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修复构建下的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探索论文_陈胜龙

基于生态修复构建下的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探索论文_陈胜龙

江苏省建筑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 210019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伴随着集约化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发展之下满足了包括经济、生态、社会方面的效益需求。本文通过对生态修复构建的设计概念,探讨了节约型生态园林的植物配置问题。

关键词: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

随着我国当前社会对于生态环境的要求不断提升的情况下,节约型生态园林已经成为了我国环境发展中的重要内容。相比传统的园林体系,节约型生态园林实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融入了许多新型生态理念,园林多结构、多层次、多功能的特点成为了节约型生态园林的亮点。在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时,应该塑造一个具备艺术、生态、文化美感的新设计。

1.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

在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的概念中,不难看出,园林自身具备了艺术性、观赏性、生态型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园林是否具备地方性、环保性以及生态性这些特点。在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的设计过程中,要根据园林景观自身具体的情况进行设计,因地制宜,将地方性设计作为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的原则与要素。只有这样,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的设计才能最大程度的实现节约,适用,艺术的理念。

2.景观设计分析

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城市工业废气设施及土地被统称为“棕地”。在对废弃的、闲置的的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工业或商业用地设施的开发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环境污染。在对这种地进行开发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对棕地的再利用情况,对于如何开发,如何利用成为了当前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城市棕地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应该营造采取技术、生态和艺术化手段,这样既可以改善当前的生态环境,又可以消除当前传统工业的衰退面貌,能够更好的提高生态环境,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阶段与农业阶段转型的新时期,在对传统工业改造的过程中面临着严峻挑战。从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实际理念出发,分析当前的土地及工业设施,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设计方式,对废弃城市及土地的景观设计进行良好的优化配置,将土地的景观及设施景观化是当前的景观设计中一个重要的部分。

3.植物配置分析

在节约型园林设计景观中,确保合理的植物配置是设计中重要的环节,如何能够提升园林的景观效果,同时达到节约型园林景观构建目的是设计中的重要基础。在园林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做到合理配置植物的设计,以便于更好的保持当前的环境状态,同时改善周边的环境,实现了园林设计景观的整体需求。在配置植物景观的过程中,引入更加科学的生态理念,结合生态景观设计依据,充分考虑园林自身的生态景观。

3.1植物配置原则

(1)自然性原则。根据植物自身的特点和自然习性,仿照自然界植物群落形成的大环境,通过艺术的表现手法,宛如天成。

(2)多样性原则。选择植物配置景观的过程中,尽可能的运用多种类的植物,在保证生态多样性的同时也满足了美化景观的要求。

(3)生态位原则。在植物配置景观的过程中,要有对生态位考虑的过程。对植物的多样性进行合理配置,通过对植物本身的深入分析,提升内部植物群落的稳定性,种间关系更加和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艺术性原则。合理进行植物配置的过程中,尽量保持审美的艺术性原则,用艺术美体现出植物配置的丰富和多样。

(5)适应性原则。对于景观的植物配置的过程中,尽可能多用乡土种植植物,保证园林景观效果的稳定性。

(6)调和的原则。在配置植物的过程中,要注意互相联系和配合,使人具有舒适的美感,对周围环境做到有规则调和,找出治植物间的相似和统一,产生协调感。

3.2配置植物的方法

首先,空间的设计。在景观配置植物的过程中,对于空间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进行合理的分配空间设计,提升空间处理分配的合理性是植物配置的空间设计的首要目标。其次,线条的丰富感。在配置植物的过程中,需要更好的利用植物体现出线条的丰富感。通过不同搭配的植物配置,可以实现植物线条的变化,配合植物的水平向、垂直向的相互变化,更好的提升园林空间和周边的生态环境的分割,同时也能对园林景观的内部环境进行点缀和衬托。在打造更为丰富的植物群落时,应该根据园林景观自身的环境以及周边的生态环境,合理配置和应用植物。通过对植物进行合理的配置和应用,可以让植物群落更优层次感,突出整体的植物群落的结构。最后,在配置植物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四季变化的因素,由于植物本身种类多样,色彩丰富,在配置的过程中,可以引入多种对比色处理、色度过渡等方法,从色彩的角度来实现景观内容的色彩构图【1】。

3.3景观生态修复设计

在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的设计过程中,修复设计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景观的修复设计对园林景观的物种进行再生的修复作用,有效促进各类植物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在园林生态的大环境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复杂的环境状况,在对景观进行生态修复的过程中,需要对植物的系统和栖息地进行研究和修复。在景观生态修复的过程中,还需要充分利用富含营养的资源,以有效促进修复工作的良性循环,降低修复工作的成本,为建造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做出贡献【2】。

4.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应注意的问题

(1)植物配置应以绿地的自然状况为前提,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生态习性精心合理的配置各类植物,在配置植物群落的过程中,应当遵从植物的自然生长规律,进行良性的人工干预,形成了一个合理、稳定、能进行自我调节的植物群落系统。

(2)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园林绿化种树应当选择适应园林大环境的乡土植物为主,这样能够大大的减少由迁移、运输等外界条件造成的不必要损失,在选择植物的过程中,不应当选择有毒的植物,例如有飞絮,存在异味的植物,还要有效防止恶性杂草的入侵。

(3)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配置植物需要根据季节的不同进行合理配置,确保园林生态景观一年四季有不同的变化,加强各种植物间的有效配置,从而使得园林一年四季都能够发挥其真正的生态作用【3】。

(4)一般的生态景观园林中,多为较为宽广的场所。所以在进行绿地的设计时,可以载种耐践踏的草坪,这样既可以作为临时避难的场所,同时又可以使人们与草地近距离的接触,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

(5)在园林植物群落的发展过程中,会有一定的害虫灾害发生,在对害虫治理的过程中,应当避免使用化学手段,以免对土壤的产生一定的伤害,需要利用物理方式或者生物学的方式对害虫进行治理,从而实现对生态环境的维护【4】。

5.结论

园林景观作为目前生态系统的重要环节,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联系,对园林植物进行合理配置,在生态学和美学的基础上进行有效集合,不论是在农业还是林业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进行生态园林的建设中,绿色植物配置要求科学性,合理性,在审美基础上还有艺术性,从而推动生态园林景观的快速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生态园林景观要求越来越高,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随着城市发展的不断推进,园林绿化工作的有效展开也迫在眉睫。在节约型生态园林的设计过程中,应当从科学的出发,铜鼓哦对园林的分析和研究,引入更合理的植物配置方式,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保障园林景观的各方面效益。

参考文献:

[1]徐岭.小区园林绿化景观设计原则方法与植物多样性探索[J].现代园艺.2014(08)

[2]刘绮文.试析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7)

[3]陈宇,宗思雨.我国节约型园林的分类及建设策略[J].中国园艺文摘2015(12)

[4]张剑.基于生态节约理念的园林景观设计探究[J].大众文艺.2016(03)

论文作者:陈胜龙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

标签:;  ;  ;  ;  ;  ;  ;  ;  

基于生态修复构建下的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探索论文_陈胜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