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较为复杂的地质地貌进行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具有较大的难度和危险性,在施工中出现坍塌以及渗漏等问题的概率较大,直接影响铁路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而随着我国铁路工程建设范围的扩大,铁路工程建设的项目也越来越多,铁路工程建设时要对路基施工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和施工技术进行分析,针对其地区铁路路基施工容易出现的病害进行相应的养护方法的实施以及针对其沉降问题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确保铁路路基工程施工的质量与安全。
关键词:铁路路基;填筑施工;质量控制
1 铁路路基施工的重要价值
路基工程施工是铁路工程施工的基础,其质量直接决定铁路工程的整体质量,尤其是在较为复杂的施工地质条件下,其不仅具有较长的施工线路,而且具有较大的施工投入,一旦在施工中出现问题,则会造成严重定质量和安全事故。而且目前列车速度越来越快,也对铁路路基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从源头上对铁路路基施工中的沉降等问题进行控制,降低铁路路基施工中的各种病害发生概率,才能确保铁路工程的顺利和安全开展。
2 铁路路基填筑施工技术的内容
2.1路基顶层用料标准
铁路路基顶层就是表层部分,是整个路基的最顶端,也是铺设轨道的工作面。这一层是承受压力最直接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保障铁路轨道正常安全运行的重要基础,所以说基床的最上层一定要有足够的硬度和强度。在我国铁路填筑上层过程中普遍用 A 料土,而路基底层主要用砂砾石和改良土构成的A、B 料土,这两种用料的区别主要是砂砾石粒径的大小和级配不同。而最佳用料标准是:填料选择中的最大颗粒的直径不能大于 0.3m,而表层的颗粒不能大于 0.15m。在填筑过程中,要先测量土源点土质中塑性指数的大小,根据这个值来进行用料上的改良,比如采用掺入水泥或生石灰改变土质里的 Ip 值。对于改良后的填料要根据合适的配比进行充分搅拌,使得混合物完全溶和在一起,搅拌的具体方法一般用集中场拌方式来确保实现用料混合的标准化。格室内填充砂砾石或合格填料土,当道碴陷槽较深、积水严重时,可采用插渗水管引排。除了这些之外,还要注意铺用无纺土工布来提高砂砾和改良土过滤的效率和质量,更好地实现土层的强度结合。
2.2路基基底层的施工
铁路路基底层施工时要先根据底层土地之前的用途和性质进行区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若路基原来是松土或耕地,应该将其重新重新翻挖,分层次进行填实;经过池塘、沼泽、或者水田等松软地基的时候,应该采用排水晾干、抛填土石、去除污泥亦或是其他击鼓措施,以确保铁路路基底层的稳固。除此之外,还要将该范围内的垃圾、树木等多余的东西彻底清除,节省施工过程中的工时。在进行地面压实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坡度的问题,保证比例不小于 1:10,以保证可以直接在原地进行施工填筑,减少之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难题,降低填筑难度。
2.3路基基床的施工技术
基床的底层选料可以采用中上等以上材料或经过加工的改良土。而基床下面的部位比较适宜采用各种等级填料,如果是太低级的填料需要加固或者进行土质改良。主要是填料运输、分层填筑、保持平整、路基晾晒、碾压夯实这几个比较重要、且实用价值比较高的技术。在进行基床的建设中合理地应用这些技术可以最大限度避免因为填料的多少导致出现的工程问题,保证在施工过程中用料有一定的水分来方便使用;对于需要压实的地方进行了多次的压实和确认,保障碾压路段的平稳性与厚实性;使得路基基床的建筑过程符合工程的标准,质量达标后进行下一步的建设。
3 铁路路基填筑施工质量控制的具体方法
3.1完善铁路路基填筑过程,严格把控
铁路路基填筑的施工流程主要是填土、摊平、碾压和控制压实度。在填土时,要注意按照设计宽度进行 50cm 的双侧加宽,松铺厚度为 35cm 之内,每层压实厚度为 30cm。还要注意控制施工的含水量,采用洒水措施处理填料较低的含水量,最佳含水量为上下 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上足填料之后的摊平中,要进行人工和机械地同时作业,推土机进行粗平处理,采用平地机进行精平作业,人工负责局部找平和细节的修整,从而实现用料的精准、完整的摊平,方便下一步的碾压。
