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列为中小学课程的三维目标。情感态度
价值观的培养是最重要、最核心的目标。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加关注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如何创造
富有生机与活力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
入到现实的、探索的数学活动中去呢?
一、提供生活化的数学内容,促进和谐发展。
《标准》中"三维目标"的培养不是独立的,其形成与
发展是有机的统一体。数学教学活动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
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
主学习,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
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
与发展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
识与基本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不能孤立于知识的学习之外,
知识是形成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基础,积极的情感又能促
进知识的掌握。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有一定思维含量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获得愉快体验,使学生思维能力、情感将会得到相应的发展。例如在教学《比例尺》时我创设了一个问题:请同学们把室外的大树画在纸上,正当同学们得意洋洋地展示、欣赏作品时,我话锋一转,大树的实际高度是一定的,可我们画出的树为什么不一样呢?生活中你还遇到过类似现象吗?在学生小组活动、讨论、交流中,非常顺利地解决了"比例尺"的教学,还营造出愉悦的氛围,使其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并培养了学生的兴趣与激情。
二、组织富有探索性的实践活动,注重情感体验。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
方式,它是一个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富有个性的活动过程。
1、在生活情境中体验
真正的数学是丰富多彩的,有着实实在在、生动活泼的
主活背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创设生动有趣的、
适合学生水平的现实生活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本验数学再发现的过程。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
验,在自我满足与愉悦中掌握知识,建立信心,以促进学生
知识与情感的发展。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这个"生活经验'数
学化',数学知识'实践化',"的过程中,必然包括人的情感因素。在教学《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时,当掌握了概
念和计算方法后,让学生小组合作选择身边的表面是这些图
形的物体,通过量一量、记一记、想一想、算一算,并列表、
填表。学生通过这些活动,理解、掌握了知识与技能,还获
得了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也使课
堂充满了生命活力。
2、在实践探究中体验
探究性学习是一个渐进的、发展的过程,有成功,也有
失败;有喜乐,也有沮丧。探究的过程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
展的过程。我曾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出了这样一类的题:"在2
时与3时之间,分针与时针什么时候重合?"、"在一昼夜,
分针与时针一共有多少次成直角?"。有的学生慢慢地计算,
有的画草图,有的直接拿出手表比划,并用手指拨动指针。
答案出来了,但各人的解决途径不一样,体会也不一样,每
个人也都有自己的收获。经历了探究过程,获得了独特体验。
三、创设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发展学生潜能。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数学的形象性、趣味性、
应用性,积极创设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渲染气氛,诱发学生
的积极情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如:在教学《折线统计图》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开放性"
的问题:饮料厂去年四个季度的产值中,最低的是60万元,
最高的是180万元。那么请你设想出另外两个季度的产值,
并制成折线统计图,还要说明设想的理由。学生根据生活经
验和对冷饮生产状况的了解,经过分析及小组讨论、交流后,
制作了具有不同创意的折线统计图。学生在开放性问题的诱
导下,积极合作、交流、探讨,创新的潜能得到了开发,在
活动过程中既学会了知识技能,又获得了情感体验。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无论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开展
什么样的教学活动,"三维目标"之间的形成不是割裂和孤立的,而是相互作用-互补、共生、同步、和谐发展的。
教的是知识,训练的是能力,培养的是情感态度价值观,
而情感态度价值观更多是在体验和应用数学知识的活动中形成的,体验和应用的知识与社会生活联系越紧密越有利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论文作者:刘利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0
标签:情感论文; 数学论文; 学生论文; 的是论文; 价值观论文; 知识论文; 态度论文; 《中国教工》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