仿真极快、或极慢的实验过程(比如自由落体等),从而突破实验条件、空间以及时间对高中实验的束缚,进行逼真的模拟,灵活地放大或缩小物理场景,将物理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现于学生眼前,就会使学生加强认识,理解透彻。学生在经历仿真实验的设计和制作后再在实验室操作,掌握现在的设计技术和实际操作相结合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改变物理实验教学方法,拓展实验的教学功能
传统的实验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因此淡化了实验的设计能力,而新课改要求强化实验的教学功能,将实验在科学发展的地位和贡献突出显示在物理实验的教学活动中,教学中应以学生自主实验为突破口,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使开放实验室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地,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动力。因此可以对实验进行如下的较小的改进,进一步促进实验教学对物理的教学的作用。
(1)利用趣味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一种能促进人的智力活动,调动学习积极性、自觉性和创新性的心理因素和内在动力。高中物理教学中要经常引人一些趣味性的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学习力学时,可做“瓦碎蛋全”的趣味实验;学习向心力的时候,“酒杯拉乒乓球”用高脚杯帮乒乓球从一个地方移到另一个地方。
(2)利用典型物理学史实验渗透物理科学思想。
物理学史中许多经典的实验是我们进行物理科学思想教育的宝贵资源,我们物理教师要善于选择改造合适的史学实验,利用这些实验渗透物理科学思想。例如:自由落体的实验研究、布朗运动现象的实验观察、电磁感应的实验等,这些实验体现了物理学中普遍的思想和特殊的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素养。
总之,新课改给物理实验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教师需要针对新课标的要求,转变观念,转变角色,充分发挥物理实验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基于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探讨.陈泉友.《课程教育研究》,2015年.
[2]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解晓香.《西部素质教育》,2015年.
论文作者:王静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8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1
标签:实验教学论文; 物理论文; 学生论文; 物理实验论文; 新课改论文; 科学论文; 知识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8月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