但在碾压之前还是要进行必要的数据监测(填筑层标高、平整度、含水量等一些具体的数据数值),确定是符合规定要求的值之后再进行碾压。
3.2加强路基基底坚实度
路基基底的施工部分是整个路基填筑施工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基底的坚硬程度是保证铁路路基稳固的关键所在。在进行基底处理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循环进行松土、压实,再松土再压实的这一过程。遇到特殊的松软土质还要进行具体的方法指导,排除淤泥,疏通排水以实现基底坚实程度的提升,保证整个路基填筑施工建设中的基底的标准硬度,保障铁路路基施工的总体质量。
3.3注重过渡段的填筑,提高施工质量
过渡段的填筑一直是路基填筑中的难题,由于是连接两段不同土质或不同内部结构的路基,过渡段的填筑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首先要确定路基基底的充实度,对路基沉降进行有效的控制,把握两段的工艺参数和测量的各类数据进行施工,将桥路过渡段以及软土地基工后沉降分别在 5cm 内和15cm 内。
还可以根据施工内容的不同分为椎体填土、台背及寒冬填土和路桥涵过渡段填土,在填筑过程中务必时刻坚持“路基结构施工强度达到或接近设计强度时进行填筑”保障每一步施工都能安全、顺利地进行,减少后期中可能出现的建筑事故问题和地基不稳固的问题。
3.4加强铁路路基的边坡防护
边坡防护是主要是修建铁路中经常被忽略的问题之一。在进行边坡防护中要从以下三个点出发:以浆砌片石修筑边坡、修葺土工格栅、混凝土空心砖的铺砌。从边坡的底部向上进行以次的分层砌筑,将湿润的片石和砂浆进行粘结,在石质的砌体上还要进行先一步的浸润,在土质基面或者基面有碎石时,要先夯实基面后直接砌筑。砌浆过要逐层地填浆或者小石砾,每进行完一层之后填浆之后再进行下一步的填浆,确保两层之间没有空隙,避免石块直接接触。修葺土工格栅时要确认好设计图纸,根据图纸裁制好土工格栅,严格按照要求的步骤和设计想法进行,并用 U 型卡固定住坡面,保持坡型。混凝土空心砖的铺砌是自上而下进行的,要注意在铺砌的过程中用橡皮锤进行敲打,使砖面和坡体紧密结合,避免出现空隙而增加不确定因素影响稳定性的现象出现。
3.5加强路基的排水防护
在铁路的路基填筑中因为积水而造成的建筑问题时有发生,还常常引发其他安全问题的出现。铁路路基中的排水系统分为地面排水和地下排水两大方面。首先针对地上的积水,可以通过挖截边渠和水沟进行排水,这是最为快捷、有效的方式。还需要根据排水需求的等级来进行不同程度的排水系统加固建设,以实现地面排水,减少铁路路基表层受到的侵蚀,增加铁路的使用年限。
结束语
我们可以知道,在整个铁路建设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铁路路基的建筑工作,只有保障了铁路路基的填筑工程施工的质量,才能够保障工程不会出现塌方、路基下降等质量问题,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保证铁路运输整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所以,这就要求相关的工作者务必要对铁路路基的填筑施工质量进行合理的管制,要对路基填料的整体质量进行合理的选择,保障施工技术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和能力,这样才能够从本质上减少铁路路基质量受到威胁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郝宝锋.铁路路基填筑施工质量控制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7(02).
[2]胡松.铁路路基施工规范与施工技术[J].建筑安全,2016(08).
[3]鄂加强.铁路路基填筑施工质量控制研究[J].四川水泥,2017(03).
[4]王云涛.铁路工程施工路基沉降控制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6(12).
[5]李军.浅析铁路路基施工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05):115.
论文作者:袁国鹏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0
标签:路基论文; 铁路论文; 填料论文; 基底论文; 过程中论文; 土质论文; 质量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