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预结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黄仪程

建筑工程预结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黄仪程

武汉洪山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430000

摘要: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需要通过科学的造价管理来得到保障,而在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需要将建筑工程预结算看作是造价管理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在对建筑工程预结算进行管理时,出现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由此,相关人员需要对建筑工程预结算管理进行深入探究。本文则结合实际预结算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分析了有效的建筑工程预结算的管理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预结算;预结算管理;问题;对策

对建筑工程预结算进行管理,管理人员需要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明确管理内容,把握管理重点。针对预结算管理工作而言,管理人员在具体管理过程中一旦出现预算编制不科学、预算方案执行不到位以及工程量计量不准确和材料价格虚报等问题,将直接导致建筑工程预结算管理工作质量受损。而基于近年来工程造价管理提出的较高的预结算管理要求,管理人员则要注重通过不断实践,改进管理方法,提升管理成效。

1 建筑工程预结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缺乏对定额工作内容的准确理解

针对实际的建筑工程预结算的管理工作而言,管理人员在进行具体管理时,应重视做好定额管理工作。但是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却常出现对定额工作内容理解失误,从而导致出现工程量的重复计算问题。工程人员在执行预算方案的过程中,很可能因为对定额项目不熟悉或故意对某些项目进行重复计算等,都会导致工程量计算失误问题出现。

1.2 虚报材料用量及价格

建筑工程的造价内容中,材料价格是最主要的构成。结合实际的造价管控作业可知,施工企业在进行具体施工和进行材料用量及价格上报时,常出现虚报以及误报等问题。在详细的施工成本编制报告中,也会出现材料用量和价格的虚报。具体表现为,施工企业使用的材料为低价材料,而上报的材料价格却远高于实际价格,由此进行定额套用,从而会导致预结算工作出现材料价格问题。

1.3 合同制定与执行问题

合同是开展各项管理工作的基本前提,在建筑合同文件中涵盖了建筑工程的各项指标,对于建筑工程的预结算管理工作而言,管理人员也要合理的对合同进行利用,实现对预结算的科学与严谨管理。但是在实际的预结算管理过程中,由于没有对合同进行切实执行,常出现相应的经济纠纷问题,导致建筑工程的预算与结算出现较大的偏差。

1.4 工程预结算管理责任制度不明确

对建筑工程的预结算进行管理,管理人员应明确自身的管理职责,由此才能够更加精准和高效的执行工程预结算的管理任务。而在实际的建筑工程预结算管理过程中,却总是存在工程预结算管理责任制度不明确的问题,从而导致无法做到专人专责,也就无法对工程预结算的管理细节进行执行,进而出现工程价款重复计量、预算方案执行出现严重偏差等浪费人力、物力的问题。

2 解决建筑工程预结算管理问题的具体对策

2.1 做好预算审核与管理

(1)加强定额与工程量清单管理

工程量清单是预结算管理的关键依据,因而,预结算管理人员需要严格的监督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工作,同时也要注重对定额项目的审核。在具体审核时,则要结合施工图纸以及具体的工程量清单的计价规范,确保工程量清单项目和定额项目清晰、具体,同时要能够体现出一定的灵活性,结合项目所在地的物价和资源供应情况进行动态编制,以适应实际工程开展过程中的具体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招标控制价的合理性审核

在招标过程中,预结算审核人员需要密切关注招标控制价。其应满足项目的自身造价条件,同时要彰显出对一定的市场良性竞争规律的遵守。在对招标控制价进行具体编制时,应以《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为依据,采用合理的定额与费率的计算方法,并且要满足施工图纸和预算定额要求,确保物品采购价格与价差计算具有较高的精准度。

(3)工程合同造价条款的合理性审查

建筑工程项目的开展需要相关建设合同的支持,而对建筑工程进行预结算管理,也要参照合同造价条款内容,因此,预结算审核人员需要对具体的建设合同、设计合同以及采购合同等进行全面的审查。此外,合同管理与预结算管理应充分结合在一起,这就要求预结算管理人员在进行管理之前,对合同中涉及到造价的相应条款进行解读,包括预结算条款、材料价格条款、设计变更条款等,同时要注重对出现的经济纠纷的相应条款的要求,在具体管理预结算时,严格贯彻执行合同要求,适当的根据工程实际进行调整,为预结算管理活动赋予一定的权威性。

2.2 做好结算审核和管理

对建筑工程结算进行审核与管理,需要管理人员注重对中间结算以及最终结算环节进行全面的管理。中间结算审核主要涉及到关系进度款的支付审核,审核时应参照双方签订的合同条款,对付款的方式、时间以及金额等进行详细审核。在进行最终结算审核时,则要对最终借款的依据进行详细确认。具体应审核工程量核算单、工程单价、费用标准以及税金的计算等,确保及时发现和分析、处理偏差。

2.3 材料差价由专人进行控制

施工过程是一个存在多种不确定因素的过程,因而在进行预结算管理时,要重点加强对施工阶段的管理。一旦出现不可控因素,施工方案就需要进行适当调整,基于此,则会对实际的造价方案产生影响,造价方案也需要进行实际调整,由此就涉及到预结算方案的变动问题。作为预结算审核与管理人员,则要重视对施工阶段可能出现的价格变更的管理,建立完善的施工造价动态管理体系,掌握好工程项目的造价经济资料,确认好变更工程量和变更费用,及时补充工程量清单中的缺项和漏项问题,并结合施工合同签订工程变更确认单。

而在对工程变更过程中的造价进行控制时,应将重点放在材料价格的控制上。应注重安排专人对施工过程中的材料价差进行专项控制。基于这一要求,材料价差的控制人员应对施工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各种材料进行了解,并明确各项材料价格,为材料价格的结算工作提供精准参考。而在具体的工程价款的审核阶段,审核人员也要针对材料价格的细节问题进行审核,并且要形成合力的材料结算价格清单,确保材料价格在合理范围内。

2.4 健全工程预结算管理责任制度

在进行具体的工程预结算的管理工作时,管理人员需要参照一定的制度规范,其中应将责任制度看作是管理制度的建设核心。建筑工程项目的预结算常会出现细小的差错,因而对管理人员的责任心要求较高。在具体完善责任制度时,应从明确管理职责出发,并结合工程预结算复核制度进行同步完善。在工程预结算复核制度的支持下,则能够促使预结算管理人员做好对预结算的审核工作,也就能够详细的进行预结算项目的分析,从而能够及时发现预结算项目中可能存在的错项和漏项问题。

3 结语

建筑工程管理活动中的造价管理活动直接涉及到工程的经济效益,因而预结算管理人员需要明确自身职责,严格执行造价合同条款。而在具体的预结算管理过程中,则要结合实际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借鉴先进管理经验,对工程预结算进行各个环节的严格审核与具体管理,从而做到对建筑工程造价的有效把控。

参考文献:

[1]高含贻.建筑工程预结算对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11):185+188.

[2]王晓静.建筑工程预结算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J].住宅与房地产,2019(33):27.

[3]王志刚.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常见问题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33):35.

论文作者:黄仪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4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预结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黄仪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